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論佛
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 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第二輪可就輪到我先提問了。”長孫衝挪了挪屁股,擺了個舒服的姿勢道,“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從前長安城中的東市就這麽一對鄰居。”
“分別是一個僧人和一個殺豬匠,一個為了早起念經,一個早起殺豬,於是二人便約好每日誰先起床,便叫另一個人起床,互相提醒。那麽問題來了,請問誰死後將去往極樂?”長孫衝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的問題結束。
佛家推選出的第二個迴答人便是之前那個如鷹隼一樣的僧人,雖然人品不怎麽樣,但是這算是佛教的一位大能,畢竟此人可以和五祖弘忍並列而站,當然了,也不代表他有多強,這都要多虧同行襯托。
這位僧人一臉不屑道:“如此大方嘛?就這樣白白的將一次勝利送給了我們,嗬,你終究會為你的自大付出代價的。答案當然是,僧人去往極樂,每日吟誦經文,如此毅力,怎能不去往極樂?”
那位僧人朝著身後的僧侶擺了擺手,示意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第二局一定是佛家的勝利。
“你們覺得呢”,長孫衝看向道信、弘忍與玄奘三人,見他們都緊緊皺著眉頭,不願迴答。
長孫中也明白。他們是想清楚了,但是不願意親口說出來,不過,自己也懶得逼他們,便衝著那名僧人笑著開口道:“恭喜您,迴答錯誤。答案是殺豬匠去往極樂,而高僧去了地獄哦,親。”
那位僧人瞪大雙眼,不可置信,百姓也嘩然一片,眾人實在不理解。
就算是不信佛的百姓也知道,時常吟誦佛經可以增加所謂的功德,久而久之,便可得道成佛,可為何僧人去了地獄?
眾人著長孫衝的解釋,道信則是哀歎一聲,因為他們清楚,佛家的地位,終將一去不返,長孫衝這個問題直指本心,讓他們實在無法開口辯駁。
“因為僧人每天叫醒殺豬匠殺豬,製造殺孽,而殺豬匠則是每天叫醒僧人,吟誦佛經,積功累德。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那位僧人則是一臉頹廢,悻悻地退了下去。
佛家派出第二問提問的弟子則是未來的說五祖弘忍。
弘忍恭敬拜道:“不知在長孫大人的心裏,佛是什麽樣子?”
現在的弘忍已經沒了所謂爭鬥的心情,現在與其說是提問,倒不如說是弟子拜在師傅身前,請師傅解惑。
長孫衝的兩個問題讓弘忍明白,麵前這個少年對佛經的理解早已在自己之上,甚至與自己的四祖師傅相比都是猶有過之。
“佛是什麽樣子?”長孫衝眼睛微眯,從鼻腔中輕輕哼了一聲,“佛本無相,以眾生為相,芸芸眾生皆為佛。”
“唉。”弘忍忽然歎息一聲,他本以為發揚佛教便是此生的夙願,沒想到現在他自己對佛教的心便已經動搖起來。
他本以為長孫衝會說一些老生常談的所謂,“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複有八萬四千光明。”
可是卻沒想到長孫衝竟會如此迴答。
弘忍執弟子之禮拜了下去。
一旁的僧人剛想勸阻,被道信揮了揮手打斷。
“我沒記錯的話”,坐在暗處的李世民臉色怪異,身旁的一眾官員也是如此表情,“好像這位是佛門內定的第五任禪宗吧。”
“哎呀呀,這可如何是好啊。”長孫無忌連連擺頭。
“是啊,是啊,我這個從未看過佛經之人,竟給禪宗當了師祖,這可怎麽辦啊。”孔穎達也是一臉的無奈(欣喜)。
“你說,以後佛教之人見了我們倆,豈不是要……”長孫無忌一臉促狹。
孔穎達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佛門第二場自然也是輸了。
三局兩敗,結果已經不言而喻,第三輪也不過是走個過場,佛門之人一片死氣沉沉。
玄奘拱拱手問道:“不知大人平時喜歡那部經書呢?”
佛門的失敗是必然的了,玄奘也認為自己比不過這位長孫公子,隻好隨便問個問題。
“佛經?”長孫衝笑道,“拿東西
“你們說啊,這世上明明有那麽多的苦難。”
“如果你口中那無所不能的佛祖看到了困難,但不想解決,這是無德。”
“如果看到了苦難,但沒有能力解決,這叫無能。”
“如果看到了苦難,既不想解決,又沒有能力解決,那這佛祖既無德,也無能。”
“如果他看到了苦難,想解決,並且有能力解決,那為什麽這世上還有這麽多苦難呢?”
長孫衝的一番話語如同銳利的刀子一般狠狠地進了僧人的胸膛。
眾僧低頭不語,都清楚,長孫衝的這一番話徹徹底底將佛門絕殺,以後佛門再也不會恢複往日榮光。
道信更是一臉苦笑,以前的兩次滅佛也僅僅是殺人,是燒經,隻要百姓相信,佛教便能一直傳下去,但如今,唉,長孫衝生生掰斷了佛教的根。
“但是我大唐便一樣了,大唐聖上與百官看的到百姓的苦難,我們也盡力解決著,雖然沒有一蹴而求,沒有像佛祖宣傳的那樣快速而又美好。”
“但,大唐將會在聖上的領導下,在百官的幫助下,讓美好生活逐漸實現,我大唐之人,不必寄托於虛無縹緲的輪迴與下輩子,我們隻相信我們勤勞的雙手,營造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是大唐之人,我們要做的便是建設大唐,一切皆有可能。”
長孫衝站在台前高聲喊道:“我們是什麽?”
“大唐人。”百姓們的情緒已經達到頂峰,嘶吼起來。
“我們要做什麽?”
“建設大唐。”
“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
“你們說什麽?”長孫衝張開手掌,放在耳畔,裝作努力傾聽的樣子。
“有。”
“聲音太小,我聽不見。”
“有。”百姓們群情激憤,用自己平生最大的嗓音,呐喊著心裏最深處的美好願景。
長孫衝莫名的感覺自己有種成了傳銷頭頭的感覺。
“分別是一個僧人和一個殺豬匠,一個為了早起念經,一個早起殺豬,於是二人便約好每日誰先起床,便叫另一個人起床,互相提醒。那麽問題來了,請問誰死後將去往極樂?”長孫衝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的問題結束。
佛家推選出的第二個迴答人便是之前那個如鷹隼一樣的僧人,雖然人品不怎麽樣,但是這算是佛教的一位大能,畢竟此人可以和五祖弘忍並列而站,當然了,也不代表他有多強,這都要多虧同行襯托。
這位僧人一臉不屑道:“如此大方嘛?就這樣白白的將一次勝利送給了我們,嗬,你終究會為你的自大付出代價的。答案當然是,僧人去往極樂,每日吟誦經文,如此毅力,怎能不去往極樂?”
那位僧人朝著身後的僧侶擺了擺手,示意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第二局一定是佛家的勝利。
“你們覺得呢”,長孫衝看向道信、弘忍與玄奘三人,見他們都緊緊皺著眉頭,不願迴答。
長孫中也明白。他們是想清楚了,但是不願意親口說出來,不過,自己也懶得逼他們,便衝著那名僧人笑著開口道:“恭喜您,迴答錯誤。答案是殺豬匠去往極樂,而高僧去了地獄哦,親。”
那位僧人瞪大雙眼,不可置信,百姓也嘩然一片,眾人實在不理解。
就算是不信佛的百姓也知道,時常吟誦佛經可以增加所謂的功德,久而久之,便可得道成佛,可為何僧人去了地獄?
眾人著長孫衝的解釋,道信則是哀歎一聲,因為他們清楚,佛家的地位,終將一去不返,長孫衝這個問題直指本心,讓他們實在無法開口辯駁。
“因為僧人每天叫醒殺豬匠殺豬,製造殺孽,而殺豬匠則是每天叫醒僧人,吟誦佛經,積功累德。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那位僧人則是一臉頹廢,悻悻地退了下去。
佛家派出第二問提問的弟子則是未來的說五祖弘忍。
弘忍恭敬拜道:“不知在長孫大人的心裏,佛是什麽樣子?”
現在的弘忍已經沒了所謂爭鬥的心情,現在與其說是提問,倒不如說是弟子拜在師傅身前,請師傅解惑。
長孫衝的兩個問題讓弘忍明白,麵前這個少年對佛經的理解早已在自己之上,甚至與自己的四祖師傅相比都是猶有過之。
“佛是什麽樣子?”長孫衝眼睛微眯,從鼻腔中輕輕哼了一聲,“佛本無相,以眾生為相,芸芸眾生皆為佛。”
“唉。”弘忍忽然歎息一聲,他本以為發揚佛教便是此生的夙願,沒想到現在他自己對佛教的心便已經動搖起來。
他本以為長孫衝會說一些老生常談的所謂,“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複有八萬四千光明。”
可是卻沒想到長孫衝竟會如此迴答。
弘忍執弟子之禮拜了下去。
一旁的僧人剛想勸阻,被道信揮了揮手打斷。
“我沒記錯的話”,坐在暗處的李世民臉色怪異,身旁的一眾官員也是如此表情,“好像這位是佛門內定的第五任禪宗吧。”
“哎呀呀,這可如何是好啊。”長孫無忌連連擺頭。
“是啊,是啊,我這個從未看過佛經之人,竟給禪宗當了師祖,這可怎麽辦啊。”孔穎達也是一臉的無奈(欣喜)。
“你說,以後佛教之人見了我們倆,豈不是要……”長孫無忌一臉促狹。
孔穎達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佛門第二場自然也是輸了。
三局兩敗,結果已經不言而喻,第三輪也不過是走個過場,佛門之人一片死氣沉沉。
玄奘拱拱手問道:“不知大人平時喜歡那部經書呢?”
佛門的失敗是必然的了,玄奘也認為自己比不過這位長孫公子,隻好隨便問個問題。
“佛經?”長孫衝笑道,“拿東西
“你們說啊,這世上明明有那麽多的苦難。”
“如果你口中那無所不能的佛祖看到了困難,但不想解決,這是無德。”
“如果看到了苦難,但沒有能力解決,這叫無能。”
“如果看到了苦難,既不想解決,又沒有能力解決,那這佛祖既無德,也無能。”
“如果他看到了苦難,想解決,並且有能力解決,那為什麽這世上還有這麽多苦難呢?”
長孫衝的一番話語如同銳利的刀子一般狠狠地進了僧人的胸膛。
眾僧低頭不語,都清楚,長孫衝的這一番話徹徹底底將佛門絕殺,以後佛門再也不會恢複往日榮光。
道信更是一臉苦笑,以前的兩次滅佛也僅僅是殺人,是燒經,隻要百姓相信,佛教便能一直傳下去,但如今,唉,長孫衝生生掰斷了佛教的根。
“但是我大唐便一樣了,大唐聖上與百官看的到百姓的苦難,我們也盡力解決著,雖然沒有一蹴而求,沒有像佛祖宣傳的那樣快速而又美好。”
“但,大唐將會在聖上的領導下,在百官的幫助下,讓美好生活逐漸實現,我大唐之人,不必寄托於虛無縹緲的輪迴與下輩子,我們隻相信我們勤勞的雙手,營造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是大唐之人,我們要做的便是建設大唐,一切皆有可能。”
長孫衝站在台前高聲喊道:“我們是什麽?”
“大唐人。”百姓們的情緒已經達到頂峰,嘶吼起來。
“我們要做什麽?”
“建設大唐。”
“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
“你們說什麽?”長孫衝張開手掌,放在耳畔,裝作努力傾聽的樣子。
“有。”
“聲音太小,我聽不見。”
“有。”百姓們群情激憤,用自己平生最大的嗓音,呐喊著心裏最深處的美好願景。
長孫衝莫名的感覺自己有種成了傳銷頭頭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