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西遼,雖然自號為“大遼”。
但卻不是真正遼國正統,而是由原遼國大將耶律大石建立的。
當初勸阻天祚帝出兵攻金未果,遂自立為王,率二百鐵騎逃至可敦城。
後來見恢複遼國疆域無望,遂率軍西征,從此長駐西域。
耶律大石在葉密立城稱帝,稱“菊兒汗”,還取了個漢號“天佑皇帝”。
別看西遼爭霸中原失敗,但在中亞諸國眼裏,卻是不折不扣的巨無霸。
不但吞並了中亞多個國家,更是在短短不到百年的國祚裏,對中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後世以俄羅斯為代表的斯拉夫人,稱唿中國的發音為“契丹”。
其原因就是因為西遼。
西遼出身於東北一帶的契丹族,還用過國號“契丹”,後來才改為“遼”。
耶律大石遠走西域,自立為帝。
從此將漢語定為官方語言,典章製度皆仿遼製。
在這個時代,交通不便,信息不暢。
大家想當然就把西遼視為東方最強大的王朝,用“契丹”的發音代指東方大國。
萬萬沒想到,這不過東方諸國爭霸中的失敗者,殘部中的殘部。
張天看了一下時間表,若是蝴蝶效應沒有影響到西域的話。
此時的花剌子模國,應該還是西遼的附屬國。
因此,西遼使者說代表花剌子模感謝張天,倒也有理有據。
張天道:“大家生而為人,係出同源。”
“遇上天災橫禍,自當秉持人道主義,互相幫助。”
“徐聞,我說,你記下來。”
徐聞道:“是,仙師,且容弟子準備筆墨。”
徐聞身為國家重臣,基本上出門都會有侍從跟隨,隨身攜帶筆墨紙硯是工作之一。
一名侍從半蹲下來,以背為桌。
見準備好了,張天緩緩開口:“瘟疫者,乃是由一些極具傳染性的微小蟲子傳播造成,可名為細菌、病毒……”
“防治之法如下……”
張天先是解釋了一下瘟疫的基本原理。
隻要知道基本原理,就大概知道瘟疫的傳播方法。
後麵的防治之法,就很容易理解了。
無非是:控製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監測和預警、接種疫苗等等。
這在後世都是很成熟的經驗。
在這個時代,大家更多的是將之與鬼神聯係起來。
雖然知道不能接觸瘟疫感染人群,但仍然有很多措施做不到位,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做。
導致瘟疫一旦傳播開來,根本無法抑製住,談瘟色變。
這個時代人的流動性跟後世完全沒法比,知道了原理,控製起來不算難。
張天說得不快,話剛說完,徐聞也寫好了。
徐聞將紙拿起來,稍稍吹幹,然後蓋上自己的印章。
對一個侍從道:“你們照抄錄一份,送給大遼使者。”
“將我的原件送迴臨安府,呈上給皇上,納入朝廷瘟疫防治國策之中。”
“這是仙師傳下來的防治之法,萬萬不可能弄丟了。”
“是,大人。”侍從道。
在侍從抄錄期間,徐聞問道:“仙師,不知瘟神的性情是什麽樣的?跟蝗神是否相似?”
張天笑道:“怎麽?你想通過破口大罵的方式,來罵走瘟神?”
“嘿嘿……”徐聞靦腆一笑,“弟子見仙師斥責蝗神,效果奇佳,成都府一帶的蝗災當年就止住了。”
“不如,弟子也寫一篇《斥瘟神》,效仿仙師之壯舉。”
張天道:“你要寫也可以。”
“到時候廣發公告,讓百姓破除對瘟神無端的恐懼,也算是一件有用之舉。”
徐聞大喜,道:“那弟子獻醜了。”
徐聞醞釀了一下,開始揮筆寫字:
《斥瘟神》
瘟神肆虐,惡貫滿盈。爾以毒氣為器,以疫癘為矢,播散四方,致使生靈塗炭,百姓疾苦。
爾無良善之心,唯知肆虐為惡,視人命如草芥,實乃天地所不容。
每至疫情肆虐之際,便隱身暗隅,操控疫癘,肆意妄為,百姓受其荼毒,哀鴻遍野,哭聲震天。
瘟神行徑之卑劣,手段之狠辣,見百姓苦難為樂,獰笑自若,真乃禽獸不如。
爾之罪孽,罄竹難書。吾今斥之,瘟神當誅。
吾奉仙師張諱天之命,怒斥瘟神。
爾若識相,速速退去,否則仙師親身將至西域,必將爾斬於馬下,以儆效尤。
吾唿天地為證,神明共鑒。誓要蕩滌乾坤,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嗟乎!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康,永無瘟疫之患。
張天拿過來瞅了一眼,道:“我還以為你會寫什麽粗俗之言,怎麽寫得文縐縐的?”
徐聞尷尬一笑:“弟子……弟子修行不夠,實在寫不出來。”
張天道:“這樣也好,知行合一。寫不出來就別行模仿,以免寫得不倫不類。”
“是,弟子受教。”
徐聞光是迴想一下張天那篇《斥蝗神》,就額頭見汗。
那等粗俗之言,洋洋灑灑記了一大遝紙,偏偏沒幾句重複的。
別說他是個讀書人,就算是普通人,也未必能夠罵得出來。
也隻有傳說中罵遍全城無敵手的潑婦,才有此功力。
若不是後來向張天求證,誰也不敢相信超然物外的上仙,會寫出如此不堪祭文。
那篇《斥蝗神》張天隻寫了個開頭,後麵絕大部分都是張百萬罵的。
這個時代的文人、君子有心理負擔,張天可沒有。
後來朝廷求證,張天就大大方方承認了。
徐聞將《瘟疫防治法》和《斥瘟神》送給西遼使者,道:“仙師之法,靈驗無比。”
“你們隻要嚴格按此法施行,必然安然無恙。”
西遼使者雙手接過,道:“謝仙人賜法,謝徐大人祭文。”
“剛才聽徐大人說,仙人要去西域?”
“不知是何日期?在下好通知陛下迎接仙人。”
張天道:“你們專心抵抗瘟疫,不必搞太多儀式。”
“若是因為儀式而令瘟疫橫行,豈不是白送了你們防治之法?”
西遼使者道:“仙人慈悲,在下明白了。”
“那你們速速迴去吧。”
西遼使者也不猶豫,告罪一聲,翻身上馬,直接朝西而去。
他來的時候雖然瘟疫還沒有傳過來,但離開這麽久了,擔心瘟疫失控。
早一天迴去,大遼就早一天安全。
但卻不是真正遼國正統,而是由原遼國大將耶律大石建立的。
當初勸阻天祚帝出兵攻金未果,遂自立為王,率二百鐵騎逃至可敦城。
後來見恢複遼國疆域無望,遂率軍西征,從此長駐西域。
耶律大石在葉密立城稱帝,稱“菊兒汗”,還取了個漢號“天佑皇帝”。
別看西遼爭霸中原失敗,但在中亞諸國眼裏,卻是不折不扣的巨無霸。
不但吞並了中亞多個國家,更是在短短不到百年的國祚裏,對中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後世以俄羅斯為代表的斯拉夫人,稱唿中國的發音為“契丹”。
其原因就是因為西遼。
西遼出身於東北一帶的契丹族,還用過國號“契丹”,後來才改為“遼”。
耶律大石遠走西域,自立為帝。
從此將漢語定為官方語言,典章製度皆仿遼製。
在這個時代,交通不便,信息不暢。
大家想當然就把西遼視為東方最強大的王朝,用“契丹”的發音代指東方大國。
萬萬沒想到,這不過東方諸國爭霸中的失敗者,殘部中的殘部。
張天看了一下時間表,若是蝴蝶效應沒有影響到西域的話。
此時的花剌子模國,應該還是西遼的附屬國。
因此,西遼使者說代表花剌子模感謝張天,倒也有理有據。
張天道:“大家生而為人,係出同源。”
“遇上天災橫禍,自當秉持人道主義,互相幫助。”
“徐聞,我說,你記下來。”
徐聞道:“是,仙師,且容弟子準備筆墨。”
徐聞身為國家重臣,基本上出門都會有侍從跟隨,隨身攜帶筆墨紙硯是工作之一。
一名侍從半蹲下來,以背為桌。
見準備好了,張天緩緩開口:“瘟疫者,乃是由一些極具傳染性的微小蟲子傳播造成,可名為細菌、病毒……”
“防治之法如下……”
張天先是解釋了一下瘟疫的基本原理。
隻要知道基本原理,就大概知道瘟疫的傳播方法。
後麵的防治之法,就很容易理解了。
無非是:控製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監測和預警、接種疫苗等等。
這在後世都是很成熟的經驗。
在這個時代,大家更多的是將之與鬼神聯係起來。
雖然知道不能接觸瘟疫感染人群,但仍然有很多措施做不到位,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做。
導致瘟疫一旦傳播開來,根本無法抑製住,談瘟色變。
這個時代人的流動性跟後世完全沒法比,知道了原理,控製起來不算難。
張天說得不快,話剛說完,徐聞也寫好了。
徐聞將紙拿起來,稍稍吹幹,然後蓋上自己的印章。
對一個侍從道:“你們照抄錄一份,送給大遼使者。”
“將我的原件送迴臨安府,呈上給皇上,納入朝廷瘟疫防治國策之中。”
“這是仙師傳下來的防治之法,萬萬不可能弄丟了。”
“是,大人。”侍從道。
在侍從抄錄期間,徐聞問道:“仙師,不知瘟神的性情是什麽樣的?跟蝗神是否相似?”
張天笑道:“怎麽?你想通過破口大罵的方式,來罵走瘟神?”
“嘿嘿……”徐聞靦腆一笑,“弟子見仙師斥責蝗神,效果奇佳,成都府一帶的蝗災當年就止住了。”
“不如,弟子也寫一篇《斥瘟神》,效仿仙師之壯舉。”
張天道:“你要寫也可以。”
“到時候廣發公告,讓百姓破除對瘟神無端的恐懼,也算是一件有用之舉。”
徐聞大喜,道:“那弟子獻醜了。”
徐聞醞釀了一下,開始揮筆寫字:
《斥瘟神》
瘟神肆虐,惡貫滿盈。爾以毒氣為器,以疫癘為矢,播散四方,致使生靈塗炭,百姓疾苦。
爾無良善之心,唯知肆虐為惡,視人命如草芥,實乃天地所不容。
每至疫情肆虐之際,便隱身暗隅,操控疫癘,肆意妄為,百姓受其荼毒,哀鴻遍野,哭聲震天。
瘟神行徑之卑劣,手段之狠辣,見百姓苦難為樂,獰笑自若,真乃禽獸不如。
爾之罪孽,罄竹難書。吾今斥之,瘟神當誅。
吾奉仙師張諱天之命,怒斥瘟神。
爾若識相,速速退去,否則仙師親身將至西域,必將爾斬於馬下,以儆效尤。
吾唿天地為證,神明共鑒。誓要蕩滌乾坤,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嗟乎!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康,永無瘟疫之患。
張天拿過來瞅了一眼,道:“我還以為你會寫什麽粗俗之言,怎麽寫得文縐縐的?”
徐聞尷尬一笑:“弟子……弟子修行不夠,實在寫不出來。”
張天道:“這樣也好,知行合一。寫不出來就別行模仿,以免寫得不倫不類。”
“是,弟子受教。”
徐聞光是迴想一下張天那篇《斥蝗神》,就額頭見汗。
那等粗俗之言,洋洋灑灑記了一大遝紙,偏偏沒幾句重複的。
別說他是個讀書人,就算是普通人,也未必能夠罵得出來。
也隻有傳說中罵遍全城無敵手的潑婦,才有此功力。
若不是後來向張天求證,誰也不敢相信超然物外的上仙,會寫出如此不堪祭文。
那篇《斥蝗神》張天隻寫了個開頭,後麵絕大部分都是張百萬罵的。
這個時代的文人、君子有心理負擔,張天可沒有。
後來朝廷求證,張天就大大方方承認了。
徐聞將《瘟疫防治法》和《斥瘟神》送給西遼使者,道:“仙師之法,靈驗無比。”
“你們隻要嚴格按此法施行,必然安然無恙。”
西遼使者雙手接過,道:“謝仙人賜法,謝徐大人祭文。”
“剛才聽徐大人說,仙人要去西域?”
“不知是何日期?在下好通知陛下迎接仙人。”
張天道:“你們專心抵抗瘟疫,不必搞太多儀式。”
“若是因為儀式而令瘟疫橫行,豈不是白送了你們防治之法?”
西遼使者道:“仙人慈悲,在下明白了。”
“那你們速速迴去吧。”
西遼使者也不猶豫,告罪一聲,翻身上馬,直接朝西而去。
他來的時候雖然瘟疫還沒有傳過來,但離開這麽久了,擔心瘟疫失控。
早一天迴去,大遼就早一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