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章 朱元璋:我也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開國皇帝!
我剛要造反,朱棣卻覺醒了金手指 作者:天藍色的襯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眾人的反應,陳舊庭很是滿意。
隨後便說道:“本官以為,兗王既然來了咱們平涼府,那咱們就不能顯得太沒禮貌了。
這樣,你們去帶頭說動各地士紳加快繳稅的速度。
臨桃府既然能三天完成變法,咱們平涼府也不能差太多!
五天,五天之內讓改革變法在平涼府順利完成!”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頓時在臉上露出了為難之色。
畢竟讓他們反對變法還行!
說動他人支持變法完全就是外行了!
不過就在這時,眾人之間有人突然笑道:“小人以為大人說的對,五天之內完成變法,這樣兗王必然能夠高看平涼府一眼,即便日後離開,也會美譽不斷!”
話畢,他又看向了眾人,一邊使著眼色,一邊說道:“若不是咱們平涼府沒有臨桃府那個條件,我都想三天助兗王完成變法!”
聽到這話,一開始眾人還有些疑惑。
可看著對方那不停使來的眼色,心中不由得產生了一股猜測。
變法越快,兗王離開的就越早!
如此,他們的安全也就更能得到保證了!
雖然說動大家支持變法雖然困難,但好處極大!
也正是因此,眾人醒悟過來之後,連忙轉變立場。
“我等剛才愚昧無知,不懂國家大義,如今才恍然大悟,願在此立誓,助兗王完成變法!”
“我也是,願意助兗王在平涼府完成變法!”
“我也是,我也是!”
看著眾人的反應,陳舊庭滿意的點了點頭。
眼前這些人終究不是腦子太笨,否則的話,還真是有點難辦了!
如今兗王已經到了平涼府,以對方的才智,肯定會有所發現。
為此他設了好幾個局!
不過為了更加保險一點,陳舊庭想了想後又囑咐道:“諸位,本官雖為平涼知府,但也公務繁忙,不能一直與諸位相見。
否則怠慢了公務,豈不是誤國誤民?
而今兗王也到了平涼府,若是沒有什麽急事,近段時間還是不要來往了。”
聽到這話,眾人頓時大吃一驚。
陳舊庭不願意跟他們來往了?
難不成是要拋棄他們?
尤其是陳舊庭與他們不同!
對方並沒有按照大家商議的計劃,將田畝低價賣給百姓。
反而是如實上繳糧稅!
再加上現在又要跟他們疏遠,這怎麽看,怎麽都像是拋棄了他們一樣。
最重要的是,陳舊庭雖然口中喊著反對變法,但做的事情卻沒有一件是在反對!
即便事情敗露,陳舊庭也沒有性命之危,相反,最終家破人亡的是他們!
一時間,整個反對變法陣營的人開始有些慌張了。
好在,此時有聰明人猜到了陳舊庭的目的。
見眾人臉色慌張,心中頓時就升起了討好陳舊庭的想法。
因此就笑嗬嗬的說道:“大人說的對,大人身為朝廷命官,理應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若是一直接見與我等,未免會耽誤了公務。
更何況此時兗王就在平涼府,他老人家看到了也會覺得大人不能盡職盡責。
這些天大人為改革變法一直奔走相告,還抽空召見我等,實在是殫精竭慮。
小人感激涕零,不願再打擾大人處理公務了。
還望大人能夠愛惜身體,繼續帶領我平涼府再創佳績。
小人再次拜謝大人之恩!”
他的話音落下,陳舊庭滿臉的笑容。
而四周眾人也從一開始的疑惑,到恍然大悟,以及最後的懊悔!
疑惑,自然是指他們不知對方為何突然拍起了馬屁。
而恍然大悟,則是因為明白了陳舊庭要與他們疏遠的原因。
兗王要是發現他們與陳舊庭交往過密,難免會有些懷疑。
至於最後的懊悔,當然是因為他們沒有及時反應過來,以至於沒能拍上這記響亮的馬屁。
不過此時也不算太晚,眾人連忙拿出了此生拍過最好的馬屁。
畢竟此時若是再不拍過去讓陳舊庭通體舒爽,日後可就徹底沒機會了!
而陳舊庭見到眾人如此,自然是開懷大笑的謙虛幾下。
最後看著眾人一個個的離開,他的表情才恢複到平靜。
因為對他來說,那些士紳無非也就是他可以隨意利用的棋子罷了!
被不在意人的吹捧,就算是能誇出花來,也絲毫不會引起內心的波動!
而隨著這些鄉紳賣力的說服各家盡快完成變法,並且以平涼府不能落後臨桃府為由後。
需要上繳糧稅的官吏鄉紳紳確實加快了動作!
畢竟誰都不想讓自己的家鄉落後於他人!
而得到消息的朱高爍再次被刷新了三觀!
當然,刷新他認知的並不是官吏鄉紳們那爭分奪秒的激情。
而是那些原本反對變法,卻又一夜之間改變態度的人。
竟然會主動說服他人!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皈依者狂熱嗎?”
朱高爍不得不想起這個代名詞。
因為這些人的所做所為真的特別狂熱!
甚至還有人為了說服他人變法,竟然願意付出代價去讓對方支持變法。
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
不過仔細想了想後,朱高爍又搖了搖頭。
雖然平涼府的一切都在向著改革變法去推進,可在這喜訊之中卻夾雜著一些怪異感。
無奈之下,他也隻好趁著醒酒的功夫,詢問起了腦海中的老幾位。
“幾位前輩,平涼府的事,我怎麽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啊?”
聞言,腦海裏的眾人頓時看了看朱元璋和諸葛亮。
但最後還是把目光放在了諸葛亮的身上。
畢竟對方是所有人裏最善內政的人,而朱元璋雖然起點低,了解民情。
但其本質仍舊還是一個皇帝,完全不如諸葛亮最有發言權。
那邊的朱元璋見眾人忽略自己,頓時就心有不滿。
可想著腦海裏的幾位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而他隻不過是一個平平無奇的開國皇帝!
所以心中的不滿又給強行壓了下去。
他何德何能可以跟這些人比啊!
甚至他都覺得,自己之所以能靈魂複生,很有可能是沾了朱高爍這個大孫的光!
而另一邊,諸葛亮也沒有廢話。
心中早就有過思索的他,很快就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隨後便說道:“本官以為,兗王既然來了咱們平涼府,那咱們就不能顯得太沒禮貌了。
這樣,你們去帶頭說動各地士紳加快繳稅的速度。
臨桃府既然能三天完成變法,咱們平涼府也不能差太多!
五天,五天之內讓改革變法在平涼府順利完成!”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頓時在臉上露出了為難之色。
畢竟讓他們反對變法還行!
說動他人支持變法完全就是外行了!
不過就在這時,眾人之間有人突然笑道:“小人以為大人說的對,五天之內完成變法,這樣兗王必然能夠高看平涼府一眼,即便日後離開,也會美譽不斷!”
話畢,他又看向了眾人,一邊使著眼色,一邊說道:“若不是咱們平涼府沒有臨桃府那個條件,我都想三天助兗王完成變法!”
聽到這話,一開始眾人還有些疑惑。
可看著對方那不停使來的眼色,心中不由得產生了一股猜測。
變法越快,兗王離開的就越早!
如此,他們的安全也就更能得到保證了!
雖然說動大家支持變法雖然困難,但好處極大!
也正是因此,眾人醒悟過來之後,連忙轉變立場。
“我等剛才愚昧無知,不懂國家大義,如今才恍然大悟,願在此立誓,助兗王完成變法!”
“我也是,願意助兗王在平涼府完成變法!”
“我也是,我也是!”
看著眾人的反應,陳舊庭滿意的點了點頭。
眼前這些人終究不是腦子太笨,否則的話,還真是有點難辦了!
如今兗王已經到了平涼府,以對方的才智,肯定會有所發現。
為此他設了好幾個局!
不過為了更加保險一點,陳舊庭想了想後又囑咐道:“諸位,本官雖為平涼知府,但也公務繁忙,不能一直與諸位相見。
否則怠慢了公務,豈不是誤國誤民?
而今兗王也到了平涼府,若是沒有什麽急事,近段時間還是不要來往了。”
聽到這話,眾人頓時大吃一驚。
陳舊庭不願意跟他們來往了?
難不成是要拋棄他們?
尤其是陳舊庭與他們不同!
對方並沒有按照大家商議的計劃,將田畝低價賣給百姓。
反而是如實上繳糧稅!
再加上現在又要跟他們疏遠,這怎麽看,怎麽都像是拋棄了他們一樣。
最重要的是,陳舊庭雖然口中喊著反對變法,但做的事情卻沒有一件是在反對!
即便事情敗露,陳舊庭也沒有性命之危,相反,最終家破人亡的是他們!
一時間,整個反對變法陣營的人開始有些慌張了。
好在,此時有聰明人猜到了陳舊庭的目的。
見眾人臉色慌張,心中頓時就升起了討好陳舊庭的想法。
因此就笑嗬嗬的說道:“大人說的對,大人身為朝廷命官,理應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若是一直接見與我等,未免會耽誤了公務。
更何況此時兗王就在平涼府,他老人家看到了也會覺得大人不能盡職盡責。
這些天大人為改革變法一直奔走相告,還抽空召見我等,實在是殫精竭慮。
小人感激涕零,不願再打擾大人處理公務了。
還望大人能夠愛惜身體,繼續帶領我平涼府再創佳績。
小人再次拜謝大人之恩!”
他的話音落下,陳舊庭滿臉的笑容。
而四周眾人也從一開始的疑惑,到恍然大悟,以及最後的懊悔!
疑惑,自然是指他們不知對方為何突然拍起了馬屁。
而恍然大悟,則是因為明白了陳舊庭要與他們疏遠的原因。
兗王要是發現他們與陳舊庭交往過密,難免會有些懷疑。
至於最後的懊悔,當然是因為他們沒有及時反應過來,以至於沒能拍上這記響亮的馬屁。
不過此時也不算太晚,眾人連忙拿出了此生拍過最好的馬屁。
畢竟此時若是再不拍過去讓陳舊庭通體舒爽,日後可就徹底沒機會了!
而陳舊庭見到眾人如此,自然是開懷大笑的謙虛幾下。
最後看著眾人一個個的離開,他的表情才恢複到平靜。
因為對他來說,那些士紳無非也就是他可以隨意利用的棋子罷了!
被不在意人的吹捧,就算是能誇出花來,也絲毫不會引起內心的波動!
而隨著這些鄉紳賣力的說服各家盡快完成變法,並且以平涼府不能落後臨桃府為由後。
需要上繳糧稅的官吏鄉紳紳確實加快了動作!
畢竟誰都不想讓自己的家鄉落後於他人!
而得到消息的朱高爍再次被刷新了三觀!
當然,刷新他認知的並不是官吏鄉紳們那爭分奪秒的激情。
而是那些原本反對變法,卻又一夜之間改變態度的人。
竟然會主動說服他人!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皈依者狂熱嗎?”
朱高爍不得不想起這個代名詞。
因為這些人的所做所為真的特別狂熱!
甚至還有人為了說服他人變法,竟然願意付出代價去讓對方支持變法。
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
不過仔細想了想後,朱高爍又搖了搖頭。
雖然平涼府的一切都在向著改革變法去推進,可在這喜訊之中卻夾雜著一些怪異感。
無奈之下,他也隻好趁著醒酒的功夫,詢問起了腦海中的老幾位。
“幾位前輩,平涼府的事,我怎麽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啊?”
聞言,腦海裏的眾人頓時看了看朱元璋和諸葛亮。
但最後還是把目光放在了諸葛亮的身上。
畢竟對方是所有人裏最善內政的人,而朱元璋雖然起點低,了解民情。
但其本質仍舊還是一個皇帝,完全不如諸葛亮最有發言權。
那邊的朱元璋見眾人忽略自己,頓時就心有不滿。
可想著腦海裏的幾位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而他隻不過是一個平平無奇的開國皇帝!
所以心中的不滿又給強行壓了下去。
他何德何能可以跟這些人比啊!
甚至他都覺得,自己之所以能靈魂複生,很有可能是沾了朱高爍這個大孫的光!
而另一邊,諸葛亮也沒有廢話。
心中早就有過思索的他,很快就給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