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佛門入長安
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 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怎麽自家陛下那麽厲害了。
眾臣對此感到懵逼。
要是論武功、論打仗,眾人自然是信服的。
畢竟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拜右領軍大都督,後又領兵攻破長安。
唐朝建立後,又領兵平定薛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功。
可什麽時候聖上連治國也如此強了,又文又武,那還要自己這幫文臣做什麽。
為了體現出自己的存在感,房玄齡連忙開口道:“陛下,臣認為可以讓百姓親眼看著軍隊的查抄過程,讓他們看一看,自己節衣縮食也要貢的香火錢,已經讓佛家富裕到了什麽地步”
“陛下臣還有一個法子”,杜如晦捋著胡須笑道,“我們可以先什麽都不說,直接查抄,一定就會有很多佛門中人前來長安請命。”
“到時候我們可以當麵對質,而且佛門中人到了長安,我們也可以好好盡一盡地主之誼了。”杜如晦的笑容中帶著幾分陰險。
“可是這樣就需要一位民心高、口才好,而且具有隨機應變能力的能力的官員吧。”長孫衝隨口吐槽到,他也不知從何處掏出了一把幹果,畢竟自己想說的話,全被李世民說了,長孫衝隻好一邊嚼著幹果,一邊聽大臣們各抒己見。
“民心高?”蕭瑀轉頭。
“口才好?”秦瓊轉頭。
“隨機應變?”段綸轉頭
“你們想幹嘛”,長孫衝看著望向自己的眾人一臉驚詫,隨即不滿道,“你們讓我一個小孩在前麵衝鋒陷陣?那幫禿驢噴都能噴死我了。”
“愛卿啊。”李世民糾結道,畢竟讓一個小孩承受佛門的火力實在是不太好。
看著長孫衝一臉想著別想的樣子,李世民伸出了一根手指,在空中比劃了一個飯的字樣。
他是看出來了,這臭小子絕對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給點好處,想也別想使喚他幹活。
“陛下,臣願意。”剛才還在地上撒潑打滾的長孫衝瞬間跳起,“為了大唐的國家強盛,為了大唐人民生活的和諧美滿,臣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先天下而憂而憂,後天下而樂而樂。”
剛才因心虛而低頭的眾人瞬間抬頭,誇讚起長孫衝的年少有為,果然長孫衝這禍害還是讓陛下自己處理比較好。
……
沉寂了大半年的大唐軍隊們,向著一座座寺廟揮起了屠刀。
在百姓們的圍觀,與僧人的慘叫聲中,一箱箱的金銀珠寶從寺廟中搬了出來,不少已經積上了厚厚的灰塵,這些都是佛家這幾百年來休養生息中所得的財寶。
一件件珠寶在太陽的照耀下散出奪目絢爛的光芒,如同尖銳的刀劍一般深深的刺痛了不少百姓的心,他們祈求死後能入極樂世界,祈求能安然輪迴的心願,如今卻被一眾僧人如同草芥一般堆放在倉庫之中。
聽著一些僧人對士兵的辱罵之聲,看著一眾在自己眼前高高在上的得道高僧,像瘋狗一樣趴在財寶之上,大唐百姓的心也隨之漸漸冷漠。
這一幕出現在大唐各地,漸漸的朝堂要滅佛之事愈傳愈烈,想起過去曆史上的滅佛事件,讓各處佛家中人都生出了一絲冷意,於是全國各地的僧侶在幾位高僧的帶領下,紛紛向長安聚集起來。
十月廿五,洛陽僧侶已經到達長安,沒有喧嘩,沒有焦躁,隻是靜靜的盤坐在朱雀大街上,盤著佛珠,敲著木魚。
十月廿六,徐州僧侶抵達長安,靜靜的排在後麵,等待著朝廷的宣判。
……
一直到了第五天,十月廿九,長安百姓們的指指點點,和等待宣判的心情,終於讓一些渾水摸魚的佛教之徒,支撐不住,紛紛高聲含喊著,妄圖裹挾民意。
可是大多數的百姓,隻是一副觀望與看熱鬧的心情。
因為這大唐的日子,已經越來越好,蝗災在一眾雞鴨的啃食下,對百姓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冬天又有了煤炭、羽絨服這種神奇之物,美好生活已經擺在了眾人的麵前。
百姓特別是長安附近的百姓,已經逐漸不需要所謂的佛教那些虛無縹緲之物,因為眾人已經明白,美好的生活畫卷正在眾人的麵前徐徐展開,因為他們已經明白,美好的願望隻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
“下麵該輪到你出場了”,李世民轉頭看向身旁的長孫衝。
長孫衝雙眼中盡是蔑視,用一股看死人的目光靜靜的看著這一幕,聽到李世民的話語後點了點頭,領著禁軍打扮的暗衛轉頭下樓。
“是長孫公子。”
“長孫公子出來了。”
原本打算轉頭離去的眾人,聽到長孫衝出來了,紛紛靠上前。
看著這一幕,長孫衝嘴角抽抽,自己怎麽混著混著成明星了?我在大唐當明星?
不過有一點長孫衝可以肯定,如果不是禁軍提前將僧侶聚集的地方為了上來,這幫僧侶鐵定會被踩死。
“這位公子?”領頭之人正是四祖道信。
道信全名司馬道信,二十六歲時被三祖授以衣缽,唐太宗李世民曾慕其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宮,堅辭不去,被賜以紫衣。
“叫我大人”,長孫衝冷聲道,“沒看見我這一身官袍嗎,民見官,為何不拜?”
“吾等是出家之人,世俗之禮,自然……”一位賊眉鼠眼的僧人從後麵跳出來叫囂道。
長孫衝轉頭看向一旁的暗衛,暗衛點了點頭。
長孫衝一揮手,瞬間一隻弩箭從長孫衝身後射出。
噗嗤一聲,那人的咽喉處瞬間多出了一個血洞,那人不敢置信的摸著已經被鮮血染紅的僧袍。
“陳旺,年二十二,青州人氏,十七歲時,入室偷盜,被主人發現,於是砍殺此家一家五口,三歲女童,兩歲男童也不放過,後畏罪潛逃加入烏靈山歸元寺,入寺期間仍不悔改,騙取香客信任後殺人取財拋屍,三年內作案二十多起。”
眾臣對此感到懵逼。
要是論武功、論打仗,眾人自然是信服的。
畢竟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拜右領軍大都督,後又領兵攻破長安。
唐朝建立後,又領兵平定薛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功。
可什麽時候聖上連治國也如此強了,又文又武,那還要自己這幫文臣做什麽。
為了體現出自己的存在感,房玄齡連忙開口道:“陛下,臣認為可以讓百姓親眼看著軍隊的查抄過程,讓他們看一看,自己節衣縮食也要貢的香火錢,已經讓佛家富裕到了什麽地步”
“陛下臣還有一個法子”,杜如晦捋著胡須笑道,“我們可以先什麽都不說,直接查抄,一定就會有很多佛門中人前來長安請命。”
“到時候我們可以當麵對質,而且佛門中人到了長安,我們也可以好好盡一盡地主之誼了。”杜如晦的笑容中帶著幾分陰險。
“可是這樣就需要一位民心高、口才好,而且具有隨機應變能力的能力的官員吧。”長孫衝隨口吐槽到,他也不知從何處掏出了一把幹果,畢竟自己想說的話,全被李世民說了,長孫衝隻好一邊嚼著幹果,一邊聽大臣們各抒己見。
“民心高?”蕭瑀轉頭。
“口才好?”秦瓊轉頭。
“隨機應變?”段綸轉頭
“你們想幹嘛”,長孫衝看著望向自己的眾人一臉驚詫,隨即不滿道,“你們讓我一個小孩在前麵衝鋒陷陣?那幫禿驢噴都能噴死我了。”
“愛卿啊。”李世民糾結道,畢竟讓一個小孩承受佛門的火力實在是不太好。
看著長孫衝一臉想著別想的樣子,李世民伸出了一根手指,在空中比劃了一個飯的字樣。
他是看出來了,這臭小子絕對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給點好處,想也別想使喚他幹活。
“陛下,臣願意。”剛才還在地上撒潑打滾的長孫衝瞬間跳起,“為了大唐的國家強盛,為了大唐人民生活的和諧美滿,臣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先天下而憂而憂,後天下而樂而樂。”
剛才因心虛而低頭的眾人瞬間抬頭,誇讚起長孫衝的年少有為,果然長孫衝這禍害還是讓陛下自己處理比較好。
……
沉寂了大半年的大唐軍隊們,向著一座座寺廟揮起了屠刀。
在百姓們的圍觀,與僧人的慘叫聲中,一箱箱的金銀珠寶從寺廟中搬了出來,不少已經積上了厚厚的灰塵,這些都是佛家這幾百年來休養生息中所得的財寶。
一件件珠寶在太陽的照耀下散出奪目絢爛的光芒,如同尖銳的刀劍一般深深的刺痛了不少百姓的心,他們祈求死後能入極樂世界,祈求能安然輪迴的心願,如今卻被一眾僧人如同草芥一般堆放在倉庫之中。
聽著一些僧人對士兵的辱罵之聲,看著一眾在自己眼前高高在上的得道高僧,像瘋狗一樣趴在財寶之上,大唐百姓的心也隨之漸漸冷漠。
這一幕出現在大唐各地,漸漸的朝堂要滅佛之事愈傳愈烈,想起過去曆史上的滅佛事件,讓各處佛家中人都生出了一絲冷意,於是全國各地的僧侶在幾位高僧的帶領下,紛紛向長安聚集起來。
十月廿五,洛陽僧侶已經到達長安,沒有喧嘩,沒有焦躁,隻是靜靜的盤坐在朱雀大街上,盤著佛珠,敲著木魚。
十月廿六,徐州僧侶抵達長安,靜靜的排在後麵,等待著朝廷的宣判。
……
一直到了第五天,十月廿九,長安百姓們的指指點點,和等待宣判的心情,終於讓一些渾水摸魚的佛教之徒,支撐不住,紛紛高聲含喊著,妄圖裹挾民意。
可是大多數的百姓,隻是一副觀望與看熱鬧的心情。
因為這大唐的日子,已經越來越好,蝗災在一眾雞鴨的啃食下,對百姓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冬天又有了煤炭、羽絨服這種神奇之物,美好生活已經擺在了眾人的麵前。
百姓特別是長安附近的百姓,已經逐漸不需要所謂的佛教那些虛無縹緲之物,因為眾人已經明白,美好的生活畫卷正在眾人的麵前徐徐展開,因為他們已經明白,美好的願望隻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
“下麵該輪到你出場了”,李世民轉頭看向身旁的長孫衝。
長孫衝雙眼中盡是蔑視,用一股看死人的目光靜靜的看著這一幕,聽到李世民的話語後點了點頭,領著禁軍打扮的暗衛轉頭下樓。
“是長孫公子。”
“長孫公子出來了。”
原本打算轉頭離去的眾人,聽到長孫衝出來了,紛紛靠上前。
看著這一幕,長孫衝嘴角抽抽,自己怎麽混著混著成明星了?我在大唐當明星?
不過有一點長孫衝可以肯定,如果不是禁軍提前將僧侶聚集的地方為了上來,這幫僧侶鐵定會被踩死。
“這位公子?”領頭之人正是四祖道信。
道信全名司馬道信,二十六歲時被三祖授以衣缽,唐太宗李世民曾慕其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宮,堅辭不去,被賜以紫衣。
“叫我大人”,長孫衝冷聲道,“沒看見我這一身官袍嗎,民見官,為何不拜?”
“吾等是出家之人,世俗之禮,自然……”一位賊眉鼠眼的僧人從後麵跳出來叫囂道。
長孫衝轉頭看向一旁的暗衛,暗衛點了點頭。
長孫衝一揮手,瞬間一隻弩箭從長孫衝身後射出。
噗嗤一聲,那人的咽喉處瞬間多出了一個血洞,那人不敢置信的摸著已經被鮮血染紅的僧袍。
“陳旺,年二十二,青州人氏,十七歲時,入室偷盜,被主人發現,於是砍殺此家一家五口,三歲女童,兩歲男童也不放過,後畏罪潛逃加入烏靈山歸元寺,入寺期間仍不悔改,騙取香客信任後殺人取財拋屍,三年內作案二十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