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4章 朱棣:後世之人要評價老四虐待六十多歲的老人?
我剛要造反,朱棣卻覺醒了金手指 作者:天藍色的襯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二這小子還挺聰明,可惜,就是太晚了!”
看著模擬器裏老二朱高煦反應了過來,朱棣不由得笑出了得意的聲音。
上一次的模擬,他消滅了南方諸國,而這一次他準備再接再厲。
畢竟大明第一任皇帝的稱號,他還是想搶一搶的。
【永承二年十月,你率領大軍返迴了順天。】
【四弟並沒有詢問父親的蹤跡,想必他早已得到了消息。】
【果然沒有出乎你的意料,你很快就受到了調遣。】
【永承三年初,父親從烏斯藏送來了命令,他命你征召南方大軍,準備從烏斯藏開始南征。】
【永承三年七月,當你征召完大軍帶去烏斯藏時,卻又接到了命令。】
【他讓你趕赴古天竺,早在數月前,古天竺就有不少城池主動投降,如今父親已經深入古天竺腹地。】
“嗯?有人投降?”
看著模擬器裏古天竺有人投降,朱棣滿臉的不可思議。
這可是之前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不過很快,他就醒悟了過來。
大明南方軍隊的調動肯定瞞不過周邊各國。
如此人心浮動下,有人投降十分正常。
【永承四年初,當你趕至古天竺後,才發現此地已經化為明土。】
【如今父親正在進攻暹羅,甚至已經打到了王城。】
【這令你心中充滿了錯愕與不解,因為古天竺百姓眾多,幾乎與大明相當。】
【父親區區數千人,是如何打下此地的。】
【不過看著麻木,沒有任何反抗的古天竺百姓,你逐漸有了些許的醒悟。】
【他們不懂得什麽叫做反抗,隻知道逆來順受,這令你心中感到發寒。】
【因為這樣的民族,沒有任何未來可言。】
【永承四年中,南方諸國隻剩下了幾塊地方,但就在父親準備一鼓作氣之時,卻因水土不服患了疾病。】
【好在四弟修建的馳道已經到達了安南,完全可以讓父親返迴大明救治。】
“打的這麽快?”
朱棣的臉上滿是不可思議。
他才區區數千人,竟然把古天竺給打下了。
不過看著老二說古天竺百姓麻木不懂反抗,他頓時就有些恍然大悟。
畢竟此地那麽多人,倘若真懂的反抗,以往那麽多次模擬也不會被輕鬆拿下了。
正如老二說的那樣,這樣的民族沒有任何未來可言。
好在如今大明拿下了此地,必將會推行華夏文化。
隻是讓他感到可惜的,是老二帶領大軍來的太晚了。
否則又豈會拖到自己生病?
按照時間推算,如今模擬器裏已經到了永樂二十六年中。
這距離他之前駕崩的時間,還隻剩下了區區半年多。
“不知道我是會駕崩在路上,還是到了順天才駕崩!”
因為這兩者有著不同的結果!
【父親北上順天之時,你也帶著行軍近一年的大軍攻打剩餘幾國。】
【戰爭十分輕鬆,甚至不等開打便有人主動投降。】
【對這些人來說,融入大明懷抱,是一件幸事。】
【大明接洽了他們,一定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永承四年八月,你快馬加鞭極速北上,你害怕父親的病情會越來越惡化。】
【而當你行進至應天時,父親的情況也傳到了你的手中。】
【如你預料的那般,他的病情果真開始惡化,甚至也有可能撐不到迴順天的那一天。】
【你心急如焚,隻能再次加快速度希望能夠追上父親的腳步。】
“我要死了!”
朱棣滿臉的坦然,畢竟他看過了無數次自己的死亡。
隻是他也有些遺憾,因為一旦他駕崩,就真的再也見不到爹了。
畢竟如今他爹在老四的身上!
【永承五年初,你終於追趕上了父親的腳步,如今的他隻能躺在馬車裏苟延殘喘。】
【你對他這般模樣,除了心疼之外,也有不滿。】
【若不是他執意攻打南方諸國,也不會這副模樣返迴順天,甚至如今很有可能再也到不了順天。】
【四弟一定會因為他,在史書上留下一些罵名。】
【永承五年二月,父親的馬車距離順天隻剩下了兩個月的路程。】
【可你看著他的模樣,覺得他一定撐不到順天了。】
【但也就在這時,大侄子出現了,他一連番讓你看不懂的診治,竟然讓父親暫時恢複了清醒的狀態。】
“如果我真死在了外麵,確實會讓老四名聲有損!”
朱棣歎了口氣,他也知道老二的擔心並不多餘。
退位的太上皇死在外麵,後世之人該如何評價老四?
虐待六十多歲的老人?
還是故意讓他這個太上皇死在外麵,以免影響了老四的權勢?
總之,朱棣想想就能知道,後世對老四的評價一定不怎麽好。
【永承五年四月,父親的馬車終於見到了順天城的輪廓。】
【四弟早已率領文武百官十裏相迎,他見到父親的馬車後,就狂奔了過來。】
【或許是因為順天的到達讓父親失去了心氣,他才僅僅迴來兩天,就再次躺在了病床上。】
【這一次,即便大侄子全力救治,也不能挽迴他的性命。】
【永承第五年四月中,父親躺在病床上駕崩了。】
【他的駕崩讓你泣不成聲,雖然他的一生不好評價,有好有壞,但最令你記憶深刻的是他的鞭子。】
【雖然你再也不用承受那些皮肉之苦,可父親也永遠的離你而去!】
看著模擬器裏的描述,朱棣不由得目瞪口呆。
他的死並不意外!
意外的是老二最後的感慨。
“這孩子記憶最深的竟然是挨打的時候!”
想到這裏,朱棣頓時陷入了思考。
“要不我再多抽他幾鞭子?”
因為他想給老二留下更多的迴憶!
【永承第五年七月,四弟與你們一同帶著父親的身軀,出發前往應天。】
【因為你們兄弟幾人一致決定要讓他安葬在應天的皇陵。】
【這是爺爺和大伯安葬的地方,等他下去之後,想必也不會感到孤單寂寞。】
【你獨自為父親守靈,每日訴說心中對他的思念。】
【但隨著永承第六年開始,四弟的一道召令讓你不得不返迴順天。】
【四弟說,接下來又要打仗了,而且還是內戰!】
看著模擬器裏老二朱高煦反應了過來,朱棣不由得笑出了得意的聲音。
上一次的模擬,他消滅了南方諸國,而這一次他準備再接再厲。
畢竟大明第一任皇帝的稱號,他還是想搶一搶的。
【永承二年十月,你率領大軍返迴了順天。】
【四弟並沒有詢問父親的蹤跡,想必他早已得到了消息。】
【果然沒有出乎你的意料,你很快就受到了調遣。】
【永承三年初,父親從烏斯藏送來了命令,他命你征召南方大軍,準備從烏斯藏開始南征。】
【永承三年七月,當你征召完大軍帶去烏斯藏時,卻又接到了命令。】
【他讓你趕赴古天竺,早在數月前,古天竺就有不少城池主動投降,如今父親已經深入古天竺腹地。】
“嗯?有人投降?”
看著模擬器裏古天竺有人投降,朱棣滿臉的不可思議。
這可是之前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不過很快,他就醒悟了過來。
大明南方軍隊的調動肯定瞞不過周邊各國。
如此人心浮動下,有人投降十分正常。
【永承四年初,當你趕至古天竺後,才發現此地已經化為明土。】
【如今父親正在進攻暹羅,甚至已經打到了王城。】
【這令你心中充滿了錯愕與不解,因為古天竺百姓眾多,幾乎與大明相當。】
【父親區區數千人,是如何打下此地的。】
【不過看著麻木,沒有任何反抗的古天竺百姓,你逐漸有了些許的醒悟。】
【他們不懂得什麽叫做反抗,隻知道逆來順受,這令你心中感到發寒。】
【因為這樣的民族,沒有任何未來可言。】
【永承四年中,南方諸國隻剩下了幾塊地方,但就在父親準備一鼓作氣之時,卻因水土不服患了疾病。】
【好在四弟修建的馳道已經到達了安南,完全可以讓父親返迴大明救治。】
“打的這麽快?”
朱棣的臉上滿是不可思議。
他才區區數千人,竟然把古天竺給打下了。
不過看著老二說古天竺百姓麻木不懂反抗,他頓時就有些恍然大悟。
畢竟此地那麽多人,倘若真懂的反抗,以往那麽多次模擬也不會被輕鬆拿下了。
正如老二說的那樣,這樣的民族沒有任何未來可言。
好在如今大明拿下了此地,必將會推行華夏文化。
隻是讓他感到可惜的,是老二帶領大軍來的太晚了。
否則又豈會拖到自己生病?
按照時間推算,如今模擬器裏已經到了永樂二十六年中。
這距離他之前駕崩的時間,還隻剩下了區區半年多。
“不知道我是會駕崩在路上,還是到了順天才駕崩!”
因為這兩者有著不同的結果!
【父親北上順天之時,你也帶著行軍近一年的大軍攻打剩餘幾國。】
【戰爭十分輕鬆,甚至不等開打便有人主動投降。】
【對這些人來說,融入大明懷抱,是一件幸事。】
【大明接洽了他們,一定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永承四年八月,你快馬加鞭極速北上,你害怕父親的病情會越來越惡化。】
【而當你行進至應天時,父親的情況也傳到了你的手中。】
【如你預料的那般,他的病情果真開始惡化,甚至也有可能撐不到迴順天的那一天。】
【你心急如焚,隻能再次加快速度希望能夠追上父親的腳步。】
“我要死了!”
朱棣滿臉的坦然,畢竟他看過了無數次自己的死亡。
隻是他也有些遺憾,因為一旦他駕崩,就真的再也見不到爹了。
畢竟如今他爹在老四的身上!
【永承五年初,你終於追趕上了父親的腳步,如今的他隻能躺在馬車裏苟延殘喘。】
【你對他這般模樣,除了心疼之外,也有不滿。】
【若不是他執意攻打南方諸國,也不會這副模樣返迴順天,甚至如今很有可能再也到不了順天。】
【四弟一定會因為他,在史書上留下一些罵名。】
【永承五年二月,父親的馬車距離順天隻剩下了兩個月的路程。】
【可你看著他的模樣,覺得他一定撐不到順天了。】
【但也就在這時,大侄子出現了,他一連番讓你看不懂的診治,竟然讓父親暫時恢複了清醒的狀態。】
“如果我真死在了外麵,確實會讓老四名聲有損!”
朱棣歎了口氣,他也知道老二的擔心並不多餘。
退位的太上皇死在外麵,後世之人該如何評價老四?
虐待六十多歲的老人?
還是故意讓他這個太上皇死在外麵,以免影響了老四的權勢?
總之,朱棣想想就能知道,後世對老四的評價一定不怎麽好。
【永承五年四月,父親的馬車終於見到了順天城的輪廓。】
【四弟早已率領文武百官十裏相迎,他見到父親的馬車後,就狂奔了過來。】
【或許是因為順天的到達讓父親失去了心氣,他才僅僅迴來兩天,就再次躺在了病床上。】
【這一次,即便大侄子全力救治,也不能挽迴他的性命。】
【永承第五年四月中,父親躺在病床上駕崩了。】
【他的駕崩讓你泣不成聲,雖然他的一生不好評價,有好有壞,但最令你記憶深刻的是他的鞭子。】
【雖然你再也不用承受那些皮肉之苦,可父親也永遠的離你而去!】
看著模擬器裏的描述,朱棣不由得目瞪口呆。
他的死並不意外!
意外的是老二最後的感慨。
“這孩子記憶最深的竟然是挨打的時候!”
想到這裏,朱棣頓時陷入了思考。
“要不我再多抽他幾鞭子?”
因為他想給老二留下更多的迴憶!
【永承第五年七月,四弟與你們一同帶著父親的身軀,出發前往應天。】
【因為你們兄弟幾人一致決定要讓他安葬在應天的皇陵。】
【這是爺爺和大伯安葬的地方,等他下去之後,想必也不會感到孤單寂寞。】
【你獨自為父親守靈,每日訴說心中對他的思念。】
【但隨著永承第六年開始,四弟的一道召令讓你不得不返迴順天。】
【四弟說,接下來又要打仗了,而且還是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