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章 朱棣:這孫子,廢了!
我剛要造反,朱棣卻覺醒了金手指 作者:天藍色的襯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來瞻基這孩子也是被關的時間太長了!”
朱棣並沒有生氣大孫子突然從府上逃跑!
畢竟大孫子向往不被拘束的生活很正常!
隻是當看到老大開始偷偷調查老二的行蹤,他不由得一愣。
眼神中閃過幾絲詫異!
“老二這貨有什麽好調查的?無非也就是吃喝玩樂,不幹正事!”
更何況,老大打了好幾年的仗,享受享受也並不過分!
可很快,他腦海裏就冒出了一個震驚的猜測。
“不會是這樣吧?”
他當即就心中祈禱著翻開了下一頁。
【隨著你二弟近幾個月來的情報放在你的麵前,你幾近昏厥。】
【因為你從未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不是第一次逃離瑉王府了。】
【從你開始練武之際,他便每日趁所有人不注意從茅房翻牆,被你二弟秘密接走。】
【而他們兩人所去之處,竟然被你視作萬惡之源的煙花柳巷。】
【你心中明白,若是再不阻止,或許你這寶貝兒子這輩子都要完蛋!】
【但你又不敢簡單粗暴的繼續將他關在府上。】
【因為你的大孫要見爹,你的兒媳婦要見丈夫。】
【之前關他這麽久,卻從未見到一絲好轉,這讓你心中明白,他想要跑出去的心,是根本關不住的。】
【無奈之下,你也隻能學起上古先賢的做法,堵不如疏!】
【或許讓其任由下去,終有一天會感到膩,感到煩,到那時,他會痛改前非!】
【你將自己的想法說與妻子聽,她卻眉頭緊蹙滿是擔憂。更是提出來一個讓你心驚肉跳的建議。】
“這孫子,廢了!”
朱棣單手扶額,滿臉的哀愁。
僅僅隻是一時不察,大孫子朱瞻基就被老二給帶到溝裏去了!
而且更是經過了數月之久!
想改又怎麽可能改的掉?
至於老大那堵不如疏,更是癡心妄想!
老二老三這倆貨怕被老四抓,七老八十了都能跑到大明之外尋歡作樂!
越是疏鬆管教,反倒是會越來越誇張!
隻是他有一件非常非常好奇的事情,一直徘徊在心頭。
明明這次模擬的是老大不幹正事的人生!
為何迄今為止,老大並沒有入迷,反而是將其視為萬惡之源呢?
“難不成,老大並不是我之前想的那樣?”
朱棣摸了摸下巴,臉上充滿了迷茫。
不過等他再次翻開一頁後,頓時就明白自己膚淺了!
隻因老大自己雖然不情願,但其他人卻在助攻!
【你的妻子想讓你親自帶他,不讓他再去接觸二弟。】
【她認為以你的能耐,絕對能讓兒子對煙花柳巷徹底死心。】
【你明白她的意思,她這是在說你很會破壞情緒,一旦在兒子麵前引據經典,勢必會讓其厭惡,從而徹底杜絕這些心思。】
【可你也十分的擔憂,擔憂自己會把持不住,等拉出來了一個,自己卻反而陷進去了!】
【她麵對你的擔憂,很是溫柔的告訴你夫妻同心,她相信你!】
【你心中苦笑連連,因為就連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隻是麵對她的苦苦哀求,你也隻好準備咬牙一試。】
【你的寶貝兒子終於離開了他的二叔,你一直跟在他身邊寸步不離。】
“沒想到問題會出現在兒媳婦身上!”
朱棣有些哭笑不得。
畢竟他猜了很多人,卻唯獨沒有猜到是兒媳婦!
哪有主動讓丈夫去勾欄聽曲的?
即便是為了糾正兒子的錯誤也不行!
隻能說,是老大以往對妻子的恩愛和堅定,蒙蔽了對方的雙眼。
而看到老大竟然也有自知之明,他更是搖頭歎息。
“大孫子有沒有拉出來不知道,但你肯定是陷進去了!”
【當你親自帶他去酒樓聽曲之時,他卻仍舊沒有放鬆警惕。】
【這讓你不好實施計劃,免得讓他產生反彈心理。】
【好在隨著帶他去的次數一多,他也逐漸去除了尷尬與警惕。】
【甚至還與你說了很多交心的話,這些都是你以往從未聽到過的。】
【你很想再聽一聽他內心的真實想法,讓你們父子從此一心。】
【可你也明白,兒子的未來極為重要,他還年輕,若不能改邪歸正,日後恐怕難以成才!】
【但是當成才這兩個字在心頭冒起來之後,你卻愣在了原地,呆呆的看著兒子飲酒作樂。】
【兒子身為前太孫,若才華橫溢,恐有災禍,反倒是不學無術尚能保下性命!】
【你與四弟感情和睦,並不擔心流言蜚語,可兒子不行,他一直對四弟不服氣。】
【或許你不應該阻止他,反而要助他一臂之力。】
【這一刻,你念頭通達,開始陪著他一起尋歡作樂。】
看著模擬器裏老大的做法,朱棣眉頭緊蹙。
不能說老大做的不對,但也絕不能說是正確的!
畢竟老四雖然對親人很好,但老大父子又不知道這些。
走這一步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他不願子孫不學無術,成為庸庸碌碌之輩。
這是一個天大的矛盾,而他似乎也解不開!
“難道真就要聽之任之嗎?”
朱棣滿臉的不悅,可又別無他法!
【永樂第二十三年初,隨著馳道的修建完畢,你的父親帶二弟三弟揮兵北上。】
【兒子依舊在尋歡作樂,似乎不知愁為何物,但你卻愁容滿麵,不知該怎麽麵對妻子和兒媳。】
【這一日,你四弟前來拜訪你,他說自己第一次執掌朝政,需要你的幫攜。】
【他說的是那麽認真,語氣中也充滿了懇求。】
【你心中於心不忍,隻能幫攜他處理國家大事。】
【作為曾經的太子,你不少時間都在管理大明,對各項事物都是了然於胸。】
【他虛心求教,學的也非常之快,超乎你的想象。】
【當你要抽身離開之時,他卻說大明離不開你的幫助。】
【你暫時不明白他是試探,還是真情實意。】
【可此時此刻,你卻願意相信,隻因這是從未害過你的親弟弟。】
【你重新入朝聽政,幫著四弟出謀劃策。】
【兒子仍舊在尋歡作樂,可你還暫時看不清楚四弟的內心,隻能忍痛暫且放任。】
朱棣並沒有生氣大孫子突然從府上逃跑!
畢竟大孫子向往不被拘束的生活很正常!
隻是當看到老大開始偷偷調查老二的行蹤,他不由得一愣。
眼神中閃過幾絲詫異!
“老二這貨有什麽好調查的?無非也就是吃喝玩樂,不幹正事!”
更何況,老大打了好幾年的仗,享受享受也並不過分!
可很快,他腦海裏就冒出了一個震驚的猜測。
“不會是這樣吧?”
他當即就心中祈禱著翻開了下一頁。
【隨著你二弟近幾個月來的情報放在你的麵前,你幾近昏厥。】
【因為你從未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不是第一次逃離瑉王府了。】
【從你開始練武之際,他便每日趁所有人不注意從茅房翻牆,被你二弟秘密接走。】
【而他們兩人所去之處,竟然被你視作萬惡之源的煙花柳巷。】
【你心中明白,若是再不阻止,或許你這寶貝兒子這輩子都要完蛋!】
【但你又不敢簡單粗暴的繼續將他關在府上。】
【因為你的大孫要見爹,你的兒媳婦要見丈夫。】
【之前關他這麽久,卻從未見到一絲好轉,這讓你心中明白,他想要跑出去的心,是根本關不住的。】
【無奈之下,你也隻能學起上古先賢的做法,堵不如疏!】
【或許讓其任由下去,終有一天會感到膩,感到煩,到那時,他會痛改前非!】
【你將自己的想法說與妻子聽,她卻眉頭緊蹙滿是擔憂。更是提出來一個讓你心驚肉跳的建議。】
“這孫子,廢了!”
朱棣單手扶額,滿臉的哀愁。
僅僅隻是一時不察,大孫子朱瞻基就被老二給帶到溝裏去了!
而且更是經過了數月之久!
想改又怎麽可能改的掉?
至於老大那堵不如疏,更是癡心妄想!
老二老三這倆貨怕被老四抓,七老八十了都能跑到大明之外尋歡作樂!
越是疏鬆管教,反倒是會越來越誇張!
隻是他有一件非常非常好奇的事情,一直徘徊在心頭。
明明這次模擬的是老大不幹正事的人生!
為何迄今為止,老大並沒有入迷,反而是將其視為萬惡之源呢?
“難不成,老大並不是我之前想的那樣?”
朱棣摸了摸下巴,臉上充滿了迷茫。
不過等他再次翻開一頁後,頓時就明白自己膚淺了!
隻因老大自己雖然不情願,但其他人卻在助攻!
【你的妻子想讓你親自帶他,不讓他再去接觸二弟。】
【她認為以你的能耐,絕對能讓兒子對煙花柳巷徹底死心。】
【你明白她的意思,她這是在說你很會破壞情緒,一旦在兒子麵前引據經典,勢必會讓其厭惡,從而徹底杜絕這些心思。】
【可你也十分的擔憂,擔憂自己會把持不住,等拉出來了一個,自己卻反而陷進去了!】
【她麵對你的擔憂,很是溫柔的告訴你夫妻同心,她相信你!】
【你心中苦笑連連,因為就連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隻是麵對她的苦苦哀求,你也隻好準備咬牙一試。】
【你的寶貝兒子終於離開了他的二叔,你一直跟在他身邊寸步不離。】
“沒想到問題會出現在兒媳婦身上!”
朱棣有些哭笑不得。
畢竟他猜了很多人,卻唯獨沒有猜到是兒媳婦!
哪有主動讓丈夫去勾欄聽曲的?
即便是為了糾正兒子的錯誤也不行!
隻能說,是老大以往對妻子的恩愛和堅定,蒙蔽了對方的雙眼。
而看到老大竟然也有自知之明,他更是搖頭歎息。
“大孫子有沒有拉出來不知道,但你肯定是陷進去了!”
【當你親自帶他去酒樓聽曲之時,他卻仍舊沒有放鬆警惕。】
【這讓你不好實施計劃,免得讓他產生反彈心理。】
【好在隨著帶他去的次數一多,他也逐漸去除了尷尬與警惕。】
【甚至還與你說了很多交心的話,這些都是你以往從未聽到過的。】
【你很想再聽一聽他內心的真實想法,讓你們父子從此一心。】
【可你也明白,兒子的未來極為重要,他還年輕,若不能改邪歸正,日後恐怕難以成才!】
【但是當成才這兩個字在心頭冒起來之後,你卻愣在了原地,呆呆的看著兒子飲酒作樂。】
【兒子身為前太孫,若才華橫溢,恐有災禍,反倒是不學無術尚能保下性命!】
【你與四弟感情和睦,並不擔心流言蜚語,可兒子不行,他一直對四弟不服氣。】
【或許你不應該阻止他,反而要助他一臂之力。】
【這一刻,你念頭通達,開始陪著他一起尋歡作樂。】
看著模擬器裏老大的做法,朱棣眉頭緊蹙。
不能說老大做的不對,但也絕不能說是正確的!
畢竟老四雖然對親人很好,但老大父子又不知道這些。
走這一步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他不願子孫不學無術,成為庸庸碌碌之輩。
這是一個天大的矛盾,而他似乎也解不開!
“難道真就要聽之任之嗎?”
朱棣滿臉的不悅,可又別無他法!
【永樂第二十三年初,隨著馳道的修建完畢,你的父親帶二弟三弟揮兵北上。】
【兒子依舊在尋歡作樂,似乎不知愁為何物,但你卻愁容滿麵,不知該怎麽麵對妻子和兒媳。】
【這一日,你四弟前來拜訪你,他說自己第一次執掌朝政,需要你的幫攜。】
【他說的是那麽認真,語氣中也充滿了懇求。】
【你心中於心不忍,隻能幫攜他處理國家大事。】
【作為曾經的太子,你不少時間都在管理大明,對各項事物都是了然於胸。】
【他虛心求教,學的也非常之快,超乎你的想象。】
【當你要抽身離開之時,他卻說大明離不開你的幫助。】
【你暫時不明白他是試探,還是真情實意。】
【可此時此刻,你卻願意相信,隻因這是從未害過你的親弟弟。】
【你重新入朝聽政,幫著四弟出謀劃策。】
【兒子仍舊在尋歡作樂,可你還暫時看不清楚四弟的內心,隻能忍痛暫且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