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丞相原本還很尊重白玉蟾的,畢竟能夠開宗立派的得道高人。
但是,聽到他要挑戰張天,就開始有些小心思了。
本來這不關他的事,完全高高掛起。
但是,如今他是一心想安全致仕,那麽必然要抱好皇上和張天的大腿。
況且,他手上還有張天給的“無字信”。
一門心思想著,死後拿著這封“無字信”給閻羅王看,好有第二世的富貴。
所以,才主動跳出來。
不惜得罪整個金丹派甚至天下道教,也要針對白玉蟾。
畢竟,這些道人再厲害,也是凡人,以自己如今的權勢,還得罪得起。
而張天那邊,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是萬萬不能得罪的。
雖然張天不在現場,但蔡丞相相信,張天肯定有渠道知道自己的“誠意”的。
白玉蟾臉色凝重,問道:“那襄陽仙人,當真如此厲害?”
他在外麵雲遊,倒是能聽到張天的不少事跡。
但是,已經嚴重失真,真假難辨。
就連自己,都有不少“神仙”事跡在民間傳來傳去呢。
“當然。”蔡丞相道,“剛開始收到情報,朝廷百官都不敢信。”
“後來派探子多方證實,無一虛假。”
“若是非要質疑,臨安府之外的事或許有疑惑。”
“但這遊龍珠、皇上飛天,以及在上林苑的粘罕大將和蛟龍,卻是百官親眼所見,作不得假。”
“嗯……”安佑帝和史尚書、幾位大臣微微點頭。
每當想起張天的這些神異事跡,都心馳神往,景仰萬分。
隨後,幾位大臣又輪流簡略說了一下張天的事跡。
聽得白玉蟾目瞪口呆!
什麽飛舟墜地、襄陽城大戰,活捉粘罕、起死迴生術和過陽壽法、召喚閻王、天擊懸崖、降伏蛟龍、帶皇上飛天……
這每一件,都不是凡人可以完成的。
雖然道家也有五術:山、醫、命、相、卜。
為了維持生存,道士除了接受供奉,也需要經常下山去做做法事,看相算命什麽的。
偶爾還會作作法,幫信士驅除妖邪,有時候還會用到一些“法術”。
例如,幫信士驅邪時,先是作一陣法,然後用桃木劍虛空穿刺,可以“憑空”紮出一個紙人。
並且,用桃木劍砍這個紙人,紙人還會流出紅色的血液。
如此一通法事完畢,道士收到了布施的銀錢,信士家中亦可心安。
不會被心中那無形的“鬼”侵蝕心神。
算是各取所需。
白玉蟾身為金丹派的高人,能夠開宗立派的存在,自然知道這些門道。
當然,道教傳承千年,肯定不會隻靠這些小伎倆,厲害的真本事當然也有。
像剛才在皇宮外施展“縮地之術”,一步一丈,也是五術之中,“山”術的一種。
“山”術包羅萬象,其中包括很多在普通人看來是“法術”的修煉之法。
例如“縮地之術”,速度又快又能裝逼,能唬住不少人。
但終究是凡人能力範疇。
隻要有天賦,經過苦練,還是可以練出來的。
若要白玉蟾帶著兩個大活人直接飛天,任由他再怎麽苦練都不可能。
至於更厲害的法術,什麽五雷正法、掌心雷、符籙咒術、內丹修煉術等等。
白玉蟾自己確實會不少,並且修煉到不低的境界。
否則,也沒有底氣敢來約戰,為國除“害”。
但是,在皇帝、大臣口中,得到張天準確的能力表現。
自己修煉的那些道術與之相比,簡直像是兒戲。
別的不說,光是對上天金國五萬鐵騎,五雷正法、掌心雷什麽的,簡直跟鞭炮沒什麽區別。
白玉蟾越聽,眉頭越皺。
自己所知的道術,或者其他分支的道術,有沒有可能做到?
難道是自己修煉的層次太低了?
蔡丞相淡淡道:“張公子的境界已至先賢所說的神人之境,白道長,你還想挑戰張公子麽?”
白玉蟾沒有正麵迴答,而是道:“皇上,你可知道為何屢次相召,貧道不肯入朝?”
“為何?”
白玉蟾調整唿吸,身上的氣勢忽然一變。
從原來的雲淡風輕,變得銳意十足,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劍。
嚇得兩旁的大內侍衛紛紛拔出了刀劍。
白玉蟾毫不在意,開口高歌: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羅天。”
“那堪見人說蓬萊,掩麵卻笑渠風顛。”
“七返還丹多不實,說說將謂人虛傳。”
“世傳神仙能飛升,又道不死延萬年。”
“肉既無翅必墜地,人無百歲安可延。”
“滿眼且見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
“人身隻有三般物,精神與氣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廼是玉皇口中涎。”
“其氣即非唿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
“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
…………
“朅爾行持三兩日,天地日月軟如綿。”
“忽然嚼得虛空破,始知鍾呂皆參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猶塵緣。”
眾人聽了,一臉怪異地看著白玉蟾。
這首詩歌的意思很淺顯,在座之人飽讀詩書,自然一聽就懂。
詩歌開頭就說不相信有神仙,不相信有大羅天.
如果誰要拿什麽蓬萊仙山之事跟他說,他還要笑人家瘋癲。
然後又舉例說,什麽七返還丹、神仙飛升、長生萬年都是假的。
人有百歲就不錯了,如果動物(肉)沒有長翅膀,那肯定會掉下來的,不可能會飛。
並且點出,人身唯一的寶藏,就是:精、神、氣。
然後稍稍解釋了三者什麽。
如果得法,認真“行持三兩日”,就能夠感受到天地日月的變化(軟如綿)。
後兩句說,八仙之中的鍾離權、呂洞賓(鍾呂)早就參破了其中玄機。
但結合前文,不像是承認他們成仙,應該隻是承認他們參透了精、神、氣的奧妙。
要知道,鍾離權是全真道的祖師,傳說已成仙,比呂洞賓的資曆還老。
呂洞賓更是大名鼎鼎,全真派的五陽祖師之一,民間傳說數不勝數。
這兩人都是曆史上真實存在的道教高人。
即使這樣,同為道士的白玉蟾也隻是承認他們“參玄”,也沒有明確說他們真的成仙了。
這聽在安佑帝和幾位大臣耳裏,自然覺得怪異。
一位道教宗師,既不相信有仙人有大羅天,也不相信前輩祖師能成仙。
那你修的什麽道呢?
但是,聽到他要挑戰張天,就開始有些小心思了。
本來這不關他的事,完全高高掛起。
但是,如今他是一心想安全致仕,那麽必然要抱好皇上和張天的大腿。
況且,他手上還有張天給的“無字信”。
一門心思想著,死後拿著這封“無字信”給閻羅王看,好有第二世的富貴。
所以,才主動跳出來。
不惜得罪整個金丹派甚至天下道教,也要針對白玉蟾。
畢竟,這些道人再厲害,也是凡人,以自己如今的權勢,還得罪得起。
而張天那邊,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是萬萬不能得罪的。
雖然張天不在現場,但蔡丞相相信,張天肯定有渠道知道自己的“誠意”的。
白玉蟾臉色凝重,問道:“那襄陽仙人,當真如此厲害?”
他在外麵雲遊,倒是能聽到張天的不少事跡。
但是,已經嚴重失真,真假難辨。
就連自己,都有不少“神仙”事跡在民間傳來傳去呢。
“當然。”蔡丞相道,“剛開始收到情報,朝廷百官都不敢信。”
“後來派探子多方證實,無一虛假。”
“若是非要質疑,臨安府之外的事或許有疑惑。”
“但這遊龍珠、皇上飛天,以及在上林苑的粘罕大將和蛟龍,卻是百官親眼所見,作不得假。”
“嗯……”安佑帝和史尚書、幾位大臣微微點頭。
每當想起張天的這些神異事跡,都心馳神往,景仰萬分。
隨後,幾位大臣又輪流簡略說了一下張天的事跡。
聽得白玉蟾目瞪口呆!
什麽飛舟墜地、襄陽城大戰,活捉粘罕、起死迴生術和過陽壽法、召喚閻王、天擊懸崖、降伏蛟龍、帶皇上飛天……
這每一件,都不是凡人可以完成的。
雖然道家也有五術:山、醫、命、相、卜。
為了維持生存,道士除了接受供奉,也需要經常下山去做做法事,看相算命什麽的。
偶爾還會作作法,幫信士驅除妖邪,有時候還會用到一些“法術”。
例如,幫信士驅邪時,先是作一陣法,然後用桃木劍虛空穿刺,可以“憑空”紮出一個紙人。
並且,用桃木劍砍這個紙人,紙人還會流出紅色的血液。
如此一通法事完畢,道士收到了布施的銀錢,信士家中亦可心安。
不會被心中那無形的“鬼”侵蝕心神。
算是各取所需。
白玉蟾身為金丹派的高人,能夠開宗立派的存在,自然知道這些門道。
當然,道教傳承千年,肯定不會隻靠這些小伎倆,厲害的真本事當然也有。
像剛才在皇宮外施展“縮地之術”,一步一丈,也是五術之中,“山”術的一種。
“山”術包羅萬象,其中包括很多在普通人看來是“法術”的修煉之法。
例如“縮地之術”,速度又快又能裝逼,能唬住不少人。
但終究是凡人能力範疇。
隻要有天賦,經過苦練,還是可以練出來的。
若要白玉蟾帶著兩個大活人直接飛天,任由他再怎麽苦練都不可能。
至於更厲害的法術,什麽五雷正法、掌心雷、符籙咒術、內丹修煉術等等。
白玉蟾自己確實會不少,並且修煉到不低的境界。
否則,也沒有底氣敢來約戰,為國除“害”。
但是,在皇帝、大臣口中,得到張天準確的能力表現。
自己修煉的那些道術與之相比,簡直像是兒戲。
別的不說,光是對上天金國五萬鐵騎,五雷正法、掌心雷什麽的,簡直跟鞭炮沒什麽區別。
白玉蟾越聽,眉頭越皺。
自己所知的道術,或者其他分支的道術,有沒有可能做到?
難道是自己修煉的層次太低了?
蔡丞相淡淡道:“張公子的境界已至先賢所說的神人之境,白道長,你還想挑戰張公子麽?”
白玉蟾沒有正麵迴答,而是道:“皇上,你可知道為何屢次相召,貧道不肯入朝?”
“為何?”
白玉蟾調整唿吸,身上的氣勢忽然一變。
從原來的雲淡風輕,變得銳意十足,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劍。
嚇得兩旁的大內侍衛紛紛拔出了刀劍。
白玉蟾毫不在意,開口高歌: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羅天。”
“那堪見人說蓬萊,掩麵卻笑渠風顛。”
“七返還丹多不實,說說將謂人虛傳。”
“世傳神仙能飛升,又道不死延萬年。”
“肉既無翅必墜地,人無百歲安可延。”
“滿眼且見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
“人身隻有三般物,精神與氣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廼是玉皇口中涎。”
“其氣即非唿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
“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
…………
“朅爾行持三兩日,天地日月軟如綿。”
“忽然嚼得虛空破,始知鍾呂皆參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猶塵緣。”
眾人聽了,一臉怪異地看著白玉蟾。
這首詩歌的意思很淺顯,在座之人飽讀詩書,自然一聽就懂。
詩歌開頭就說不相信有神仙,不相信有大羅天.
如果誰要拿什麽蓬萊仙山之事跟他說,他還要笑人家瘋癲。
然後又舉例說,什麽七返還丹、神仙飛升、長生萬年都是假的。
人有百歲就不錯了,如果動物(肉)沒有長翅膀,那肯定會掉下來的,不可能會飛。
並且點出,人身唯一的寶藏,就是:精、神、氣。
然後稍稍解釋了三者什麽。
如果得法,認真“行持三兩日”,就能夠感受到天地日月的變化(軟如綿)。
後兩句說,八仙之中的鍾離權、呂洞賓(鍾呂)早就參破了其中玄機。
但結合前文,不像是承認他們成仙,應該隻是承認他們參透了精、神、氣的奧妙。
要知道,鍾離權是全真道的祖師,傳說已成仙,比呂洞賓的資曆還老。
呂洞賓更是大名鼎鼎,全真派的五陽祖師之一,民間傳說數不勝數。
這兩人都是曆史上真實存在的道教高人。
即使這樣,同為道士的白玉蟾也隻是承認他們“參玄”,也沒有明確說他們真的成仙了。
這聽在安佑帝和幾位大臣耳裏,自然覺得怪異。
一位道教宗師,既不相信有仙人有大羅天,也不相信前輩祖師能成仙。
那你修的什麽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