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學士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厚熜神情冷然。
楊廷和行的是新禮,說的是雅韻。
這位四朝老臣之心,他明白了。
奉天殿,一時有些寂靜。
楊廷和拱手站立,朱厚熜居高獨坐。
六龍升天的空間內,是千古的君與臣。
“嗬嗬”朱厚熜聲音威嚴,“朕未首肯,你何罪之有?”
他悠然起身,一步一步走下禦台。
“楊愛卿位極人臣,而居處同於寒素。”
“執掌朝政,革除積弊,減輕漕糧賦稅,又取消團練,重整編兵,在朕進京以前臨危不懼,安危定傾,朕登基之後,更是隨朕一同誅殺叛逆,推行新政,你何罪之有?”
“上有君王,下有萬民,心中藏社稷,隻有國家而不知有身,你何罪之有?”
楊廷和半張著嘴,目光雖然看在前方,但無神的眼睛表明他心中慌亂。
朱厚熜提到他的武功,更提到太祖禁令,一個斬字。
楊廷和以為,朱厚熜要棄車保帥,雖然這是他來此的目的,但驟然猜到,也總是有些悵然。
如今,卻出乎他的意料。
“太祖說的話,不是金科玉律,他沒說的朕能幹,他不說的朕也能幹。”
“楊愛卿,你有舍身報國之誌,朕豈無納天下才之心。”
他橫眉遠眺,眼中滿是輕蔑。
“動亂,不過土雞瓦狗,謠言,一戳就破,你我君臣之心豈能因此動搖?”
朱厚熜頓了頓,目光自下而上掃視楊廷和。
兩鬢長長,滿頭白霜,身材也顯得有些枯幹了。
“陛下,臣…………”楊廷和心情複雜萬分,但此刻出口語氣倒意外有些哽咽。
“不過,辭去首輔倒也是個好事,朕允了。”
楊廷和:“……”
楊廷和正在心中醞釀君臣相得之情,甚至想老淚縱橫,此刻竟一下子被“噎住”
朱厚熜笑道:“內閣諸公年老,即使朕想讓你們為國效力,也不得不體憐你們的身體安康。”
楊廷和正想張嘴,他請辭不要緊,其他幾人至少還能再幹十年!
不能就這麽草率,更換內閣!
朱厚熜擺擺手,“愛卿無需多言,朕知道你們忠君體國之心,元旦是個好日子,那就幹脆廷議,也好讓你們頤養天年。”
他轉身向後走去,楊廷和急切萬分,正想出聲阻攔。
卻被眼前所看之景,震驚到五體投地。
朱厚熜懸地一丈,淩空踏步,朝禦坐而去。
楊廷和下意識地用內息感應,可無論他再怎麽嚐試,隻能得出朱厚熜是個毫無武功普通人的結論。
可懸空,在炎天之下,分明是凡脫才能有的特權。
他看了看朱厚熜,沒錯,至多不過十五歲的少年。
凡脫,還是在大明立國之後的凡脫。
讓他相信這個,還不如相信孔聖複生,禮樂大興。
楊廷和聲音呐呐,“陛下,您這是?”
朱厚熜迴以一笑,“朕讀了幾年道書,比不得愛卿,隻是稍有些不入流的本領。”
楊廷和嘴角一抽,無端的想狠抽自己的驢子幾下。
朱厚熜十五,淩空。
他七十…………
朱厚熜步下毫光,徑直走向禦案,他眼神一掃,在兩副對聯中拿起了左邊一對。
“楊愛卿,朕贈你一副楹聯,屆時可掛在大學士牌匾外。”
楊廷和雙手接過,躬身迴禮。
下一刻,他又滿臉詫異。
大學士?牌匾!
他出身江西,宗族氛圍濃鬱,官至宰輔,自然宗祠居首。
但隻會掛大明尚書。
內閣首輔不是真正官職,自然無法懸掛。
至於大學士,正五品官職,雖然看似權高,實則不過秘書。
“大學士,朕以為好,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士,允文允武,國之棟梁。”
他踱步輕語,“擁民以為士,報公以為土,懷德以為士。”
“大學士,當民議,廷推,聖裁,榮耀至極,功行赫赫,非大才不可任,非大能不可得。”
“大學士參與評議,直諫內閣與朕,可聽各部諸事,可參諸部百官。”
朱厚熜眨了眨眼,“當然,也要有一定的‘武力’,文武兼備,才稱得上大學土”
“中樞有大學土,各地也應當有士,佩劍帶玉,參政議政。”
“這…………有違…………”
朱厚熜一個眼神看來,楊廷和便不再言語。
他細細思索朱厚熜的安排,但隻感覺在目前的製度下顯得有些冗餘。
現在的大明,士的作用完全可以被部分的秀才舉人所取代,甚至是一些士紳也有士的作用。
“天變在即,舉大明之力再造新天,屆時才是真正的危機到來。”
朱厚熜又在楊廷和耳邊放下一個炸雷。
“朕現在所擁有的能力,就是新天之下,眾生所追求的。”
朱厚熜半真半假拋出一鱗半爪。
他的非凡之能是借助玉印探索出的新道路,但如果新天降臨。
靈氣充沛,或許隻是邁向超凡的幾小步就能夠淩空。
他觀測過靈天的力量,也並不算欺騙楊廷和。
“要適應變化,就必須要建立新秩序,土,是未來新天計劃中重要的一環。”
朱厚熜鄭重說道:“楊愛卿,你可願助朕!”
楊廷和深吸一口氣,再次拱手道:“君所願,臣豈敢辭。”
“但劉國師的手冊中,炎天縱使消亡,留下的也應該是超凡寂滅的天地,會覺醒一種與眾不同的力量。這是太祖太宗借一國之力,更改天道規則的結果,不應該有錯啊。”
朱厚熜搖搖頭,“存在即合理,楊愛卿已經感受到這股新的力量,過往的安排如何朕不在意,朕隻在乎現在。”
楊廷和若有所思地點頭。
“朕對那份手冊十分好奇,楊愛卿若有閑暇就將手冊送到乾清宮給朕一觀。”
楊廷和一臉肉疼之色,但也不得不答應。
“內閣建製,首輔、次輔為正一品,其餘閣臣為從一品,內閣由廷推產生,但朕能直接擢升入閣,罷黜閣臣。”
“元日,一年初始,萬象更新,那就新老交替,把那內閣定下來。”
朱厚熜想了想,“文淵雖好,但不足以為天下中樞,宰執九州,那就更名為‘演道’”
楊廷和默默念誦幾聲,“演道閣”。
君臣又是一番對談,談了很多,奉天殿外的牛角燈籠也已換了兩次。
在悠悠景陽鍾聲中,楊廷和離開奉天殿。
雪,下得更大了。
官靴踩踏雪層的感覺,楊廷和的步伐變得輕快。
大雪紛飛,似在送故人。
朱厚熜極目遠眺,一個紅點漸漸離開,靠近奉天門,又暈出了一大片紅。
“哢——”
奉天門緊閉。
楊廷和獨自漫步在朱紅與蒼白之間,他走得很慢,大雪剛好蓋住了他走出的腳印。
他走過禦道,跨過尚未冰封的金水橋。
沒有迴望,踏雪而行。
“誰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飛雪送一人”他高吟道。
麥福在午門望去,手中拂塵垂散,與雪色融為一色。
楊廷和行的是新禮,說的是雅韻。
這位四朝老臣之心,他明白了。
奉天殿,一時有些寂靜。
楊廷和拱手站立,朱厚熜居高獨坐。
六龍升天的空間內,是千古的君與臣。
“嗬嗬”朱厚熜聲音威嚴,“朕未首肯,你何罪之有?”
他悠然起身,一步一步走下禦台。
“楊愛卿位極人臣,而居處同於寒素。”
“執掌朝政,革除積弊,減輕漕糧賦稅,又取消團練,重整編兵,在朕進京以前臨危不懼,安危定傾,朕登基之後,更是隨朕一同誅殺叛逆,推行新政,你何罪之有?”
“上有君王,下有萬民,心中藏社稷,隻有國家而不知有身,你何罪之有?”
楊廷和半張著嘴,目光雖然看在前方,但無神的眼睛表明他心中慌亂。
朱厚熜提到他的武功,更提到太祖禁令,一個斬字。
楊廷和以為,朱厚熜要棄車保帥,雖然這是他來此的目的,但驟然猜到,也總是有些悵然。
如今,卻出乎他的意料。
“太祖說的話,不是金科玉律,他沒說的朕能幹,他不說的朕也能幹。”
“楊愛卿,你有舍身報國之誌,朕豈無納天下才之心。”
他橫眉遠眺,眼中滿是輕蔑。
“動亂,不過土雞瓦狗,謠言,一戳就破,你我君臣之心豈能因此動搖?”
朱厚熜頓了頓,目光自下而上掃視楊廷和。
兩鬢長長,滿頭白霜,身材也顯得有些枯幹了。
“陛下,臣…………”楊廷和心情複雜萬分,但此刻出口語氣倒意外有些哽咽。
“不過,辭去首輔倒也是個好事,朕允了。”
楊廷和:“……”
楊廷和正在心中醞釀君臣相得之情,甚至想老淚縱橫,此刻竟一下子被“噎住”
朱厚熜笑道:“內閣諸公年老,即使朕想讓你們為國效力,也不得不體憐你們的身體安康。”
楊廷和正想張嘴,他請辭不要緊,其他幾人至少還能再幹十年!
不能就這麽草率,更換內閣!
朱厚熜擺擺手,“愛卿無需多言,朕知道你們忠君體國之心,元旦是個好日子,那就幹脆廷議,也好讓你們頤養天年。”
他轉身向後走去,楊廷和急切萬分,正想出聲阻攔。
卻被眼前所看之景,震驚到五體投地。
朱厚熜懸地一丈,淩空踏步,朝禦坐而去。
楊廷和下意識地用內息感應,可無論他再怎麽嚐試,隻能得出朱厚熜是個毫無武功普通人的結論。
可懸空,在炎天之下,分明是凡脫才能有的特權。
他看了看朱厚熜,沒錯,至多不過十五歲的少年。
凡脫,還是在大明立國之後的凡脫。
讓他相信這個,還不如相信孔聖複生,禮樂大興。
楊廷和聲音呐呐,“陛下,您這是?”
朱厚熜迴以一笑,“朕讀了幾年道書,比不得愛卿,隻是稍有些不入流的本領。”
楊廷和嘴角一抽,無端的想狠抽自己的驢子幾下。
朱厚熜十五,淩空。
他七十…………
朱厚熜步下毫光,徑直走向禦案,他眼神一掃,在兩副對聯中拿起了左邊一對。
“楊愛卿,朕贈你一副楹聯,屆時可掛在大學士牌匾外。”
楊廷和雙手接過,躬身迴禮。
下一刻,他又滿臉詫異。
大學士?牌匾!
他出身江西,宗族氛圍濃鬱,官至宰輔,自然宗祠居首。
但隻會掛大明尚書。
內閣首輔不是真正官職,自然無法懸掛。
至於大學士,正五品官職,雖然看似權高,實則不過秘書。
“大學士,朕以為好,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士,允文允武,國之棟梁。”
他踱步輕語,“擁民以為士,報公以為土,懷德以為士。”
“大學士,當民議,廷推,聖裁,榮耀至極,功行赫赫,非大才不可任,非大能不可得。”
“大學士參與評議,直諫內閣與朕,可聽各部諸事,可參諸部百官。”
朱厚熜眨了眨眼,“當然,也要有一定的‘武力’,文武兼備,才稱得上大學土”
“中樞有大學土,各地也應當有士,佩劍帶玉,參政議政。”
“這…………有違…………”
朱厚熜一個眼神看來,楊廷和便不再言語。
他細細思索朱厚熜的安排,但隻感覺在目前的製度下顯得有些冗餘。
現在的大明,士的作用完全可以被部分的秀才舉人所取代,甚至是一些士紳也有士的作用。
“天變在即,舉大明之力再造新天,屆時才是真正的危機到來。”
朱厚熜又在楊廷和耳邊放下一個炸雷。
“朕現在所擁有的能力,就是新天之下,眾生所追求的。”
朱厚熜半真半假拋出一鱗半爪。
他的非凡之能是借助玉印探索出的新道路,但如果新天降臨。
靈氣充沛,或許隻是邁向超凡的幾小步就能夠淩空。
他觀測過靈天的力量,也並不算欺騙楊廷和。
“要適應變化,就必須要建立新秩序,土,是未來新天計劃中重要的一環。”
朱厚熜鄭重說道:“楊愛卿,你可願助朕!”
楊廷和深吸一口氣,再次拱手道:“君所願,臣豈敢辭。”
“但劉國師的手冊中,炎天縱使消亡,留下的也應該是超凡寂滅的天地,會覺醒一種與眾不同的力量。這是太祖太宗借一國之力,更改天道規則的結果,不應該有錯啊。”
朱厚熜搖搖頭,“存在即合理,楊愛卿已經感受到這股新的力量,過往的安排如何朕不在意,朕隻在乎現在。”
楊廷和若有所思地點頭。
“朕對那份手冊十分好奇,楊愛卿若有閑暇就將手冊送到乾清宮給朕一觀。”
楊廷和一臉肉疼之色,但也不得不答應。
“內閣建製,首輔、次輔為正一品,其餘閣臣為從一品,內閣由廷推產生,但朕能直接擢升入閣,罷黜閣臣。”
“元日,一年初始,萬象更新,那就新老交替,把那內閣定下來。”
朱厚熜想了想,“文淵雖好,但不足以為天下中樞,宰執九州,那就更名為‘演道’”
楊廷和默默念誦幾聲,“演道閣”。
君臣又是一番對談,談了很多,奉天殿外的牛角燈籠也已換了兩次。
在悠悠景陽鍾聲中,楊廷和離開奉天殿。
雪,下得更大了。
官靴踩踏雪層的感覺,楊廷和的步伐變得輕快。
大雪紛飛,似在送故人。
朱厚熜極目遠眺,一個紅點漸漸離開,靠近奉天門,又暈出了一大片紅。
“哢——”
奉天門緊閉。
楊廷和獨自漫步在朱紅與蒼白之間,他走得很慢,大雪剛好蓋住了他走出的腳印。
他走過禦道,跨過尚未冰封的金水橋。
沒有迴望,踏雪而行。
“誰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飛雪送一人”他高吟道。
麥福在午門望去,手中拂塵垂散,與雪色融為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