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拆屋理論
大唐,我的姑姑是長孫 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不急,一條一條來。”李世民擺了擺手道。
“臣想先問問,這錢怎麽出,戶部雖然現在比以往富多了,可是……”戴胄雖然話沒有說完,但是眾人都明白,這就是一個無底洞。
不弄的話,可以就當沒看見,繞道走就好。
如果弄的話,這錢可就要一直往裏添,關鍵是可能還沒有多少的收益。
“錢的話,最重要的就是看病收費,這也是最主要的收入。其次,我還有個想法就是成立一個保險”,長孫衝不知從哪裏摸出了一個折子,翻開念道,“所謂醫學保險,便是一個為了補償百姓,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
“說人話。”李世民揉了揉眉心道,長孫衝嘰裏呱啦說了一大堆,李世民是一點沒聽明白。
“這樣吧,我舉個例子,我在貞觀四年提前交給醫院十兩銀子,打成一個協議。如果我在貞觀五年的時候生病了,那我這十兩銀子就可以當成三十兩,甚至四十五十兩銀子當成醫費付給醫院,但如果我沒有得病,這十兩銀子就是醫院的了,我一分也要不迴來。”
“就像一個和醫院賭約?”房玄齡摸了摸下巴道,“贏了翻倍,輸了則是一無所有?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法子,畢竟得病的人永遠是少數,隻要人數夠多,這應該就是一筆不錯的收入。而且隻要處理的好的話很多百姓也可以看得起病了,不過具體措施需要好好討論一番。”
“好,下一個問題。”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擺擺手,他現在很是興奮,長孫衝和百官就像打架的雙方,而他則是裁判兼看客,恨不得搖旗助威,讓他們打的更厲害一些。
“有招收女學子必要嗎?”王建身為戶部侍郎,自然是想要縮減一番開支,而且自古都是男子為醫,女子為醫名不正言不順。
“大家都可以想一想,如果您的夫人在分娩時難產,您是選擇保大人還是選擇保孩子?”長孫衝環顧四周詢問道。
見眾人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長孫衝笑了笑道:“身為成年人了,我們應當選擇全都要。所以我才建議讓女子也學醫術,有了女子做醫生後,各位家裏的夫人、母親不也可以更好的看病了嗎?”
不得不說,長孫衝說的有道理,大家點了點頭,不再反駁了。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大夫再厲害,也不過在士農工商排行第三,隻要女子不為官,就影響不到他們,而且這也確實對自己女眷比較好。
“下一個,下一個。”李世民拍了拍龍椅扶手,一副看熱鬧不怕心大的樣子。
眾臣無奈的看了一眼李世民,繼續討論起來。
“行醫資格證臣認為是沒什麽問題的,不過可以等各道州的醫院成立以後再施行,大夫們也不用千裏迢迢的來長安進行辦理。”豆盧寬撫了撫胡須道。
身為禮部尚書,這項措施自然是需要他來具體實施的,短暫的思索後,他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措施,眾人自當認同。
接下來,不用李世民說,很多人便早早的站了出來,因為長孫衝觸及到了這個時代的底線。
古代一直以人口為尊,人口是衡量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東西,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繁榮、一個民族的強盛。
多子多福、早婚早育是這個時代的主流,長孫衝張口就要將女子的年齡往後拖到二十歲,這是眾人不能接受的。
但是眾人並未過多激動,而是等著長孫衝說出自己的理由。
“這幾項我都是諮詢過孫思邈老先生的。”長孫衝施施然道。
“藥王孫思邈?”
“孫真人?”
孫思邈的名聲果然管用,眾臣嘰嘰喳喳的私下討論起來。
長孫衝頓了頓繼續道:“孫思邈老先生在這些年的行醫中發現,越早生育的女子,分娩時越危險,而且出生的孩子也會比較孱弱。”
“就像是一顆林檎樹,年輕女子就像一個枝細葉疏的小樹一般,出產的林檎不僅酸且澀,而且在采摘的時候還容易傷到枝條,小樹也容易被傷害。”
“可一個二十歲的女子,就如同枝繁葉茂的大樹一般,在秋季不僅碩果累累,而且也不怕采摘時的傷害。”
長孫衝說的淺顯易懂,可是這實在有些違背這個時代的倫理。
眾臣都是一臉糾結的模樣,既不想同意,又不知如何反駁,關鍵是他們也都覺得很有道理。
“唉”,長孫衝歎了口氣道,“這樣吧,各位都是我的伯伯,我也不想讓你們難做,我就說實話了吧。”
“其實女子十八歲生育也是可以的,隻是往後拖個兩三年更好,是孫真人悲天憫人,讓我咬死二十歲不鬆口,你們可千萬別告訴孫真人這是我說的啊啊。”
眾臣眼神一亮,這樣就好辦多了嘛,雖然就兩歲之差,但十八歲怎麽說也是十幾歲,也能更有利於百姓們接受。
“哎呀,你還不相信我們嗎,你伯伯們嘴嚴得很。”眾臣子一個個拍著胸脯砰砰作響,對長孫衝的建議也沒有了多少意見。
龍椅上的李世民看著自己想象中的劍拔弩張,如今化於彌爾,不禁迴想起了昨日的情形。
……
立政殿的側殿內,李世民輕輕翻著長孫衝遞上來了奏折,眉頭緊鎖。
他並未對長孫衝的想法提出的建議有什麽意見,畢竟大唐百姓怎麽說也是自己的子民,對子民好一點沒什麽問題。
他隻是現在十分後悔,後悔不該讓長孫皇後那麽早的誕下子嗣,導致她現在如此體弱多病。
他還很好奇到底長孫衝能如何說服這幫老頑固將女子的結婚年齡改成十八。
“姑父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拆屋理論。”
“大唐人的性情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裏開一個窗子,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子了。”
“臣想先問問,這錢怎麽出,戶部雖然現在比以往富多了,可是……”戴胄雖然話沒有說完,但是眾人都明白,這就是一個無底洞。
不弄的話,可以就當沒看見,繞道走就好。
如果弄的話,這錢可就要一直往裏添,關鍵是可能還沒有多少的收益。
“錢的話,最重要的就是看病收費,這也是最主要的收入。其次,我還有個想法就是成立一個保險”,長孫衝不知從哪裏摸出了一個折子,翻開念道,“所謂醫學保險,便是一個為了補償百姓,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
“說人話。”李世民揉了揉眉心道,長孫衝嘰裏呱啦說了一大堆,李世民是一點沒聽明白。
“這樣吧,我舉個例子,我在貞觀四年提前交給醫院十兩銀子,打成一個協議。如果我在貞觀五年的時候生病了,那我這十兩銀子就可以當成三十兩,甚至四十五十兩銀子當成醫費付給醫院,但如果我沒有得病,這十兩銀子就是醫院的了,我一分也要不迴來。”
“就像一個和醫院賭約?”房玄齡摸了摸下巴道,“贏了翻倍,輸了則是一無所有?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法子,畢竟得病的人永遠是少數,隻要人數夠多,這應該就是一筆不錯的收入。而且隻要處理的好的話很多百姓也可以看得起病了,不過具體措施需要好好討論一番。”
“好,下一個問題。”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擺擺手,他現在很是興奮,長孫衝和百官就像打架的雙方,而他則是裁判兼看客,恨不得搖旗助威,讓他們打的更厲害一些。
“有招收女學子必要嗎?”王建身為戶部侍郎,自然是想要縮減一番開支,而且自古都是男子為醫,女子為醫名不正言不順。
“大家都可以想一想,如果您的夫人在分娩時難產,您是選擇保大人還是選擇保孩子?”長孫衝環顧四周詢問道。
見眾人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長孫衝笑了笑道:“身為成年人了,我們應當選擇全都要。所以我才建議讓女子也學醫術,有了女子做醫生後,各位家裏的夫人、母親不也可以更好的看病了嗎?”
不得不說,長孫衝說的有道理,大家點了點頭,不再反駁了。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大夫再厲害,也不過在士農工商排行第三,隻要女子不為官,就影響不到他們,而且這也確實對自己女眷比較好。
“下一個,下一個。”李世民拍了拍龍椅扶手,一副看熱鬧不怕心大的樣子。
眾臣無奈的看了一眼李世民,繼續討論起來。
“行醫資格證臣認為是沒什麽問題的,不過可以等各道州的醫院成立以後再施行,大夫們也不用千裏迢迢的來長安進行辦理。”豆盧寬撫了撫胡須道。
身為禮部尚書,這項措施自然是需要他來具體實施的,短暫的思索後,他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措施,眾人自當認同。
接下來,不用李世民說,很多人便早早的站了出來,因為長孫衝觸及到了這個時代的底線。
古代一直以人口為尊,人口是衡量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東西,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繁榮、一個民族的強盛。
多子多福、早婚早育是這個時代的主流,長孫衝張口就要將女子的年齡往後拖到二十歲,這是眾人不能接受的。
但是眾人並未過多激動,而是等著長孫衝說出自己的理由。
“這幾項我都是諮詢過孫思邈老先生的。”長孫衝施施然道。
“藥王孫思邈?”
“孫真人?”
孫思邈的名聲果然管用,眾臣嘰嘰喳喳的私下討論起來。
長孫衝頓了頓繼續道:“孫思邈老先生在這些年的行醫中發現,越早生育的女子,分娩時越危險,而且出生的孩子也會比較孱弱。”
“就像是一顆林檎樹,年輕女子就像一個枝細葉疏的小樹一般,出產的林檎不僅酸且澀,而且在采摘的時候還容易傷到枝條,小樹也容易被傷害。”
“可一個二十歲的女子,就如同枝繁葉茂的大樹一般,在秋季不僅碩果累累,而且也不怕采摘時的傷害。”
長孫衝說的淺顯易懂,可是這實在有些違背這個時代的倫理。
眾臣都是一臉糾結的模樣,既不想同意,又不知如何反駁,關鍵是他們也都覺得很有道理。
“唉”,長孫衝歎了口氣道,“這樣吧,各位都是我的伯伯,我也不想讓你們難做,我就說實話了吧。”
“其實女子十八歲生育也是可以的,隻是往後拖個兩三年更好,是孫真人悲天憫人,讓我咬死二十歲不鬆口,你們可千萬別告訴孫真人這是我說的啊啊。”
眾臣眼神一亮,這樣就好辦多了嘛,雖然就兩歲之差,但十八歲怎麽說也是十幾歲,也能更有利於百姓們接受。
“哎呀,你還不相信我們嗎,你伯伯們嘴嚴得很。”眾臣子一個個拍著胸脯砰砰作響,對長孫衝的建議也沒有了多少意見。
龍椅上的李世民看著自己想象中的劍拔弩張,如今化於彌爾,不禁迴想起了昨日的情形。
……
立政殿的側殿內,李世民輕輕翻著長孫衝遞上來了奏折,眉頭緊鎖。
他並未對長孫衝的想法提出的建議有什麽意見,畢竟大唐百姓怎麽說也是自己的子民,對子民好一點沒什麽問題。
他隻是現在十分後悔,後悔不該讓長孫皇後那麽早的誕下子嗣,導致她現在如此體弱多病。
他還很好奇到底長孫衝能如何說服這幫老頑固將女子的結婚年齡改成十八。
“姑父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拆屋理論。”
“大唐人的性情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裏開一個窗子,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