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廳裏的一眾學者、教徒的反應,張天頗為滿意。
他們雖信教,但也知道感恩,至少這人情沒白送。
身為理科生,如果阿維森納等學者問理科問題,張天可以輕鬆指正。
問一些專業外的知識,例如醫學、建築學,也可以通過搜索來迴答。
畢竟這類知識都是比較確定的,隻需要照本宣科即可。
涉及到具體計算,可以由ai完成。
除了自然科學的問題,在場之人,更為感興趣的是神學上的問題。
除了一些探討神學理念的學術問題外,還有很多人想知道真神的種種信息。
也想知道張天與真神的關係。
張天有些為難。
神學的純學術問題他也不懂。
很多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搜索出來的一些迴答,張天也不知道符不符合當前的時代。
何況還有很多人問真神的信息,張天沒興趣編造自己與真神的關係,或者冒充他。
想了想,幹脆放棄了,又用起了經典招數——笑而不語。
剛開始,一眾學者教徒有些疑惑。
怎麽無所不知的神靈,突然就在那光是微笑,沒有再出聲呢?
徐聞見狀,及時圓場,道:“若是仙師不答,此事定然是涉及天機,不可泄露。”
“我曾在中原襄陽城,問及地府與人間的陰陰兩界大秘。”
“當時仙師無意泄露,導致天降雷擊……”
徐聞又將當初襄陽的事拿出來複述一遍。
聽得眾人又是連連點頭:“徐聞先知所言極是,神的禁忌,確實不應該多問。”
這種解釋,很符合伊教的理念。
很多一神教的問題,探討到最後,都無法完美的自圓其說。
或者說,布道的神職人員無法解釋。
最終隻能用籠統的話教育信徒:
你不要問,不要質疑,你要信!
你信了,才能夠感應真神,才能從塵世間獲得解救……
如此講學大會持續了幾天。
在場學者都不知道自己“恍然大悟”多少次了,每次一提問,得到的答案往往都超出自己的想象。
可惜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
幾天之後,大蒜素已經分解出來。
張天提取了幾罐淡黃色的液體出來,找來一些病人來驗證,確認有效。
說明整個提取過程可行。
張天將第一批的大蒜素裝了起來,又拉走了一馬車的大蒜加一車的烈酒,以備路上使用。
如今沒有良好的保存手段,自己隨身的合金箱也放不了多少。
提取出來的大蒜素保質期不好說,隻能采取笨拙的方法,直接拉著大蒜和烈酒隨行了。
大蒜可以當作調味品,烈酒既可以喝也可以當作商品。
拉上兩車,倒不嫌麻煩。
聽說張天要離開,整座伊斯法罕城的人全都依依不舍。
那些權貴原本隻是害怕張天的威能,不敢不敬。
但經過這些天的相處。
發現張天不但寬仁溫和,還傳授了無數真理,如神如父。
無數人頓時對以前的戰爭行為懺悔不已。
看到張天要離開,整座城的大部分貴族、神職人員,紛紛背起包袱,就想追隨神靈的腳步。
張天在伊斯法罕沒有接觸到太多的普通民眾,原本不會有多少信徒。
但大蒜素的出現,迅速治好一批病人,在民間獲得了極高的威望。
甚至不止普通病人在傳頌張天的仁慈之名,神職和貴族也會大吹特吹。
說自己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神靈的神諭。
還參與到神藥的製作中來。
就算是沒有受過大蒜素治療的人,受眾人傳播影響。
見貴族、神職人員、戰士都追隨一位神靈而去,自己也不能落後。
如此一來,大家紛紛出城追隨。
原本數十萬人的伊斯法罕城,頓時變得空落落的。
張天早有經驗。
若是不拒絕,或者有意誘拐這些信徒。
之前在大蒙迴安朝的時候,身後估計就跟著十萬大軍了。
到了西域,出了天山,從大遼開始。
若是一直允許跟隨,此時身後不知道會跟了多少萬人了。
帶著這個陣容跑到歐洲去,那些基教教徒不得嚇死?!
原本兩個區域的人就有很深的宗教矛盾,十字軍東征都打了兩次了。
你幾十萬人浩浩蕩蕩的跑過來。
說是跟人來旅遊的,誰信呀?
等追隨者送別百裏,張天就堅決勸說他們迴去。
最後,追隨者終於不再前行。
幾萬大軍,十萬民眾,淚灑送別張天。
張天稍稍鬆了口氣。
有時候,別人太熱情自己也是有很大壓力的。
十幾萬人追著自己,光是協調這十幾萬人的飲食起居就是一件大事。
稍有意外,一路上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曆朝曆代史記上記載的大遷移,可是一次又一次血淋淋的教訓。
離開伊斯法罕,張天隻帶走了一個人,那就是阿維森納。
張天問道:“去到烏爾城需要多長時間?”
阿維森納道:“按車隊的速度,需要半個多月。”
“中間需要經過巴格達,那是一座大城,可以休息一下,補充一些物資。”
“嗯。”張天道,“這座城市我有印象,也是有名的混亂之城呀。”
“呃……”阿維森納道,“神靈,我來往過巴格達多次,那裏商貿繁榮,治安良好,不算混亂。”
“哈哈,抱歉,我說的是我那個時代。”
“啊?”阿維森納不明所以。
徐聞過來解釋道:“前輩,仙師長生久視,不知道活了多少世了。”
“人間世事變遷太快,仙師有時候不知道,難免記錯。”
“原來如此。”阿維森納“恍然大悟”,“徐聞先知,東方的天庭真的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嗎?”
徐聞道:“我們那是有這個說法,但仙師一直沒有正麵迴答,無法確認。不知道是否涉及到天庭禁忌。”
“嗯,神靈不說,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巴格達離伊斯法罕城有1300多裏。
位於中亞最著名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中間的平原,靠近底格裏斯河的中遊。
這兩條大河,是中亞的母親河。
從上古之時,就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
其古老程度,不輸於世界任何一個文明。
隻可惜,其文明不像中原文明那樣,能夠延續幾千年。
很多文明和遺跡,都在一次又一次的戰亂中消失。
直到21世紀,這裏仍然算不上太安穩。
巴格達再往西,就是西方和中亞的聖地——耶路撒冷。
張天的旅遊計劃,其中一站就是耶路撒冷。
不過,目前先去烏爾城。
找找有沒有蘇美爾的上古文明留下來的線索再說。
以車隊的速度,不緊不慢的走了小半個月。
等來到巴格達城時。
看到不斷有商隊急急地出城,也有民眾帶著孩子,往東而去。
看這方向,很有可能是去伊斯法罕城。
城門入口駐紮了大量士兵,周圍有很多偵察小隊騎著馬匹,不斷地來迴傳遞信息。
徐聞見狀,道:“瞧這模樣,巴格達果然是混亂之城。”
“原來之前仙師是有所隱喻,我等愚鈍,沒有領悟仙師預言。”
他們雖信教,但也知道感恩,至少這人情沒白送。
身為理科生,如果阿維森納等學者問理科問題,張天可以輕鬆指正。
問一些專業外的知識,例如醫學、建築學,也可以通過搜索來迴答。
畢竟這類知識都是比較確定的,隻需要照本宣科即可。
涉及到具體計算,可以由ai完成。
除了自然科學的問題,在場之人,更為感興趣的是神學上的問題。
除了一些探討神學理念的學術問題外,還有很多人想知道真神的種種信息。
也想知道張天與真神的關係。
張天有些為難。
神學的純學術問題他也不懂。
很多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搜索出來的一些迴答,張天也不知道符不符合當前的時代。
何況還有很多人問真神的信息,張天沒興趣編造自己與真神的關係,或者冒充他。
想了想,幹脆放棄了,又用起了經典招數——笑而不語。
剛開始,一眾學者教徒有些疑惑。
怎麽無所不知的神靈,突然就在那光是微笑,沒有再出聲呢?
徐聞見狀,及時圓場,道:“若是仙師不答,此事定然是涉及天機,不可泄露。”
“我曾在中原襄陽城,問及地府與人間的陰陰兩界大秘。”
“當時仙師無意泄露,導致天降雷擊……”
徐聞又將當初襄陽的事拿出來複述一遍。
聽得眾人又是連連點頭:“徐聞先知所言極是,神的禁忌,確實不應該多問。”
這種解釋,很符合伊教的理念。
很多一神教的問題,探討到最後,都無法完美的自圓其說。
或者說,布道的神職人員無法解釋。
最終隻能用籠統的話教育信徒:
你不要問,不要質疑,你要信!
你信了,才能夠感應真神,才能從塵世間獲得解救……
如此講學大會持續了幾天。
在場學者都不知道自己“恍然大悟”多少次了,每次一提問,得到的答案往往都超出自己的想象。
可惜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
幾天之後,大蒜素已經分解出來。
張天提取了幾罐淡黃色的液體出來,找來一些病人來驗證,確認有效。
說明整個提取過程可行。
張天將第一批的大蒜素裝了起來,又拉走了一馬車的大蒜加一車的烈酒,以備路上使用。
如今沒有良好的保存手段,自己隨身的合金箱也放不了多少。
提取出來的大蒜素保質期不好說,隻能采取笨拙的方法,直接拉著大蒜和烈酒隨行了。
大蒜可以當作調味品,烈酒既可以喝也可以當作商品。
拉上兩車,倒不嫌麻煩。
聽說張天要離開,整座伊斯法罕城的人全都依依不舍。
那些權貴原本隻是害怕張天的威能,不敢不敬。
但經過這些天的相處。
發現張天不但寬仁溫和,還傳授了無數真理,如神如父。
無數人頓時對以前的戰爭行為懺悔不已。
看到張天要離開,整座城的大部分貴族、神職人員,紛紛背起包袱,就想追隨神靈的腳步。
張天在伊斯法罕沒有接觸到太多的普通民眾,原本不會有多少信徒。
但大蒜素的出現,迅速治好一批病人,在民間獲得了極高的威望。
甚至不止普通病人在傳頌張天的仁慈之名,神職和貴族也會大吹特吹。
說自己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神靈的神諭。
還參與到神藥的製作中來。
就算是沒有受過大蒜素治療的人,受眾人傳播影響。
見貴族、神職人員、戰士都追隨一位神靈而去,自己也不能落後。
如此一來,大家紛紛出城追隨。
原本數十萬人的伊斯法罕城,頓時變得空落落的。
張天早有經驗。
若是不拒絕,或者有意誘拐這些信徒。
之前在大蒙迴安朝的時候,身後估計就跟著十萬大軍了。
到了西域,出了天山,從大遼開始。
若是一直允許跟隨,此時身後不知道會跟了多少萬人了。
帶著這個陣容跑到歐洲去,那些基教教徒不得嚇死?!
原本兩個區域的人就有很深的宗教矛盾,十字軍東征都打了兩次了。
你幾十萬人浩浩蕩蕩的跑過來。
說是跟人來旅遊的,誰信呀?
等追隨者送別百裏,張天就堅決勸說他們迴去。
最後,追隨者終於不再前行。
幾萬大軍,十萬民眾,淚灑送別張天。
張天稍稍鬆了口氣。
有時候,別人太熱情自己也是有很大壓力的。
十幾萬人追著自己,光是協調這十幾萬人的飲食起居就是一件大事。
稍有意外,一路上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曆朝曆代史記上記載的大遷移,可是一次又一次血淋淋的教訓。
離開伊斯法罕,張天隻帶走了一個人,那就是阿維森納。
張天問道:“去到烏爾城需要多長時間?”
阿維森納道:“按車隊的速度,需要半個多月。”
“中間需要經過巴格達,那是一座大城,可以休息一下,補充一些物資。”
“嗯。”張天道,“這座城市我有印象,也是有名的混亂之城呀。”
“呃……”阿維森納道,“神靈,我來往過巴格達多次,那裏商貿繁榮,治安良好,不算混亂。”
“哈哈,抱歉,我說的是我那個時代。”
“啊?”阿維森納不明所以。
徐聞過來解釋道:“前輩,仙師長生久視,不知道活了多少世了。”
“人間世事變遷太快,仙師有時候不知道,難免記錯。”
“原來如此。”阿維森納“恍然大悟”,“徐聞先知,東方的天庭真的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嗎?”
徐聞道:“我們那是有這個說法,但仙師一直沒有正麵迴答,無法確認。不知道是否涉及到天庭禁忌。”
“嗯,神靈不說,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巴格達離伊斯法罕城有1300多裏。
位於中亞最著名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中間的平原,靠近底格裏斯河的中遊。
這兩條大河,是中亞的母親河。
從上古之時,就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
其古老程度,不輸於世界任何一個文明。
隻可惜,其文明不像中原文明那樣,能夠延續幾千年。
很多文明和遺跡,都在一次又一次的戰亂中消失。
直到21世紀,這裏仍然算不上太安穩。
巴格達再往西,就是西方和中亞的聖地——耶路撒冷。
張天的旅遊計劃,其中一站就是耶路撒冷。
不過,目前先去烏爾城。
找找有沒有蘇美爾的上古文明留下來的線索再說。
以車隊的速度,不緊不慢的走了小半個月。
等來到巴格達城時。
看到不斷有商隊急急地出城,也有民眾帶著孩子,往東而去。
看這方向,很有可能是去伊斯法罕城。
城門入口駐紮了大量士兵,周圍有很多偵察小隊騎著馬匹,不斷地來迴傳遞信息。
徐聞見狀,道:“瞧這模樣,巴格達果然是混亂之城。”
“原來之前仙師是有所隱喻,我等愚鈍,沒有領悟仙師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