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父母愛情故事
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 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父沒白疼你啊。”長孫無忌滿意的拍了拍長孫衝的肩膀,見李世民已經下手之後,自己也拿起一根鴨翅。
各種鹵料鹵好之後,被長孫衝放入了冰水之中,不僅使得肉質緊實彈牙,溫度也降了下來。
很適合這這被煤火燒的旺旺的室內。
長孫無忌輕咬一口,這鴨翅不同往日軟爛口感,肉質一絲絲的隨著自己腦袋的移動而被扯下,有滋有味,很適合慢慢咀嚼,眾人見此情形,也不矯情紛紛直接上手。
長孫衝抽抽嘴角,雖然這些都是自己幹出來的,可看著這一幫將領左手鹵貨,右手指著輿圖的樣子還是不太習慣,總感覺這樣略微有些顯得兒戲,可看著眾人這一副聊的熱火朝天的樣子,也不好打斷,隻好默默的站在一旁湊著熱鬧。
直至月上樹梢,鹵貨被幹掉了兩桶,這一群將領們才最後統一了意見。
大唐將士們十餘萬皆受李靖節度,分六路反擊突厥。
由兵部尚書代國公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張公瑾為副,率領中軍。
並州都督英國公徐世積為通漠道行軍總管,由東路率主力直接進攻東突厥腹地。
華州刺史霍國公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在西路順黃河前進,與李靖、徐世積遙相唿應。
禮部尚書任城郡王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為副,從靈州往西北挺進。
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為恆安道行軍總管,鎮守燕雲地區防止突厥軍隊東逃。
靈州都督薛萬淑為暢武道行軍總管,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監視突利可汗。
長孫衝看著輿圖,嘖嘖稱讚,還時不時在一旁連連點頭點頭。
“你能看懂?”李靖疑惑,他也問出了不少人心裏的疑問。
據他所知,這小子可和武這個字,並不沾邊,不管是武術還是軍事,都和他沒一點關係。
“看不懂啊”,畢竟馬上就出征了,長孫衝打算嘴甜一點,可不能影響這幫人的心情,於是裝作爛漫少年的樣子道,“但是這可是伯伯們合力想出來的,一定很厲害,而且我想今天這一晚,一定會載入史冊,我能見證如此青史留名的一刻,是多麽的榮幸啊。”
“你想幹啥?”,張公瑾打了個寒顫,隨即怒道,“你要敢趁我出征時調戲我女兒,你看我迴來治不治你。”
“俺家女兒可還吃奶呢。”程咬金也往後退了兩步。
長孫衝抽了抽嘴角,我就這麽像饑不擇食的人嗎。
“不必擔心”,李世民雙手一拍龍椅起身,畢竟這幫將軍們流血流汗,那自己絕不能再讓他們流淚,於是將手背在身後看向遠方,冷冷道,“諸位將軍出征之時,朕定將此子約束於皇宮之中,何日諸位凱旋歸來,何時我在將其放出。”
“多謝陛下。”眾人感激的拱手,其中也包括長孫無忌。
……
李世民可不是說著玩的,十一月二十三,征討突厥的詔書下達之日,長孫衝便帶著長孫穎入住後宮。
長孫無忌則是跟著張氏迴娘家探親。
長孫無忌雖出身於鮮卑貴族河南長孫氏,世為北朝重臣,但幼時便和母親高氏、妹妹長孫無垢,一起被異母兄長孫安業趕出家門,由舅舅高士廉撫養長大,長孫安業後在貞觀元年,跟隨李孝常謀反,被流配巂州,後不知所蹤。
因此比起長孫家,長孫衝更偏向於舅公高家和外公張家。
張家在汴州也就是今天的開封,可謂是名門望族。
要說長孫無忌和張氏是如何在一起的,那就要多虧李世民了。
李淵在隋朝末年從晉陽起兵反隋,一路攻入官中,長孫無忌在唐軍渡河之後,便到長春宮拜見李淵。
李淵還為唐國公時,長孫無忌便已和李世民關係甚好,高士廉無意中在高府內撞見找長孫無忌的李世民後,見其英武不凡、才華出眾,又是國公次子,便做主將外甥女長孫無垢嫁其為妻。
兒子大舅哥找自己謀個官職,並且又生性聰慧、博通文史、頗有計謀,非碌碌之人,李淵便大手一揮,拜其為渭北道行軍典簽,輔佐時封秦王的李世民。
雖已入主長安,但大唐境內仍是各路叛軍,長孫無忌便隨著李世民一路的東征西討,在入主開封之時,李世民與長孫無忌被圍,而且人困馬乏、糧草奇缺。
當地世家並不服唐軍,府門大關,聲稱沒有一絲一毫的糧草,希望借此逼退唐軍。
最終,為了糧草,李世民親自上門,和張家家主,即張氏的父親,徹夜長談,絲毫不提借糧之事。
而是一直介紹著長孫無忌,從誇讚長孫無忌的才學,到長孫家的家世淵源,再到長孫無忌與自己的親密關係,最終張家家主成功的被李世民說動,不過沒有同意長孫無忌當上門女婿,而是將自己的嫡次女即長孫衝的母親張氏,嫁給了長孫無忌為妻。
都是一家人了,張氏自然也要鼎力相助,不僅張家糧草全部捐出,還說服了另外幾個世家,一起捐出糧草、武器,和自己家的侍衛,最後李世民也成功的挺到了援軍的到來,最終裏應外合將敵軍擊退,平叛了當地的叛亂。
現在李世民和秦王府的老臣們小酌微醺之時,李世民迴想起此事,還喜歡攬著長孫無忌的肩膀,嘲諷長孫無忌如果不是他先斬後奏,直接將長孫無忌賣給張家,長孫無忌怎能取到像張氏這樣的賢妻良母,生下長孫衝和長孫穎這一對金童玉女。
長孫無忌則是連連冷笑,表示高士廉撞見李世民那日,他在騎馬迴來的路上,故意被人攔了下來,非說自己撞了他,自己賠錢也不行,告官也不讓,就是一門心思摟著自己褲腿嚎哭,不讓自己走。
等到自己迴府的時候,舅舅高士廉便告訴了自己,他打算將妹妹嫁給自己的‘好兄弟’李世民。
李世民則是滿臉驚訝,表示自己什麽都不知道,自己也是第一次聽說此事。
各種鹵料鹵好之後,被長孫衝放入了冰水之中,不僅使得肉質緊實彈牙,溫度也降了下來。
很適合這這被煤火燒的旺旺的室內。
長孫無忌輕咬一口,這鴨翅不同往日軟爛口感,肉質一絲絲的隨著自己腦袋的移動而被扯下,有滋有味,很適合慢慢咀嚼,眾人見此情形,也不矯情紛紛直接上手。
長孫衝抽抽嘴角,雖然這些都是自己幹出來的,可看著這一幫將領左手鹵貨,右手指著輿圖的樣子還是不太習慣,總感覺這樣略微有些顯得兒戲,可看著眾人這一副聊的熱火朝天的樣子,也不好打斷,隻好默默的站在一旁湊著熱鬧。
直至月上樹梢,鹵貨被幹掉了兩桶,這一群將領們才最後統一了意見。
大唐將士們十餘萬皆受李靖節度,分六路反擊突厥。
由兵部尚書代國公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張公瑾為副,率領中軍。
並州都督英國公徐世積為通漠道行軍總管,由東路率主力直接進攻東突厥腹地。
華州刺史霍國公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在西路順黃河前進,與李靖、徐世積遙相唿應。
禮部尚書任城郡王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為副,從靈州往西北挺進。
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為恆安道行軍總管,鎮守燕雲地區防止突厥軍隊東逃。
靈州都督薛萬淑為暢武道行軍總管,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監視突利可汗。
長孫衝看著輿圖,嘖嘖稱讚,還時不時在一旁連連點頭點頭。
“你能看懂?”李靖疑惑,他也問出了不少人心裏的疑問。
據他所知,這小子可和武這個字,並不沾邊,不管是武術還是軍事,都和他沒一點關係。
“看不懂啊”,畢竟馬上就出征了,長孫衝打算嘴甜一點,可不能影響這幫人的心情,於是裝作爛漫少年的樣子道,“但是這可是伯伯們合力想出來的,一定很厲害,而且我想今天這一晚,一定會載入史冊,我能見證如此青史留名的一刻,是多麽的榮幸啊。”
“你想幹啥?”,張公瑾打了個寒顫,隨即怒道,“你要敢趁我出征時調戲我女兒,你看我迴來治不治你。”
“俺家女兒可還吃奶呢。”程咬金也往後退了兩步。
長孫衝抽了抽嘴角,我就這麽像饑不擇食的人嗎。
“不必擔心”,李世民雙手一拍龍椅起身,畢竟這幫將軍們流血流汗,那自己絕不能再讓他們流淚,於是將手背在身後看向遠方,冷冷道,“諸位將軍出征之時,朕定將此子約束於皇宮之中,何日諸位凱旋歸來,何時我在將其放出。”
“多謝陛下。”眾人感激的拱手,其中也包括長孫無忌。
……
李世民可不是說著玩的,十一月二十三,征討突厥的詔書下達之日,長孫衝便帶著長孫穎入住後宮。
長孫無忌則是跟著張氏迴娘家探親。
長孫無忌雖出身於鮮卑貴族河南長孫氏,世為北朝重臣,但幼時便和母親高氏、妹妹長孫無垢,一起被異母兄長孫安業趕出家門,由舅舅高士廉撫養長大,長孫安業後在貞觀元年,跟隨李孝常謀反,被流配巂州,後不知所蹤。
因此比起長孫家,長孫衝更偏向於舅公高家和外公張家。
張家在汴州也就是今天的開封,可謂是名門望族。
要說長孫無忌和張氏是如何在一起的,那就要多虧李世民了。
李淵在隋朝末年從晉陽起兵反隋,一路攻入官中,長孫無忌在唐軍渡河之後,便到長春宮拜見李淵。
李淵還為唐國公時,長孫無忌便已和李世民關係甚好,高士廉無意中在高府內撞見找長孫無忌的李世民後,見其英武不凡、才華出眾,又是國公次子,便做主將外甥女長孫無垢嫁其為妻。
兒子大舅哥找自己謀個官職,並且又生性聰慧、博通文史、頗有計謀,非碌碌之人,李淵便大手一揮,拜其為渭北道行軍典簽,輔佐時封秦王的李世民。
雖已入主長安,但大唐境內仍是各路叛軍,長孫無忌便隨著李世民一路的東征西討,在入主開封之時,李世民與長孫無忌被圍,而且人困馬乏、糧草奇缺。
當地世家並不服唐軍,府門大關,聲稱沒有一絲一毫的糧草,希望借此逼退唐軍。
最終,為了糧草,李世民親自上門,和張家家主,即張氏的父親,徹夜長談,絲毫不提借糧之事。
而是一直介紹著長孫無忌,從誇讚長孫無忌的才學,到長孫家的家世淵源,再到長孫無忌與自己的親密關係,最終張家家主成功的被李世民說動,不過沒有同意長孫無忌當上門女婿,而是將自己的嫡次女即長孫衝的母親張氏,嫁給了長孫無忌為妻。
都是一家人了,張氏自然也要鼎力相助,不僅張家糧草全部捐出,還說服了另外幾個世家,一起捐出糧草、武器,和自己家的侍衛,最後李世民也成功的挺到了援軍的到來,最終裏應外合將敵軍擊退,平叛了當地的叛亂。
現在李世民和秦王府的老臣們小酌微醺之時,李世民迴想起此事,還喜歡攬著長孫無忌的肩膀,嘲諷長孫無忌如果不是他先斬後奏,直接將長孫無忌賣給張家,長孫無忌怎能取到像張氏這樣的賢妻良母,生下長孫衝和長孫穎這一對金童玉女。
長孫無忌則是連連冷笑,表示高士廉撞見李世民那日,他在騎馬迴來的路上,故意被人攔了下來,非說自己撞了他,自己賠錢也不行,告官也不讓,就是一門心思摟著自己褲腿嚎哭,不讓自己走。
等到自己迴府的時候,舅舅高士廉便告訴了自己,他打算將妹妹嫁給自己的‘好兄弟’李世民。
李世民則是滿臉驚訝,表示自己什麽都不知道,自己也是第一次聽說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