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9章 老大朱高熾:老爺子以後該怎麽去見爺爺?
我剛要造反,朱棣卻覺醒了金手指 作者:天藍色的襯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付出就有迴報,那這世上就沒有完不成的事情!”
昨日深夜,他看著禮部一眾官吏忙活的身影,深深認識了這句話。
對麵的朱高爍接過了簿子,開口勉勵了幾句,就讓楊清離開了。
畢竟他這裏也沒有什麽事情吩咐,而且昨日對方熬了一夜,是該休息休息了。
等對方離開之後,朱高爍拿著統計完成的數量,認真看了下去。
與他想象中的差別不大!
富裕地區的學院和私塾遠超普通地區的數倍。
而那些貧瘠地區的數量,又差了普通地區的數倍!
“任重而道遠啊!”
朱高爍歎了口氣。
上千個縣城,竟然還不到兩千座私塾和學院。
甚至大部分都是私塾!
而私塾之所以叫做私塾,那是當地富豪鄉紳資助的,並不屬於官府。
就算是私塾,很多縣城就隻有一座!
朱高爍深知一句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想要科教興國,必須先教出來才行!
隻可惜,以大明目前的師資力量,還不足以在全國各縣鋪設學院。
而且他一個兗王,名不正言不順。
想到這,朱高爍頓時就下定了某種決心。
“或許我也該動一動了!”
而就在他心動瞬間,腦海裏的朱元璋冒了泡。
“小四,那個數據能再看一眼嗎?咱沒看清楚!”
聽到這話,朱高爍不由得一愣。
隨即就再重新看了一遍。
隻是看完之後,腦海裏的朱元璋卻狂怒不已。
“這個逆子,他怎麽當的皇帝?”
見此,腦海裏的老幾位連忙上前安撫他。
“其實小四的爹幹的也不錯,你看他.....”
“對,對,小四的爹是真不錯,我們都是看在眼裏的!”
“重八兄,別生氣了,你這幹生氣也沒用,就算等他駕崩,你也教訓不了他。還不如好好輔導小四!”
隨著腦海裏的老幾位開勸,朱元璋總算是沒了火氣。
隻是朱高爍很好奇,這朱元璋怎麽突然間這麽大火氣?
接下來的幾天。
原本還猶如鹹魚一般,對漢王和太孫無動於衷的兗王一黨。
突然就爆發了猛烈的還擊!
“漢王殿下言過其實,兗王乃是忠心為國,日月可鑒,又怎會有其他心思?”
“太孫殿下不知是從哪裏聽來的謠言?若是天下百姓知道了,也不知會有多寒心!”
“漢王殿下.....”
“太孫殿下.....”
一時之間,老二朱高煦和朱瞻基完全就招架不住,節節敗退。
不,是一敗塗地才對!
連個像樣的攻擊都沒有,就被打的落花流水。
直接就讓兩人目瞪口呆,滿臉的不可思議。
啥時候兗王黨這麽厲害了?
鑒於朝中的局勢,老大朱高熾有些摸不清楚,所以秘密前來兗王府。
“四弟,我看你最近火氣有點旺啊!”
聽到這話,朱高爍笑嗬嗬的擺了擺手。
“大哥,你放心,答應你的,我絕對會做到,大侄子那邊你就放心吧!”
這頓時就讓朱高熾鬆了口氣。
畢竟他看老四反擊這麽厲害,還以為對方是不打算繼續讓寶貝兒子胡鬧了!
如今一問,才知道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過他也很好奇,朱高爍為何突然就爆發了。
“四弟最近遇到了什麽煩心事?”
畢竟如果不是遇到什麽煩心事,也不會看著朱瞻基在那裏胡鬧,感到心煩了。
聞言,朱高爍歎了口氣,隨即就將前段時間整理出來的數據拿到了老大麵前。
“大哥,你看看這些數據!”
“嗯?”
老大滿臉的詫異,結果簿子就翻開了起來。
可越看就越是睜大了雙眼。
最終,他忍不住皺眉問道:“如今的情況,恐怕更加艱難吧?”
畢竟各縣的數據有十幾年前的,也有幾年前的,並不準確。
但老大朱高熾也能猜到,各地的情況隨著時間流逝,會越來越加劇!
朱高爍輕輕搖了搖頭。
“具體的情況是好還是壞,就隻能等到年底了。”
畢竟這些年朝廷過的也稍微富裕了點,外加全國各縣都在興建水利,比往年也會好過一些!
隻是,是否會增加學院,要靠當地縣令的施政手段。
有的縣令重視教育,或許會咬緊牙關增添學院。
也有的縣令會認為稅收更重要,鼓勵百姓開墾良田。
當然,更會有一些庸碌的縣令,放棄對學院的資助。
什麽情況都可能有,就連朱高爍也不能打包票。
對麵的老大朱高熾見此,不由得滿臉愁容。
“爺爺當年活著的時候要求各縣都要有學院,更是要求百姓會讀大誥,沒想到這才多少年過去,都變成這樣了!”
他擔心老爺子下去之後,很有可能會過不上好日子!
就爺爺那暴脾氣,不抽上幾頓,肯定是不解氣的!
而朱高爍聽著他說的話,忽然就明白了為何前幾天朱元璋會突然暴怒。
原來根源還真在這學院的事情上!
想到這,他笑嗬嗬的說道:“大哥,今時不同往日,再說了,我這幾天就在想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老大聞言,頓時就搖了搖頭。
“怎麽解決?這事根本就不是銀子的事!”
天下學子雖然多,但他們的目標在科舉取士,而不是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所以區區一些銀子,根本不可能讓他們轉變想法。
朱高爍聞言,卻笑嗬嗬的說道:“大哥,我當然知道現在不可能改變,但這是一件百年大計,隻要持之以恆,總能有所收獲!”
即便大部分學子不想教書育人,但總有那麽一些人願意!
如今他不是皇帝,沒有那麽大的權利,給那些教書先生官吏的身份。
但完全可以提高待遇,讓那些願意教書育人的人不會白白辛苦。
雖然一開始收效甚微,但堅持下去,那些教書先生日積月累,逐年增加,總會有星火燎原之勢。
對麵的老大見他看得這麽開,倒是沒有怎麽意外。
畢竟老四有銀子,有能力,有手段,而且日後還是皇帝。
隻要持之以恆,確實可以做到!
可他擔心的是老爺子!
老爺子駕崩之後,該怎麽去見爺爺?
昨日深夜,他看著禮部一眾官吏忙活的身影,深深認識了這句話。
對麵的朱高爍接過了簿子,開口勉勵了幾句,就讓楊清離開了。
畢竟他這裏也沒有什麽事情吩咐,而且昨日對方熬了一夜,是該休息休息了。
等對方離開之後,朱高爍拿著統計完成的數量,認真看了下去。
與他想象中的差別不大!
富裕地區的學院和私塾遠超普通地區的數倍。
而那些貧瘠地區的數量,又差了普通地區的數倍!
“任重而道遠啊!”
朱高爍歎了口氣。
上千個縣城,竟然還不到兩千座私塾和學院。
甚至大部分都是私塾!
而私塾之所以叫做私塾,那是當地富豪鄉紳資助的,並不屬於官府。
就算是私塾,很多縣城就隻有一座!
朱高爍深知一句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想要科教興國,必須先教出來才行!
隻可惜,以大明目前的師資力量,還不足以在全國各縣鋪設學院。
而且他一個兗王,名不正言不順。
想到這,朱高爍頓時就下定了某種決心。
“或許我也該動一動了!”
而就在他心動瞬間,腦海裏的朱元璋冒了泡。
“小四,那個數據能再看一眼嗎?咱沒看清楚!”
聽到這話,朱高爍不由得一愣。
隨即就再重新看了一遍。
隻是看完之後,腦海裏的朱元璋卻狂怒不已。
“這個逆子,他怎麽當的皇帝?”
見此,腦海裏的老幾位連忙上前安撫他。
“其實小四的爹幹的也不錯,你看他.....”
“對,對,小四的爹是真不錯,我們都是看在眼裏的!”
“重八兄,別生氣了,你這幹生氣也沒用,就算等他駕崩,你也教訓不了他。還不如好好輔導小四!”
隨著腦海裏的老幾位開勸,朱元璋總算是沒了火氣。
隻是朱高爍很好奇,這朱元璋怎麽突然間這麽大火氣?
接下來的幾天。
原本還猶如鹹魚一般,對漢王和太孫無動於衷的兗王一黨。
突然就爆發了猛烈的還擊!
“漢王殿下言過其實,兗王乃是忠心為國,日月可鑒,又怎會有其他心思?”
“太孫殿下不知是從哪裏聽來的謠言?若是天下百姓知道了,也不知會有多寒心!”
“漢王殿下.....”
“太孫殿下.....”
一時之間,老二朱高煦和朱瞻基完全就招架不住,節節敗退。
不,是一敗塗地才對!
連個像樣的攻擊都沒有,就被打的落花流水。
直接就讓兩人目瞪口呆,滿臉的不可思議。
啥時候兗王黨這麽厲害了?
鑒於朝中的局勢,老大朱高熾有些摸不清楚,所以秘密前來兗王府。
“四弟,我看你最近火氣有點旺啊!”
聽到這話,朱高爍笑嗬嗬的擺了擺手。
“大哥,你放心,答應你的,我絕對會做到,大侄子那邊你就放心吧!”
這頓時就讓朱高熾鬆了口氣。
畢竟他看老四反擊這麽厲害,還以為對方是不打算繼續讓寶貝兒子胡鬧了!
如今一問,才知道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過他也很好奇,朱高爍為何突然就爆發了。
“四弟最近遇到了什麽煩心事?”
畢竟如果不是遇到什麽煩心事,也不會看著朱瞻基在那裏胡鬧,感到心煩了。
聞言,朱高爍歎了口氣,隨即就將前段時間整理出來的數據拿到了老大麵前。
“大哥,你看看這些數據!”
“嗯?”
老大滿臉的詫異,結果簿子就翻開了起來。
可越看就越是睜大了雙眼。
最終,他忍不住皺眉問道:“如今的情況,恐怕更加艱難吧?”
畢竟各縣的數據有十幾年前的,也有幾年前的,並不準確。
但老大朱高熾也能猜到,各地的情況隨著時間流逝,會越來越加劇!
朱高爍輕輕搖了搖頭。
“具體的情況是好還是壞,就隻能等到年底了。”
畢竟這些年朝廷過的也稍微富裕了點,外加全國各縣都在興建水利,比往年也會好過一些!
隻是,是否會增加學院,要靠當地縣令的施政手段。
有的縣令重視教育,或許會咬緊牙關增添學院。
也有的縣令會認為稅收更重要,鼓勵百姓開墾良田。
當然,更會有一些庸碌的縣令,放棄對學院的資助。
什麽情況都可能有,就連朱高爍也不能打包票。
對麵的老大朱高熾見此,不由得滿臉愁容。
“爺爺當年活著的時候要求各縣都要有學院,更是要求百姓會讀大誥,沒想到這才多少年過去,都變成這樣了!”
他擔心老爺子下去之後,很有可能會過不上好日子!
就爺爺那暴脾氣,不抽上幾頓,肯定是不解氣的!
而朱高爍聽著他說的話,忽然就明白了為何前幾天朱元璋會突然暴怒。
原來根源還真在這學院的事情上!
想到這,他笑嗬嗬的說道:“大哥,今時不同往日,再說了,我這幾天就在想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老大聞言,頓時就搖了搖頭。
“怎麽解決?這事根本就不是銀子的事!”
天下學子雖然多,但他們的目標在科舉取士,而不是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所以區區一些銀子,根本不可能讓他們轉變想法。
朱高爍聞言,卻笑嗬嗬的說道:“大哥,我當然知道現在不可能改變,但這是一件百年大計,隻要持之以恆,總能有所收獲!”
即便大部分學子不想教書育人,但總有那麽一些人願意!
如今他不是皇帝,沒有那麽大的權利,給那些教書先生官吏的身份。
但完全可以提高待遇,讓那些願意教書育人的人不會白白辛苦。
雖然一開始收效甚微,但堅持下去,那些教書先生日積月累,逐年增加,總會有星火燎原之勢。
對麵的老大見他看得這麽開,倒是沒有怎麽意外。
畢竟老四有銀子,有能力,有手段,而且日後還是皇帝。
隻要持之以恆,確實可以做到!
可他擔心的是老爺子!
老爺子駕崩之後,該怎麽去見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