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指定的航線,氣球又降得太低,受風力影響很大,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一號氣球衛星失去了高能電池,隻能靠太陽能,航行起來就不方便了。
萬一夜裏太陽能電量耗盡,又遇上天空大風,恐怕不知道被吹到哪裏去。
二號氣球衛星一來有高能電池供電,二來若遇到危險,還可以使用一次“天擊”。
安佑帝長歎一聲,忽然道:“此行得到張公子鼎力相助,又有神將護行。”
“不管最後天意如何,朕都銘記在心張公子恩情,不再怨天尤人。”
“安心將南安朝打理好,勿使斷了祖宗香火。”
言下之意,就是說此行如果解決不了生育問題,安佑帝就安心讓旁係的皇親當繼承人。
不會再像之前那樣,扭扭捏捏,既過繼來養,又不肯立為太子,致使留下隱患。
張天見狀,微微點頭。
就算治療不好安佑帝,此行對南安朝而言,還是有好處的。
起碼讓安佑帝死了這條心,安心傳承皇權。
反正在張天眼裏,隻要於國於民有利,誰當皇帝都不在乎。
很快,到了鄂州。
皇帝車隊短暫休整一天,走陸路向襄陽而去。
此時離皇帝消失已經過去了好多天,該傳的消息已經傳到有心人手裏。
暗衛時不時傳來報告,說有不明人士,在窺探車隊的路線。
甚至偶爾還會看到有暗衛渾身是血,被人抬了迴來。
看來是與對方發生了接觸,就地開打。
張天也沒有太好的幫助手段。
“溜溜球”隻能監控周圍幾公裏,而且還多是監控隱藏在荒野之外的探子。
如果那些探子化妝成普通人,混在集市之中,“溜溜球”也發現不了。
至於頭上的氣球衛星。
高度太高,監控個人太麻煩了,主要是防備方圓幾十裏範圍內大規模的軍隊集結。
就算發現一兩個探子,頂多就是告訴暗衛。
張天可舍不得為了炸那麽一兩個人,就扔下高能電池。
兩個設備一遠一近,基本上杜絕了絕大多數的偷襲途徑。
這個時代,最強的偷襲手段,莫過於弓箭和強弩。
強弩體積龐大,無論是溜溜球還是氣球衛星,都可輕易發現。
弓箭倒是可以勉強隱藏在身上,但射擊距離太短。
想同時躲過溜溜球和暗衛,摸到皇帝馬車附近一二百米,難如登天。
過了鄂州。
仙擊崖原來的路已然不通,去襄陽基本上沒人再走。
皇帝特意吩咐,繞道去看看仙擊崖。
來到仙擊崖麵前,看到兩邊斷裂的懸崖,還地山穀中萬噸的石土,安佑帝也些敬畏。
卓平在一邊,細細地跟皇帝述說當初他看到的畫麵。
聽得安佑帝心馳神往,又看看天上的“二號”。
心裏暗道,怪不得當初張公子敢威脅天金國說“帝王亦殺之”。
安佑帝不知道天上神將能不能看透屋內,就算看不透,隔三岔五的朝皇宮一陣亂轟。
就算帝王不死,整天躲得像地下老鼠,國亦可亡矣。
可惜,他不知道張天迄今為止,隻剩下一發“天擊”了。
否則,安佑帝自己恐怕都有一些想法了。
…………
過了仙擊崖。
走了一段大路,徐聞在馬車外提醒:“仙師,蘇兒父母的墓到了。”
“嗯,我們去上柱香吧。”
張天和皇帝一下馬車,頓時感覺不對。
這片山林如果沒記錯的話,前不著村,後不挨店,否則,蘇兒父母也不至於凍死在這裏。
可是,眼前這一大群人是怎麽迴事?似乎還挺繁忙的。
一大一小兩座建築正在興建,各有一批工人在忙碌著,打石料,抬木頭,砌磚頭……
還有稀稀疏疏的人流,前來拜祭。
兩座未完成的建築旁邊,劃出一片區域,上麵有香爐和大鼎。
香爐自不必說,那大鼎顯然是用來燒紙的,上麵還有寶紙在燃燒。
張天哭笑不得。
這些人居然還知道這周圍是山林,知道要防火。
安佑帝道:“如此大愛之父母,實乃南安朝之幸,可惜,天不遂人意,沒有活下來。”
“小卓子,將香火寶紙拿出來,朕……我亦上柱香吧。”
香火寶紙等早就鄂州時就有準備,卓平拿出一紮香火,道:“老爺,讓小的幫你點著。”
那些工人和來拜祭的百姓,見皇帝的車隊氣勢不凡,不像是尋常走商的車隊。
不敢多加阻攔,默默的禮讓到一邊,讓張天和皇帝上前。
蘇兒父母的墓就在興建的小建築後方。
張天和皇帝一起上了柱香。
見旁邊的墓碑還在,上麵有徐聞寫的碑文和張天刻的字。
安佑帝細細看了一遍,感慨良多。
張天找了一個像是負責人的老頭,問道:“老丈有禮了,請問這是在建什麽呀?”
老頭迴禮,有些詫異道:“貴人,你不知這是何地嗎?那為何前來上香呀?”
張天道:“我自然知道,此墓是我家中親人的父母之墓。”
“嘶……”周圍的人倒吸一口氣,齊齊停了下來。
“你居然是土地公土地母的族人,怪不得如今好生富貴。”
旁邊有人插嘴道:“聽說立墓之時,蘇家還是平民百姓,土地會土地母帶著一個女兒,逃難到鄂州。這才半年,蘇家居然發了?”
“要不然呢?聽說此墓為仙人所立,又請了閻羅王親自帶走蘇氏父母投胎,風水自不必說。”
“不錯,你看墓後的三條裂縫,乃是三龍拱珠之象。據說是仙人施展仙法,硬生生造出來的。”
“果然是仙人手筆,這才半年,你瞧瞧這車隊,真是全家富貴呀!”
張天哭笑不得,問道:“你們不是說閻羅王帶走蘇氏父母投胎了麽?這土地公土地母怎麽來的?”
“呃……”那老頭有些愣住,似乎第一次有人這樣問。
想了一下,道:“蘇公子你有所不知,這蘇氏父母雖然去投胎了,但這墓還在。”
“說不定這屍身有靈,化為土地公土地母,在掌管這一帶的山林呢。”
馬上有人道:“不錯,不管有沒有,有善翁出錢建廟,有空來拜拜,總是不會錯的。”
“是呀,閻王廟就在旁邊,要賞蘇氏父母一個土地做做,也不是什麽難事。”
張天看向那個大建築:“這興建的是閻王廟?”
那老頭道:“不錯,蘇氏父母都有三龍拱珠的風水。”
“這閻羅王出現的地方,說不定是陰間的一處出入口。”
“在此拜祭,閻羅王肯定能夠先聽到我等信徒的祈願。”
“將來萬一有難,施展‘起死迴生術’和‘借陽壽法’,閻羅王知道我等拜祭過,說不定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我等還陽了。”
有人附和道:“是的,是的,就算不能還陽,生前拜祭,死後說不定閻羅王手上一鬆,下輩子還能優先投個好胎。”
張天聽得目瞪口呆。
他知道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
但是萬萬沒想到,這才半年時間不到,大家居然就將襄陽的事和這裏的事串連起來。
理論還一套一套的,實現完美閉環。
瞧他們的神情,顯然信仰還不淺。
一時半會,張天也不知道如何糾正他們。
如果強行拆除,恐怕還會引起這些愚昧百姓的反彈。
加上此時急著護送皇帝去襄陽,實在沒空糾結這些小事。
至於皇帝、徐聞、卓平、鐵東等人,雖然不完全認可老頭的“理論”,但也沒有完全否認。
反正他們覺得,就算不是十分有用,可能也有一兩分用。
建個廟,多拜拜總不會錯。
張天無奈,隻得歎氣離開。
臨走前還聽到有人低聲道:“那蘇家公子為什麽歎氣?給他家先人立廟不好麽?”
有人迴應道:“你懂什麽?這廟不立,這三龍拱珠的風水,就他們蘇家一家得享了。”
“如今起了廟,大家來拜祭,風水就分薄了。”
“換你,你不歎氣嗎?”
如此一說,大家“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呢。那蘇家公子見大家齊心協力起廟,此地又不是蘇家的地方,不好驅趕我們,確實該歎氣了。”
一號氣球衛星失去了高能電池,隻能靠太陽能,航行起來就不方便了。
萬一夜裏太陽能電量耗盡,又遇上天空大風,恐怕不知道被吹到哪裏去。
二號氣球衛星一來有高能電池供電,二來若遇到危險,還可以使用一次“天擊”。
安佑帝長歎一聲,忽然道:“此行得到張公子鼎力相助,又有神將護行。”
“不管最後天意如何,朕都銘記在心張公子恩情,不再怨天尤人。”
“安心將南安朝打理好,勿使斷了祖宗香火。”
言下之意,就是說此行如果解決不了生育問題,安佑帝就安心讓旁係的皇親當繼承人。
不會再像之前那樣,扭扭捏捏,既過繼來養,又不肯立為太子,致使留下隱患。
張天見狀,微微點頭。
就算治療不好安佑帝,此行對南安朝而言,還是有好處的。
起碼讓安佑帝死了這條心,安心傳承皇權。
反正在張天眼裏,隻要於國於民有利,誰當皇帝都不在乎。
很快,到了鄂州。
皇帝車隊短暫休整一天,走陸路向襄陽而去。
此時離皇帝消失已經過去了好多天,該傳的消息已經傳到有心人手裏。
暗衛時不時傳來報告,說有不明人士,在窺探車隊的路線。
甚至偶爾還會看到有暗衛渾身是血,被人抬了迴來。
看來是與對方發生了接觸,就地開打。
張天也沒有太好的幫助手段。
“溜溜球”隻能監控周圍幾公裏,而且還多是監控隱藏在荒野之外的探子。
如果那些探子化妝成普通人,混在集市之中,“溜溜球”也發現不了。
至於頭上的氣球衛星。
高度太高,監控個人太麻煩了,主要是防備方圓幾十裏範圍內大規模的軍隊集結。
就算發現一兩個探子,頂多就是告訴暗衛。
張天可舍不得為了炸那麽一兩個人,就扔下高能電池。
兩個設備一遠一近,基本上杜絕了絕大多數的偷襲途徑。
這個時代,最強的偷襲手段,莫過於弓箭和強弩。
強弩體積龐大,無論是溜溜球還是氣球衛星,都可輕易發現。
弓箭倒是可以勉強隱藏在身上,但射擊距離太短。
想同時躲過溜溜球和暗衛,摸到皇帝馬車附近一二百米,難如登天。
過了鄂州。
仙擊崖原來的路已然不通,去襄陽基本上沒人再走。
皇帝特意吩咐,繞道去看看仙擊崖。
來到仙擊崖麵前,看到兩邊斷裂的懸崖,還地山穀中萬噸的石土,安佑帝也些敬畏。
卓平在一邊,細細地跟皇帝述說當初他看到的畫麵。
聽得安佑帝心馳神往,又看看天上的“二號”。
心裏暗道,怪不得當初張公子敢威脅天金國說“帝王亦殺之”。
安佑帝不知道天上神將能不能看透屋內,就算看不透,隔三岔五的朝皇宮一陣亂轟。
就算帝王不死,整天躲得像地下老鼠,國亦可亡矣。
可惜,他不知道張天迄今為止,隻剩下一發“天擊”了。
否則,安佑帝自己恐怕都有一些想法了。
…………
過了仙擊崖。
走了一段大路,徐聞在馬車外提醒:“仙師,蘇兒父母的墓到了。”
“嗯,我們去上柱香吧。”
張天和皇帝一下馬車,頓時感覺不對。
這片山林如果沒記錯的話,前不著村,後不挨店,否則,蘇兒父母也不至於凍死在這裏。
可是,眼前這一大群人是怎麽迴事?似乎還挺繁忙的。
一大一小兩座建築正在興建,各有一批工人在忙碌著,打石料,抬木頭,砌磚頭……
還有稀稀疏疏的人流,前來拜祭。
兩座未完成的建築旁邊,劃出一片區域,上麵有香爐和大鼎。
香爐自不必說,那大鼎顯然是用來燒紙的,上麵還有寶紙在燃燒。
張天哭笑不得。
這些人居然還知道這周圍是山林,知道要防火。
安佑帝道:“如此大愛之父母,實乃南安朝之幸,可惜,天不遂人意,沒有活下來。”
“小卓子,將香火寶紙拿出來,朕……我亦上柱香吧。”
香火寶紙等早就鄂州時就有準備,卓平拿出一紮香火,道:“老爺,讓小的幫你點著。”
那些工人和來拜祭的百姓,見皇帝的車隊氣勢不凡,不像是尋常走商的車隊。
不敢多加阻攔,默默的禮讓到一邊,讓張天和皇帝上前。
蘇兒父母的墓就在興建的小建築後方。
張天和皇帝一起上了柱香。
見旁邊的墓碑還在,上麵有徐聞寫的碑文和張天刻的字。
安佑帝細細看了一遍,感慨良多。
張天找了一個像是負責人的老頭,問道:“老丈有禮了,請問這是在建什麽呀?”
老頭迴禮,有些詫異道:“貴人,你不知這是何地嗎?那為何前來上香呀?”
張天道:“我自然知道,此墓是我家中親人的父母之墓。”
“嘶……”周圍的人倒吸一口氣,齊齊停了下來。
“你居然是土地公土地母的族人,怪不得如今好生富貴。”
旁邊有人插嘴道:“聽說立墓之時,蘇家還是平民百姓,土地會土地母帶著一個女兒,逃難到鄂州。這才半年,蘇家居然發了?”
“要不然呢?聽說此墓為仙人所立,又請了閻羅王親自帶走蘇氏父母投胎,風水自不必說。”
“不錯,你看墓後的三條裂縫,乃是三龍拱珠之象。據說是仙人施展仙法,硬生生造出來的。”
“果然是仙人手筆,這才半年,你瞧瞧這車隊,真是全家富貴呀!”
張天哭笑不得,問道:“你們不是說閻羅王帶走蘇氏父母投胎了麽?這土地公土地母怎麽來的?”
“呃……”那老頭有些愣住,似乎第一次有人這樣問。
想了一下,道:“蘇公子你有所不知,這蘇氏父母雖然去投胎了,但這墓還在。”
“說不定這屍身有靈,化為土地公土地母,在掌管這一帶的山林呢。”
馬上有人道:“不錯,不管有沒有,有善翁出錢建廟,有空來拜拜,總是不會錯的。”
“是呀,閻王廟就在旁邊,要賞蘇氏父母一個土地做做,也不是什麽難事。”
張天看向那個大建築:“這興建的是閻王廟?”
那老頭道:“不錯,蘇氏父母都有三龍拱珠的風水。”
“這閻羅王出現的地方,說不定是陰間的一處出入口。”
“在此拜祭,閻羅王肯定能夠先聽到我等信徒的祈願。”
“將來萬一有難,施展‘起死迴生術’和‘借陽壽法’,閻羅王知道我等拜祭過,說不定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我等還陽了。”
有人附和道:“是的,是的,就算不能還陽,生前拜祭,死後說不定閻羅王手上一鬆,下輩子還能優先投個好胎。”
張天聽得目瞪口呆。
他知道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
但是萬萬沒想到,這才半年時間不到,大家居然就將襄陽的事和這裏的事串連起來。
理論還一套一套的,實現完美閉環。
瞧他們的神情,顯然信仰還不淺。
一時半會,張天也不知道如何糾正他們。
如果強行拆除,恐怕還會引起這些愚昧百姓的反彈。
加上此時急著護送皇帝去襄陽,實在沒空糾結這些小事。
至於皇帝、徐聞、卓平、鐵東等人,雖然不完全認可老頭的“理論”,但也沒有完全否認。
反正他們覺得,就算不是十分有用,可能也有一兩分用。
建個廟,多拜拜總不會錯。
張天無奈,隻得歎氣離開。
臨走前還聽到有人低聲道:“那蘇家公子為什麽歎氣?給他家先人立廟不好麽?”
有人迴應道:“你懂什麽?這廟不立,這三龍拱珠的風水,就他們蘇家一家得享了。”
“如今起了廟,大家來拜祭,風水就分薄了。”
“換你,你不歎氣嗎?”
如此一說,大家“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呢。那蘇家公子見大家齊心協力起廟,此地又不是蘇家的地方,不好驅趕我們,確實該歎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