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略一沉吟,便點頭應允。
大王子希望有神靈給自己加冕,這對他而言意義重大。
但對張天而言,隻不過是使用一些特效罷了。
用微不足道的一些特效,跟一個國家結個“善緣”,自無不可。
見張天答應,阿尤布王朝所有人臉色大喜。
曆朝曆代,無論是埃及、中亞、歐洲,有哪個王朝的皇帝得到在世神靈的加持?
一個都沒有。
隻有在上古時期,傳說神靈與凡人雜居的神話時代,才有可能。
神話時代真假難辨,不能當真。
就算把神話當真,現在大王子有在世神靈加持,豈不是相當於名垂千古的神話君王?
隻要大王子不作大死,阿尤布王朝將會迎來自己的神話時代。
眾人紛紛跪伏在地上,虔誠道:“謝神靈的恩賜!”
“阿尤布王朝將銘記神靈的恩情,萬世不朽。”
“願神靈的威嚴與榮耀,如同星辰照耀阿尤布……”
接下來,張天隻好在開羅城多待些時日,等待大王子的登基儀式準備妥當。
好在開羅城也是上古名城,曆史名跡數不勝數。
在等待的時間裏,遊覽名勝古跡倒不會覺得悶。
阿尤布的百姓對張天的觀感與襄陽城百姓不同。
襄陽城百姓對張天的印象是既威嚴又親切。
但凡張天出門,必有無數人跟張天打招唿,甚至湧來仰望。
更像一個特殊的大明星,非常容易引發人流堵塞。
但在埃及一地,張天威嚴無比。
在阿尤布百姓眼裏,小短腿都比張天親切。
尤其是在紅海邊上,親眼目睹張天降下神罰的人,更是對張天敬畏無比。
因此,張天出外,不用擔心圍觀。
所過之處,幾乎所有人都以最高的跪伏之禮迎接。
一個王朝君王的登基大典儀式繁瑣。
除了準備時間長外,還要通知各國的領袖前來見證。
正常流程動輒需要幾個月之久。
但阿尤布王朝不敢讓張天等待太久,將速度大大加快。
來迴傳遞消息,都是以快馬穿梭,不敢停歇。
中亞的伊教國家,聽說東方神靈要給阿尤布大王子賜福,紛紛派人前來祝賀。
明麵上說是祝賀大王子登基,但送過來的禮物,給張天車隊的要比祝賀大王子的還多。
而歐洲那邊。
阿尤布王朝用快艇穿過地中海,給各國發去邀請函。
若是以前,歐洲那邊的國家未必會來。
就算來,肯定是來搗亂居多,至少也是來刺探情報的。
但因為有張天在。
以拜占庭帝國為代表,以及歐洲各大王國,不敢不派人來。
但是,拜占庭帝國的皇帝、各大王國的國王,以及基教的教皇,膽量還是不夠,不敢親身前來。
隻派了幾個大臣、大主教,前來賠罪。
他們從君士坦丁堡出發,坐船穿過愛琴海,橫渡地中海,來到埃及。
然後大車小車的禮物,往張天住所上送。
大王子的登基大典還未開始,張天車隊就陸續收了幾十車的禮物。
而且多是金、銀製器居多,偶爾也有一些上古的“神器”。
驟然多了幾十車禮品,車隊沒有足夠的人力,肯定帶不走了。
趕馬車並不是說有馬就行了,還需要有熟練的馬夫駕馭。
若是一個人管理兩三輛馬車,甚至更多。
要麽會造成混亂,要麽會大大減緩車隊的速度。
車隊可不敢為了區區俗物,耽誤張天的行程。
徐聞本想挑選一番,連白銀都不要,隻留下金子和一些奇物。
阿維森納見狀,勸道:“徐聞先知,這些都是各大王國的精美器具。”
“若是就此扔了,豈不可惜?”
徐聞道:“我們車隊人數少,帶不了這麽多。”
阿維森納等的就是這句話,道:“我們伊教信仰之內,有無數虔誠信徒想追隨神靈的腳步。”
“希望一路上沐浴神靈的光芒,聆聽徐聞先知的教誨。”
“若是能夠跟隨神靈去到東方,朝拜神靈所在的神聖國度,我們定然欣喜萬分。”
“奈何神靈屢次勸返,我們不敢不遵。”
“如今車隊有大量貴重禮物,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
“這或許就是上天的啟示。”
“徐聞先知可以讓車隊帶上一些我們的信徒。”
“一來可以幫助趕車,二來能聆聽神靈的福音,三來還能促進東西兩地的交流。”
“將來絲綢之路開通,少不了需要熟悉東西方的人才協助。”
“才可讓東西兩地,如血脈相通,同為一體。”
徐聞一聽,感覺有理。
既然安朝準備打通絲綢之路,相關人才肯定是少不了的。
與其到時候慢慢尋找,不如現在就開始培養。
尤其是聆聽過仙師教誨的,肯定更加偏向東方。
將來安朝的商隊來到西域,也有人幫助。
於是,徐聞將這些緣由,去跟張天說了。
之前張天不允許各派教徒跟隨,主要是人數太過龐大。
動輒幾萬、十幾萬人追隨,誰受得了呀!
如今隻是跟隨幾百人,又能一舉多得,自無不可。
得了張天的允許,徐聞便開始篩選人員。
按張天車隊的習慣,每輛馬車配備2名壯漢最佳。
但考慮到此行涉及到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於是,徐聞允許每輛馬車再多加入一名學者或者官員。
如此,後加入的馬車,每輛可以配備3個人。
消息一傳出。
埃及一地、中亞各國,瞬間炸開了鍋。
能夠追隨神靈的腳步,不知是多少信徒夢寐以求的至高榮譽。
無數快馬在各大勢力、各大王國、公國穿梭,傳遞消息。
負責篩選的徐聞、阿維森納等人,很快就被各勢力的人踏破了門檻。
埃及、中亞兩地,最大的王朝雖然是塞爾柱帝國和阿尤布王朝。
但還有很多小的王國,以及帝國內部各方不同的勢力。
大家都希望神靈車隊能夠帶上自己的人——尤其是自家的繼承人。
將來若是有事,隻要說自己追隨過神靈的腳步,到過東方。
無論是用來保護自身,還是拉攏民心,召集軍隊,甚至是侵占其他人的領土。
其作用之大,難以估量!
甚至有的勢力打起了小主意。
既然徐聞先知說一馬車隻能配備3個人,分不過來。
那我們多送幾車貴重禮物不就行了?
禮物是我們送的,徐聞先知肯定會優先配備我方勢力的人。
如此一來,張天車隊湧起了第二波送禮熱潮。
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禮物,比上一波更多,達上百輛。
這些可不是糧食布匹等日常用品,全都是金銀製品、珍玩奇物。
很多勢力雖然號稱什麽“爵”,但搜刮家底,能拿得出來的金銀奇物還未必能夠裝滿一輛馬車。
於是,有些友好的小勢力,就互相湊了一車,以聯名的名義送過來。
徐聞一看,這可不行。
他的本意是促進東西方交流,可不是來搜刮別人家底的。
第一波送禮隻是表達心意,送禮的人自有分寸,量力而為。
現在是逐利而行,有些人狂熱到喪失理智。
恨不得將全部家當送過來,隻求跟在神靈身邊。
徐聞不敢借此斂財,也不需要這些財物。
若是好心辦壞事,有損仙師清譽,那是多少金銀都補不迴來的。
於是,徐聞隻得對外發布公告。
後麵一律不再收禮,隻選拔審核及格的人才。
眾人一看,徐聞先知不為金銀所動,不愧為神靈座下弟子。
雖然禮物沒有再收,但借此在西域刷了一波好感。
如此紛紛擾擾小一個月。
終於到了大王子登基的日子。
大王子希望有神靈給自己加冕,這對他而言意義重大。
但對張天而言,隻不過是使用一些特效罷了。
用微不足道的一些特效,跟一個國家結個“善緣”,自無不可。
見張天答應,阿尤布王朝所有人臉色大喜。
曆朝曆代,無論是埃及、中亞、歐洲,有哪個王朝的皇帝得到在世神靈的加持?
一個都沒有。
隻有在上古時期,傳說神靈與凡人雜居的神話時代,才有可能。
神話時代真假難辨,不能當真。
就算把神話當真,現在大王子有在世神靈加持,豈不是相當於名垂千古的神話君王?
隻要大王子不作大死,阿尤布王朝將會迎來自己的神話時代。
眾人紛紛跪伏在地上,虔誠道:“謝神靈的恩賜!”
“阿尤布王朝將銘記神靈的恩情,萬世不朽。”
“願神靈的威嚴與榮耀,如同星辰照耀阿尤布……”
接下來,張天隻好在開羅城多待些時日,等待大王子的登基儀式準備妥當。
好在開羅城也是上古名城,曆史名跡數不勝數。
在等待的時間裏,遊覽名勝古跡倒不會覺得悶。
阿尤布的百姓對張天的觀感與襄陽城百姓不同。
襄陽城百姓對張天的印象是既威嚴又親切。
但凡張天出門,必有無數人跟張天打招唿,甚至湧來仰望。
更像一個特殊的大明星,非常容易引發人流堵塞。
但在埃及一地,張天威嚴無比。
在阿尤布百姓眼裏,小短腿都比張天親切。
尤其是在紅海邊上,親眼目睹張天降下神罰的人,更是對張天敬畏無比。
因此,張天出外,不用擔心圍觀。
所過之處,幾乎所有人都以最高的跪伏之禮迎接。
一個王朝君王的登基大典儀式繁瑣。
除了準備時間長外,還要通知各國的領袖前來見證。
正常流程動輒需要幾個月之久。
但阿尤布王朝不敢讓張天等待太久,將速度大大加快。
來迴傳遞消息,都是以快馬穿梭,不敢停歇。
中亞的伊教國家,聽說東方神靈要給阿尤布大王子賜福,紛紛派人前來祝賀。
明麵上說是祝賀大王子登基,但送過來的禮物,給張天車隊的要比祝賀大王子的還多。
而歐洲那邊。
阿尤布王朝用快艇穿過地中海,給各國發去邀請函。
若是以前,歐洲那邊的國家未必會來。
就算來,肯定是來搗亂居多,至少也是來刺探情報的。
但因為有張天在。
以拜占庭帝國為代表,以及歐洲各大王國,不敢不派人來。
但是,拜占庭帝國的皇帝、各大王國的國王,以及基教的教皇,膽量還是不夠,不敢親身前來。
隻派了幾個大臣、大主教,前來賠罪。
他們從君士坦丁堡出發,坐船穿過愛琴海,橫渡地中海,來到埃及。
然後大車小車的禮物,往張天住所上送。
大王子的登基大典還未開始,張天車隊就陸續收了幾十車的禮物。
而且多是金、銀製器居多,偶爾也有一些上古的“神器”。
驟然多了幾十車禮品,車隊沒有足夠的人力,肯定帶不走了。
趕馬車並不是說有馬就行了,還需要有熟練的馬夫駕馭。
若是一個人管理兩三輛馬車,甚至更多。
要麽會造成混亂,要麽會大大減緩車隊的速度。
車隊可不敢為了區區俗物,耽誤張天的行程。
徐聞本想挑選一番,連白銀都不要,隻留下金子和一些奇物。
阿維森納見狀,勸道:“徐聞先知,這些都是各大王國的精美器具。”
“若是就此扔了,豈不可惜?”
徐聞道:“我們車隊人數少,帶不了這麽多。”
阿維森納等的就是這句話,道:“我們伊教信仰之內,有無數虔誠信徒想追隨神靈的腳步。”
“希望一路上沐浴神靈的光芒,聆聽徐聞先知的教誨。”
“若是能夠跟隨神靈去到東方,朝拜神靈所在的神聖國度,我們定然欣喜萬分。”
“奈何神靈屢次勸返,我們不敢不遵。”
“如今車隊有大量貴重禮物,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
“這或許就是上天的啟示。”
“徐聞先知可以讓車隊帶上一些我們的信徒。”
“一來可以幫助趕車,二來能聆聽神靈的福音,三來還能促進東西兩地的交流。”
“將來絲綢之路開通,少不了需要熟悉東西方的人才協助。”
“才可讓東西兩地,如血脈相通,同為一體。”
徐聞一聽,感覺有理。
既然安朝準備打通絲綢之路,相關人才肯定是少不了的。
與其到時候慢慢尋找,不如現在就開始培養。
尤其是聆聽過仙師教誨的,肯定更加偏向東方。
將來安朝的商隊來到西域,也有人幫助。
於是,徐聞將這些緣由,去跟張天說了。
之前張天不允許各派教徒跟隨,主要是人數太過龐大。
動輒幾萬、十幾萬人追隨,誰受得了呀!
如今隻是跟隨幾百人,又能一舉多得,自無不可。
得了張天的允許,徐聞便開始篩選人員。
按張天車隊的習慣,每輛馬車配備2名壯漢最佳。
但考慮到此行涉及到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於是,徐聞允許每輛馬車再多加入一名學者或者官員。
如此,後加入的馬車,每輛可以配備3個人。
消息一傳出。
埃及一地、中亞各國,瞬間炸開了鍋。
能夠追隨神靈的腳步,不知是多少信徒夢寐以求的至高榮譽。
無數快馬在各大勢力、各大王國、公國穿梭,傳遞消息。
負責篩選的徐聞、阿維森納等人,很快就被各勢力的人踏破了門檻。
埃及、中亞兩地,最大的王朝雖然是塞爾柱帝國和阿尤布王朝。
但還有很多小的王國,以及帝國內部各方不同的勢力。
大家都希望神靈車隊能夠帶上自己的人——尤其是自家的繼承人。
將來若是有事,隻要說自己追隨過神靈的腳步,到過東方。
無論是用來保護自身,還是拉攏民心,召集軍隊,甚至是侵占其他人的領土。
其作用之大,難以估量!
甚至有的勢力打起了小主意。
既然徐聞先知說一馬車隻能配備3個人,分不過來。
那我們多送幾車貴重禮物不就行了?
禮物是我們送的,徐聞先知肯定會優先配備我方勢力的人。
如此一來,張天車隊湧起了第二波送禮熱潮。
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禮物,比上一波更多,達上百輛。
這些可不是糧食布匹等日常用品,全都是金銀製品、珍玩奇物。
很多勢力雖然號稱什麽“爵”,但搜刮家底,能拿得出來的金銀奇物還未必能夠裝滿一輛馬車。
於是,有些友好的小勢力,就互相湊了一車,以聯名的名義送過來。
徐聞一看,這可不行。
他的本意是促進東西方交流,可不是來搜刮別人家底的。
第一波送禮隻是表達心意,送禮的人自有分寸,量力而為。
現在是逐利而行,有些人狂熱到喪失理智。
恨不得將全部家當送過來,隻求跟在神靈身邊。
徐聞不敢借此斂財,也不需要這些財物。
若是好心辦壞事,有損仙師清譽,那是多少金銀都補不迴來的。
於是,徐聞隻得對外發布公告。
後麵一律不再收禮,隻選拔審核及格的人才。
眾人一看,徐聞先知不為金銀所動,不愧為神靈座下弟子。
雖然禮物沒有再收,但借此在西域刷了一波好感。
如此紛紛擾擾小一個月。
終於到了大王子登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