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唐第一屆智力問答競賽
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 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雪言聞言不禁轉頭捂臉,她可不是那種大字不識一個的侍女。
從小在長孫衝的身邊長大,被長孫衝教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在馬周沒來之前,一直是她和雪語負責對文章的校對,三國演義便是在她倆的幫助下寫成的,自然她也明白這倆人想幹什麽。
看著身後越聚越多的人們,她隻能寄希望於自家少爺,嘴下留德。
不過顯然這是不太可能的。
“當今太上皇,開創大唐,可為英雄?”長孫衝笑道。
李淵攥緊了拳頭,雖然他已經不在位了,但還是很在意別人的評價。
“優柔失斷,賞罰不明,吾上亦可之。”李泰搖了搖頭。
李淵被氣的根根青筋爆出。
正欲上前,被李世民抱住腰,李承乾拽住腿,攔了下來,他們倒不是多想幫長孫衝與李泰,主要是好奇自己的評價而已。
“該我了,該我了”,李泰咳了咳嗓子說道,“當今聖上,平定亂世,天策上將,勸課農桑,可為英雄?”
李世民頗有些自得,這一幕看的李淵牙根癢癢。
“在位太短,何談功績?渭水之恥,猶在眼前,勢除突厥,窮兵黷武啊。”長孫衝不屑的哼了一聲。
李世民心中有一萬句髒話,想噴到長孫衝的臉上,朕就想報個仇,就窮兵黷武了?
還有當時是否要出兵突厥,可是長孫衝自己力排眾議,噴的一眾腐儒啞火。
眾人是看出來了,這二人是毫無底線,全無客觀一說,就是想單純的噴一噴將他倆綁在狗後麵的李淵,和一旁看熱鬧見死不救的眾人。
“到我了”,長孫衝抿了口薑茶道,“有一人,血氣方剛,當今太子李承乾乃為英雄也?”
“嗬,以武服人,背信棄義,非英雄也。”
“蜀王李恪,英武過人,可為英雄乎?”
“見風使舵,牆頭枯草,何足為英雄。”
長孫衝的音調逐漸升高;“如李佑、李愔等輩何如?”
泰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
長孫衝的嘴角越咧越大:“舍此之外,衝實不知。”
李泰也是嘿嘿直樂道:“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
誰能當之?”長孫衝的笑容逐漸猖狂。
泰以手指玄長孫衝,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泰耳!”
“哈哈哈。”二人摟抱大笑。
“善,大善”,長孫衝端起薑茶與李泰碰杯,一飲而盡道,“我幹了,你隨意。”
“公如此豪爽,我豈能不從?泰就舍命陪君子了。”
“喝完了?”
“還喝嗎?”
“要不再多喝點?”
身後幾道略顯關切的聲音傳來。
熟悉的聲音如電流般從尾椎骨,傳到一直傳到天靈蓋,激的二人全身發麻。
二人頓時拔腿便跑,起身時還被毯子拌了一跤。
“跑啊。”李淵微笑著迴答。
李世民捏了幾個響指笑道:“隨便跑。”
長孫衝無語凝噎,四周都是圍布,唯一的出口已經被他們堵住,總不能跳進冰窟裏吧。
轉頭一看李泰,已經在圍布旁掀起一個小小的縫隙,鑽到一半,被李承乾和李恪一左一右,拽住腳踝,給強行拽了迴來。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長孫衝甩了甩袖子,慷慨激昂的看向眾人,一首詩言罷,長孫衝抬起下巴,張開雙手,引頸待戮。
“輕點,輕點。”
“不要啊。”
“亞麻跌。”
高手風範終究沒有堅持多久,被武力給狠狠教育了一番,圍帳內傳來二人的哭喊聲,而後又漸漸消失。
……
“大唐冬日第一屆智力問答競賽現在開始。”
淮南蹦蹦跳跳的站在眾人前麵主持著遊戲。
“遊戲規則如下,由六位評委們輪流提問,兩位參與者進行迴答。”
“誰先開口即為搶答,答對對方下降,打錯自己下降,不答二人均下降,誰先掉進水裏即為失敗,聽明白了嗎?”
眾人點頭。
隻見長孫衝與李泰二人,一人被吊在一個冰窟窿上,捆綁著嚴嚴實實,奮力掙紮著。
李淵、李世民和四位皇子作為評委列坐於前,皇後與妃嬪們在後麵邊嗑著瓜子,邊嘰嘰喳喳的聊著天,討論著到底誰能獲勝。
“你覺得誰能贏?我感覺都不太行。”韋貴妃問向陰妃。
“我也是。”後者聞言點了點頭。
“第一個問題,由英武果敢的大唐開創者,大唐太上皇率先提問。”淮南揮舞著小手道。
李淵起身,向四周致意,然後看向二人:“朕的第一個問題是,四書五經是那四書?”
“三二一。”淮南數著數字。
“時間到,沒人迴答出來,均下降。”
侍衛們將吊著二人的繩子鬆了鬆,瞬間下降了一尺,引得二人在空中狂扭掙紮。
“第二個問題,由經幫緯國、英俊瀟灑的當今聖上提問。”
“那朕就接著太上皇出的問題向下提問吧,請說出五經的名字。”
“三二一。”李世民話音剛落,淮南便數了起來。
“時間到,再降一尺。”
“這屆學子不太行啊。”李世民朝著一旁的李淵抱怨道,引得後者讚同的點頭。
“那我就問個再簡單一點的吧”,李承乾已經忍不住,主動跳出來問道,“四加五等於幾?”
“三二一。”這迴沒輪到淮南數,大家便已經主動的數了起來。
又沒迴答出來,繩子繼續下降。
“你們行不行啊”,李恪嘲諷道,“愔兒,你告訴他們答案。”
“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四加五等於九。”
李愔站起身自信的迴答道,引來大家的一眾誇獎。
“人家才五歲啊。”
“就是啊,你們到底行不行啊。”
“這不浪費我們時間嗎。”
“就是,有這空本宮早就在麻將桌上大殺四方了。”
“退錢,退錢。”
一時間瓜子果核朝著李泰和長孫衝砸來。
二人悲憤無比,讓我倆迴答,你們倒是把我們嘴裏塞著的布條給拿出來啊。
從小在長孫衝的身邊長大,被長孫衝教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在馬周沒來之前,一直是她和雪語負責對文章的校對,三國演義便是在她倆的幫助下寫成的,自然她也明白這倆人想幹什麽。
看著身後越聚越多的人們,她隻能寄希望於自家少爺,嘴下留德。
不過顯然這是不太可能的。
“當今太上皇,開創大唐,可為英雄?”長孫衝笑道。
李淵攥緊了拳頭,雖然他已經不在位了,但還是很在意別人的評價。
“優柔失斷,賞罰不明,吾上亦可之。”李泰搖了搖頭。
李淵被氣的根根青筋爆出。
正欲上前,被李世民抱住腰,李承乾拽住腿,攔了下來,他們倒不是多想幫長孫衝與李泰,主要是好奇自己的評價而已。
“該我了,該我了”,李泰咳了咳嗓子說道,“當今聖上,平定亂世,天策上將,勸課農桑,可為英雄?”
李世民頗有些自得,這一幕看的李淵牙根癢癢。
“在位太短,何談功績?渭水之恥,猶在眼前,勢除突厥,窮兵黷武啊。”長孫衝不屑的哼了一聲。
李世民心中有一萬句髒話,想噴到長孫衝的臉上,朕就想報個仇,就窮兵黷武了?
還有當時是否要出兵突厥,可是長孫衝自己力排眾議,噴的一眾腐儒啞火。
眾人是看出來了,這二人是毫無底線,全無客觀一說,就是想單純的噴一噴將他倆綁在狗後麵的李淵,和一旁看熱鬧見死不救的眾人。
“到我了”,長孫衝抿了口薑茶道,“有一人,血氣方剛,當今太子李承乾乃為英雄也?”
“嗬,以武服人,背信棄義,非英雄也。”
“蜀王李恪,英武過人,可為英雄乎?”
“見風使舵,牆頭枯草,何足為英雄。”
長孫衝的音調逐漸升高;“如李佑、李愔等輩何如?”
泰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
長孫衝的嘴角越咧越大:“舍此之外,衝實不知。”
李泰也是嘿嘿直樂道:“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
誰能當之?”長孫衝的笑容逐漸猖狂。
泰以手指玄長孫衝,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泰耳!”
“哈哈哈。”二人摟抱大笑。
“善,大善”,長孫衝端起薑茶與李泰碰杯,一飲而盡道,“我幹了,你隨意。”
“公如此豪爽,我豈能不從?泰就舍命陪君子了。”
“喝完了?”
“還喝嗎?”
“要不再多喝點?”
身後幾道略顯關切的聲音傳來。
熟悉的聲音如電流般從尾椎骨,傳到一直傳到天靈蓋,激的二人全身發麻。
二人頓時拔腿便跑,起身時還被毯子拌了一跤。
“跑啊。”李淵微笑著迴答。
李世民捏了幾個響指笑道:“隨便跑。”
長孫衝無語凝噎,四周都是圍布,唯一的出口已經被他們堵住,總不能跳進冰窟裏吧。
轉頭一看李泰,已經在圍布旁掀起一個小小的縫隙,鑽到一半,被李承乾和李恪一左一右,拽住腳踝,給強行拽了迴來。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長孫衝甩了甩袖子,慷慨激昂的看向眾人,一首詩言罷,長孫衝抬起下巴,張開雙手,引頸待戮。
“輕點,輕點。”
“不要啊。”
“亞麻跌。”
高手風範終究沒有堅持多久,被武力給狠狠教育了一番,圍帳內傳來二人的哭喊聲,而後又漸漸消失。
……
“大唐冬日第一屆智力問答競賽現在開始。”
淮南蹦蹦跳跳的站在眾人前麵主持著遊戲。
“遊戲規則如下,由六位評委們輪流提問,兩位參與者進行迴答。”
“誰先開口即為搶答,答對對方下降,打錯自己下降,不答二人均下降,誰先掉進水裏即為失敗,聽明白了嗎?”
眾人點頭。
隻見長孫衝與李泰二人,一人被吊在一個冰窟窿上,捆綁著嚴嚴實實,奮力掙紮著。
李淵、李世民和四位皇子作為評委列坐於前,皇後與妃嬪們在後麵邊嗑著瓜子,邊嘰嘰喳喳的聊著天,討論著到底誰能獲勝。
“你覺得誰能贏?我感覺都不太行。”韋貴妃問向陰妃。
“我也是。”後者聞言點了點頭。
“第一個問題,由英武果敢的大唐開創者,大唐太上皇率先提問。”淮南揮舞著小手道。
李淵起身,向四周致意,然後看向二人:“朕的第一個問題是,四書五經是那四書?”
“三二一。”淮南數著數字。
“時間到,沒人迴答出來,均下降。”
侍衛們將吊著二人的繩子鬆了鬆,瞬間下降了一尺,引得二人在空中狂扭掙紮。
“第二個問題,由經幫緯國、英俊瀟灑的當今聖上提問。”
“那朕就接著太上皇出的問題向下提問吧,請說出五經的名字。”
“三二一。”李世民話音剛落,淮南便數了起來。
“時間到,再降一尺。”
“這屆學子不太行啊。”李世民朝著一旁的李淵抱怨道,引得後者讚同的點頭。
“那我就問個再簡單一點的吧”,李承乾已經忍不住,主動跳出來問道,“四加五等於幾?”
“三二一。”這迴沒輪到淮南數,大家便已經主動的數了起來。
又沒迴答出來,繩子繼續下降。
“你們行不行啊”,李恪嘲諷道,“愔兒,你告訴他們答案。”
“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四加五等於九。”
李愔站起身自信的迴答道,引來大家的一眾誇獎。
“人家才五歲啊。”
“就是啊,你們到底行不行啊。”
“這不浪費我們時間嗎。”
“就是,有這空本宮早就在麻將桌上大殺四方了。”
“退錢,退錢。”
一時間瓜子果核朝著李泰和長孫衝砸來。
二人悲憤無比,讓我倆迴答,你們倒是把我們嘴裏塞著的布條給拿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