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煤炭與煤爐
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 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孫衝拍拍手,施施然的走出屋子招唿著眾人。
幾人走進屋子,一股子熱浪襲來。
“看,這是煤球,點燃放進煤爐”長孫衝獻寶似的拉著長孫皇後走近觀看,“煤球生的煙,全順著這個鐵管子排到外麵去了,屋裏感覺不到一點煙,上麵還能燒水,怎麽樣厲不厲害”
“你不熱嗎”長孫皇後抹了一把頭上的汗,關切似的看著長孫衝。
“熱啊,這才說明效果好嘛,生活取暖杠杠的。”長孫衝衝著眾人比了個大拇指。
“你大夏天的在屋子裏生爐子,你能不熱嗎”長孫皇後揪著長孫衝的耳朵,走出殿外,自己的寢殿,她是一刻也不想待了。楊妃、陰妃兩人也香汗淋漓跟著走了出來,隻留李世民一個人在殿內看著。
“來,你告訴我,我這寢殿還怎麽進?再在裏麵待一會本宮感覺自己都快熟了。”長孫皇後揮揮手,下人連忙將火滅了,大殿的門與窗戶全部打開通風散氣。
“要是晚上這裏麵還那麽熱,那本宮就睡承德殿,你給本宮睡在殿門口,你給本宮開門。”長孫皇後來迴揉捏著長孫衝的小臉蛋,不忿道。
“姑母,這不是要提前準備嗎,說不定準備充分這個大唐可就再無凍死之人了。”長孫衝嘿嘿道。
“價值幾何?”楊妃好奇的問道,再無凍死之人,這曆朝曆代可都不敢出此狂言。
李世民這時也走了出來一臉激動的看著長孫衝,希望一個答案。
“主要是爐子貴,要是一個小點的爐子,一百文也能拿的下來。”長孫衝摸摸下巴,“煤球比木炭不知便宜多少,一般一文錢能買兩塊,甚至兩文錢五塊。”
“一天三四個煤球,就能溫溫暖暖一天了,而且爐子上麵還能做飯,也不用另燒煤炭。”
陰妃疑惑的問道:“那個黑塊塊那麽便宜?”
“那東西是露天的,能直接開采,而且,那個蜂窩煤為了能更好的燃燒,還要和上等重量的黃泥。”長孫衝嘿嘿一笑,“要是生產熟練了,說不定價格還能再便宜一點。”
“好好好,好侄子,你想姑父怎麽賞你?”李世民激動的雙手握住長孫衝的肩膀。
“立了功就侄子姑父,平時就臭小子。”長孫衝翻了個白眼,嘀咕道。
長孫皇後見狀往長孫衝的屁股上輕踹一腳道:“你好好說話。”
“嘿嘿嘿,不用了長安周圍的煤礦已經被我買了,怎麽我都能撈上一筆,姑父您就不用獎了。”長孫衝嘿嘿一笑道。
“這”李世民為難。
長孫皇後湊到李世民耳旁輕聲道:“就當彩禮了。”
李世民眼前一亮,對啊,自己都把長女許配了,要點彩禮怎麽了,渾然沒想起皇室嫁女隻有嫁妝,無需彩禮的。
“姑父,這東西你應該讓能信任的人,偷偷去做,不要暴露消息。”長孫衝正色道。
“你是想,世家?”李世民眯了眯眼。
長孫衝點了點頭:“每逢寒冬,世家囤積煤炭不顧百姓存亡,這怎麽也要讓他們出血一次。”
“你知不知道,你這樣會得罪世家的,你父親可還想把長孫家也提成世家的。”李世民坐了下來,左手敲著扶手,饒有興趣的看著長孫衝。
發現話題似乎隱隱不太對,楊妃和陰妃連忙告饒離去。
“煤炭之事不許向任何人提起。”
楊妃與陰妃點點頭,轉身出殿。
看著兩妃跨過立政殿的門檻,長孫衝收迴視線看向李世民。
“我爹可能因為從小投奔舅公,顛沛流離,沒有什麽安全感,於是一直隻想把家業做大做強,覺得攥在手中的才是最好的。”
“殊不知長孫家身為外戚,應當從皇室利益出發。”
“大唐是皇室與百姓,共治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就像我在三國裏說的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事物永遠不是一成不變的,是不斷發展的,螺旋式上升的”
“有些事物就像世家,剛出現的時候能促進文化傳播,幫助社會發展,維護國家發展。現在就是一幫糟粕,大唐初建,姑父您又年富力強,皇子們年紀尚小,現在最適合對他們動手。”
“現在還能刮骨療毒,等到了太子即位,隻會是病入膏盲。”
李世民臉色不變,作沉思狀,心中已泛起驚濤海浪,小小孩童,見識竟能與自己同步。
長孫皇後也冷靜下來,第一次正眼看著自己的這個侄子,原來隻以為是些小聰明,沒想到在國家大勢上看的也那麽透徹。
“唉,你要不別娶襄城了,成年後去東宮吧。”李世民認真的看著自家侄子,如此大才,實在不忍就當個小小的駙馬。
長孫衝腦袋搖的似個撥浪鼓:“不幹,不幹,我隻想混吃等死。你讓我出仕,我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麽叫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
李世民氣的一口氣沒上來:“你讀點書,全用來擠兌我了是吧。那怎麽說,總不能我說是我,出門打獵時發現的吧。”
“非也,非也”長孫衝邊搖著手指,腦袋邊轉著,“木炭價格飛漲,百姓無從購置,陛下深感其難,與皇後及眾妃嬪,節衣縮食,但仍杯水車薪,夜不能寐,乃問於上天,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殆,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越。已是人多……”
“呸呸呸,不好意思背叉了”長孫衝見李世民與長孫皇後一臉怪異的看著自己,不好意思的撓頭笑笑。
“總之,是陛下與皇後娘娘對大唐百姓的赤誠之心感動了上天,上天教會了陛下您煤爐的製作方法,告訴了皇後娘娘蜂窩煤得物做法,和我一點關係都沒。”
“最好把皇宮裏寫的慘點。”長孫衝眨眨眼。
李世民與長孫皇後對望一眼,此事可行。
“你有什麽辦法讓消息不暴露嗎,想要大麵積的為大唐全境供給,很難不走漏風聲啊。”李世民淡淡道。
幾人走進屋子,一股子熱浪襲來。
“看,這是煤球,點燃放進煤爐”長孫衝獻寶似的拉著長孫皇後走近觀看,“煤球生的煙,全順著這個鐵管子排到外麵去了,屋裏感覺不到一點煙,上麵還能燒水,怎麽樣厲不厲害”
“你不熱嗎”長孫皇後抹了一把頭上的汗,關切似的看著長孫衝。
“熱啊,這才說明效果好嘛,生活取暖杠杠的。”長孫衝衝著眾人比了個大拇指。
“你大夏天的在屋子裏生爐子,你能不熱嗎”長孫皇後揪著長孫衝的耳朵,走出殿外,自己的寢殿,她是一刻也不想待了。楊妃、陰妃兩人也香汗淋漓跟著走了出來,隻留李世民一個人在殿內看著。
“來,你告訴我,我這寢殿還怎麽進?再在裏麵待一會本宮感覺自己都快熟了。”長孫皇後揮揮手,下人連忙將火滅了,大殿的門與窗戶全部打開通風散氣。
“要是晚上這裏麵還那麽熱,那本宮就睡承德殿,你給本宮睡在殿門口,你給本宮開門。”長孫皇後來迴揉捏著長孫衝的小臉蛋,不忿道。
“姑母,這不是要提前準備嗎,說不定準備充分這個大唐可就再無凍死之人了。”長孫衝嘿嘿道。
“價值幾何?”楊妃好奇的問道,再無凍死之人,這曆朝曆代可都不敢出此狂言。
李世民這時也走了出來一臉激動的看著長孫衝,希望一個答案。
“主要是爐子貴,要是一個小點的爐子,一百文也能拿的下來。”長孫衝摸摸下巴,“煤球比木炭不知便宜多少,一般一文錢能買兩塊,甚至兩文錢五塊。”
“一天三四個煤球,就能溫溫暖暖一天了,而且爐子上麵還能做飯,也不用另燒煤炭。”
陰妃疑惑的問道:“那個黑塊塊那麽便宜?”
“那東西是露天的,能直接開采,而且,那個蜂窩煤為了能更好的燃燒,還要和上等重量的黃泥。”長孫衝嘿嘿一笑,“要是生產熟練了,說不定價格還能再便宜一點。”
“好好好,好侄子,你想姑父怎麽賞你?”李世民激動的雙手握住長孫衝的肩膀。
“立了功就侄子姑父,平時就臭小子。”長孫衝翻了個白眼,嘀咕道。
長孫皇後見狀往長孫衝的屁股上輕踹一腳道:“你好好說話。”
“嘿嘿嘿,不用了長安周圍的煤礦已經被我買了,怎麽我都能撈上一筆,姑父您就不用獎了。”長孫衝嘿嘿一笑道。
“這”李世民為難。
長孫皇後湊到李世民耳旁輕聲道:“就當彩禮了。”
李世民眼前一亮,對啊,自己都把長女許配了,要點彩禮怎麽了,渾然沒想起皇室嫁女隻有嫁妝,無需彩禮的。
“姑父,這東西你應該讓能信任的人,偷偷去做,不要暴露消息。”長孫衝正色道。
“你是想,世家?”李世民眯了眯眼。
長孫衝點了點頭:“每逢寒冬,世家囤積煤炭不顧百姓存亡,這怎麽也要讓他們出血一次。”
“你知不知道,你這樣會得罪世家的,你父親可還想把長孫家也提成世家的。”李世民坐了下來,左手敲著扶手,饒有興趣的看著長孫衝。
發現話題似乎隱隱不太對,楊妃和陰妃連忙告饒離去。
“煤炭之事不許向任何人提起。”
楊妃與陰妃點點頭,轉身出殿。
看著兩妃跨過立政殿的門檻,長孫衝收迴視線看向李世民。
“我爹可能因為從小投奔舅公,顛沛流離,沒有什麽安全感,於是一直隻想把家業做大做強,覺得攥在手中的才是最好的。”
“殊不知長孫家身為外戚,應當從皇室利益出發。”
“大唐是皇室與百姓,共治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就像我在三國裏說的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事物永遠不是一成不變的,是不斷發展的,螺旋式上升的”
“有些事物就像世家,剛出現的時候能促進文化傳播,幫助社會發展,維護國家發展。現在就是一幫糟粕,大唐初建,姑父您又年富力強,皇子們年紀尚小,現在最適合對他們動手。”
“現在還能刮骨療毒,等到了太子即位,隻會是病入膏盲。”
李世民臉色不變,作沉思狀,心中已泛起驚濤海浪,小小孩童,見識竟能與自己同步。
長孫皇後也冷靜下來,第一次正眼看著自己的這個侄子,原來隻以為是些小聰明,沒想到在國家大勢上看的也那麽透徹。
“唉,你要不別娶襄城了,成年後去東宮吧。”李世民認真的看著自家侄子,如此大才,實在不忍就當個小小的駙馬。
長孫衝腦袋搖的似個撥浪鼓:“不幹,不幹,我隻想混吃等死。你讓我出仕,我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麽叫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
李世民氣的一口氣沒上來:“你讀點書,全用來擠兌我了是吧。那怎麽說,總不能我說是我,出門打獵時發現的吧。”
“非也,非也”長孫衝邊搖著手指,腦袋邊轉著,“木炭價格飛漲,百姓無從購置,陛下深感其難,與皇後及眾妃嬪,節衣縮食,但仍杯水車薪,夜不能寐,乃問於上天,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殆,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越。已是人多……”
“呸呸呸,不好意思背叉了”長孫衝見李世民與長孫皇後一臉怪異的看著自己,不好意思的撓頭笑笑。
“總之,是陛下與皇後娘娘對大唐百姓的赤誠之心感動了上天,上天教會了陛下您煤爐的製作方法,告訴了皇後娘娘蜂窩煤得物做法,和我一點關係都沒。”
“最好把皇宮裏寫的慘點。”長孫衝眨眨眼。
李世民與長孫皇後對望一眼,此事可行。
“你有什麽辦法讓消息不暴露嗎,想要大麵積的為大唐全境供給,很難不走漏風聲啊。”李世民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