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法器,就是張天臨時改裝的彈力靴。
底部有一個跟增高鞋墊差不多的機械裝置,能夠吸收人類跑步產生的動能,起到減震、助力的作用。
可以最大程度節省體力。
必要的時候,還能使用裏麵的小電池,產生一定的助力。
剛才的第一步,弘願大師用力過大,觸發了電池助力,才會彈得那麽遠。
等跑到後麵,如果檢測到雙腳無力,電池也會自動啟用,輔助跑步。
高原上氣候偏冷,大家穿的靴子多數比較厚實。
內部多了這麽一層“增高鞋墊”,乍一看倒看不出來。
不過,彈力靴雖然有助力作用,但是畢竟要跑七八百裏路,還是非常累人的。
加上高原空氣稀薄,對劇烈運動有著很大的負麵影響。
這一題,隻有弘願大師最為適合。
兩人才剛剛起步,弘願大師就已經甩了對方幾條街。
沒一會,就轉過山腳的拐彎處,對手連弘願大師的身影都看不到了。
其他教派的人紛紛驚歎。
“剛才我聽中原佛門說,這位弘願大師會神足通?”
“好像是的,佛門有這個神通。”
有一些旁涉佛經的朝聖者道:“佛門有六大神通,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
“看來這位大師已是半佛中人,修成了半佛金身。”
“難怪他們敢上到高原,挑戰吐蕃密宗一脈。”
又有人看向傅瑾瑜儒家那一隊人,道:“聽說中原有三大教,儒、道、佛。”
“其中儒家獨大,把持天下權力。”
“道、佛兩家都已經顯露神通,至今未見儒家出手,不知有何法術?”
在很多政教一體的國家子民看來,掌握國家權力的群體,往往代表著宗教勢力最為龐大。
相對應的,宗教裏的高人,也得壓得過其他教的人才行。
剛才道教白玉蟾,現在佛教弘願大師,都表現不凡。
那中原儒家,豈不是更加厲害?
在場的朝聖者,懂得漢字的人不少。
但說起儒家神通,好像學的書都沒有提到,都是一些修身齊家治國的理念。
有人道:“我未曾聽說,儒家經典,好像不教法術。”
“不會法術的話,那如何把持中原王朝的權力?如何壓製道佛兩門?”
“那些半仙半佛,會真的臣服儒家嗎?”
“這……我隻學過一些入門儒家經典。或許有修煉的法門不輕易外傳。”
“這倒是,每個教派的修煉法門,也不會輕易被外人學了去。”
“我怎麽是外人?我正經拜過中原先生為老師的,算起來,也是個記名弟子。”
“嘶……你還有中原老師?”眾人不禁對此人高看一眼。
“當然,漢字博大精深,沒有老師引導,難以入門。”
中原王朝原本就對周邊的國家影響巨大。
加上有道、佛兩家珠玉在前,會漢字的人感覺能夠跟中原人有所聯係,地位都憑空漲了一截。
算是“富在深山有遠親”的另一個表現形式。
這邊天下教徒議論紛紛,弘願大師那邊,反而越來越慢了。
過了最開始的震撼,弘願大師漸漸發現。
腳下的“法器”,用力越大,則跨步越遠,用力越小,則反彈越小。
也是需要使用不少體力的。
弘願大師練了神足通二三十年,對長跑有豐富經驗。
很快就算出,雖然最大距離能夠一步三丈,但不能老是用力,否則體力堅持不到九圈跑完。
在快快慢慢不斷嚐試中,最終找到了一個適合的發力點。
整個人快如奔馬,偏偏人如輕燕,上坡下坡,轉彎過道,腳下一點即走,仿佛半漂在空氣中似的。
沿途的天下教徒又是驚唿又是羨慕。
如此神通,實乃居家旅行,殺……咳……助人為樂之必備良法。
一些沒有教派的朝聖者,已經動了心思,看能不能拜入中原佛門,習得神通。
第一圈的時候,密宗還心存幻想,覺得弘願大師未必能夠以這樣的速度堅持9圈。
後麵弘願大師體力不支的時候,就是密宗的機會。
但弘願大師豈會給他們機會。
除了第一圈在適應彈力靴的特性,時快時慢外。
後麵的每一圈,都保持著幾乎恆定的速度。
整個人以極其誇張的速度,一直跑了一天一夜。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拜服在地上的朝聖者也越來越多。
到了後麵幾圈,沿途幾處開闊的路邊,跪滿了信徒。
這些信徒,有很多原本是信奉吐蕃密宗的,轉信中原佛門並無心理障礙。
也有很多是無教派的朝聖者,被此神通折服,願意拜入佛門。
甚至還有少數其他教派,轉換信仰的。
鬥法的結果沒有懸念。
弘願大師跑完九圈,密宗挑選出來的九人之中,第5個人才剛剛起步。
“阿彌陀佛……”弘願越過終點線,宣了一聲佛號,“施主請迴頭!”
那第5個人身形一震,驟然停下。
然後跑迴到弘願大師腳下,淚流滿臉:“信徒不知上師活佛在世,冒犯活佛,罪孽深重,望活佛解救……”
弘願大師道:“苦海無邊,迴頭是岸。”
“爾等誤入歧途,今日入我中原佛門,得歸正途。”
“此生好生修行,遵我中原佛門戒律,積無量功德,彼岸有望。”
其他8人也走過來,匍匐在弘願大師腳下:“願拜入上師門下。”
“善哉。貧僧來自中原泉州開元寺,法號弘願。”
“記住為師來曆,他日有緣,可往開元寺朝拜。”
“是,弟子此生願往。”九人再拜。
見周圍還有無數信徒跪在地上,弘願大師又道:“貧僧剛才轉山法門,乃佛門六神通之一,名曰神足通。”
“雖然隻是凡人之力,然而其中亦有無數關竅。”
“入我佛門者,可擇虔誠者傳授。”
“嘩……”眾人又驚又喜。
居然公開說可傳授神通,頓時更多人表示願意信奉中原佛門,遵守中原佛門戒律。
經此一陣,中原三家的氣勢再漲一截。
密宗喇嘛的臉色更難看了。
按照約定,有3間寺廟從此要轉投中原佛門門下,損失慘重。
原本偏向吐蕃密宗的天下教徒,漸漸的開始接受中原三家之人。
畢竟一人得了聖湖的顯靈,一人得了神山的認可。
隻要是信奉岡仁波齊神山和瑪旁雍錯聖湖的朝聖者,都沒有理由排斥他們。
底部有一個跟增高鞋墊差不多的機械裝置,能夠吸收人類跑步產生的動能,起到減震、助力的作用。
可以最大程度節省體力。
必要的時候,還能使用裏麵的小電池,產生一定的助力。
剛才的第一步,弘願大師用力過大,觸發了電池助力,才會彈得那麽遠。
等跑到後麵,如果檢測到雙腳無力,電池也會自動啟用,輔助跑步。
高原上氣候偏冷,大家穿的靴子多數比較厚實。
內部多了這麽一層“增高鞋墊”,乍一看倒看不出來。
不過,彈力靴雖然有助力作用,但是畢竟要跑七八百裏路,還是非常累人的。
加上高原空氣稀薄,對劇烈運動有著很大的負麵影響。
這一題,隻有弘願大師最為適合。
兩人才剛剛起步,弘願大師就已經甩了對方幾條街。
沒一會,就轉過山腳的拐彎處,對手連弘願大師的身影都看不到了。
其他教派的人紛紛驚歎。
“剛才我聽中原佛門說,這位弘願大師會神足通?”
“好像是的,佛門有這個神通。”
有一些旁涉佛經的朝聖者道:“佛門有六大神通,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
“看來這位大師已是半佛中人,修成了半佛金身。”
“難怪他們敢上到高原,挑戰吐蕃密宗一脈。”
又有人看向傅瑾瑜儒家那一隊人,道:“聽說中原有三大教,儒、道、佛。”
“其中儒家獨大,把持天下權力。”
“道、佛兩家都已經顯露神通,至今未見儒家出手,不知有何法術?”
在很多政教一體的國家子民看來,掌握國家權力的群體,往往代表著宗教勢力最為龐大。
相對應的,宗教裏的高人,也得壓得過其他教的人才行。
剛才道教白玉蟾,現在佛教弘願大師,都表現不凡。
那中原儒家,豈不是更加厲害?
在場的朝聖者,懂得漢字的人不少。
但說起儒家神通,好像學的書都沒有提到,都是一些修身齊家治國的理念。
有人道:“我未曾聽說,儒家經典,好像不教法術。”
“不會法術的話,那如何把持中原王朝的權力?如何壓製道佛兩門?”
“那些半仙半佛,會真的臣服儒家嗎?”
“這……我隻學過一些入門儒家經典。或許有修煉的法門不輕易外傳。”
“這倒是,每個教派的修煉法門,也不會輕易被外人學了去。”
“我怎麽是外人?我正經拜過中原先生為老師的,算起來,也是個記名弟子。”
“嘶……你還有中原老師?”眾人不禁對此人高看一眼。
“當然,漢字博大精深,沒有老師引導,難以入門。”
中原王朝原本就對周邊的國家影響巨大。
加上有道、佛兩家珠玉在前,會漢字的人感覺能夠跟中原人有所聯係,地位都憑空漲了一截。
算是“富在深山有遠親”的另一個表現形式。
這邊天下教徒議論紛紛,弘願大師那邊,反而越來越慢了。
過了最開始的震撼,弘願大師漸漸發現。
腳下的“法器”,用力越大,則跨步越遠,用力越小,則反彈越小。
也是需要使用不少體力的。
弘願大師練了神足通二三十年,對長跑有豐富經驗。
很快就算出,雖然最大距離能夠一步三丈,但不能老是用力,否則體力堅持不到九圈跑完。
在快快慢慢不斷嚐試中,最終找到了一個適合的發力點。
整個人快如奔馬,偏偏人如輕燕,上坡下坡,轉彎過道,腳下一點即走,仿佛半漂在空氣中似的。
沿途的天下教徒又是驚唿又是羨慕。
如此神通,實乃居家旅行,殺……咳……助人為樂之必備良法。
一些沒有教派的朝聖者,已經動了心思,看能不能拜入中原佛門,習得神通。
第一圈的時候,密宗還心存幻想,覺得弘願大師未必能夠以這樣的速度堅持9圈。
後麵弘願大師體力不支的時候,就是密宗的機會。
但弘願大師豈會給他們機會。
除了第一圈在適應彈力靴的特性,時快時慢外。
後麵的每一圈,都保持著幾乎恆定的速度。
整個人以極其誇張的速度,一直跑了一天一夜。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拜服在地上的朝聖者也越來越多。
到了後麵幾圈,沿途幾處開闊的路邊,跪滿了信徒。
這些信徒,有很多原本是信奉吐蕃密宗的,轉信中原佛門並無心理障礙。
也有很多是無教派的朝聖者,被此神通折服,願意拜入佛門。
甚至還有少數其他教派,轉換信仰的。
鬥法的結果沒有懸念。
弘願大師跑完九圈,密宗挑選出來的九人之中,第5個人才剛剛起步。
“阿彌陀佛……”弘願越過終點線,宣了一聲佛號,“施主請迴頭!”
那第5個人身形一震,驟然停下。
然後跑迴到弘願大師腳下,淚流滿臉:“信徒不知上師活佛在世,冒犯活佛,罪孽深重,望活佛解救……”
弘願大師道:“苦海無邊,迴頭是岸。”
“爾等誤入歧途,今日入我中原佛門,得歸正途。”
“此生好生修行,遵我中原佛門戒律,積無量功德,彼岸有望。”
其他8人也走過來,匍匐在弘願大師腳下:“願拜入上師門下。”
“善哉。貧僧來自中原泉州開元寺,法號弘願。”
“記住為師來曆,他日有緣,可往開元寺朝拜。”
“是,弟子此生願往。”九人再拜。
見周圍還有無數信徒跪在地上,弘願大師又道:“貧僧剛才轉山法門,乃佛門六神通之一,名曰神足通。”
“雖然隻是凡人之力,然而其中亦有無數關竅。”
“入我佛門者,可擇虔誠者傳授。”
“嘩……”眾人又驚又喜。
居然公開說可傳授神通,頓時更多人表示願意信奉中原佛門,遵守中原佛門戒律。
經此一陣,中原三家的氣勢再漲一截。
密宗喇嘛的臉色更難看了。
按照約定,有3間寺廟從此要轉投中原佛門門下,損失慘重。
原本偏向吐蕃密宗的天下教徒,漸漸的開始接受中原三家之人。
畢竟一人得了聖湖的顯靈,一人得了神山的認可。
隻要是信奉岡仁波齊神山和瑪旁雍錯聖湖的朝聖者,都沒有理由排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