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激動到失眠
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 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紙包裏白花花的東西,李世民不禁唿吸急促了起來。
“這難道是鹽?怎麽有那麽白的鹽。”雙手環繞在李世民的腰上,頭靠在他一側肩膀上的長孫皇後驚唿出聲。
李世民皺了皺眉,端起紙包打量了一下,伸出手指想嚐一口。
長孫皇後伸手攔下道:“陛下,還是找人試一試吧,我相信衝兒不會害你。可這要不是鹽,是什麽稀奇古怪的,比如吃起來特別苦,或者吃起來特別酸,那……”
長孫皇後略帶深意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後者默默的放下紙包,召宮女進屋,不得不說,自家媳婦說的太對了。
“怎麽了?”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看了眼自家侍女六分古怪、三分震驚和一分難受的表情不禁好奇問道。
這侍女喚作月兒,從小就侍候長孫無垢,是長孫無垢的貼身,也是陪嫁丫鬟,伺候長孫無垢衣食住行,眼界甚高,早已做到寵辱不驚,這麽豐富的表情,隻在當初剛進秦王府的一兩年見到過。
“迴皇後娘娘的話,這鹽好鹹,而且。”侍女偷偷抬頭看了長孫皇後一眼,“而且,我沒有吃出苦味,這是我這輩子吃到過最好吃的鹽了。”
長孫皇後和李世民聽聞此言,終究是按耐不住,接過勺子品嚐起來,幸福的嗯出聲。
唐朝時雖yi記載‘四海之內,何處無之,為西南諸夷稍少’,鹽並不缺,但鹽的做法多為單一,主要是山東的堿土,和沿海的海鹽。
但無論是堿土產出的鹽還是沿海煮出的海鹽,都雜質頗多,且味苦。就算是產鹽大戶五姓七望中的王家,將堿土泡出的鹵水,用絲綢過上幾遍,再熬煮出,進貢的銀鹽,都祛不出那深入骨子裏的苦澀味。
這鹽卻細如沙,白如雪,而且絲毫沒有苦味。
“那小子簡直不當人子。”李世民怒拍床榻,嚇得月兒連忙跪下。
“我要是知道怎麽做的,那……”李世民唿吸急促起來,前幾天長孫衝說要除掉世家,李世民還覺得是空話大話,現在他卻看到了曙光,“這大半夜的,我怎麽睡得著,不行,我得去找他。”
月兒心中了然,長孫家那小少爺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三天兩頭就坑一次陛下,她也是早就習慣了,暗鬆一口氣,陛下和長孫公子的矛盾向來是一對一,從來不會牽扯外人的,她也安心了。
“陛下,他這麽做就是故意的,你急衝衝的去,不就隨了他的意,再說了早一天晚一天又如何,得從長謀劃,不急這一時啊。”長孫皇後連忙拉住李世民的手道。
“不行,我得知道產量怎麽樣,不知道我睡不著。”李世民不管這麽多,披著衣服就想出門。
長孫皇後和李世民拉扯中,月兒似乎瞥見了什麽,默默的開口道:“陛下。”
兩人好奇的看向月兒。
“鹽下麵的紙上好像有字。”月兒默默的說道,雪白的眼下,模模糊糊的有幾道黑色的線條。
李世民連忙撥開雪白的鹽粒,露出四個字,‘量大,管飽’。
長孫皇後捂著嘴唇坐在床榻上咯咯直笑,自家侄兒自己可太懂了,怎麽可能就把東西安安生生的給他姑父。
看著咯咯直笑的長孫皇後,李世民不甘心的磨了磨牙,撲了上去,一夜無話。
李世民失眠,達成成就‘今夜無人入睡’,獎勵造紙術。
第二日,長孫衝恭恭敬敬的將新的一迴三國演義遞到孔穎達的手上,沒有像往常一樣離開,反而裝作扭捏起來。
“我是你老師,有什麽話直說便是。”孔穎達發現長孫衝好像有什麽話似要對自己說,於是便將文稿,遞到一旁嗷嗷待哺的李綱手上,端起茶杯,輕嘬一口,看向長孫衝。
這個時代還沒有發明出炒茶的工藝,這個時代的人們為了能夠祛除茶葉的苦澀,隻好加入奇奇怪怪的調料,長孫衝對此實在是愛不起來。
看著油光鋥亮的茶湯,長孫衝心中暗暗發誓,等到係統出炒茶的工藝,他一定第一次孝敬給孔穎達。自家師尊為了突出對自己的關愛之情,時不時就請他喝自己研磨的茶湯,他實在是受不住。
“迴老師的話,三國演義那麽受歡迎,我想把三國演義印出來,我想借用一下您的名號。”長孫衝低著腦袋。
“怎麽借?需要我幫你提個字嗎?”孔穎達笑著說到,自己徒弟寫出如此著作,借用名號而已,大唐裏找他題字的人多了去了,再說能為這等奇書題字也是也不算辱沒自己名號。
長孫衝眉眼一抬,原本隻是想讓孔穎達說句誇讚的話,他自己印到書上的,現在這豈不是更棒了。
“嘿嘿嘿,老師那我就多謝你了,弟子我也無以為報,這樣把,等印刷好後,師傅你可以比其他人提前一天,不,提前兩天看到新的一迴,整個大唐,隻有你陛下、您和我父親可以這樣。”
孔穎達點點頭,很是滿意的摸了摸自己胡須,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競爭總要爭個輸贏。既然從文學這個方麵分不出勝負,那隻好從其他地方想辦法高人一等。
就比如論資排輩,孔穎達對長孫衝這個主動很是滿意,自己是整個大唐出了作者外,僅有的能提前看兩迴的三人之一,那幫老友現在就繞在自己身邊轉,這下自己能提前看兩迴,豈不是又壓他一頭,再說了天地君親師,任誰也說不出毛病。
看著孔穎達洋洋自得的樣子,李綱氣不打一出來,早知道就不當那勞什子太子太傅了,現在臨老卻被自己的老朋友壓了一頭。
“小子,我的名號可不比你老師差,我也借你用用,怎麽樣?”李綱沒好氣的瞪了一臉洋洋自得的孔穎達,希冀的看向長孫衝。
“這……”長孫衝為難的看向孔穎達,畢竟他才是自己的正牌老師。
見孔穎達點點頭,長孫衝也不糾結道:“那就謝謝李綱先生了。”
“這難道是鹽?怎麽有那麽白的鹽。”雙手環繞在李世民的腰上,頭靠在他一側肩膀上的長孫皇後驚唿出聲。
李世民皺了皺眉,端起紙包打量了一下,伸出手指想嚐一口。
長孫皇後伸手攔下道:“陛下,還是找人試一試吧,我相信衝兒不會害你。可這要不是鹽,是什麽稀奇古怪的,比如吃起來特別苦,或者吃起來特別酸,那……”
長孫皇後略帶深意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後者默默的放下紙包,召宮女進屋,不得不說,自家媳婦說的太對了。
“怎麽了?”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看了眼自家侍女六分古怪、三分震驚和一分難受的表情不禁好奇問道。
這侍女喚作月兒,從小就侍候長孫無垢,是長孫無垢的貼身,也是陪嫁丫鬟,伺候長孫無垢衣食住行,眼界甚高,早已做到寵辱不驚,這麽豐富的表情,隻在當初剛進秦王府的一兩年見到過。
“迴皇後娘娘的話,這鹽好鹹,而且。”侍女偷偷抬頭看了長孫皇後一眼,“而且,我沒有吃出苦味,這是我這輩子吃到過最好吃的鹽了。”
長孫皇後和李世民聽聞此言,終究是按耐不住,接過勺子品嚐起來,幸福的嗯出聲。
唐朝時雖yi記載‘四海之內,何處無之,為西南諸夷稍少’,鹽並不缺,但鹽的做法多為單一,主要是山東的堿土,和沿海的海鹽。
但無論是堿土產出的鹽還是沿海煮出的海鹽,都雜質頗多,且味苦。就算是產鹽大戶五姓七望中的王家,將堿土泡出的鹵水,用絲綢過上幾遍,再熬煮出,進貢的銀鹽,都祛不出那深入骨子裏的苦澀味。
這鹽卻細如沙,白如雪,而且絲毫沒有苦味。
“那小子簡直不當人子。”李世民怒拍床榻,嚇得月兒連忙跪下。
“我要是知道怎麽做的,那……”李世民唿吸急促起來,前幾天長孫衝說要除掉世家,李世民還覺得是空話大話,現在他卻看到了曙光,“這大半夜的,我怎麽睡得著,不行,我得去找他。”
月兒心中了然,長孫家那小少爺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三天兩頭就坑一次陛下,她也是早就習慣了,暗鬆一口氣,陛下和長孫公子的矛盾向來是一對一,從來不會牽扯外人的,她也安心了。
“陛下,他這麽做就是故意的,你急衝衝的去,不就隨了他的意,再說了早一天晚一天又如何,得從長謀劃,不急這一時啊。”長孫皇後連忙拉住李世民的手道。
“不行,我得知道產量怎麽樣,不知道我睡不著。”李世民不管這麽多,披著衣服就想出門。
長孫皇後和李世民拉扯中,月兒似乎瞥見了什麽,默默的開口道:“陛下。”
兩人好奇的看向月兒。
“鹽下麵的紙上好像有字。”月兒默默的說道,雪白的眼下,模模糊糊的有幾道黑色的線條。
李世民連忙撥開雪白的鹽粒,露出四個字,‘量大,管飽’。
長孫皇後捂著嘴唇坐在床榻上咯咯直笑,自家侄兒自己可太懂了,怎麽可能就把東西安安生生的給他姑父。
看著咯咯直笑的長孫皇後,李世民不甘心的磨了磨牙,撲了上去,一夜無話。
李世民失眠,達成成就‘今夜無人入睡’,獎勵造紙術。
第二日,長孫衝恭恭敬敬的將新的一迴三國演義遞到孔穎達的手上,沒有像往常一樣離開,反而裝作扭捏起來。
“我是你老師,有什麽話直說便是。”孔穎達發現長孫衝好像有什麽話似要對自己說,於是便將文稿,遞到一旁嗷嗷待哺的李綱手上,端起茶杯,輕嘬一口,看向長孫衝。
這個時代還沒有發明出炒茶的工藝,這個時代的人們為了能夠祛除茶葉的苦澀,隻好加入奇奇怪怪的調料,長孫衝對此實在是愛不起來。
看著油光鋥亮的茶湯,長孫衝心中暗暗發誓,等到係統出炒茶的工藝,他一定第一次孝敬給孔穎達。自家師尊為了突出對自己的關愛之情,時不時就請他喝自己研磨的茶湯,他實在是受不住。
“迴老師的話,三國演義那麽受歡迎,我想把三國演義印出來,我想借用一下您的名號。”長孫衝低著腦袋。
“怎麽借?需要我幫你提個字嗎?”孔穎達笑著說到,自己徒弟寫出如此著作,借用名號而已,大唐裏找他題字的人多了去了,再說能為這等奇書題字也是也不算辱沒自己名號。
長孫衝眉眼一抬,原本隻是想讓孔穎達說句誇讚的話,他自己印到書上的,現在這豈不是更棒了。
“嘿嘿嘿,老師那我就多謝你了,弟子我也無以為報,這樣把,等印刷好後,師傅你可以比其他人提前一天,不,提前兩天看到新的一迴,整個大唐,隻有你陛下、您和我父親可以這樣。”
孔穎達點點頭,很是滿意的摸了摸自己胡須,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競爭總要爭個輸贏。既然從文學這個方麵分不出勝負,那隻好從其他地方想辦法高人一等。
就比如論資排輩,孔穎達對長孫衝這個主動很是滿意,自己是整個大唐出了作者外,僅有的能提前看兩迴的三人之一,那幫老友現在就繞在自己身邊轉,這下自己能提前看兩迴,豈不是又壓他一頭,再說了天地君親師,任誰也說不出毛病。
看著孔穎達洋洋自得的樣子,李綱氣不打一出來,早知道就不當那勞什子太子太傅了,現在臨老卻被自己的老朋友壓了一頭。
“小子,我的名號可不比你老師差,我也借你用用,怎麽樣?”李綱沒好氣的瞪了一臉洋洋自得的孔穎達,希冀的看向長孫衝。
“這……”長孫衝為難的看向孔穎達,畢竟他才是自己的正牌老師。
見孔穎達點點頭,長孫衝也不糾結道:“那就謝謝李綱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