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月照其軀,不見其血。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秋前的夜晚,月亮逐漸圓滿。
千千萬萬的燈火,卻少了幾盞閃爍。
有人在奔赴團圓,有人在走向離別。
到了半夜,一場雨淅淅瀝瀝落下。
為京城洗去塵埃迎接著節日,又好似一曲挽歌,帶著淡淡的哀愁。
大理寺的眾人沒有傷感秋雨,已經忙碌了一整天。
自從初八李隆入京,這場審判就進入了尾聲。
他們在仔細核對律令條文和每一項證據,確保宣判文書像鐵一般地真實。
刑部也派人一同核查,並且準備明早的處斬流程。
“楊閣老的意思是,寧殺錯不放過,要借此立威狠狠震懾不臣之人”林俊肅聲道。
楊一清放下手中卷宗,啞聲歎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對於無辜的人,還是應該酌情處理。”
林俊搖了搖頭,“和李隆牽扯的人誰又真正無辜?即使有人不知情,也享受了李隆帶來的好處,不能輕易放過。”
他借著燈火,又看了幾條李隆的罪證,心中憤怒如江水一般洶湧。
“楊寺卿,今日我等憐憫他們,誰又來憐惜枉死的冤魂?”他晃了晃手裏的書冊,“一個甘肅總兵,有證可查的人命就不下於千條,可想而知那裏的百姓過得怎樣水深火熱!”
他一掌拍在桌子上,手背上青筋畢露,“雪崩之時,哪一片雪花無辜?”
楊一清悠悠一歎,但終究還是選擇繼續勸說。
李隆必死無疑,直係親屬皆伏誅。
內閣和朱厚熜都一致認為,對他的處理宜快不宜遲,隻是二者在被牽連的人處理上有了分歧。
內閣諸位閣臣都見過大風大浪,處事手段也頗為幹練,他們認為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今日對李隆處罰輕了,明日就有人會效仿再起兵戈,民死傷者將不可勝數。
朱厚熜卻認為,生命之貴不可輕言舍之,非律所當必死,皆不宜過重。
“林尚書,沒有人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選擇人生,至少我們不應該草率地扼殺一個生命,挽救生命是律令存在的意義,讓每一個人都有接受公平審判的權利是我等應盡的職份。”
楊一清知道暫時說服不了林俊,但該做的努力他還是要做的。
而且他的努力又並非無用之功。
由於朱厚熜的堅持,十五歲以上者才會被處斬,而李隆家中沒有涉及命案的仆役,也都通通沒有被判死刑。
林俊沉默不語,半晌才開口道,“我依舊堅持我的觀點以殺方能止殺,但我遵從陛下的旨意不會擴大事端”
楊一清拱手一禮,二人的眼神在空中交錯,大堂中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時緩和下來。
一夜透雨,寒意沁胸。
梁儲在雨夜摔倒之後就沒有起來,僵臥在床上不能動彈。
梁次攄知道事情敗露,自己死期將至,他沒有垂死掙紮而是默默走到梁家的祠堂跪坐。
梁家的祠堂是一進大小,明明滅滅的燈火中,高高低低的牌位交錯。
梁夫人仿佛一夜間蒼老了十年,她看向梁次攄的目光中帶著一絲哀傷,“你的父親快死了,你該去見他最後一麵。”
梁次攄低著頭麵無表情,隻是雙拳緊握,顯示出他此刻的心情並不平靜。
“我知道你恨你的父親,恨他為什麽沒有給你安排一個好前程,也恨他沒有早早把你從滅門案中摘出去”
梁夫人俯下身,用幹澀的唇瓣擦了擦自己的下唇,“你父親是個一生要強的人,他這一輩子從來都沒有求過誰,梁家滿門忠義他丟不起這個人。”
她伸出手用冰冷的手掌牽起梁次攄的手,握得很緊,“但為了你他動搖了,他把他此生能求的所有人都求了!”
“我至今記得那一夜的紫禁城,夏風是如此地冰冷,你父親在奉天殿外跪了半夜,終於求得了皇帝的憐憫。”
梁次攄的手小幅度地顫抖,他重重地磕在了地上。
梁夫人喊了一聲,“他是你的父親!”
梁次攄一言不發抬頭,挪動著酸麻的雙腿站起身來。
梁夫人見狀一喜,剛想上去攙扶——
“老爺沒了!”
她無力地癱倒在地上,心情悲痛至極,以至於無淚可流。
她靠在供桌上搖翻了兩側的蠟燭,蠟燭點燃了供著的香紙,一下子祠堂內火光升騰。
大火照亮了梁次攄的臉,也照亮了那一排排靜默的靈牌。
如此的荒誕和可笑,梁府眾人忙著準備喪事,緝拿梁次攄的士卒已經到了大門。
身懷武功的他沒有反抗,任憑士卒給他帶上枷鎖,捆上鐐銬。
他踏出兩府大門的最後一家,迴頭望了一眼。
唐伯虎悲傷地跪在大堂前,他似有感應,也迴頭看了一眼。
目光交錯,可惜物是人非。
兒子沒有見上父親最後一麵,學生卻和老師告了別。
李隆還不知道外麵發生的一切,他斜靠在牆上酣然入睡。
張豐山恭敬地將這幾日整理好的文稿放在床上,這是他一輩子心血寫就的文物匯編。
他已知道,自己明天就會被處死
生命即將消失之前,他曾經不止一次地問自己是否後悔。
可每一次的答案都是相同的,他張豐山從來沒有後悔過。
一根探條被他小心地從袖子中抖了出來,他目光銳利看向手中的碳條。
他緩緩地掀開了自己的衣服,毫不遲疑地將碳條紮向臍上一寸。
一下
兩下
三下
感受著碳條刺穿皮肉的痛感,張豐山笑了。
片刻之後,碳條全部插了進去,張豐山的身體也隨之倒下。
“嗬嗬嗬,你也不想看到人頭落地啊”張子麟一絲不苟整理著衣物,又用餘光瞥了張豐山一眼。
一般來說如此細又短的碳條插入人體,頂多會有細微的疼痛,而不至於喪失性命。
但張豐山刺的不是別處,而是水分穴。
“若水病炙之大良,或灸七壯至百壯止……此穴可炙不可輕刺,刺之立斃”他惆悵地念誦出了這一段水分穴的記載。
這是當初白方家教他習武的時候為他講解的。
張子麟將腰帶綁好,正襟危坐。
他最後留戀地看了一眼窗外的月光,隨即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他特意探出頭,讓鮮血沒有沾到衣服上。
“陛下,你保了我家人一命雖然不是本意,但我還是感謝你”
他強提起力氣靠在了牆上,雙手一抓將茅草下的幾張宣紙掏了出來。
等將宣紙整理成冊之後,不知何時他的身體就失去了溫度。
“砰——”一聲巨響。
骨頭斷裂的聲音,準確地來說是勁骨斷開的聲音。
史彭澤的腦袋重重的砸在了青石磚上,鮮血沿著那塊青石磚上的花紋慢慢滴落下來。
月照其軀,不見其血。
朝陽如期而至,李隆緩緩醒轉。
千千萬萬的燈火,卻少了幾盞閃爍。
有人在奔赴團圓,有人在走向離別。
到了半夜,一場雨淅淅瀝瀝落下。
為京城洗去塵埃迎接著節日,又好似一曲挽歌,帶著淡淡的哀愁。
大理寺的眾人沒有傷感秋雨,已經忙碌了一整天。
自從初八李隆入京,這場審判就進入了尾聲。
他們在仔細核對律令條文和每一項證據,確保宣判文書像鐵一般地真實。
刑部也派人一同核查,並且準備明早的處斬流程。
“楊閣老的意思是,寧殺錯不放過,要借此立威狠狠震懾不臣之人”林俊肅聲道。
楊一清放下手中卷宗,啞聲歎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對於無辜的人,還是應該酌情處理。”
林俊搖了搖頭,“和李隆牽扯的人誰又真正無辜?即使有人不知情,也享受了李隆帶來的好處,不能輕易放過。”
他借著燈火,又看了幾條李隆的罪證,心中憤怒如江水一般洶湧。
“楊寺卿,今日我等憐憫他們,誰又來憐惜枉死的冤魂?”他晃了晃手裏的書冊,“一個甘肅總兵,有證可查的人命就不下於千條,可想而知那裏的百姓過得怎樣水深火熱!”
他一掌拍在桌子上,手背上青筋畢露,“雪崩之時,哪一片雪花無辜?”
楊一清悠悠一歎,但終究還是選擇繼續勸說。
李隆必死無疑,直係親屬皆伏誅。
內閣和朱厚熜都一致認為,對他的處理宜快不宜遲,隻是二者在被牽連的人處理上有了分歧。
內閣諸位閣臣都見過大風大浪,處事手段也頗為幹練,他們認為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今日對李隆處罰輕了,明日就有人會效仿再起兵戈,民死傷者將不可勝數。
朱厚熜卻認為,生命之貴不可輕言舍之,非律所當必死,皆不宜過重。
“林尚書,沒有人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選擇人生,至少我們不應該草率地扼殺一個生命,挽救生命是律令存在的意義,讓每一個人都有接受公平審判的權利是我等應盡的職份。”
楊一清知道暫時說服不了林俊,但該做的努力他還是要做的。
而且他的努力又並非無用之功。
由於朱厚熜的堅持,十五歲以上者才會被處斬,而李隆家中沒有涉及命案的仆役,也都通通沒有被判死刑。
林俊沉默不語,半晌才開口道,“我依舊堅持我的觀點以殺方能止殺,但我遵從陛下的旨意不會擴大事端”
楊一清拱手一禮,二人的眼神在空中交錯,大堂中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時緩和下來。
一夜透雨,寒意沁胸。
梁儲在雨夜摔倒之後就沒有起來,僵臥在床上不能動彈。
梁次攄知道事情敗露,自己死期將至,他沒有垂死掙紮而是默默走到梁家的祠堂跪坐。
梁家的祠堂是一進大小,明明滅滅的燈火中,高高低低的牌位交錯。
梁夫人仿佛一夜間蒼老了十年,她看向梁次攄的目光中帶著一絲哀傷,“你的父親快死了,你該去見他最後一麵。”
梁次攄低著頭麵無表情,隻是雙拳緊握,顯示出他此刻的心情並不平靜。
“我知道你恨你的父親,恨他為什麽沒有給你安排一個好前程,也恨他沒有早早把你從滅門案中摘出去”
梁夫人俯下身,用幹澀的唇瓣擦了擦自己的下唇,“你父親是個一生要強的人,他這一輩子從來都沒有求過誰,梁家滿門忠義他丟不起這個人。”
她伸出手用冰冷的手掌牽起梁次攄的手,握得很緊,“但為了你他動搖了,他把他此生能求的所有人都求了!”
“我至今記得那一夜的紫禁城,夏風是如此地冰冷,你父親在奉天殿外跪了半夜,終於求得了皇帝的憐憫。”
梁次攄的手小幅度地顫抖,他重重地磕在了地上。
梁夫人喊了一聲,“他是你的父親!”
梁次攄一言不發抬頭,挪動著酸麻的雙腿站起身來。
梁夫人見狀一喜,剛想上去攙扶——
“老爺沒了!”
她無力地癱倒在地上,心情悲痛至極,以至於無淚可流。
她靠在供桌上搖翻了兩側的蠟燭,蠟燭點燃了供著的香紙,一下子祠堂內火光升騰。
大火照亮了梁次攄的臉,也照亮了那一排排靜默的靈牌。
如此的荒誕和可笑,梁府眾人忙著準備喪事,緝拿梁次攄的士卒已經到了大門。
身懷武功的他沒有反抗,任憑士卒給他帶上枷鎖,捆上鐐銬。
他踏出兩府大門的最後一家,迴頭望了一眼。
唐伯虎悲傷地跪在大堂前,他似有感應,也迴頭看了一眼。
目光交錯,可惜物是人非。
兒子沒有見上父親最後一麵,學生卻和老師告了別。
李隆還不知道外麵發生的一切,他斜靠在牆上酣然入睡。
張豐山恭敬地將這幾日整理好的文稿放在床上,這是他一輩子心血寫就的文物匯編。
他已知道,自己明天就會被處死
生命即將消失之前,他曾經不止一次地問自己是否後悔。
可每一次的答案都是相同的,他張豐山從來沒有後悔過。
一根探條被他小心地從袖子中抖了出來,他目光銳利看向手中的碳條。
他緩緩地掀開了自己的衣服,毫不遲疑地將碳條紮向臍上一寸。
一下
兩下
三下
感受著碳條刺穿皮肉的痛感,張豐山笑了。
片刻之後,碳條全部插了進去,張豐山的身體也隨之倒下。
“嗬嗬嗬,你也不想看到人頭落地啊”張子麟一絲不苟整理著衣物,又用餘光瞥了張豐山一眼。
一般來說如此細又短的碳條插入人體,頂多會有細微的疼痛,而不至於喪失性命。
但張豐山刺的不是別處,而是水分穴。
“若水病炙之大良,或灸七壯至百壯止……此穴可炙不可輕刺,刺之立斃”他惆悵地念誦出了這一段水分穴的記載。
這是當初白方家教他習武的時候為他講解的。
張子麟將腰帶綁好,正襟危坐。
他最後留戀地看了一眼窗外的月光,隨即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他特意探出頭,讓鮮血沒有沾到衣服上。
“陛下,你保了我家人一命雖然不是本意,但我還是感謝你”
他強提起力氣靠在了牆上,雙手一抓將茅草下的幾張宣紙掏了出來。
等將宣紙整理成冊之後,不知何時他的身體就失去了溫度。
“砰——”一聲巨響。
骨頭斷裂的聲音,準確地來說是勁骨斷開的聲音。
史彭澤的腦袋重重的砸在了青石磚上,鮮血沿著那塊青石磚上的花紋慢慢滴落下來。
月照其軀,不見其血。
朝陽如期而至,李隆緩緩醒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