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聽了一會,不禁皺眉。
此時居然已經有獵巫的苗頭,隻是未到最嚴重的時候。
起碼在遊吟詩人的歌詞裏,還保留著一些對女巫的美好幻想。
將之視為美麗和邪惡的結合體。
一方麵有誘惑人的外貌和打扮,另一方麵又能夠使用草藥等“巫術”,迷惑、毒害普通人。
事實上,早期的女巫,很多是懂得醫術,能夠識別草藥,會用偏方治病療傷的女人。
但能夠用藥之人,往往也懂得用毒。
不排除小部分人,使用毒藥或者致幻的草藥謀取私利。
加上中世紀歐洲的醫學水平較低,可能“女巫”自己也覺得一些草藥具有某種神奇的功效。
吃下之後,變得神神叨叨的。
因此,在普通人眼裏,她們充滿了神秘。
至於後麵演變成對女巫大規模的審判與獵殺,那就不是單純的草藥問題了。
到了獵巫最嚴重的時期,其判定標準,簡直令人發指。
如果一個女人身上的痣、胎記或皮膚斑形狀特殊一點,可能會被視為魔鬼印記,從而判定為女巫。
甚至與貓過於親近,體重過輕,性格孤僻,擁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外貌長得太符合人們想象中的女巫等等。
隻要符合任意一條,都有可能遭到迫害。
尤其是經曆過黑死病的肆虐後,甚至不需要這些捕風捉影的“證據”。
隻要有人誣告,當地人可能出於恐懼心理,害怕女巫再次帶來瘟疫。
寧可信其有,直接就將“女巫”燒死。
幾個世紀下來,不知有幾十萬還是幾百萬女人受到無辜的迫害。
這種群體性迫害事件,直到21世紀依然在發生。
不得不說,作為地球的唯一智慧族群,人類有時候愚昧而殘忍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這些事情張天原本不想管,也管不了那麽多。
但聽遊吟詩人的歌詞,似乎有人將前不久燒毀大教堂的神罰,歸咎於女巫帶來的。
準備來一場大規模的審判。
結合教皇和拜占庭皇帝的態度,不用多想,張天都知道這是高層的矛盾轉移大法。
事實上,各大宗教的領袖,遠不是信徒想象的那樣——是熟讀經義的學者,是比他們更虔誠的信徒,是最接近神靈的人。
相反,這些領袖玩弄權力,操縱信徒,完全不比朝廷上的官員好到哪裏去。
就拿十字軍東征來說。
當時的教皇烏爾班二世之所以那麽積極,是為了加強教皇的權威、擴大教會領土。
通過極富煽動性的演說,激發了信徒的宗教狂熱。
此時剛好離聖子被釘上十字架千年左右,正是經書中預言的“末日審判”的時間。
這才導致無數十字軍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慘烈的東征之路。
他們天真地堅信,這是神賦予他們的神聖使命。
卻不知道自己隻是這場權力遊戲中,任人擺布的棋子罷了。
此次三大騎士團大敗而歸,還苦惱了東方神靈,降下無法毀滅的神罰神跡。
因此,躲是躲不過去的,必須有人承擔責任。
既然神權和王權較量不出高低,就隻能將責任轉移到其他地方了。
剛好前不久張天燒毀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還用拉丁文寫下了“罪孽”一詞。
教會正好借此“神跡”,來一場大規模的審判,以安信徒之心。
至於審判的對象是誰,在高層看來,並不重要。
隻要不是自己就行了。
說不定遊吟詩人唱的這些歌詞,背後都是有人安排的。
一念至此。
張天對張百萬道:“你把遊吟詩人叫過來,我有話問他。”
“是,上仙。”
張百萬帶著翻譯,走到遊吟詩人前,轉述張天的要求。
遊吟詩人心中一喜。
以為神靈喜歡自己唱的詩歌,必有獎賞,於是屁顛屁顛的跟著張百萬過來了。
張天沒有通過翻譯轉述,直接用喇叭播放拉丁語,問道:“關於女巫的詩歌,是你寫的,還是有人授意你唱的?”
“自然是我……”
“嗯?!”張天稍微激發一下生物磁場。
遊吟詩人頓感一股猶如實質的“威壓”撲麵而來,差點喘不上氣來。
看到張天警告的眼神,遊吟詩人心裏一顫。
這才想起眼前這位可是打敗三大騎士團,消滅瘟疫,締造神怒海的東方神靈。
剛才東方神靈太過隨和,自己都有一種錯覺,隻把他當作普通貴族看待。
自己若是話有不實,恐怕立馬就被識別出來。
到時候有什麽下場,都不敢想象。
遊吟詩人老老實實道:“教會的一個主教給我了2枚銀幣,讓我到處吟唱女巫的罪惡。”
“說許多平民都在女巫那裏看過病,用過藥。”
“肯定是女巫用草藥蠱惑,才令三大騎士團的騎士做出了許多觸怒神靈的事情,招致了神罰。”
酒館裏的西方食客一聽,“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這就一切都說得通了。”
“正直、善良、勇敢的騎士,怎麽會去散播瘟疫呢?”
“騎士們正是被女巫蠱惑,並非真正的罪惡之人,所以東方神靈才留他們一命。”
“不錯,肯定是這樣的。”
徐聞聽了直皺眉,道:“仙師,這操弄人心的手段,已然不比東方的官員差了。”
張天道:“人性都是相通的,莫要以為西域的人就是直腸子。”
“他們也會為了各自的利益,玩出無數花樣來。”
張天想起了後世的外交辭令。
順便跟徐聞講授一下。
外交辭令的措辭和表達方式,跟國人五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說話方式極其相似。
都是不能隻聽表麵,需要聽“言外之意”。
有時候憤怒的發言不是真的憤怒,隻是表達一個態度。
想要去對方國家訪問,不能自己屁顛屁顛地去,需要對方主動“邀請”,如此才是禮儀之道。
而這套現代的外交辭令,其發源地恰恰是西方各國。
傳說後世剛建國之時,外交上沒有經驗,以為西方的外交大使在公開場合說的話就是真話。
於是,做出了許多過激的反應來——你說要打,那我即刻就備戰。
偏偏當時國內雖然經濟不強,但戰力驚人。
尤其是朝鮮半島一戰,更是打出了立國之威!
嚇得西方派人暗地裏溝通,解釋說:
我們說要打,不是真的要打,隻是為了順應一下國內民眾輿情,拉拉選票。你們切莫過激,咱們上桌談……
因此,後世的主要大國之間,無論表麵上鬧得多厲害,背後都有溝通渠道。
俗稱要避免“戰略誤判”。
就是怕對方國家將政客表麵說的話,當作真話來聽。
這套說話方式,東方玩了五千年。
一經熟悉了規則,用起來那叫一個得心應手。
就連一些憤青詬病的國人說話方式,嫌棄國人說話太過委婉含蓄,拐彎抹角,人情世故的味道太濃了。
其實放在西方,其高端的場合,恰恰也是這樣說話的。
老祖宗幾千年總結出來的說話藝術,後世子孫一知半解,以為是曆史的糟粕。
以為好好說話就一定是阿諛逢迎,假話連篇。
其實隻是自己學不到家罷了。
真要學到家了,對人生的助力之大,遠超普通人的想象。
很多人告別校園之後,混個十幾年迴頭一看。
混得最好的那批同學,恰恰是最會說話,懂得人情世故的人。
其次才是有專業才華的學霸、才子。
至於這種說話方式,是好是壞,主要是看人。
心邪則邪,心正則正。
徐聞聽了。
臉上忽然有種豁然開朗的神色。
然後從木凳站起來,鄭重向張天行了一禮,道:“弟子受教。”
“弟子慚愧,一直以為做人做官,需要剛正不阿,覺得說話拐彎抹角,不夠坦蕩。”
“弟子入朝為官以來,受仙師庇護,不用卑躬屈膝,但仍然要說許多圓滑的話。”
“弟子一直難以釋懷,覺得這樣為人處世,不是君子之道。”
“今日得仙師點撥,弟子心中陰霾頓然化開,得見明月。”
張天道:“你有一個古板剛正的父親,難免會受他的影響。”
徐聞道:“父親他若是年輕時聽到仙師這番話,恐怕家道未必至此……咳……子不言父之過,弟子孟浪了。”
張天笑道:“無妨,迴去我會轉告徐老先生的。”
此時居然已經有獵巫的苗頭,隻是未到最嚴重的時候。
起碼在遊吟詩人的歌詞裏,還保留著一些對女巫的美好幻想。
將之視為美麗和邪惡的結合體。
一方麵有誘惑人的外貌和打扮,另一方麵又能夠使用草藥等“巫術”,迷惑、毒害普通人。
事實上,早期的女巫,很多是懂得醫術,能夠識別草藥,會用偏方治病療傷的女人。
但能夠用藥之人,往往也懂得用毒。
不排除小部分人,使用毒藥或者致幻的草藥謀取私利。
加上中世紀歐洲的醫學水平較低,可能“女巫”自己也覺得一些草藥具有某種神奇的功效。
吃下之後,變得神神叨叨的。
因此,在普通人眼裏,她們充滿了神秘。
至於後麵演變成對女巫大規模的審判與獵殺,那就不是單純的草藥問題了。
到了獵巫最嚴重的時期,其判定標準,簡直令人發指。
如果一個女人身上的痣、胎記或皮膚斑形狀特殊一點,可能會被視為魔鬼印記,從而判定為女巫。
甚至與貓過於親近,體重過輕,性格孤僻,擁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外貌長得太符合人們想象中的女巫等等。
隻要符合任意一條,都有可能遭到迫害。
尤其是經曆過黑死病的肆虐後,甚至不需要這些捕風捉影的“證據”。
隻要有人誣告,當地人可能出於恐懼心理,害怕女巫再次帶來瘟疫。
寧可信其有,直接就將“女巫”燒死。
幾個世紀下來,不知有幾十萬還是幾百萬女人受到無辜的迫害。
這種群體性迫害事件,直到21世紀依然在發生。
不得不說,作為地球的唯一智慧族群,人類有時候愚昧而殘忍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這些事情張天原本不想管,也管不了那麽多。
但聽遊吟詩人的歌詞,似乎有人將前不久燒毀大教堂的神罰,歸咎於女巫帶來的。
準備來一場大規模的審判。
結合教皇和拜占庭皇帝的態度,不用多想,張天都知道這是高層的矛盾轉移大法。
事實上,各大宗教的領袖,遠不是信徒想象的那樣——是熟讀經義的學者,是比他們更虔誠的信徒,是最接近神靈的人。
相反,這些領袖玩弄權力,操縱信徒,完全不比朝廷上的官員好到哪裏去。
就拿十字軍東征來說。
當時的教皇烏爾班二世之所以那麽積極,是為了加強教皇的權威、擴大教會領土。
通過極富煽動性的演說,激發了信徒的宗教狂熱。
此時剛好離聖子被釘上十字架千年左右,正是經書中預言的“末日審判”的時間。
這才導致無數十字軍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慘烈的東征之路。
他們天真地堅信,這是神賦予他們的神聖使命。
卻不知道自己隻是這場權力遊戲中,任人擺布的棋子罷了。
此次三大騎士團大敗而歸,還苦惱了東方神靈,降下無法毀滅的神罰神跡。
因此,躲是躲不過去的,必須有人承擔責任。
既然神權和王權較量不出高低,就隻能將責任轉移到其他地方了。
剛好前不久張天燒毀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還用拉丁文寫下了“罪孽”一詞。
教會正好借此“神跡”,來一場大規模的審判,以安信徒之心。
至於審判的對象是誰,在高層看來,並不重要。
隻要不是自己就行了。
說不定遊吟詩人唱的這些歌詞,背後都是有人安排的。
一念至此。
張天對張百萬道:“你把遊吟詩人叫過來,我有話問他。”
“是,上仙。”
張百萬帶著翻譯,走到遊吟詩人前,轉述張天的要求。
遊吟詩人心中一喜。
以為神靈喜歡自己唱的詩歌,必有獎賞,於是屁顛屁顛的跟著張百萬過來了。
張天沒有通過翻譯轉述,直接用喇叭播放拉丁語,問道:“關於女巫的詩歌,是你寫的,還是有人授意你唱的?”
“自然是我……”
“嗯?!”張天稍微激發一下生物磁場。
遊吟詩人頓感一股猶如實質的“威壓”撲麵而來,差點喘不上氣來。
看到張天警告的眼神,遊吟詩人心裏一顫。
這才想起眼前這位可是打敗三大騎士團,消滅瘟疫,締造神怒海的東方神靈。
剛才東方神靈太過隨和,自己都有一種錯覺,隻把他當作普通貴族看待。
自己若是話有不實,恐怕立馬就被識別出來。
到時候有什麽下場,都不敢想象。
遊吟詩人老老實實道:“教會的一個主教給我了2枚銀幣,讓我到處吟唱女巫的罪惡。”
“說許多平民都在女巫那裏看過病,用過藥。”
“肯定是女巫用草藥蠱惑,才令三大騎士團的騎士做出了許多觸怒神靈的事情,招致了神罰。”
酒館裏的西方食客一聽,“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這就一切都說得通了。”
“正直、善良、勇敢的騎士,怎麽會去散播瘟疫呢?”
“騎士們正是被女巫蠱惑,並非真正的罪惡之人,所以東方神靈才留他們一命。”
“不錯,肯定是這樣的。”
徐聞聽了直皺眉,道:“仙師,這操弄人心的手段,已然不比東方的官員差了。”
張天道:“人性都是相通的,莫要以為西域的人就是直腸子。”
“他們也會為了各自的利益,玩出無數花樣來。”
張天想起了後世的外交辭令。
順便跟徐聞講授一下。
外交辭令的措辭和表達方式,跟國人五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說話方式極其相似。
都是不能隻聽表麵,需要聽“言外之意”。
有時候憤怒的發言不是真的憤怒,隻是表達一個態度。
想要去對方國家訪問,不能自己屁顛屁顛地去,需要對方主動“邀請”,如此才是禮儀之道。
而這套現代的外交辭令,其發源地恰恰是西方各國。
傳說後世剛建國之時,外交上沒有經驗,以為西方的外交大使在公開場合說的話就是真話。
於是,做出了許多過激的反應來——你說要打,那我即刻就備戰。
偏偏當時國內雖然經濟不強,但戰力驚人。
尤其是朝鮮半島一戰,更是打出了立國之威!
嚇得西方派人暗地裏溝通,解釋說:
我們說要打,不是真的要打,隻是為了順應一下國內民眾輿情,拉拉選票。你們切莫過激,咱們上桌談……
因此,後世的主要大國之間,無論表麵上鬧得多厲害,背後都有溝通渠道。
俗稱要避免“戰略誤判”。
就是怕對方國家將政客表麵說的話,當作真話來聽。
這套說話方式,東方玩了五千年。
一經熟悉了規則,用起來那叫一個得心應手。
就連一些憤青詬病的國人說話方式,嫌棄國人說話太過委婉含蓄,拐彎抹角,人情世故的味道太濃了。
其實放在西方,其高端的場合,恰恰也是這樣說話的。
老祖宗幾千年總結出來的說話藝術,後世子孫一知半解,以為是曆史的糟粕。
以為好好說話就一定是阿諛逢迎,假話連篇。
其實隻是自己學不到家罷了。
真要學到家了,對人生的助力之大,遠超普通人的想象。
很多人告別校園之後,混個十幾年迴頭一看。
混得最好的那批同學,恰恰是最會說話,懂得人情世故的人。
其次才是有專業才華的學霸、才子。
至於這種說話方式,是好是壞,主要是看人。
心邪則邪,心正則正。
徐聞聽了。
臉上忽然有種豁然開朗的神色。
然後從木凳站起來,鄭重向張天行了一禮,道:“弟子受教。”
“弟子慚愧,一直以為做人做官,需要剛正不阿,覺得說話拐彎抹角,不夠坦蕩。”
“弟子入朝為官以來,受仙師庇護,不用卑躬屈膝,但仍然要說許多圓滑的話。”
“弟子一直難以釋懷,覺得這樣為人處世,不是君子之道。”
“今日得仙師點撥,弟子心中陰霾頓然化開,得見明月。”
張天道:“你有一個古板剛正的父親,難免會受他的影響。”
徐聞道:“父親他若是年輕時聽到仙師這番話,恐怕家道未必至此……咳……子不言父之過,弟子孟浪了。”
張天笑道:“無妨,迴去我會轉告徐老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