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後。
天下佛門,成了真正的清淨之地。
如來佛祖法身現於天空,怒斥斂財享樂的和尚是“假修行、假比丘”。
又有皇帝、百官,還有數萬各方來客的見證下,以後僧人誰還敢收那麽多錢?
就算想收,信徒就不願意了。
你們這是違背佛祖旨意,定是假和尚無疑!
連到佛寺裏供奉的香客,都要互相告誡:不用捐太多香火錢,捐得太多了,是違背佛祖本意,反而不吉利。
那些管理佛寺的僧人聽到了,隻得在內心苦笑,臉上還得裝出一副看淡錢財的慈悲笑容。
如果外出雲遊,化緣吃的沒問題,想化緣錢財,但凡想化得多一點,都被人質疑是騙子。
在朝廷的刻意推動下,輿論傳播越來越遠,越來越廣。
這股認知,漸漸在天下人的腦海裏固化下來。
出家為僧,不能有錢,有錢必是假和尚。
連那些剃光頭冒充的假和尚,都騙不了幾個錢。
如此一來,還肯剃度出家的,大都是真正看破紅塵、一心修行之人。
長遠來看,佛門人變少了,聲譽卻提升了好幾個層次。
無論是對佛門,對朝廷,還是對百姓,都是有益的局麵。
…………
當然了,這是後話。
此時大家根本沒空想那麽長遠。
地麵的數萬人,無論百姓、禁軍、官員,仰望著天空,表情肅穆,久久不肯移開目光。
白玉蟾雖然也是看向天空,卻眉頭緊鎖。
他修行有成,六識通透。
剛才佛祖降臨,他感受不到任何氣息。
佛指點來,亦感受不到任何威壓。
離得這麽近,天空有一根天柱般的物體降下,還在天上摩擦起火,自己不可能感知不到。
但是,這一切遠遠超出他的認知。
雖然疑惑,卻更多懷疑自己是不是境界大低了,才感應不到那等頂尖神佛的威能?
原本不信天,不信仙的信念,開始動搖。
難道這世間真的有仙佛,真的長生,真的有天庭佛國?
隻是自己修行太低,沒有觸摸到那一層境界?
隨著百姓的心情平複,又將目光聚集於高台和張天馬車。
嚴格來說,張天請“外援”,沒有下場辯經,絕對是耍無賴的行為。
可是,這外援實在太過震撼。
就算有人心底閃過這麽一絲念頭,自己就先掐滅了。
若是自己不掐滅,敢說出來,恐怕別人就會掐滅他。
佛門諸人,此時跪在地上,嘴裏念念有詞。
剛才如來佛祖傳下了失傳的《佛說三十七品經》,又罵了他們一頓,甚至想當場用手指滅了他們。
他們哪裏還敢有其他心思。
現在隻顧著迴憶剛才的經書,生怕佛祖傳經,自己卻記不住,錯過了這份機緣。
雖然事後可以從其他人手裏抄過來,但從“佛緣”上講,那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白玉蟾看向馬車,問道:“張公子,我有一事不明。”
張天道:“直說無妨。”
“剛才如來佛祖震怒,佛指點下來之時,你可感應到了天地氣息的變動?”
張天心裏“咯噔”一下。
果然,想騙過真正的高人,還是沒那麽容易。
張天道:“你想看天地氣息,待會我出馬車之時,你自然會看到。”
“在我出來之前,請問白道長要如何鬥法?”
此時,大家對張天不出來不敢再有怨言。
反而很是期待,見他未出來就請了如來佛祖,等到他真身出現,那還得了?
張天有些好奇,這真正的道教高人,會有什麽“法術”呢?
後世的很多“法術”,經過科學解析,都是魔術或武藝罷了。
還沒有發現真正超自然的東西。
白玉蟾道:“天地大人身,人身小天地。”
“天地宇宙,全歸一人之身”
“道家之中,人身為精、神、氣之根本,因此,需要時常打熬,不可廢棄。”
“這第一道法,我想與張公子切磋一下武道。”
“道家之中,武道以強身健體為主,是以這切磋隻是交流討論,卻非生死之戰。”
“噢……”群眾發出失落的聲音。
圍觀之人,不少可能還是武道高手。
加上臨安府又是帝都,很多人平時看過不少花哨的街頭賣藝。
在不通武道的人看來,街頭的武藝,可比那些真正的高手耍出來的好看太多了。
見白玉蟾說的又是交流,又不是生死之戰,大家頓時感覺看頭少了許多。
張天道:“確實如此,人的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基礎。”
“不過,我不通武道。平時隻耍一些基礎的拳法來養養身體。”
“此時還不到我出車的時候。”
“不如,我找個人演示給你看吧。”
“嘩……”百姓人又是嘩然。
難道張仙人又要請一位仙神出來?那白玉蟾還比個屁呀?
連白玉蟾也一臉緊張,真要有仙神下凡,自己還打不打呢?
不過,他們都想錯了。
張天打開喇叭,朝皇宮那邊喊道:“請皇上派人助我一臂之力。”
很快,有一位身形矯健的漢子小步跑來。
看服飾,還是一位禁軍小頭目。
漢子來到張天車前,抱拳道:“禁軍總旗聞化石見過上仙。”
“嗯,你用我的拳法,上去和白道長比一比吧。”
“是,上仙。”
聞化石大踏步上到高台,跟白玉蟾遙遙相對。
之前張天練太極拳鍛煉身體,像鐵東這些練武之人識得其中厲害,傳到皇帝耳中,也派人過來求了一份過去。
後來不知誰練了,還專門送了幾份禮到張府來。
徐經業收到禮,自然要跟張天匯報一下。
至於名字,張天也記不住那麽多。
白玉蟾道:“我擅長之武道,乃是縮地成寸步。”
“以內丹之氣為力,經走足少陰腎經,於大敦穴、湧泉穴發力。”
“既可行走如風,久行不倦。亦可以腿為鞭,斷骨摧石。”
“實乃居家旅行,脫離險地,雲遊四方之良法。”
說著,腳下發力,在高台上來迴行走,比剛才來時更快速。
高台地麵時不時還傳來“咯咯”的木裂聲。
聞化石見狀,臉色一變。
發現拱建高台的厚實木料,居然被硬生生踩裂開了。
速度這麽快,力道還這麽猛。
一般人被對方踩上一腳,那還得了?
難怪白玉蟾雲遊天下那麽多年,也沒出過事。
隻要不是被軍陣圍困住,有此步法,進退自如。
白玉蟾迴來走了一圈,停了下來,然後示意聞化石出手。
聞化石緩緩起手,道:“此拳名為《太極》,傳自張天仙人。”
天下佛門,成了真正的清淨之地。
如來佛祖法身現於天空,怒斥斂財享樂的和尚是“假修行、假比丘”。
又有皇帝、百官,還有數萬各方來客的見證下,以後僧人誰還敢收那麽多錢?
就算想收,信徒就不願意了。
你們這是違背佛祖旨意,定是假和尚無疑!
連到佛寺裏供奉的香客,都要互相告誡:不用捐太多香火錢,捐得太多了,是違背佛祖本意,反而不吉利。
那些管理佛寺的僧人聽到了,隻得在內心苦笑,臉上還得裝出一副看淡錢財的慈悲笑容。
如果外出雲遊,化緣吃的沒問題,想化緣錢財,但凡想化得多一點,都被人質疑是騙子。
在朝廷的刻意推動下,輿論傳播越來越遠,越來越廣。
這股認知,漸漸在天下人的腦海裏固化下來。
出家為僧,不能有錢,有錢必是假和尚。
連那些剃光頭冒充的假和尚,都騙不了幾個錢。
如此一來,還肯剃度出家的,大都是真正看破紅塵、一心修行之人。
長遠來看,佛門人變少了,聲譽卻提升了好幾個層次。
無論是對佛門,對朝廷,還是對百姓,都是有益的局麵。
…………
當然了,這是後話。
此時大家根本沒空想那麽長遠。
地麵的數萬人,無論百姓、禁軍、官員,仰望著天空,表情肅穆,久久不肯移開目光。
白玉蟾雖然也是看向天空,卻眉頭緊鎖。
他修行有成,六識通透。
剛才佛祖降臨,他感受不到任何氣息。
佛指點來,亦感受不到任何威壓。
離得這麽近,天空有一根天柱般的物體降下,還在天上摩擦起火,自己不可能感知不到。
但是,這一切遠遠超出他的認知。
雖然疑惑,卻更多懷疑自己是不是境界大低了,才感應不到那等頂尖神佛的威能?
原本不信天,不信仙的信念,開始動搖。
難道這世間真的有仙佛,真的長生,真的有天庭佛國?
隻是自己修行太低,沒有觸摸到那一層境界?
隨著百姓的心情平複,又將目光聚集於高台和張天馬車。
嚴格來說,張天請“外援”,沒有下場辯經,絕對是耍無賴的行為。
可是,這外援實在太過震撼。
就算有人心底閃過這麽一絲念頭,自己就先掐滅了。
若是自己不掐滅,敢說出來,恐怕別人就會掐滅他。
佛門諸人,此時跪在地上,嘴裏念念有詞。
剛才如來佛祖傳下了失傳的《佛說三十七品經》,又罵了他們一頓,甚至想當場用手指滅了他們。
他們哪裏還敢有其他心思。
現在隻顧著迴憶剛才的經書,生怕佛祖傳經,自己卻記不住,錯過了這份機緣。
雖然事後可以從其他人手裏抄過來,但從“佛緣”上講,那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白玉蟾看向馬車,問道:“張公子,我有一事不明。”
張天道:“直說無妨。”
“剛才如來佛祖震怒,佛指點下來之時,你可感應到了天地氣息的變動?”
張天心裏“咯噔”一下。
果然,想騙過真正的高人,還是沒那麽容易。
張天道:“你想看天地氣息,待會我出馬車之時,你自然會看到。”
“在我出來之前,請問白道長要如何鬥法?”
此時,大家對張天不出來不敢再有怨言。
反而很是期待,見他未出來就請了如來佛祖,等到他真身出現,那還得了?
張天有些好奇,這真正的道教高人,會有什麽“法術”呢?
後世的很多“法術”,經過科學解析,都是魔術或武藝罷了。
還沒有發現真正超自然的東西。
白玉蟾道:“天地大人身,人身小天地。”
“天地宇宙,全歸一人之身”
“道家之中,人身為精、神、氣之根本,因此,需要時常打熬,不可廢棄。”
“這第一道法,我想與張公子切磋一下武道。”
“道家之中,武道以強身健體為主,是以這切磋隻是交流討論,卻非生死之戰。”
“噢……”群眾發出失落的聲音。
圍觀之人,不少可能還是武道高手。
加上臨安府又是帝都,很多人平時看過不少花哨的街頭賣藝。
在不通武道的人看來,街頭的武藝,可比那些真正的高手耍出來的好看太多了。
見白玉蟾說的又是交流,又不是生死之戰,大家頓時感覺看頭少了許多。
張天道:“確實如此,人的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基礎。”
“不過,我不通武道。平時隻耍一些基礎的拳法來養養身體。”
“此時還不到我出車的時候。”
“不如,我找個人演示給你看吧。”
“嘩……”百姓人又是嘩然。
難道張仙人又要請一位仙神出來?那白玉蟾還比個屁呀?
連白玉蟾也一臉緊張,真要有仙神下凡,自己還打不打呢?
不過,他們都想錯了。
張天打開喇叭,朝皇宮那邊喊道:“請皇上派人助我一臂之力。”
很快,有一位身形矯健的漢子小步跑來。
看服飾,還是一位禁軍小頭目。
漢子來到張天車前,抱拳道:“禁軍總旗聞化石見過上仙。”
“嗯,你用我的拳法,上去和白道長比一比吧。”
“是,上仙。”
聞化石大踏步上到高台,跟白玉蟾遙遙相對。
之前張天練太極拳鍛煉身體,像鐵東這些練武之人識得其中厲害,傳到皇帝耳中,也派人過來求了一份過去。
後來不知誰練了,還專門送了幾份禮到張府來。
徐經業收到禮,自然要跟張天匯報一下。
至於名字,張天也記不住那麽多。
白玉蟾道:“我擅長之武道,乃是縮地成寸步。”
“以內丹之氣為力,經走足少陰腎經,於大敦穴、湧泉穴發力。”
“既可行走如風,久行不倦。亦可以腿為鞭,斷骨摧石。”
“實乃居家旅行,脫離險地,雲遊四方之良法。”
說著,腳下發力,在高台上來迴行走,比剛才來時更快速。
高台地麵時不時還傳來“咯咯”的木裂聲。
聞化石見狀,臉色一變。
發現拱建高台的厚實木料,居然被硬生生踩裂開了。
速度這麽快,力道還這麽猛。
一般人被對方踩上一腳,那還得了?
難怪白玉蟾雲遊天下那麽多年,也沒出過事。
隻要不是被軍陣圍困住,有此步法,進退自如。
白玉蟾迴來走了一圈,停了下來,然後示意聞化石出手。
聞化石緩緩起手,道:“此拳名為《太極》,傳自張天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