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三棱軍刺
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 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辦法,少爺實在是給的太闊綽了。
月薪五十文,我是老板爹。月薪五百文,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月薪五兩,少爺就是我活著的意義。
幾個工匠已經做好不迴家的打算了,少爺就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簡單”,長孫衝擺擺手,“二氧化碳加碳高溫生成兩個一氧化碳,三氧化二鐵加三個一氧化碳生成兩個鐵和三個二氧化碳,碳酸鈣高溫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加二氧化硫……”
深埋在腦子深處的初中化學知識在這一刻全從腦子裏蹦了出來,長孫衝下意識的便背了一遍。
“額,少爺,你這是,在念經?”工匠們試探性的問道。
長孫衝一臉黑線的揉了揉眉心,自己實在是控製不住自己,隨即拿著一根樹枝指著圖紙,仔細的給幾位工匠們講述起來。
“對了,順便給我打造一把這個。”長孫衝將另外一張圖紙遞給了工匠們,這是他以前在博物館時看見的,他也不確定自己家裏的這些工匠們能不能做出來,不過先讓他們試一試吧。
……
“我不要。”東宮裏,李承乾一把推開了長孫衝遞來的東西。
長孫衝這下是真確定了自己這個表弟不想當皇帝的心,如今連孤都不自稱了。
“行吧,那把你弟都叫來,這東西總得有一個人交過去。”長孫衝無奈,癱在了殿裏的一處沙發上,和李承乾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起了天。
……
東宮的一處偏殿裏,長孫衝和幾位皇子圍繞著圓桌分列而坐。
“嗶哩嗶哩,巴拉巴拉,大概就是這樣。”長孫衝給他們粗略的講述了一遍煉鐵的重要,和改進之後的生鐵錠。
“那這東西很重要啊”,李恪來迴摩挲著生鐵錠,光滑堅硬,手感不錯,疑惑問道,“那還不趕快交給工部。”
“不錯,我三弟既然有這為國為民之心,那就由三弟你去交吧。”李承乾站起身鼓掌誇讚,話剛說完,便抱著李治就往外走。
“三哥棒,三哥棒。”李治在李承乾懷裏一邊胡亂拱著,一邊拍著巴掌。
“你小心點,抱穩了,千萬別摔了,我怕明年今天就是你的忌日。”長孫衝看著被李承乾抱在懷裏的李治就忍不住眼角抽抽,非說這是兄弟們的第一次開會,一定要將李治帶過來,看看著李承乾這極為不專業的抱孩子手法,長孫衝忍不住囑咐道。
李承乾身子僵了僵,自己隻是不想當太子而已,活可還沒活夠呢,於是俯身將李治放在了地上,牽著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李治往門外走去。
“不行,誰都不許走。”李恪這才反應了過來,急忙上前幾步,把門關上,堵在門前。
這東西上交上去可是大功勞啊,自己可是立誌要當和表哥一樣混吃等死的逍遙二代的,這東西可不能自己交,連忙道:“大哥,你是太子,是國本啊,這應當由你上交啊,這樣才能展現自己的能力抓住咱們父皇的心啊。”
“你才太子,你全家都是太子”,李承乾立刻反唇相譏道,“反正這東西愛誰交誰交,反正我是不交。”
“呃,你全家不就我們全家”,李泰撓了撓頭,繼續道,“那這東西誰拿的誰交唄。”
“你看見我砂鍋大的拳頭了沒?”長孫衝揮了揮手中的拳頭,他是來混吃等死的,不是擱這刷功勞的。
李佑、李愔咽了咽吐沫,合縱不太行,還是安安穩穩抱好表哥的大腿比較好。
殿內幾個人對峙著,互相之間誓不讓步,這東西有一有二就有三,自己表哥又有事沒事就喜歡發明東西,時間一久這功勞一累積,不就妥妥的太子。
“呀。”李治這時磨蹭的邁著小步子,一不小心踩到了袍子,摔倒在地,嘟著嘴站起身,攤著小手委屈巴巴的站在長孫衝的身邊。
除了父皇和母後,他最親近的兩個人便是李承乾和長孫衝,一個整天帶著他、陪他玩,一個有事沒事就給他帶吃的和玩的,李治對這二人很是親近。
長孫衝蹲下身,輕輕握著李治的小手正想吹上一吹。
這時,一個手伸了過來,將生鐵錠放在了李治的小手上。
長孫衝和李治一臉懵逼的抬頭,發現其他幾人已經圍在二人身邊,不懷好意的嗬嗬直笑。
……
“你們說這東西是他發明的?”李世民翻閱著圖紙,抬頭看著身前想努力拿起放在地上鐵錠的李治,李世民已經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麽表情了。
李治手一滑,往後猛退幾步,摔了個屁股蹲。
抿著嘴站起身,跑到李世民的腿邊求安慰。
“治兒,告訴父皇這是什麽啊?”李世民抱起李治,指著圖紙上煤炭的煤字詢問道。
“這是字。”李治摟著李世民的脖子肯定道。
“治兒真聰明。”李世民點了點李治的腦門,轉頭冷冷的看著幾人,這幾個人為了推功勞是真的無所不用其極,能把這事推到一個出生還不到一年的娃娃身上。
長孫衝抬頭看梁柱,李承乾轉頭看門外,李恪李泰相互對視,李佑李愔低頭看地。
甘露殿內一時之間充滿了詭異的寂靜。
李世民也懶得和他們一般見識,繼續翻閱起圖紙,這幾年下來,李世民發現自己的忍耐能力是越來越強了,要是早個三四年,這一幫人都得吊在院裏的樹上。
“這個叫軍刺的武器真有那麽強?”李世民拿起軍刺在空中揮舞了幾下,有橫放於胸前,這個武器似劍非劍,似刀非刀,通身棱型,三麵都開有血槽。
正常的軍刺都是安裝在槍上的,長孫衝讓手下的工匠改造了一番,好便於手握。
“不是我說姑父啊,你好歹也是大唐聖上,平時沒事多看些書吧”長孫衝瞥了眼李世民,不屑的眼神看的李世民拳頭癢癢,“詩經中‘既破我斧,又缺我錡。周公東征,四國是吪。’中的錡,和‘厹矛鋈錞’中的厹,說的都是它。”
月薪五十文,我是老板爹。月薪五百文,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月薪五兩,少爺就是我活著的意義。
幾個工匠已經做好不迴家的打算了,少爺就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簡單”,長孫衝擺擺手,“二氧化碳加碳高溫生成兩個一氧化碳,三氧化二鐵加三個一氧化碳生成兩個鐵和三個二氧化碳,碳酸鈣高溫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加二氧化硫……”
深埋在腦子深處的初中化學知識在這一刻全從腦子裏蹦了出來,長孫衝下意識的便背了一遍。
“額,少爺,你這是,在念經?”工匠們試探性的問道。
長孫衝一臉黑線的揉了揉眉心,自己實在是控製不住自己,隨即拿著一根樹枝指著圖紙,仔細的給幾位工匠們講述起來。
“對了,順便給我打造一把這個。”長孫衝將另外一張圖紙遞給了工匠們,這是他以前在博物館時看見的,他也不確定自己家裏的這些工匠們能不能做出來,不過先讓他們試一試吧。
……
“我不要。”東宮裏,李承乾一把推開了長孫衝遞來的東西。
長孫衝這下是真確定了自己這個表弟不想當皇帝的心,如今連孤都不自稱了。
“行吧,那把你弟都叫來,這東西總得有一個人交過去。”長孫衝無奈,癱在了殿裏的一處沙發上,和李承乾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起了天。
……
東宮的一處偏殿裏,長孫衝和幾位皇子圍繞著圓桌分列而坐。
“嗶哩嗶哩,巴拉巴拉,大概就是這樣。”長孫衝給他們粗略的講述了一遍煉鐵的重要,和改進之後的生鐵錠。
“那這東西很重要啊”,李恪來迴摩挲著生鐵錠,光滑堅硬,手感不錯,疑惑問道,“那還不趕快交給工部。”
“不錯,我三弟既然有這為國為民之心,那就由三弟你去交吧。”李承乾站起身鼓掌誇讚,話剛說完,便抱著李治就往外走。
“三哥棒,三哥棒。”李治在李承乾懷裏一邊胡亂拱著,一邊拍著巴掌。
“你小心點,抱穩了,千萬別摔了,我怕明年今天就是你的忌日。”長孫衝看著被李承乾抱在懷裏的李治就忍不住眼角抽抽,非說這是兄弟們的第一次開會,一定要將李治帶過來,看看著李承乾這極為不專業的抱孩子手法,長孫衝忍不住囑咐道。
李承乾身子僵了僵,自己隻是不想當太子而已,活可還沒活夠呢,於是俯身將李治放在了地上,牽著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李治往門外走去。
“不行,誰都不許走。”李恪這才反應了過來,急忙上前幾步,把門關上,堵在門前。
這東西上交上去可是大功勞啊,自己可是立誌要當和表哥一樣混吃等死的逍遙二代的,這東西可不能自己交,連忙道:“大哥,你是太子,是國本啊,這應當由你上交啊,這樣才能展現自己的能力抓住咱們父皇的心啊。”
“你才太子,你全家都是太子”,李承乾立刻反唇相譏道,“反正這東西愛誰交誰交,反正我是不交。”
“呃,你全家不就我們全家”,李泰撓了撓頭,繼續道,“那這東西誰拿的誰交唄。”
“你看見我砂鍋大的拳頭了沒?”長孫衝揮了揮手中的拳頭,他是來混吃等死的,不是擱這刷功勞的。
李佑、李愔咽了咽吐沫,合縱不太行,還是安安穩穩抱好表哥的大腿比較好。
殿內幾個人對峙著,互相之間誓不讓步,這東西有一有二就有三,自己表哥又有事沒事就喜歡發明東西,時間一久這功勞一累積,不就妥妥的太子。
“呀。”李治這時磨蹭的邁著小步子,一不小心踩到了袍子,摔倒在地,嘟著嘴站起身,攤著小手委屈巴巴的站在長孫衝的身邊。
除了父皇和母後,他最親近的兩個人便是李承乾和長孫衝,一個整天帶著他、陪他玩,一個有事沒事就給他帶吃的和玩的,李治對這二人很是親近。
長孫衝蹲下身,輕輕握著李治的小手正想吹上一吹。
這時,一個手伸了過來,將生鐵錠放在了李治的小手上。
長孫衝和李治一臉懵逼的抬頭,發現其他幾人已經圍在二人身邊,不懷好意的嗬嗬直笑。
……
“你們說這東西是他發明的?”李世民翻閱著圖紙,抬頭看著身前想努力拿起放在地上鐵錠的李治,李世民已經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麽表情了。
李治手一滑,往後猛退幾步,摔了個屁股蹲。
抿著嘴站起身,跑到李世民的腿邊求安慰。
“治兒,告訴父皇這是什麽啊?”李世民抱起李治,指著圖紙上煤炭的煤字詢問道。
“這是字。”李治摟著李世民的脖子肯定道。
“治兒真聰明。”李世民點了點李治的腦門,轉頭冷冷的看著幾人,這幾個人為了推功勞是真的無所不用其極,能把這事推到一個出生還不到一年的娃娃身上。
長孫衝抬頭看梁柱,李承乾轉頭看門外,李恪李泰相互對視,李佑李愔低頭看地。
甘露殿內一時之間充滿了詭異的寂靜。
李世民也懶得和他們一般見識,繼續翻閱起圖紙,這幾年下來,李世民發現自己的忍耐能力是越來越強了,要是早個三四年,這一幫人都得吊在院裏的樹上。
“這個叫軍刺的武器真有那麽強?”李世民拿起軍刺在空中揮舞了幾下,有橫放於胸前,這個武器似劍非劍,似刀非刀,通身棱型,三麵都開有血槽。
正常的軍刺都是安裝在槍上的,長孫衝讓手下的工匠改造了一番,好便於手握。
“不是我說姑父啊,你好歹也是大唐聖上,平時沒事多看些書吧”長孫衝瞥了眼李世民,不屑的眼神看的李世民拳頭癢癢,“詩經中‘既破我斧,又缺我錡。周公東征,四國是吪。’中的錡,和‘厹矛鋈錞’中的厹,說的都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