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張天並不太喜歡麵對朝廷那群人精。
連大家以為自己在天上,都能夠通過徐聞來算計自己。
雖然聖旨裏皇帝沒說什麽有營養的話,但又何嚐不是一種算計呢。
自己到了臨安府,到時候要求什麽還不方便?
偏偏很多請求,聽起來合情合理,還不好拒絕,甚至自己還得主動幫忙。
但轉念想想,好像在這個時代,隻有在臨安府還勉強算有個家。
徐聞、卓平、蘇兒這些和自己有關係的人,如今都生活在臨安府。
自己真要留其他城市,例如襄陽,也不是不行。
隻是,到時候必然會有一大堆人搬來襄陽,說不定皇帝連國都都搬到襄陽。
勞師動眾的,實在沒有必要。
“算了。”張天道,“先迴臨安府吧。以後想去哪裏旅遊再說。”
徐聞喜道:“仙師,下次請帶上弟子。”
“弟子願鞍前馬後,為仙師駕車,遊覽這人間景色。”
張天道:“你不是當官了麽?豈能說走就走。”
“對了,你如今是什麽職位?我怎麽聽大家都喊你徐解元,沒聽過人喊你的官職?”
徐聞道:“稟仙師,弟子還沒有官職呢。”
“哦?”張天有些奇怪,“那你這又是做欽差又是做主帥的,連個正式官職都沒有,皇帝他是怎麽想的?”
這時,卓平插話道:“仙師,弟子伴於皇上左右,此中緣由,略知一二。”
“你說。”
“明天開春,就是會試。弟子猜想……皇上是想讓師兄以更高的身份任職。”
舉人考進士的科舉叫會試,因在春季舉行,又稱春闈。
中者叫貢士,頭名為會元。
會試之後,通常還有一個走過場的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監考。
一般如無意外,都是百分百錄取,之後貢士才可稱為進士。
頭名者自然是大名鼎鼎的狀元。
卓平雖然沒有直接明說,但明眼人都知道皇帝想幹什麽。
這種用意太過明顯,恐怕全天下都知道狀元已經被內定了。
偏偏滿朝文武和天下士子,一點反對的聲音都沒有。
徐聞剛被欽點為解元的時候,還有很多士子在鬧,想尋求一份公平。
也正是因為那次解元風波,讓天下士子看到,他們追求的公平,在皇上眼裏一文不值。
為了大局,為了國家利益,公平可以扔到一邊。
正如原來時空的明朝“南北榜案”。
當時錄取的士子皆是南方士子,北方無一人上榜。
榜單一出,天下震驚。
案發後朱元璋派官員前來檢查,經過數日的複核。
結論就是當時北方士子的學問確實不及南方學子,所錄取51人皆是憑才學錄取,無任何問題。
但朱元璋可不管公不公平,他要的是天下民心。
誰若拿著公平說事,致大明朝失去北方百姓之心,那就殺得人頭滾滾。
最慘的是有個叫張信的官員,明明是冤案,卻落了個“淩遲處死”的下場。
安朝士子自然不知道後世的“南北榜案”,原來還有些憤懣不平,民間多有怨言。
但隨著張天北伐,這些聲音徹底消失了。
隻要能夠為國家帶來足夠的利益,皇上都會幫著你作弊。
作弊作到天下皆知,知道了還欣然接受,徐聞這也算是古往今來獨一份了。
張天想了想,也懶得管了。
科舉越早失去神聖性,越能解開天下聰明人的束縛。
至於科舉之外,普通百姓的進身渠道。
張天相信,自己在這個時代生活幾十年的話,沒有也能硬生生給開鑿出來。
張天看向徐聞,道:“你可想好了?這狀元之名未必是榮譽,有可能是汙名。”
“說不定要在史書上遺臭萬年的,後世士子但凡說到科舉不公,都會拿你來舉例。”
徐聞坦然道:“仙師後知千年,知道科舉製度利在當下,弊在千秋。”
“弟子在仙師庇護下,此生無憂。”
“既然如此,豈能連區區清譽都舍不得,為千秋後世做一些事情。”
“嗯。那就好。”張天點點頭。
隻要有徐聞這個標誌性人物,天下必然有無數聰明人看透科舉的本質。
如果再有其他進身渠道,無數聰明人都將從科舉束縛中解放出來。
接下來兩天。
徐聞安排妥當西夏的事務,就隨張天一起迴臨安府。
牛二則暫時在中興府駐軍,以防不測。
從中興府迴臨安,就不必轉道巴蜀一帶了。
張天、徐聞、卓平、鐵東、小短腿,以及一眾隨行將士,沿著黃河一路東行。
到了鄭州。
張天道:“百萬,從這裏開始,你就不必跟著我了。”
“你家裏剛生了孫子,還沒有迴去看過呢。”
張百萬臉色不舍,下馬車跪在地上,泣聲道:“上仙……百萬願生生世世,跟隨上仙左右,為上仙駕馬牽繩。”
張天微笑道:“行了,你的誠心我知道了。”
“但你終究是一家之主,豈能來給我做馬夫。”
“迴去吧,若是有空,可隨時來臨安府看我。”
張百萬道:“謝上仙,等我家孫兒長大了,定帶他去讓臨安府,拜見上仙。”
“嗯,到時候我一定歡迎。”張天道。
張百萬這才戀戀不舍地,從車隊裏分離開來,單獨朝襄陽府而去。
此行為張天駕車,在西線轉了一個大圈。
雖然沒有得到什麽仙緣,但能夠得到張天許諾,能夠隨時去臨安府求見,也算是一種特權。
運用得好,遠比一些官場權勢要有用得多。
等孫兒長大一些,去到臨安,說不定還能得到上仙賜福呢。
望著張百萬遠離的馬車。
張天問:“徐聞,襄陽剛出生的孩子,一般會辦什麽喜宴?”
徐聞道:“仙師,若生的是兒子,一般會辦滿月酒,百日宴,以及抓周宴。”
“若生的是女兒,隻有富貴人家,才會辦一下滿月酒。後麵的百日宴和抓周,通常是沒有的。”
“嗯,知道了。”張天道。
張百萬孫子的滿月酒早就過了,算了算日子,百日宴快到了。
自己第二次降落襄陽,張家多有招待。
此次西行,張百萬又一路駕車隨行。
於情於理,都應該送一份禮表示一下。
連大家以為自己在天上,都能夠通過徐聞來算計自己。
雖然聖旨裏皇帝沒說什麽有營養的話,但又何嚐不是一種算計呢。
自己到了臨安府,到時候要求什麽還不方便?
偏偏很多請求,聽起來合情合理,還不好拒絕,甚至自己還得主動幫忙。
但轉念想想,好像在這個時代,隻有在臨安府還勉強算有個家。
徐聞、卓平、蘇兒這些和自己有關係的人,如今都生活在臨安府。
自己真要留其他城市,例如襄陽,也不是不行。
隻是,到時候必然會有一大堆人搬來襄陽,說不定皇帝連國都都搬到襄陽。
勞師動眾的,實在沒有必要。
“算了。”張天道,“先迴臨安府吧。以後想去哪裏旅遊再說。”
徐聞喜道:“仙師,下次請帶上弟子。”
“弟子願鞍前馬後,為仙師駕車,遊覽這人間景色。”
張天道:“你不是當官了麽?豈能說走就走。”
“對了,你如今是什麽職位?我怎麽聽大家都喊你徐解元,沒聽過人喊你的官職?”
徐聞道:“稟仙師,弟子還沒有官職呢。”
“哦?”張天有些奇怪,“那你這又是做欽差又是做主帥的,連個正式官職都沒有,皇帝他是怎麽想的?”
這時,卓平插話道:“仙師,弟子伴於皇上左右,此中緣由,略知一二。”
“你說。”
“明天開春,就是會試。弟子猜想……皇上是想讓師兄以更高的身份任職。”
舉人考進士的科舉叫會試,因在春季舉行,又稱春闈。
中者叫貢士,頭名為會元。
會試之後,通常還有一個走過場的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監考。
一般如無意外,都是百分百錄取,之後貢士才可稱為進士。
頭名者自然是大名鼎鼎的狀元。
卓平雖然沒有直接明說,但明眼人都知道皇帝想幹什麽。
這種用意太過明顯,恐怕全天下都知道狀元已經被內定了。
偏偏滿朝文武和天下士子,一點反對的聲音都沒有。
徐聞剛被欽點為解元的時候,還有很多士子在鬧,想尋求一份公平。
也正是因為那次解元風波,讓天下士子看到,他們追求的公平,在皇上眼裏一文不值。
為了大局,為了國家利益,公平可以扔到一邊。
正如原來時空的明朝“南北榜案”。
當時錄取的士子皆是南方士子,北方無一人上榜。
榜單一出,天下震驚。
案發後朱元璋派官員前來檢查,經過數日的複核。
結論就是當時北方士子的學問確實不及南方學子,所錄取51人皆是憑才學錄取,無任何問題。
但朱元璋可不管公不公平,他要的是天下民心。
誰若拿著公平說事,致大明朝失去北方百姓之心,那就殺得人頭滾滾。
最慘的是有個叫張信的官員,明明是冤案,卻落了個“淩遲處死”的下場。
安朝士子自然不知道後世的“南北榜案”,原來還有些憤懣不平,民間多有怨言。
但隨著張天北伐,這些聲音徹底消失了。
隻要能夠為國家帶來足夠的利益,皇上都會幫著你作弊。
作弊作到天下皆知,知道了還欣然接受,徐聞這也算是古往今來獨一份了。
張天想了想,也懶得管了。
科舉越早失去神聖性,越能解開天下聰明人的束縛。
至於科舉之外,普通百姓的進身渠道。
張天相信,自己在這個時代生活幾十年的話,沒有也能硬生生給開鑿出來。
張天看向徐聞,道:“你可想好了?這狀元之名未必是榮譽,有可能是汙名。”
“說不定要在史書上遺臭萬年的,後世士子但凡說到科舉不公,都會拿你來舉例。”
徐聞坦然道:“仙師後知千年,知道科舉製度利在當下,弊在千秋。”
“弟子在仙師庇護下,此生無憂。”
“既然如此,豈能連區區清譽都舍不得,為千秋後世做一些事情。”
“嗯。那就好。”張天點點頭。
隻要有徐聞這個標誌性人物,天下必然有無數聰明人看透科舉的本質。
如果再有其他進身渠道,無數聰明人都將從科舉束縛中解放出來。
接下來兩天。
徐聞安排妥當西夏的事務,就隨張天一起迴臨安府。
牛二則暫時在中興府駐軍,以防不測。
從中興府迴臨安,就不必轉道巴蜀一帶了。
張天、徐聞、卓平、鐵東、小短腿,以及一眾隨行將士,沿著黃河一路東行。
到了鄭州。
張天道:“百萬,從這裏開始,你就不必跟著我了。”
“你家裏剛生了孫子,還沒有迴去看過呢。”
張百萬臉色不舍,下馬車跪在地上,泣聲道:“上仙……百萬願生生世世,跟隨上仙左右,為上仙駕馬牽繩。”
張天微笑道:“行了,你的誠心我知道了。”
“但你終究是一家之主,豈能來給我做馬夫。”
“迴去吧,若是有空,可隨時來臨安府看我。”
張百萬道:“謝上仙,等我家孫兒長大了,定帶他去讓臨安府,拜見上仙。”
“嗯,到時候我一定歡迎。”張天道。
張百萬這才戀戀不舍地,從車隊裏分離開來,單獨朝襄陽府而去。
此行為張天駕車,在西線轉了一個大圈。
雖然沒有得到什麽仙緣,但能夠得到張天許諾,能夠隨時去臨安府求見,也算是一種特權。
運用得好,遠比一些官場權勢要有用得多。
等孫兒長大一些,去到臨安,說不定還能得到上仙賜福呢。
望著張百萬遠離的馬車。
張天問:“徐聞,襄陽剛出生的孩子,一般會辦什麽喜宴?”
徐聞道:“仙師,若生的是兒子,一般會辦滿月酒,百日宴,以及抓周宴。”
“若生的是女兒,隻有富貴人家,才會辦一下滿月酒。後麵的百日宴和抓周,通常是沒有的。”
“嗯,知道了。”張天道。
張百萬孫子的滿月酒早就過了,算了算日子,百日宴快到了。
自己第二次降落襄陽,張家多有招待。
此次西行,張百萬又一路駕車隨行。
於情於理,都應該送一份禮表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