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平水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飛升 作者:寒廬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厚熜話音剛落,飛舟上眾人麵麵相覷。
雖然朱厚熜隻是發問,但在座的誰有膽子否決一位玄君的建議。
錢衍按住自家龍鯉到處搖擺的尾巴,笑著說道:“我也早就想到武陵國去看一看,聽說武陵王是個極有趣的人。”
“武陵國以神漢屬國自居,武陵王自認神漢之臣,國中百姓不通仙術但體魄強健孔武有力。”
“武陵王頗好詩酒字畫,每每在宗門和世家除滅妖魔之後便設下宴席,以諸多天地靈物為彩頭進行鬥詩。”
楊景明解釋道,他話音一頓忽而麵露苦色。
“隻是黃河九曲妖魔未除,就找不到去太原郡的路。”
朱厚熜若有所思,隨即突兀地問了一個問題。
“武陵國王位是代代相傳嗎?”
楊景明眉頭一皺,思索良久卻依舊不知如何迴答。
龍門試煉關乎天地氣運分配,按理說宗門世家應該重視無比,更何況這一眼就看出藏有貓膩的武陵國。
諸葛亮道君劫後,外界卻對武陵國諱莫如深,一方麵將人修共存試煉的資料藏了個徹底,另一方麵有意淡化武陵國。
錢衍晃了晃腦袋,頭上的發髻左右搖擺,連帶著胸前碩大的金豬牌與衣服上的玉墜碰撞。
“阿爹說過,武陵王雖是凡人,卻在龍門中不老不死,十幾年過去了還很年輕。”
“有趣”朱厚熜想了想,不老不死的王,生死輪轉的臣民,還有隱沒在背後的神靈。
武陵國是怎樣一番情景,他倒真的有些想去看一看。
“黃河第八曲陽平郡,那裏是妖邪最多的地方,往往我等都是最後會師共同剿滅,如今有玄君大人倒是可以直搗黃龍了。”司馬衝笑了笑,兩側鬢發在風中飛揚。
吳謙虛問道:“有玄君在此,何路不為坦途!”
司馬衝牙根一緊,好你個吳大頭,沒看出來板正素直的禦史大夫,馬屁也拍得如此好。
朱厚熜目光也順勢看了過來,司馬衝心頭一激靈,趕忙迴應道:“滅此黃河妖魔十之八九,除魔試煉便算通過,可若從這第六曲開始,說不定就會遇上黃河大改道…………”
吳謙虛神色一怔,喃喃自語道:“黃河改道…………水災…………餓殍千裏…………”
司馬衝索性把話說開,“水災一生,修士若是插手其中因果隨之而來,前車之鑒鑿鑿,沒有哪個修士敢輕易犯險。”
說著,他還將目光偷偷看向了朱厚熜。
生怕這位大佬,帶著他們走上“不歸路”。
朱厚熜大袖一展,迎風道:“要去主人家做客,自然要帶些謝禮。”
他目光望向下方長長的九曲黃河,忽而揮袖指道:“我雖不才,也可平一平黃河水患。”
世家弟子皆是臉色一白,楊景明更是一臉惶恐,他喃喃道:“因果加身,萬劫不複。”
朱厚熜搖了搖頭,修士本就在順逆之間,既有一命登仙之心,又何懼萬劫因果加身。
他輕聲說道:“不見因果,怎除因果?修土行於天地之間,見果明因,非是因果不加身而是加身不沾心。”
“走吧,我等還要趁著天明去一趟這黃河第六曲的郡守府。”
“嗯?”
“去郡守府!”
吳謙虛腦子轉得飛快,心中略一思索,便猜測朱厚熜是想去郡守府,讓郡守派兵隨他們一同平水患。
如此一來,既可以減少修士與凡人糾纏的因果,也能讓他們省去一些麻煩。
隻是他有些好奇,龍門試煉千年來第一位進入的玄君,會用什麽方式讓武陵國的太守鬆口。
畢竟,這群“凡人”可是不好惹的。
飛舟剛停泊在一片空曠的原野,立刻就有手持兵戈的金甲侍衛圍了上來。
“汝等何人?來此所為何事!”一金甲衛嚴肅地問道。
“你…………”楊景明雙目圓睜,他身為世家嫡子何時受過這等氣,竟然被區區凡人質問。
“啍,你什麽你,不就是修士者嗎?哪有那麽神氣!”甲胄迎光閃爍,領頭的魁梧中年冷笑道。
“世兄,且莫動氣,這群人邪性得很,之前就有修士仗著手中利刃斬殺了當地官員,官員人頭落地,修士的頭也跟著一起落了下去。”盧陽明一臉忌憚地看著前方的金甲衛士。
朱厚熜目光一轉,卻從他們身上看到了龍氣的影子。
“官運與龍氣結合,是從神漢開始的嗎?”朱厚熜想了想,或者說是更早的秦就開始了。
那麽自己之前的設想,就能施展得更順利了。
他一步踏出,虛風自生,金甲衛更是神情戒備。
“你是何人?”魁梧中年眼神一厲,他自是能從眾人的神情中推斷出眼前俊秀非凡的道人是這一行人的首領。
朱厚熜微微頷首,笑道“神漢刺史,代天巡狩!”
一方銅印在空中,金甲衛和宗門世家都一時愣住。
帶著如夢方醒的感覺,吳謙虛等人踏進了風廣郡郡守府。
錢衍實在忍不住好奇,小聲地朝著吳謙虛問道:“這位玄君真的是神漢的刺史嗎?他不是年齡不足三百嗎?”
吳謙虛迴道:“休要妄議,玄君大能不是我們能夠揣測的。”
楊景明等人認識一年難以置信,“神漢的印,能管到武陵國的官?”
可眼前神色恭謹的郡守,和顏悅色的金甲衛,無一不在說明這是真的。
“上使來此,下官有失遠迎萬望恕罪,神漢來訪國主必定心中歡喜,下官上稟國主,如今也隻好略備宴席款待著。”身姿修長,氣質淵亭的風平太守夢陽德,行禮道。
朱厚熜頷首道:“我此來是為黃河水患,天下大治,焉有水患不平之理?”
他袖袍一揮,青蓮綻放之後,無數顆滾圓丹藥便懸在廣東郡守麵前。
“妖魔為患,亦可為財,這些丹藥是利用妖魔消亡之後的精純元氣所煉。”
他虛虛一指:“飽腹丹,五日一食,可一月不食餐食;通體丹,可醫治人身頑疾。”
朱厚熜語氣不徐不疾,在夢陽德耳中卻如仙樂一般悅耳。
“平水患,除妖魔,救百姓,不知郡守可願助之。”
夢陽德神色一肅,雙手合十參拜。
“神漢有命,下官豈敢不從,何況救萬民於水火這等大善之事。”他袖袍一震,隨即抽出腰間長劍指天,又雙手托在胸前。
“大人吩咐,風廣上下,在所不辭!”
錢衍眨巴眼睛小聲嘀咕道:“這夢太守也沒阿爹說得這麽心黑,怎麽一個勁說他小氣吝嗇,如今看來倒真是高風亮節之人。”
吳謙虛聞言無奈一笑,若不是方才他無意中看到夢太守望向那些丹藥中亮得出奇的眼光,這話他也就信了。
至於為什麽朱厚熜手上隨身攜帶著大漢刺史的印信,隻能說是某個文物鑒賞家的愛好使然。
華夏上下千年,他的小天地裏東西也少說千件。
“如此,就請郡守點兵!”
“點兵?”
雖然朱厚熜隻是發問,但在座的誰有膽子否決一位玄君的建議。
錢衍按住自家龍鯉到處搖擺的尾巴,笑著說道:“我也早就想到武陵國去看一看,聽說武陵王是個極有趣的人。”
“武陵國以神漢屬國自居,武陵王自認神漢之臣,國中百姓不通仙術但體魄強健孔武有力。”
“武陵王頗好詩酒字畫,每每在宗門和世家除滅妖魔之後便設下宴席,以諸多天地靈物為彩頭進行鬥詩。”
楊景明解釋道,他話音一頓忽而麵露苦色。
“隻是黃河九曲妖魔未除,就找不到去太原郡的路。”
朱厚熜若有所思,隨即突兀地問了一個問題。
“武陵國王位是代代相傳嗎?”
楊景明眉頭一皺,思索良久卻依舊不知如何迴答。
龍門試煉關乎天地氣運分配,按理說宗門世家應該重視無比,更何況這一眼就看出藏有貓膩的武陵國。
諸葛亮道君劫後,外界卻對武陵國諱莫如深,一方麵將人修共存試煉的資料藏了個徹底,另一方麵有意淡化武陵國。
錢衍晃了晃腦袋,頭上的發髻左右搖擺,連帶著胸前碩大的金豬牌與衣服上的玉墜碰撞。
“阿爹說過,武陵王雖是凡人,卻在龍門中不老不死,十幾年過去了還很年輕。”
“有趣”朱厚熜想了想,不老不死的王,生死輪轉的臣民,還有隱沒在背後的神靈。
武陵國是怎樣一番情景,他倒真的有些想去看一看。
“黃河第八曲陽平郡,那裏是妖邪最多的地方,往往我等都是最後會師共同剿滅,如今有玄君大人倒是可以直搗黃龍了。”司馬衝笑了笑,兩側鬢發在風中飛揚。
吳謙虛問道:“有玄君在此,何路不為坦途!”
司馬衝牙根一緊,好你個吳大頭,沒看出來板正素直的禦史大夫,馬屁也拍得如此好。
朱厚熜目光也順勢看了過來,司馬衝心頭一激靈,趕忙迴應道:“滅此黃河妖魔十之八九,除魔試煉便算通過,可若從這第六曲開始,說不定就會遇上黃河大改道…………”
吳謙虛神色一怔,喃喃自語道:“黃河改道…………水災…………餓殍千裏…………”
司馬衝索性把話說開,“水災一生,修士若是插手其中因果隨之而來,前車之鑒鑿鑿,沒有哪個修士敢輕易犯險。”
說著,他還將目光偷偷看向了朱厚熜。
生怕這位大佬,帶著他們走上“不歸路”。
朱厚熜大袖一展,迎風道:“要去主人家做客,自然要帶些謝禮。”
他目光望向下方長長的九曲黃河,忽而揮袖指道:“我雖不才,也可平一平黃河水患。”
世家弟子皆是臉色一白,楊景明更是一臉惶恐,他喃喃道:“因果加身,萬劫不複。”
朱厚熜搖了搖頭,修士本就在順逆之間,既有一命登仙之心,又何懼萬劫因果加身。
他輕聲說道:“不見因果,怎除因果?修土行於天地之間,見果明因,非是因果不加身而是加身不沾心。”
“走吧,我等還要趁著天明去一趟這黃河第六曲的郡守府。”
“嗯?”
“去郡守府!”
吳謙虛腦子轉得飛快,心中略一思索,便猜測朱厚熜是想去郡守府,讓郡守派兵隨他們一同平水患。
如此一來,既可以減少修士與凡人糾纏的因果,也能讓他們省去一些麻煩。
隻是他有些好奇,龍門試煉千年來第一位進入的玄君,會用什麽方式讓武陵國的太守鬆口。
畢竟,這群“凡人”可是不好惹的。
飛舟剛停泊在一片空曠的原野,立刻就有手持兵戈的金甲侍衛圍了上來。
“汝等何人?來此所為何事!”一金甲衛嚴肅地問道。
“你…………”楊景明雙目圓睜,他身為世家嫡子何時受過這等氣,竟然被區區凡人質問。
“啍,你什麽你,不就是修士者嗎?哪有那麽神氣!”甲胄迎光閃爍,領頭的魁梧中年冷笑道。
“世兄,且莫動氣,這群人邪性得很,之前就有修士仗著手中利刃斬殺了當地官員,官員人頭落地,修士的頭也跟著一起落了下去。”盧陽明一臉忌憚地看著前方的金甲衛士。
朱厚熜目光一轉,卻從他們身上看到了龍氣的影子。
“官運與龍氣結合,是從神漢開始的嗎?”朱厚熜想了想,或者說是更早的秦就開始了。
那麽自己之前的設想,就能施展得更順利了。
他一步踏出,虛風自生,金甲衛更是神情戒備。
“你是何人?”魁梧中年眼神一厲,他自是能從眾人的神情中推斷出眼前俊秀非凡的道人是這一行人的首領。
朱厚熜微微頷首,笑道“神漢刺史,代天巡狩!”
一方銅印在空中,金甲衛和宗門世家都一時愣住。
帶著如夢方醒的感覺,吳謙虛等人踏進了風廣郡郡守府。
錢衍實在忍不住好奇,小聲地朝著吳謙虛問道:“這位玄君真的是神漢的刺史嗎?他不是年齡不足三百嗎?”
吳謙虛迴道:“休要妄議,玄君大能不是我們能夠揣測的。”
楊景明等人認識一年難以置信,“神漢的印,能管到武陵國的官?”
可眼前神色恭謹的郡守,和顏悅色的金甲衛,無一不在說明這是真的。
“上使來此,下官有失遠迎萬望恕罪,神漢來訪國主必定心中歡喜,下官上稟國主,如今也隻好略備宴席款待著。”身姿修長,氣質淵亭的風平太守夢陽德,行禮道。
朱厚熜頷首道:“我此來是為黃河水患,天下大治,焉有水患不平之理?”
他袖袍一揮,青蓮綻放之後,無數顆滾圓丹藥便懸在廣東郡守麵前。
“妖魔為患,亦可為財,這些丹藥是利用妖魔消亡之後的精純元氣所煉。”
他虛虛一指:“飽腹丹,五日一食,可一月不食餐食;通體丹,可醫治人身頑疾。”
朱厚熜語氣不徐不疾,在夢陽德耳中卻如仙樂一般悅耳。
“平水患,除妖魔,救百姓,不知郡守可願助之。”
夢陽德神色一肅,雙手合十參拜。
“神漢有命,下官豈敢不從,何況救萬民於水火這等大善之事。”他袖袍一震,隨即抽出腰間長劍指天,又雙手托在胸前。
“大人吩咐,風廣上下,在所不辭!”
錢衍眨巴眼睛小聲嘀咕道:“這夢太守也沒阿爹說得這麽心黑,怎麽一個勁說他小氣吝嗇,如今看來倒真是高風亮節之人。”
吳謙虛聞言無奈一笑,若不是方才他無意中看到夢太守望向那些丹藥中亮得出奇的眼光,這話他也就信了。
至於為什麽朱厚熜手上隨身攜帶著大漢刺史的印信,隻能說是某個文物鑒賞家的愛好使然。
華夏上下千年,他的小天地裏東西也少說千件。
“如此,就請郡守點兵!”
“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