第104章 布局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厚熜輕笑道:“銅錢三百文,買何物裝滿一間大屋。”
他看向殿內的兩人,問道:“以此為題,兩位愛卿以為如何?”
楊一清忍不住點頭稱讚道:“此題甚妙,既能探察官員是否熟悉物價了解百姓生活,也能考驗他們的思維。”
王陽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眼中閃過一道明光。
他抬頭看向朱厚熜,後者含笑不語。
這道題……
朱厚熜卻似乎想到了什麽,轉而問王陽明道。
“王愛卿,唐伯虎可曾找過你?”
“今日晨間,臣便收到了他的拜帖”王陽明輕撫胡須。
楊一清卻聽著不甚明白,好端端的怎麽提到了唐伯虎?
他搜腸刮肚一番思索,才勉強想起了這個當初應天府的解元。
想起當天的應天府考試,一個人名不禁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梁儲!
而自己所接手的假幣流通一案,又剛好牽扯到了梁儲的兒子。
他不禁抬頭望向朱厚熜,是陛下料事如神,還是自己多想了。
朱厚熜淡淡點頭,似乎對這個結果並不感到意外。
他是知道唐伯虎的傲氣的,一個能寫出“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詩句的人,又怎麽會輕易低頭。
本著不錯過任何一個賢才的想法,他願意給對方一個機會。
但沒想到,唐伯虎這麽快就解開心結了。
一番思索之後,朱厚熜重新迴到座位上,信筆寫好了一道諭令。
“王愛卿,若唐伯虎有報效朝廷之誌,可將此官委任。”
“嗯”
王陽明上前雙手接過喻令,眼神掃過一眼,臉上卻並無太多波瀾。
倒是一旁的楊一清十分好奇,他非常想知道皇帝會給這個風流才子一個什麽委任。
朱厚熜指著桌上左側一小堆的奏章,輕語道:“兩位愛卿,這都是各位官員反對修禮的奏書。”
他頓了頓,臉上似有苦惱之色。
“從朕打算修禮開始,這往上遞的奏書就一天不曾少過,增加了朕不少的工作量。”
“朕聽人說各地文人對此事議論紛紛,不知兩位愛卿可有耳聞。”
楊一清肅聲:“官員關心國事是天下之福,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邊倒地讚同反而容易出現問題。”
他悄悄看了一眼那小山堆一般的奏疏,心中猜測究竟有哪些人上書了。
“但正因如此,才顯得修禮一事極為正確,陛下聖明決斷”
“至於妄議國事,清談誤國的書生。”他的臉上閃過一抹厲色。
楊一清沉聲道:“他們隻是空讀聖賢書的迂腐之人罷了,若是有大膽為逆之舉,國朝法紀絕不饒人!”
王陽明則笑道:“楊寺卿所言不差,但絕非所有的讀書人都隻知道讀書。”
他緩聲道:“大明的根基在年輕人,準確地來說是有誌報效國家的年輕人,應該允許他們說說話,發發牢騷。”
楊一清沉吟不語,對王陽明的說法不置可否。
“修禮牽扯廣大,而他們正是關心國家命運前途,才會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但緊接著王陽明神色一正,“當然,並不能排除其中一些居心叵測之輩,想借助大勢而達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具體如何處置,分寸拿捏,還需陛下聖斷。”
朱厚熜從含笑點頭,也沒有立刻就此事表明態度,反而拋出了推行大明天寶的問題。
待二人離開乾清宮,朱厚熜又提筆將一些想法記錄在了書冊上。
他轉手翻開壓在案頭的一份名單,一目十行掃視而去。
“終究,這把火還燒得不夠旺!”
他閑適地躺在紫檀木椅上,對著一旁的麥福言道。
“麥大伴,給幾位大吏發去密信,告訴他們時機已至。”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是該下狠手了。
朱厚熜想了想,把這把火燒得大一些,一次性清除汙濁。
但出於全局考慮,他喊住了正要離開的麥福。
“給西北也發一份密信,告訴陸炳和許巡,邊軍貪腐一事查得慢一些。”
他起身將一份文書遞給了麥福:“另外將此密信交給三邊總督曾銃。”
朱厚熜在這封信裏,卻是讓對方時刻注意邊疆防患,謹防韃靼來犯。
當然還有一兩個,針對騎兵的巧妙點子。
麥福點點頭,輕聲言道:“陛下,先前您命工匠鑄造的靈犀盤和飛翼柱,如今已經提前造好了八對。”
“哦”朱厚熜聞言,臉上閃過一絲喜色。
“此物來得,正是時候!”
他沉吟片刻,“給江南守備司和王瓚送兩件,另外再送去雲南沐王府一件,西北曾銃一件、許巡一件。”
“另外,給浙江的汪鋐,廣東石德寶也各送一件。”
朱厚熜話音剛落,就順手朝左側一招。
後方木櫃內幾枚玉印,破空出現在他的上方。
麥福睜大了瞳孔,一時間連唿吸都變得有些急促。
但好在他內功了得,片刻的功夫就調整過來。
雖然先天境界的高手就能夠禦使真氣,隔空催動飛針樹葉一類的小物件。
可現在他眼前所見,卻與真氣禦物大不相同。
他能夠明確地感受到,朱厚熜身上沒有一點內功的影子。
盤旋顫動的玉印上,也沒有一點真氣的痕跡。
結合自家陛下不會武功的事實,麥福再一次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這絕對,是在修仙!
“叱”
簌簌玉粉散落
在光下仿佛飄雪一般。
但這些粉末,沒有一絲落在了朱厚熜身上。
在光與雪的襯托下。
少年帝王著明黃龍袍,負袖獨立。
燁然如神人。
“這幾枚玉印,也一並送去。”
他繼續補充了一句:“具體的使用方法,讓錦衣衛告訴這些玉印的主人。”
“那如果有人把這東西偷去?”麥福有些憂心道。
“偷了?”朱厚熜臉上閃過飽含深意的笑容,冷語道:“或許他們會後悔,碰過這玉印。”
除了與對應的官職氣運相連的印章,其餘的玉印。
一印擇一主!
偷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那反噬的氣運可不止喝水塞牙縫那麽簡單。
朱厚熜望向窗外,看著筆直安靜的禦道,忽然感覺到風中帶來的一絲涼意。
他笑道:“有人偷了,那天就該涼了。”
說完,他便信步離開乾清宮,朝禦花園的方向而去。
麥福留在原地,一邊收著刻好字的玉印,一邊自語道:“天涼了”
他看向殿內的兩人,問道:“以此為題,兩位愛卿以為如何?”
楊一清忍不住點頭稱讚道:“此題甚妙,既能探察官員是否熟悉物價了解百姓生活,也能考驗他們的思維。”
王陽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眼中閃過一道明光。
他抬頭看向朱厚熜,後者含笑不語。
這道題……
朱厚熜卻似乎想到了什麽,轉而問王陽明道。
“王愛卿,唐伯虎可曾找過你?”
“今日晨間,臣便收到了他的拜帖”王陽明輕撫胡須。
楊一清卻聽著不甚明白,好端端的怎麽提到了唐伯虎?
他搜腸刮肚一番思索,才勉強想起了這個當初應天府的解元。
想起當天的應天府考試,一個人名不禁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梁儲!
而自己所接手的假幣流通一案,又剛好牽扯到了梁儲的兒子。
他不禁抬頭望向朱厚熜,是陛下料事如神,還是自己多想了。
朱厚熜淡淡點頭,似乎對這個結果並不感到意外。
他是知道唐伯虎的傲氣的,一個能寫出“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詩句的人,又怎麽會輕易低頭。
本著不錯過任何一個賢才的想法,他願意給對方一個機會。
但沒想到,唐伯虎這麽快就解開心結了。
一番思索之後,朱厚熜重新迴到座位上,信筆寫好了一道諭令。
“王愛卿,若唐伯虎有報效朝廷之誌,可將此官委任。”
“嗯”
王陽明上前雙手接過喻令,眼神掃過一眼,臉上卻並無太多波瀾。
倒是一旁的楊一清十分好奇,他非常想知道皇帝會給這個風流才子一個什麽委任。
朱厚熜指著桌上左側一小堆的奏章,輕語道:“兩位愛卿,這都是各位官員反對修禮的奏書。”
他頓了頓,臉上似有苦惱之色。
“從朕打算修禮開始,這往上遞的奏書就一天不曾少過,增加了朕不少的工作量。”
“朕聽人說各地文人對此事議論紛紛,不知兩位愛卿可有耳聞。”
楊一清肅聲:“官員關心國事是天下之福,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邊倒地讚同反而容易出現問題。”
他悄悄看了一眼那小山堆一般的奏疏,心中猜測究竟有哪些人上書了。
“但正因如此,才顯得修禮一事極為正確,陛下聖明決斷”
“至於妄議國事,清談誤國的書生。”他的臉上閃過一抹厲色。
楊一清沉聲道:“他們隻是空讀聖賢書的迂腐之人罷了,若是有大膽為逆之舉,國朝法紀絕不饒人!”
王陽明則笑道:“楊寺卿所言不差,但絕非所有的讀書人都隻知道讀書。”
他緩聲道:“大明的根基在年輕人,準確地來說是有誌報效國家的年輕人,應該允許他們說說話,發發牢騷。”
楊一清沉吟不語,對王陽明的說法不置可否。
“修禮牽扯廣大,而他們正是關心國家命運前途,才會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但緊接著王陽明神色一正,“當然,並不能排除其中一些居心叵測之輩,想借助大勢而達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具體如何處置,分寸拿捏,還需陛下聖斷。”
朱厚熜從含笑點頭,也沒有立刻就此事表明態度,反而拋出了推行大明天寶的問題。
待二人離開乾清宮,朱厚熜又提筆將一些想法記錄在了書冊上。
他轉手翻開壓在案頭的一份名單,一目十行掃視而去。
“終究,這把火還燒得不夠旺!”
他閑適地躺在紫檀木椅上,對著一旁的麥福言道。
“麥大伴,給幾位大吏發去密信,告訴他們時機已至。”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是該下狠手了。
朱厚熜想了想,把這把火燒得大一些,一次性清除汙濁。
但出於全局考慮,他喊住了正要離開的麥福。
“給西北也發一份密信,告訴陸炳和許巡,邊軍貪腐一事查得慢一些。”
他起身將一份文書遞給了麥福:“另外將此密信交給三邊總督曾銃。”
朱厚熜在這封信裏,卻是讓對方時刻注意邊疆防患,謹防韃靼來犯。
當然還有一兩個,針對騎兵的巧妙點子。
麥福點點頭,輕聲言道:“陛下,先前您命工匠鑄造的靈犀盤和飛翼柱,如今已經提前造好了八對。”
“哦”朱厚熜聞言,臉上閃過一絲喜色。
“此物來得,正是時候!”
他沉吟片刻,“給江南守備司和王瓚送兩件,另外再送去雲南沐王府一件,西北曾銃一件、許巡一件。”
“另外,給浙江的汪鋐,廣東石德寶也各送一件。”
朱厚熜話音剛落,就順手朝左側一招。
後方木櫃內幾枚玉印,破空出現在他的上方。
麥福睜大了瞳孔,一時間連唿吸都變得有些急促。
但好在他內功了得,片刻的功夫就調整過來。
雖然先天境界的高手就能夠禦使真氣,隔空催動飛針樹葉一類的小物件。
可現在他眼前所見,卻與真氣禦物大不相同。
他能夠明確地感受到,朱厚熜身上沒有一點內功的影子。
盤旋顫動的玉印上,也沒有一點真氣的痕跡。
結合自家陛下不會武功的事實,麥福再一次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這絕對,是在修仙!
“叱”
簌簌玉粉散落
在光下仿佛飄雪一般。
但這些粉末,沒有一絲落在了朱厚熜身上。
在光與雪的襯托下。
少年帝王著明黃龍袍,負袖獨立。
燁然如神人。
“這幾枚玉印,也一並送去。”
他繼續補充了一句:“具體的使用方法,讓錦衣衛告訴這些玉印的主人。”
“那如果有人把這東西偷去?”麥福有些憂心道。
“偷了?”朱厚熜臉上閃過飽含深意的笑容,冷語道:“或許他們會後悔,碰過這玉印。”
除了與對應的官職氣運相連的印章,其餘的玉印。
一印擇一主!
偷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那反噬的氣運可不止喝水塞牙縫那麽簡單。
朱厚熜望向窗外,看著筆直安靜的禦道,忽然感覺到風中帶來的一絲涼意。
他笑道:“有人偷了,那天就該涼了。”
說完,他便信步離開乾清宮,朝禦花園的方向而去。
麥福留在原地,一邊收著刻好字的玉印,一邊自語道:“天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