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決斷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內閣效率很高,一個時辰後嚴嵩的奏書就被轉呈到了乾清宮。
朱厚熜翻閱之後,隨手將奏書放下輕輕用手敲擊桌案。
他若有所思地看著奏書上嚴嵩二字,久遠的記憶逐漸被翻動。
嚴嵩,曆史上有名的奸臣,明朝權勢滔天的首輔。
還有自己,世人眼中褒貶不一的“萬壽帝君”。
朱厚熜淡淡一笑,自他來後一切皆不能以前世的目光去看待。
更何況他對於明朝的那段曆史,也僅僅止步於了解。
晦暗的曆史隱藏在紛繁複雜的人群背後,他也無法確定自己所知道的就是真的。
隻有他看到認識到乃至真正做到的東西,才被朱厚熜所信任。
他玩味地笑了笑,“奸臣?忠臣?都是臣!”
臣是一種身份,也是一種職業。
臣子中未來後世久負盛名的兩個人,還沒有登上時代的舞台。
朱厚熜起身出神地望向窗外,眼底波濤洶湧。
臣子間的爭鬥他不感興趣,自始至終他的目的都隻有一個——
成仙。
擺在成仙麵前最大的困難,不是外敵環伺,不是官吏腐朽,不是百姓窮困。
是一個橫亙千年,龐大得無法描繪出邊際的“敵人”。
“太平升仙道,太平若隻是衣食富足就好辦了。”朱厚熜自語。
他步入神思之境,終日觀摩大道,逐漸揣摩出修行功法中的真意。
太平煉丹,盛世合丹,氣運服丹。
煉成丹藥固然重要,但煉丹的過程也不能或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更為重要。
治國是修行,煉丹亦是修行。
朱厚熜曾經有過疑問,難道人世間就如此特殊?
僅僅隻需要造就太平盛世,就能使人飛升成仙。
那這仙,未免太過“廉價”。
那如此隱藏姓名草莽起身,在血與火的殺伐中重新變革天地,兵鋒所指無人敢反對,刀戈所向誰人不俯首。
打碎舊機器,創造新天地,豈不快乎!
然而玉彖卻給了他當頭棒喝。
白日飛升丹,最重要的是氣運,更準確地說是一股氣機,一種氣象。
一種屬於文明的氣象!
飛升丹之所以能使人飛升,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變機,千百萬年來難得一次的變機。
人道鼎革,天道變易,無窮的變機會合為一。
此時此刻抓住這個變機唯一的方法是改革,自上而下地改革。
“唉”朱厚熜微微輕歎,“改革本就不易,更何況是近乎不可能的改革。”
一個人重複的行為,形成了習慣。
一個群體共同的習慣就是習俗。
一個地區的習俗構成了傳統。
千百萬年來積澱出來的傳統就是文化。
要變革文化,讓文明的氣象變得盛大,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萬幸他處在一個難得的機遇期。
大洋彼岸新教正在逐漸建立,近代科學的光輝也從微弱變得明亮。
世界東方一個古老的帝國正處於轉向的十字路口。
儒學經曆著一場能否延續輝煌的抉擇。
新禮撬動了頑固而可怕的城牆,他定了定心神目光越發堅定。
如今大明滿朝朱紫、袞袞諸公,誰也不會想到更猛烈更深沉的改革即將到來。
不同於以往打江山坐江山的無限輪迴,中央集權下的縫縫補補。
接下來的變化將是一種能清晰看得到軌跡的——巨大變革。
朱厚熜想了想,龐大的帝國百廢待興,處處欣欣向榮卻處處都急待改變。
萬事有主有從,改革也需要找好抓手。
他看向桌上的奏疏目光越發銳利,“皇權一統,首要的就是兵權、政權、財權。”
有著皇帝的身份,天然的正統和道統的合理性,政權已經被他逐漸掌握。
財權是大明算不清的一筆爛賬,現在也已經逐漸有了理清的可能。
他抬頭望了一眼重重疊疊的琉璃瓦,至於兵權卻是曆代帝王不敢輕動的東西。
大明是洪武開國之始,便開始逐漸削弱武將地位,最大的原因是防止驕兵悍將篡權奪位。
此舉有利也有弊,雖不至於如同大宋一般與士大夫共天下,但到了後期也相差無幾。
朱厚熜認為軍事改革之關鍵,在軍人本身與製度。
“麥大伴,把朕之前畫好的九邊邊防圖拿來”
“是”一直靜默站立在一旁的麥福聞言,動作迅速地朝西暖閣而去。
最有效的改革要從製度開始,但每一種製度的改變,都會觸犯既得群體的利益。
先前卓有成效的衛所製,現在已經成了大明甩不掉的負擔。
輕易地更改衛所製,觸犯的就是衛所軍官的利益。
衛所即屯田戍邊,軍隊開墾田產解決自己的衣食問題。
出發點極好,但是到了現在卻腐爛得一塌糊塗。
朱厚熜翻開了許銘呈上的幾份密報,心中不斷核算。
僅甘肅鎮一地,士卒開墾的土地十之有三歸將領所有,由此可見其他幾地也不容樂觀。
提升軍隊的戰鬥力,那必然要讓他們長時間訓練和掌握武器,讓原本耕地的士兵操練起來。
這無疑打亂了軍官的計劃,降低了他們的收入。
朱厚熜在乾清宮中踱步,如果軍隊自己解決衣食,地方官府去負責也不可行。
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出現無數個安祿山,地方割據擁兵自傲。
他抬頭看向龍形藻井,心中已然有了成算。
軍製要改製,錢就隻能由中央出。
他的前幾任皇帝也有過類似的想法,但都因為國家財政體製無法供養,這樣的軍隊而打消了念頭。
朱厚熜不同,他已經掌握了“財富密碼”。
肉眼可見巨大的財富還在難以觸碰的未來,即使幣製改革也需要時間。
他看了看奏疏,玩味一笑。
“現成的金山銀山不就在這兒嗎?”
與其讓自己的這些叔叔伯伯被人烤吃了,不如貢獻出家財支援國家,也好保住他們自己的性命。
就在他思索之際,麥福雙手捧著孩童大小的輿圖緩步走來。
隨著朱厚熜示意,麥福緩緩將輿圖平鋪於紫檀桌案。
朱厚熜手提朱筆,不斷在圖上勾勾畫畫,一邊思索一邊在旁邊的本子上記錄。
到了最後,桌案上已經壘起了小指指甲蓋高的宣紙,他才將筆擱在一旁。
兵製改革不同於其他。
要快,要穩,要準!
必要時刻須以雷霆手段,行酷烈之事。
他眉頭舒展,吩咐一旁的麥福道:“宣王尚書、嚴嵩。”
朱厚熜翻閱之後,隨手將奏書放下輕輕用手敲擊桌案。
他若有所思地看著奏書上嚴嵩二字,久遠的記憶逐漸被翻動。
嚴嵩,曆史上有名的奸臣,明朝權勢滔天的首輔。
還有自己,世人眼中褒貶不一的“萬壽帝君”。
朱厚熜淡淡一笑,自他來後一切皆不能以前世的目光去看待。
更何況他對於明朝的那段曆史,也僅僅止步於了解。
晦暗的曆史隱藏在紛繁複雜的人群背後,他也無法確定自己所知道的就是真的。
隻有他看到認識到乃至真正做到的東西,才被朱厚熜所信任。
他玩味地笑了笑,“奸臣?忠臣?都是臣!”
臣是一種身份,也是一種職業。
臣子中未來後世久負盛名的兩個人,還沒有登上時代的舞台。
朱厚熜起身出神地望向窗外,眼底波濤洶湧。
臣子間的爭鬥他不感興趣,自始至終他的目的都隻有一個——
成仙。
擺在成仙麵前最大的困難,不是外敵環伺,不是官吏腐朽,不是百姓窮困。
是一個橫亙千年,龐大得無法描繪出邊際的“敵人”。
“太平升仙道,太平若隻是衣食富足就好辦了。”朱厚熜自語。
他步入神思之境,終日觀摩大道,逐漸揣摩出修行功法中的真意。
太平煉丹,盛世合丹,氣運服丹。
煉成丹藥固然重要,但煉丹的過程也不能或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更為重要。
治國是修行,煉丹亦是修行。
朱厚熜曾經有過疑問,難道人世間就如此特殊?
僅僅隻需要造就太平盛世,就能使人飛升成仙。
那這仙,未免太過“廉價”。
那如此隱藏姓名草莽起身,在血與火的殺伐中重新變革天地,兵鋒所指無人敢反對,刀戈所向誰人不俯首。
打碎舊機器,創造新天地,豈不快乎!
然而玉彖卻給了他當頭棒喝。
白日飛升丹,最重要的是氣運,更準確地說是一股氣機,一種氣象。
一種屬於文明的氣象!
飛升丹之所以能使人飛升,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變機,千百萬年來難得一次的變機。
人道鼎革,天道變易,無窮的變機會合為一。
此時此刻抓住這個變機唯一的方法是改革,自上而下地改革。
“唉”朱厚熜微微輕歎,“改革本就不易,更何況是近乎不可能的改革。”
一個人重複的行為,形成了習慣。
一個群體共同的習慣就是習俗。
一個地區的習俗構成了傳統。
千百萬年來積澱出來的傳統就是文化。
要變革文化,讓文明的氣象變得盛大,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萬幸他處在一個難得的機遇期。
大洋彼岸新教正在逐漸建立,近代科學的光輝也從微弱變得明亮。
世界東方一個古老的帝國正處於轉向的十字路口。
儒學經曆著一場能否延續輝煌的抉擇。
新禮撬動了頑固而可怕的城牆,他定了定心神目光越發堅定。
如今大明滿朝朱紫、袞袞諸公,誰也不會想到更猛烈更深沉的改革即將到來。
不同於以往打江山坐江山的無限輪迴,中央集權下的縫縫補補。
接下來的變化將是一種能清晰看得到軌跡的——巨大變革。
朱厚熜想了想,龐大的帝國百廢待興,處處欣欣向榮卻處處都急待改變。
萬事有主有從,改革也需要找好抓手。
他看向桌上的奏疏目光越發銳利,“皇權一統,首要的就是兵權、政權、財權。”
有著皇帝的身份,天然的正統和道統的合理性,政權已經被他逐漸掌握。
財權是大明算不清的一筆爛賬,現在也已經逐漸有了理清的可能。
他抬頭望了一眼重重疊疊的琉璃瓦,至於兵權卻是曆代帝王不敢輕動的東西。
大明是洪武開國之始,便開始逐漸削弱武將地位,最大的原因是防止驕兵悍將篡權奪位。
此舉有利也有弊,雖不至於如同大宋一般與士大夫共天下,但到了後期也相差無幾。
朱厚熜認為軍事改革之關鍵,在軍人本身與製度。
“麥大伴,把朕之前畫好的九邊邊防圖拿來”
“是”一直靜默站立在一旁的麥福聞言,動作迅速地朝西暖閣而去。
最有效的改革要從製度開始,但每一種製度的改變,都會觸犯既得群體的利益。
先前卓有成效的衛所製,現在已經成了大明甩不掉的負擔。
輕易地更改衛所製,觸犯的就是衛所軍官的利益。
衛所即屯田戍邊,軍隊開墾田產解決自己的衣食問題。
出發點極好,但是到了現在卻腐爛得一塌糊塗。
朱厚熜翻開了許銘呈上的幾份密報,心中不斷核算。
僅甘肅鎮一地,士卒開墾的土地十之有三歸將領所有,由此可見其他幾地也不容樂觀。
提升軍隊的戰鬥力,那必然要讓他們長時間訓練和掌握武器,讓原本耕地的士兵操練起來。
這無疑打亂了軍官的計劃,降低了他們的收入。
朱厚熜在乾清宮中踱步,如果軍隊自己解決衣食,地方官府去負責也不可行。
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出現無數個安祿山,地方割據擁兵自傲。
他抬頭看向龍形藻井,心中已然有了成算。
軍製要改製,錢就隻能由中央出。
他的前幾任皇帝也有過類似的想法,但都因為國家財政體製無法供養,這樣的軍隊而打消了念頭。
朱厚熜不同,他已經掌握了“財富密碼”。
肉眼可見巨大的財富還在難以觸碰的未來,即使幣製改革也需要時間。
他看了看奏疏,玩味一笑。
“現成的金山銀山不就在這兒嗎?”
與其讓自己的這些叔叔伯伯被人烤吃了,不如貢獻出家財支援國家,也好保住他們自己的性命。
就在他思索之際,麥福雙手捧著孩童大小的輿圖緩步走來。
隨著朱厚熜示意,麥福緩緩將輿圖平鋪於紫檀桌案。
朱厚熜手提朱筆,不斷在圖上勾勾畫畫,一邊思索一邊在旁邊的本子上記錄。
到了最後,桌案上已經壘起了小指指甲蓋高的宣紙,他才將筆擱在一旁。
兵製改革不同於其他。
要快,要穩,要準!
必要時刻須以雷霆手段,行酷烈之事。
他眉頭舒展,吩咐一旁的麥福道:“宣王尚書、嚴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