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7章 朱棣:這小子臉皮還挺厚!
我剛要造反,朱棣卻覺醒了金手指 作者:天藍色的襯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會連續開了三天,第一天商討集糧草物資,抽調哪支軍隊。】
【第二天,開始討論如何接收整個欽察汗國,派哪位大臣主政此地。】
【第三天,朝臣開始議論此地未來的施政方針。】
【與帖木兒帝國相比,欽察汗國的地盤更大,想要拿下耗費的時間也會更久。】
【你已經做好了征戰數年的準備,可四弟似乎有意留你在京城。】
看著模擬器裏老四要留老二朱高煦在京城。
朱棣頓時就明白了過來。
“看來老二的上帝之鞭人生要開始了!”
畢竟上帝之鞭一聽就跟武器有關!
如今被留在京城,才有機會打造出昊天上帝的神鞭。
可很快,朱棣就被打了臉。
【你拿出了他曾經的保證,讓他終於同意你帶領大軍攻伐欽察汗國。】
【永承第十六年四月,各地抽調的大軍來京集合。】
【得益於欽察汗國疆域太大,你終於統帥了將近五十萬大軍。】
【你覺得自己距離統帥百萬大軍,就要相差不遠了。】
【四弟於城外與你送別,隻是你最擔心的還是大哥。】
【他的年紀也大了,身體又一直不好,你不知道等自己迴來之時還能否再見到他。】
【可你也明白,好男兒誌在四方,你身為大明漢王,就理應為大明開疆擴土,建立功勳。】
“老四怎麽就讓他出去了呢?”
朱棣急得直拍大腿。
畢竟老二這一去,少說也要有四五年才能迴來。
如此豈不是要耽誤對方成為上帝之鞭的時間了?
雖然老二的雄心壯誌讓他認同,但這一次對方的模擬不是大將軍王。
帶兵打仗根本就不是對方的人生!
【你再次感受到了馳道的便利,五十萬大軍僅僅隻用了十個月的時間,便來到了與欽察汗國的交界處。】
【麵對大明的來襲,欽察汗國早已枕戈待旦,還未等大軍站穩腳跟,騎兵就已敵軍就已經展開了四麵進攻。】
【他們似乎是想要讓大明自亂陣腳,難以防守各處關隘。】
【你對此毫不在意,因為大明的火器足以將所有敵人抵禦在城牆之外。】
【永承十七年三月,先鋒樊忠率五萬大軍出城深入敵軍身後,右軍統帥周全率五萬大軍自上而下。】
【你於邊境交界指揮大軍,對欽察汗國來犯之敵進行圍剿。】
【四月,敵軍三麵被圍,隻能深入大明腹地,原帖木兒帝國的疆域。】
【五月,你指揮大軍步步緊逼,采取圍三缺一的打法,優先應用火炮消滅敵軍騎兵力量。】
【六月,近十萬敵軍被殲滅,此次主動進攻大明邊境的欽察大軍徹底消失。】
【七月,你下令全軍整備,養足精神,準備殺入欽察汗國。】
看著模擬器裏老二隻是用了很傳統的圍三缺一打法,朱棣倒是感到有些可惜。
“可惜,老二那小子沒發揮出什麽優秀的指揮能力。”
畢竟大明軍隊裝備的武器相比於欽察汗國來說,完全是降維打擊。
區區十萬來犯之敵,隻需派出數萬大軍便足以消滅。
而老二帶兵打仗與平時完全不同,一直很講究謹慎。
竟然用了全部兵力來圍困這些敵人!
可以說,無論是在裝備,還是在兵力上,欽察汗國的這支大軍,都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
【八月,你的指揮大營深入欽察汗國百裏,同時後方馳道加緊修建。】
【九月,樊忠的先鋒圍困欽察汗國的一座古城,敵軍誓死不降。】
【其餘左右兩軍分率十萬大軍一路高歌猛進。】
【十月,隨著馳道修建出一些,火炮終於運送至前線戰場。】
【在上千門火炮的轟擊之下,欽察汗國的那座古城就如同瓦礫一般被轟擊成了碎渣。】
【原本誓死不降的敵軍,幾乎是在頃刻間跪地投降。】
【十一月,天氣逐漸寒冷,你為避免大軍出現非戰鬥減員,於是下令收縮兵力進行休整。】
【欽察汗國的天氣與原本的瓦剌韃靼幾乎相近,才剛剛入冬,鵝毛一般的大雪就覆蓋了天地。】
“這火炮還是厲害啊!”
朱棣的眼中滿是豔羨。
他老了,就算能耍賴帶著大軍北伐又南征。
可也隻有短短幾年時間!
而老二這小子還有好幾十年可活!
如果是大將軍王的模擬,對方不知會打多久的仗。
看著一座座城池被攻陷,一個個國家被拿下。
那種滋味,朱棣想想就羨慕!
【十二月,欽察汗國騎兵冒死夜襲,可麵對火銃,他們還是想一個個活靶子。】
【在火銃和火炮的轟擊下,反倒是給烏漆嘛黑的晚上,增添了幾分亮光。】
【永承第十八年初,大雪仍舊沒有停下,而欽察汗國的軍隊再也不敢發動夜襲了。】
【他們派來了使者,想要割地賠款,以求大明退兵。】
【可對你來說,朝廷都已經決定了此地未來的施政方針,你若是接受他們的求和,定會被人罵死。】
【你令人將使者扔出了大營,以此來表達你絕不會停止戰爭。】
“這麽快就求和了?”
看著欽察汗國送來了降書,朱棣有些意外。
畢竟欽察汗國是前元各勢力中最強的一個。
沒想到大明才與他們交戰數月,就已經準備求和了。
而對於老二把使者扔出大營之外的事情,他倒是沒有太過在意。
畢竟正如老二說的那樣,朝廷都已經決定拿下這些地方該如何管理了。
此時又怎麽可能退兵?
【二月,欽察汗國又派來了另一位使者,他們帶著好幾大車的金銀珠寶,以及上百位漂亮女子。】
【而他們的求和書,也增加了幾塊地方割讓給大明。】
【東西你收了,求和書以及使者被你扔出了大營。】
【欽察汗國用你的東西來收買你,簡直是倒反天罡。】
看著模擬器裏老二朱高煦的做法,朱棣先是一愣,隨後就笑罵了一句。
“這小子,臉皮還挺厚!”
【第二天,開始討論如何接收整個欽察汗國,派哪位大臣主政此地。】
【第三天,朝臣開始議論此地未來的施政方針。】
【與帖木兒帝國相比,欽察汗國的地盤更大,想要拿下耗費的時間也會更久。】
【你已經做好了征戰數年的準備,可四弟似乎有意留你在京城。】
看著模擬器裏老四要留老二朱高煦在京城。
朱棣頓時就明白了過來。
“看來老二的上帝之鞭人生要開始了!”
畢竟上帝之鞭一聽就跟武器有關!
如今被留在京城,才有機會打造出昊天上帝的神鞭。
可很快,朱棣就被打了臉。
【你拿出了他曾經的保證,讓他終於同意你帶領大軍攻伐欽察汗國。】
【永承第十六年四月,各地抽調的大軍來京集合。】
【得益於欽察汗國疆域太大,你終於統帥了將近五十萬大軍。】
【你覺得自己距離統帥百萬大軍,就要相差不遠了。】
【四弟於城外與你送別,隻是你最擔心的還是大哥。】
【他的年紀也大了,身體又一直不好,你不知道等自己迴來之時還能否再見到他。】
【可你也明白,好男兒誌在四方,你身為大明漢王,就理應為大明開疆擴土,建立功勳。】
“老四怎麽就讓他出去了呢?”
朱棣急得直拍大腿。
畢竟老二這一去,少說也要有四五年才能迴來。
如此豈不是要耽誤對方成為上帝之鞭的時間了?
雖然老二的雄心壯誌讓他認同,但這一次對方的模擬不是大將軍王。
帶兵打仗根本就不是對方的人生!
【你再次感受到了馳道的便利,五十萬大軍僅僅隻用了十個月的時間,便來到了與欽察汗國的交界處。】
【麵對大明的來襲,欽察汗國早已枕戈待旦,還未等大軍站穩腳跟,騎兵就已敵軍就已經展開了四麵進攻。】
【他們似乎是想要讓大明自亂陣腳,難以防守各處關隘。】
【你對此毫不在意,因為大明的火器足以將所有敵人抵禦在城牆之外。】
【永承十七年三月,先鋒樊忠率五萬大軍出城深入敵軍身後,右軍統帥周全率五萬大軍自上而下。】
【你於邊境交界指揮大軍,對欽察汗國來犯之敵進行圍剿。】
【四月,敵軍三麵被圍,隻能深入大明腹地,原帖木兒帝國的疆域。】
【五月,你指揮大軍步步緊逼,采取圍三缺一的打法,優先應用火炮消滅敵軍騎兵力量。】
【六月,近十萬敵軍被殲滅,此次主動進攻大明邊境的欽察大軍徹底消失。】
【七月,你下令全軍整備,養足精神,準備殺入欽察汗國。】
看著模擬器裏老二隻是用了很傳統的圍三缺一打法,朱棣倒是感到有些可惜。
“可惜,老二那小子沒發揮出什麽優秀的指揮能力。”
畢竟大明軍隊裝備的武器相比於欽察汗國來說,完全是降維打擊。
區區十萬來犯之敵,隻需派出數萬大軍便足以消滅。
而老二帶兵打仗與平時完全不同,一直很講究謹慎。
竟然用了全部兵力來圍困這些敵人!
可以說,無論是在裝備,還是在兵力上,欽察汗國的這支大軍,都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
【八月,你的指揮大營深入欽察汗國百裏,同時後方馳道加緊修建。】
【九月,樊忠的先鋒圍困欽察汗國的一座古城,敵軍誓死不降。】
【其餘左右兩軍分率十萬大軍一路高歌猛進。】
【十月,隨著馳道修建出一些,火炮終於運送至前線戰場。】
【在上千門火炮的轟擊之下,欽察汗國的那座古城就如同瓦礫一般被轟擊成了碎渣。】
【原本誓死不降的敵軍,幾乎是在頃刻間跪地投降。】
【十一月,天氣逐漸寒冷,你為避免大軍出現非戰鬥減員,於是下令收縮兵力進行休整。】
【欽察汗國的天氣與原本的瓦剌韃靼幾乎相近,才剛剛入冬,鵝毛一般的大雪就覆蓋了天地。】
“這火炮還是厲害啊!”
朱棣的眼中滿是豔羨。
他老了,就算能耍賴帶著大軍北伐又南征。
可也隻有短短幾年時間!
而老二這小子還有好幾十年可活!
如果是大將軍王的模擬,對方不知會打多久的仗。
看著一座座城池被攻陷,一個個國家被拿下。
那種滋味,朱棣想想就羨慕!
【十二月,欽察汗國騎兵冒死夜襲,可麵對火銃,他們還是想一個個活靶子。】
【在火銃和火炮的轟擊下,反倒是給烏漆嘛黑的晚上,增添了幾分亮光。】
【永承第十八年初,大雪仍舊沒有停下,而欽察汗國的軍隊再也不敢發動夜襲了。】
【他們派來了使者,想要割地賠款,以求大明退兵。】
【可對你來說,朝廷都已經決定了此地未來的施政方針,你若是接受他們的求和,定會被人罵死。】
【你令人將使者扔出了大營,以此來表達你絕不會停止戰爭。】
“這麽快就求和了?”
看著欽察汗國送來了降書,朱棣有些意外。
畢竟欽察汗國是前元各勢力中最強的一個。
沒想到大明才與他們交戰數月,就已經準備求和了。
而對於老二把使者扔出大營之外的事情,他倒是沒有太過在意。
畢竟正如老二說的那樣,朝廷都已經決定拿下這些地方該如何管理了。
此時又怎麽可能退兵?
【二月,欽察汗國又派來了另一位使者,他們帶著好幾大車的金銀珠寶,以及上百位漂亮女子。】
【而他們的求和書,也增加了幾塊地方割讓給大明。】
【東西你收了,求和書以及使者被你扔出了大營。】
【欽察汗國用你的東西來收買你,簡直是倒反天罡。】
看著模擬器裏老二朱高煦的做法,朱棣先是一愣,隨後就笑罵了一句。
“這小子,臉皮還挺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