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蘇州事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奉天殿議事之後,朱厚熜便迴到乾清宮批閱奏章。
紫檀香在宣德爐中徐徐升起,朱厚熜換了一身月牙白的道袍。
他一邊翻看著今日內閣遞送過來的奏疏,一麵向麥福問道:“麥大伴,蘇州那邊如何了?”
麥福不假思索地答道:“蘭花案已經告結,一幹涉案人等也盡數被拿下不日就將押送京師。”
朱厚熜用朱筆在票擬上寫好答複,“查清楚蘇州知府背後的人是誰了嗎?”
“已經確定他與白蓮教脫不開關係,但蘇州知府後麵還隱隱約約有著江湖勢力的影子。”
“哦”朱厚熜筆不停歇,嘴角露出一絲淺笑,“事情倒變得有趣,是什麽樣的江湖勢力能和州縣長官搭上關係?”
他輕聲自語道:“西域明教殘部潰逃後重新組成的魔教,還是川蜀地區的巫教,亦或者是其餘的名門正派?”
朱厚熜抖了兩下袖子,順手將朱筆擱在主持筆架上。
他起身朝一側的書架走去,麥福適時遞過來一盞龍井茶。
“昨日黃大監用飛翼柱傳音,蘭花案還涉及了江南當地的五通神”麥福緩聲道:“蘇州知府府上藏匿的宗師藥人,第一次出現就是在五通神廟。”
麥福眼中閃過一道光芒,狀若無意地提到,“那些宗師藥人雖然武器各不相同,但內功底子上依稀有大金剛經的影子。”
“五通神?”朱厚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五通神是官方禁止的淫祀之一,也是屢禁不止的邪神。
對於邪神一說,朱厚熜不怎麽感冒。
此方世界靈氣難存,諸神遠離,早就沒有什麽所謂的天地神隻。
盡管依托一些奇異的寶物或者地形,能夠留存一些老古董但也不足為懼。
他好奇的反而是大金剛經,這佛教秘傳的功法怎麽會出現在藥人的手上?
金剛經是佛教經典,而大金剛經卻是一門深奧至極的武功,號稱練此功者有龍象之能,得涅盤之境。
最關鍵的問題是,這門武功一直是某個佛門之脈的不傳之秘,即使在外界傳出一拳半掌,也很快會被找上門去追討迴來。
他輕輕將茶盞放下,吩咐道:“讓魚龍衛把藥人的來龍去脈查清楚,特別是叫大金剛經的來曆。”
“是”麥福拱手應道。
“宣劉衛來見朕”朱厚熜又吩咐了一句,隨即將手伸向書架翻出了其中的一本古籍——《丹法詳解》。
麥福躬身退出殿外,笑容轉瞬消失。
“希望你們名門正派不要讓陛下失望,阻撓陛下大業的人都要死!”麥福在心中想道。
早在黃錦傳來發現大金剛經蹤跡的時候,他就意識到事情背後不簡單。
以他在江湖了解的消息,加上大內搜集到的信息,麥福斷定這大金剛經是被人主動送出去的。
每逢大難世家有斷尾續命之舉,而傳承千年的佛道兩家更是手段層出不窮。
多方押寶便是一個好辦法,但在麥福看來此法極為不智。
若兩方皆不知也就罷了,落到明麵上想兩方討好,最終兩方都討不了好。
況且現在還無法斷定大金剛經外傳是為求自保的無奈之舉,還是利欲熏心的不擇手段。
他搖了搖拂塵,眼中閃過一道厲色。
“無論如何,都不能放過。”
不多時,錦衣衛指揮使劉衛行色匆匆趕到了紫禁城。
他在經過承天門之前,故意將身上的衣服弄出了大大小小的褶皺,還從袖中掏出了一小包灰塵,用手輕輕彈點在衣服上。
似乎是嫌這些裝扮不夠,他還想把頭發微微弄亂一些。
他剛一抬手就碰到了緊束的發冠,心裏不由地一激靈。
用力過度容易弄巧成拙,殿前失儀也是大罪!
等到出現在乾清宮時,朱厚熜所見到的便是一個風塵仆仆的劉衛。
“陛下,臣劉衛有罪,請陛下降職處罰!”
朱厚熜沒有答話,靜靜地翻過了一頁古籍,目不轉睛地盯著上麵的單法口訣。
氣氛有些沉寂,劉衛心中更加不安。
他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充當皇帝耳目,負責捉拿要犯奸細。
現在偌大的一個京城,差點被穿成了篩子!
此刻他以頭扣地,隻能靜待發落。
“不教而誅謂之虐,不責則成謂之暴”朱厚熜抬首輕聲說道。
“京城之事你雖有責卻非有心為之,但功不可不獎錯不能不罰否則天下就亂規矩。”他目光如炬看向下方伏跪之人。
劉衛聽到朱厚熜的話先是一喜,以為皇帝不會追究。
後麵隨著朱厚熜話鋒一轉,他的心也跟著高高提起,就像頭上懸著,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落下來的利劍。
直到此刻他才敢輕輕吐出一口濁氣,大聲發誓道:“望陛下予臣戴罪立功之機,臣發誓,京城再也不會出現一個找得到的奸細。”
朱厚熜笑了笑,問道:“張豐山查清楚了嗎?”
劉衛拚命在臉上堆起笑容,答道:“張豐山此人早年間斷案如神,到地方上還處置了惡霸貪官,不貪財也不好色。”
“如此說來他還是個好官,又怎麽會無端去貪汙軍餉?”
劉衛趕忙說道:“張豐山此人有一個獨特的愛好就是喜歡收藏古董文玩,而這些東西又燒錢得很。”
“如若他不貪,哪裏來的錢去購置這些古董文玩”劉衛繼續說道衛:“臣多方走訪,又和一些人友好交談,還查出了張豐山參與了假幣鑄造。”
劉衛悄悄地抬起頭,以為這個查出驚人的消息會得到皇帝的讚許,沒想到後者依舊一臉淡然。
張豐山參與假幣朱厚熜之前就查出來,隱而不發是為了摸清後麵的團夥。
“除了他以外,梁柱國的兒子梁次攄和前任刑部尚書張子麒都參加了”
“嗯”朱厚熜心中思索梁儲的兒子參與鑄造假幣,那梁儲呢?
“梁次攄曾經屠殺過一村的百姓這件事後來鬧到中樞,最終被張子麒壓了下來。”劉衛小聲說道。
他仿佛在陳述一個平淡無奇的事實,但眼神卻死死盯在地上,生怕禍從口出。
人命大於天,即使是已經確定死刑的犯人,也需要皇帝親自審核才能處死。
鬧得沸沸揚揚的屠村惡行,百多條無辜的生命,又怎麽可能被輕易壓下來?
有些話劉衛不敢說,但朱厚熜已經明白。
除了最上頭的那一位,誰敢這麽做。
斯人已逝,朱厚熜也不好多言隻能輕歎道,“將此事寫成奏書,明日呈遞予朕。”
“是!”劉衛幹脆地應道。
紫檀香在宣德爐中徐徐升起,朱厚熜換了一身月牙白的道袍。
他一邊翻看著今日內閣遞送過來的奏疏,一麵向麥福問道:“麥大伴,蘇州那邊如何了?”
麥福不假思索地答道:“蘭花案已經告結,一幹涉案人等也盡數被拿下不日就將押送京師。”
朱厚熜用朱筆在票擬上寫好答複,“查清楚蘇州知府背後的人是誰了嗎?”
“已經確定他與白蓮教脫不開關係,但蘇州知府後麵還隱隱約約有著江湖勢力的影子。”
“哦”朱厚熜筆不停歇,嘴角露出一絲淺笑,“事情倒變得有趣,是什麽樣的江湖勢力能和州縣長官搭上關係?”
他輕聲自語道:“西域明教殘部潰逃後重新組成的魔教,還是川蜀地區的巫教,亦或者是其餘的名門正派?”
朱厚熜抖了兩下袖子,順手將朱筆擱在主持筆架上。
他起身朝一側的書架走去,麥福適時遞過來一盞龍井茶。
“昨日黃大監用飛翼柱傳音,蘭花案還涉及了江南當地的五通神”麥福緩聲道:“蘇州知府府上藏匿的宗師藥人,第一次出現就是在五通神廟。”
麥福眼中閃過一道光芒,狀若無意地提到,“那些宗師藥人雖然武器各不相同,但內功底子上依稀有大金剛經的影子。”
“五通神?”朱厚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五通神是官方禁止的淫祀之一,也是屢禁不止的邪神。
對於邪神一說,朱厚熜不怎麽感冒。
此方世界靈氣難存,諸神遠離,早就沒有什麽所謂的天地神隻。
盡管依托一些奇異的寶物或者地形,能夠留存一些老古董但也不足為懼。
他好奇的反而是大金剛經,這佛教秘傳的功法怎麽會出現在藥人的手上?
金剛經是佛教經典,而大金剛經卻是一門深奧至極的武功,號稱練此功者有龍象之能,得涅盤之境。
最關鍵的問題是,這門武功一直是某個佛門之脈的不傳之秘,即使在外界傳出一拳半掌,也很快會被找上門去追討迴來。
他輕輕將茶盞放下,吩咐道:“讓魚龍衛把藥人的來龍去脈查清楚,特別是叫大金剛經的來曆。”
“是”麥福拱手應道。
“宣劉衛來見朕”朱厚熜又吩咐了一句,隨即將手伸向書架翻出了其中的一本古籍——《丹法詳解》。
麥福躬身退出殿外,笑容轉瞬消失。
“希望你們名門正派不要讓陛下失望,阻撓陛下大業的人都要死!”麥福在心中想道。
早在黃錦傳來發現大金剛經蹤跡的時候,他就意識到事情背後不簡單。
以他在江湖了解的消息,加上大內搜集到的信息,麥福斷定這大金剛經是被人主動送出去的。
每逢大難世家有斷尾續命之舉,而傳承千年的佛道兩家更是手段層出不窮。
多方押寶便是一個好辦法,但在麥福看來此法極為不智。
若兩方皆不知也就罷了,落到明麵上想兩方討好,最終兩方都討不了好。
況且現在還無法斷定大金剛經外傳是為求自保的無奈之舉,還是利欲熏心的不擇手段。
他搖了搖拂塵,眼中閃過一道厲色。
“無論如何,都不能放過。”
不多時,錦衣衛指揮使劉衛行色匆匆趕到了紫禁城。
他在經過承天門之前,故意將身上的衣服弄出了大大小小的褶皺,還從袖中掏出了一小包灰塵,用手輕輕彈點在衣服上。
似乎是嫌這些裝扮不夠,他還想把頭發微微弄亂一些。
他剛一抬手就碰到了緊束的發冠,心裏不由地一激靈。
用力過度容易弄巧成拙,殿前失儀也是大罪!
等到出現在乾清宮時,朱厚熜所見到的便是一個風塵仆仆的劉衛。
“陛下,臣劉衛有罪,請陛下降職處罰!”
朱厚熜沒有答話,靜靜地翻過了一頁古籍,目不轉睛地盯著上麵的單法口訣。
氣氛有些沉寂,劉衛心中更加不安。
他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充當皇帝耳目,負責捉拿要犯奸細。
現在偌大的一個京城,差點被穿成了篩子!
此刻他以頭扣地,隻能靜待發落。
“不教而誅謂之虐,不責則成謂之暴”朱厚熜抬首輕聲說道。
“京城之事你雖有責卻非有心為之,但功不可不獎錯不能不罰否則天下就亂規矩。”他目光如炬看向下方伏跪之人。
劉衛聽到朱厚熜的話先是一喜,以為皇帝不會追究。
後麵隨著朱厚熜話鋒一轉,他的心也跟著高高提起,就像頭上懸著,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落下來的利劍。
直到此刻他才敢輕輕吐出一口濁氣,大聲發誓道:“望陛下予臣戴罪立功之機,臣發誓,京城再也不會出現一個找得到的奸細。”
朱厚熜笑了笑,問道:“張豐山查清楚了嗎?”
劉衛拚命在臉上堆起笑容,答道:“張豐山此人早年間斷案如神,到地方上還處置了惡霸貪官,不貪財也不好色。”
“如此說來他還是個好官,又怎麽會無端去貪汙軍餉?”
劉衛趕忙說道:“張豐山此人有一個獨特的愛好就是喜歡收藏古董文玩,而這些東西又燒錢得很。”
“如若他不貪,哪裏來的錢去購置這些古董文玩”劉衛繼續說道衛:“臣多方走訪,又和一些人友好交談,還查出了張豐山參與了假幣鑄造。”
劉衛悄悄地抬起頭,以為這個查出驚人的消息會得到皇帝的讚許,沒想到後者依舊一臉淡然。
張豐山參與假幣朱厚熜之前就查出來,隱而不發是為了摸清後麵的團夥。
“除了他以外,梁柱國的兒子梁次攄和前任刑部尚書張子麒都參加了”
“嗯”朱厚熜心中思索梁儲的兒子參與鑄造假幣,那梁儲呢?
“梁次攄曾經屠殺過一村的百姓這件事後來鬧到中樞,最終被張子麒壓了下來。”劉衛小聲說道。
他仿佛在陳述一個平淡無奇的事實,但眼神卻死死盯在地上,生怕禍從口出。
人命大於天,即使是已經確定死刑的犯人,也需要皇帝親自審核才能處死。
鬧得沸沸揚揚的屠村惡行,百多條無辜的生命,又怎麽可能被輕易壓下來?
有些話劉衛不敢說,但朱厚熜已經明白。
除了最上頭的那一位,誰敢這麽做。
斯人已逝,朱厚熜也不好多言隻能輕歎道,“將此事寫成奏書,明日呈遞予朕。”
“是!”劉衛幹脆地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