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的法身離開車隊後。
在天空上一掠而過,瞬間已經來到了另一個城市上空。
法身的移動速度,理論上最高速度是光速。
但由於張天自身肉體的限製,如果移動太快,眼睛來不及接收信息。
除非明確知道目的地,否則,張天隻能降到肉眼可以觀察的速度。
這個速度因地而異。
在視野開闊的天空上,隻關注地麵城市、山脈等大型目標的話。
可以以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音速飛行。
在地麵的話,超過1000公裏時速,就無法看清周圍的事物了。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張天無法解決。
絕大多數時候,張天法身要像個凡人一樣,通過問、聽、看來獲取信息。
頂多是通過感應磁場,獲取信息的範圍更大一些。
想做到像傳說中的神仙那樣,瞬間算出一個人的前生今世,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自己很有耐心,穿梭到這個人的所有時間節點。
並且蹲點守望,看著那個人的一舉一動。
但張天沒那個耐心,也沒那個必要。
法身可以穿梭時間,看似跳出五行外,但真身可是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
如果是曆史名人,倒是可以通過史料,精準找到他身上發生的大事。
張天稍稍壓低高度。
看著下麵的街道布局,認出了這就是曾經來過的城市——鄂州。
蘇兒舅媽、舅舅就在這個城市裏。
當初他們見蘇兒父母雙亡,想將蘇兒從本體手裏搶過來,養大後賣出去賺錢。
兩個普通人,在本體麵前,當然討不了什麽便宜。
張天有點可惜的是,整件事中,本體隻用了一次全息投影,來冒充“流光術”。
並沒有太多讓自己“擦邊”的空間。
…………
襄陽車隊這邊。
一入城,分為兩股人流。
一股是牛二、卓平,帶著粘罕的囚車,去知府衙門安置。
另一股自然就是本體,帶著徐聞、蘇兒、鐵東三人,去逛街、做衣服。
在衣服店外,如期遇到了蘇兒舅媽。
經過一番爭吵,兩方人最終被巡街的衙役帶去了衙門。
當初身在局中,隻知道路人很多,卻看不到全貌。
如今張天法身飛在天上,一覽無遺。
看到周圍幾條街都擠滿了人,無數人聽到有熱鬧可看,紛紛從店鋪、家裏走出來。
看得張天哭笑不得。
看熱鬧這民族天性,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
衙門的事情早已在張天心中,就懶得去飛下去觀看了。
等到案件審訊完畢。
本體和襄陽車隊,還會在鄂州玩兩天再出發。
但蘇兒舅媽、舅舅兩人,第二天一早,就被衙役押送出城。
按照鄂州知州董必大的判罰:
第一道處罰是去蘇氏夫婦墳墓前,三跪九叩,以示懺悔之意。
第二道處罰是入獄七天,罰銀三千兩。
既然是處罰,自然不是去旅遊觀光。
這個時代也沒多少人道關懷可言。
蘇兒舅媽舅舅兩人,被強令戴上枷鎖,一路招搖過市,往北而去。
這個時代的人睡得早,起得早。
早有無數人趕來看熱鬧,對著蘇兒舅媽舅舅指指點點。
一邊指,一邊向那些不知內情的人,講述事情的來龍去脈。
講到氣憤之處,還不忘向蘇兒舅媽舅舅兩人,遠遠地吐一口唾沫。
好在衙役押送是步行,相互離得近。
路人就算氣憤,也不敢隨便扔臭雞蛋、石頭什麽的過來砸人。
生怕誤傷衙役,把自己也加了進去。
出了城門。
朝北方向走了好幾裏路。
圍觀的人一下子少了許多。
但仍然有一些順路的客商,或者出遠門的路人,跟在後麵看熱鬧。
張天的法身在天空上看到,押送小團隊有7人:
衙役兩人,蘇兒舅媽舅舅兩人,還有三個管家、家丁打扮的人隨行。
看到人少了,管家急忙遞水遞餅給衙役。
等衙役吃喝完畢,才敢遞給蘇兒舅媽吃喝。
蘇兒舅媽一身肥肉,哪裏吃過這種苦。
這才走了幾裏路,手上就已經被枷鎖磨破了皮。
稍微一動彈,碰到破皮之處,頓時又“嗷嗷”叫了起來。
蘇兒舅舅朝管家使個眼色,道:“官爺,如今出了城,不知可否把枷鎖去了?”
“你看我家婆娘,這才幾裏地,手就磨成這樣了。”
“再走一二百裏地,那豈不是手都磨斷了?”
“官爺你就發發善心,可憐可憐我們。”
隨行的管家馬上伸手去拉衙役的手,不知道塞了什麽。
衙役左右看了一眼,對路人罵道:“看什麽看?”
路人嚇得紛紛轉過臉去。
衙役這才掂了掂手裏東西,收入衣袖裏。
但嘴上卻沒有鬆口:“那可不行,鬆了枷鎖,萬一你們逃了,豈不是我們失職?”
蘇兒舅舅賠著笑臉道:“官爺,這次我們隻是去磕頭,磕完就迴來入獄7天。”
“我們在鄂州有家宅,有田地,有家人。”
“就算趕我們走,我們都不敢走。”
收了禮的衙役道:“咳……理是這個理。”
“但是,你們兩個枷鎖,打開很麻煩。”
說著,看向另一個沒收到禮的衙役。
管家看了一眼蘇兒舅舅,蘇兒舅舅微微點頭。
如此又送了一小包東西過去,衙役終於肯鬆開枷鎖。
衙役將枷鎖扔給兩個家丁,喝道:“你們兩個拿好,但凡丟了一個,就是毀損公物,我自會找你們家主賠償。”
嚇得蘇兒舅媽顧不得疼痛,又對兩個家丁一頓喝斥。
沒有了枷鎖的折磨,一路又有管家、家丁的侍候,蘇兒舅媽這一路倒不算太辛苦。
很多行腳商人他們是向各地村莊收、販貨物的,走得比押送團隊快。
這一路來,消息早已在沿途的村莊傳開了。
此時正值冬季,田地沒什麽農活。
很多沿途的村民,聽說襄陽仙人抓了兩個犯人,正在押送去墳墓磕頭。
既有仙人,又有犯人,這精彩程度,簡直是百年難遇。
很多村民早早搬了個小板凳,守在大路口。
經過一些村莊聚集的路段,簡直像是趕集似的。
路人黑壓壓的排滿兩邊,還有販賣零食瓜果。
蘇兒舅舅一家,看到這情形,臉都黑了。
看來自己的名聲,附近一二百裏地的人全都知道了。
終於熬到第三天。
一行人終於來到了蘇氏夫婦墳墓的地段。
蘇氏夫婦凍死的地方雖然是在野外,卻是襄陽與鄂州的必經大道。
如果是平時,過往的行商路人不少。
但蘇氏夫婦被趕走的時候,正巧前後下大雪。
有條件的人家,早早找地方避雪去了。
這才造成蘇氏夫婦求救無門,雙雙遇難。
蘇氏夫婦的墳墓很好找,徐聞早已跟鄂州衙門的人交待過。
衙役甚至看到有路人燒的紙錢香火。
顯然那塊碑文,感動了不少人。
路過的行商旅人,自發地表達自己的敬意。
此時押解小團隊後麵,就跟著不少路人。
他們與衙役同路,有熱鬧可看,自然不會錯過。
兩名衙役上前,仔細對照上麵的碑文。
確認無疑。
頓時臉容一肅,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蘇大同,蘇柳氏,我們受仙人所托,帶著害死你們的柳興家夫婦來給你們磕頭賠罪來了。”
“冤有頭,債有主。”
“你們有什麽事,就去找柳興家他們一家吧。”
說著,上了幾柱香,又燒了些紙錢。
他們親眼看過張天的“流光術”,又被知府大人嚴厲交代,不敢怠慢。
即使無人監督,麵對死者該有的敬意,還是做得足足的。
在天空上一掠而過,瞬間已經來到了另一個城市上空。
法身的移動速度,理論上最高速度是光速。
但由於張天自身肉體的限製,如果移動太快,眼睛來不及接收信息。
除非明確知道目的地,否則,張天隻能降到肉眼可以觀察的速度。
這個速度因地而異。
在視野開闊的天空上,隻關注地麵城市、山脈等大型目標的話。
可以以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音速飛行。
在地麵的話,超過1000公裏時速,就無法看清周圍的事物了。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張天無法解決。
絕大多數時候,張天法身要像個凡人一樣,通過問、聽、看來獲取信息。
頂多是通過感應磁場,獲取信息的範圍更大一些。
想做到像傳說中的神仙那樣,瞬間算出一個人的前生今世,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自己很有耐心,穿梭到這個人的所有時間節點。
並且蹲點守望,看著那個人的一舉一動。
但張天沒那個耐心,也沒那個必要。
法身可以穿梭時間,看似跳出五行外,但真身可是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
如果是曆史名人,倒是可以通過史料,精準找到他身上發生的大事。
張天稍稍壓低高度。
看著下麵的街道布局,認出了這就是曾經來過的城市——鄂州。
蘇兒舅媽、舅舅就在這個城市裏。
當初他們見蘇兒父母雙亡,想將蘇兒從本體手裏搶過來,養大後賣出去賺錢。
兩個普通人,在本體麵前,當然討不了什麽便宜。
張天有點可惜的是,整件事中,本體隻用了一次全息投影,來冒充“流光術”。
並沒有太多讓自己“擦邊”的空間。
…………
襄陽車隊這邊。
一入城,分為兩股人流。
一股是牛二、卓平,帶著粘罕的囚車,去知府衙門安置。
另一股自然就是本體,帶著徐聞、蘇兒、鐵東三人,去逛街、做衣服。
在衣服店外,如期遇到了蘇兒舅媽。
經過一番爭吵,兩方人最終被巡街的衙役帶去了衙門。
當初身在局中,隻知道路人很多,卻看不到全貌。
如今張天法身飛在天上,一覽無遺。
看到周圍幾條街都擠滿了人,無數人聽到有熱鬧可看,紛紛從店鋪、家裏走出來。
看得張天哭笑不得。
看熱鬧這民族天性,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
衙門的事情早已在張天心中,就懶得去飛下去觀看了。
等到案件審訊完畢。
本體和襄陽車隊,還會在鄂州玩兩天再出發。
但蘇兒舅媽、舅舅兩人,第二天一早,就被衙役押送出城。
按照鄂州知州董必大的判罰:
第一道處罰是去蘇氏夫婦墳墓前,三跪九叩,以示懺悔之意。
第二道處罰是入獄七天,罰銀三千兩。
既然是處罰,自然不是去旅遊觀光。
這個時代也沒多少人道關懷可言。
蘇兒舅媽舅舅兩人,被強令戴上枷鎖,一路招搖過市,往北而去。
這個時代的人睡得早,起得早。
早有無數人趕來看熱鬧,對著蘇兒舅媽舅舅指指點點。
一邊指,一邊向那些不知內情的人,講述事情的來龍去脈。
講到氣憤之處,還不忘向蘇兒舅媽舅舅兩人,遠遠地吐一口唾沫。
好在衙役押送是步行,相互離得近。
路人就算氣憤,也不敢隨便扔臭雞蛋、石頭什麽的過來砸人。
生怕誤傷衙役,把自己也加了進去。
出了城門。
朝北方向走了好幾裏路。
圍觀的人一下子少了許多。
但仍然有一些順路的客商,或者出遠門的路人,跟在後麵看熱鬧。
張天的法身在天空上看到,押送小團隊有7人:
衙役兩人,蘇兒舅媽舅舅兩人,還有三個管家、家丁打扮的人隨行。
看到人少了,管家急忙遞水遞餅給衙役。
等衙役吃喝完畢,才敢遞給蘇兒舅媽吃喝。
蘇兒舅媽一身肥肉,哪裏吃過這種苦。
這才走了幾裏路,手上就已經被枷鎖磨破了皮。
稍微一動彈,碰到破皮之處,頓時又“嗷嗷”叫了起來。
蘇兒舅舅朝管家使個眼色,道:“官爺,如今出了城,不知可否把枷鎖去了?”
“你看我家婆娘,這才幾裏地,手就磨成這樣了。”
“再走一二百裏地,那豈不是手都磨斷了?”
“官爺你就發發善心,可憐可憐我們。”
隨行的管家馬上伸手去拉衙役的手,不知道塞了什麽。
衙役左右看了一眼,對路人罵道:“看什麽看?”
路人嚇得紛紛轉過臉去。
衙役這才掂了掂手裏東西,收入衣袖裏。
但嘴上卻沒有鬆口:“那可不行,鬆了枷鎖,萬一你們逃了,豈不是我們失職?”
蘇兒舅舅賠著笑臉道:“官爺,這次我們隻是去磕頭,磕完就迴來入獄7天。”
“我們在鄂州有家宅,有田地,有家人。”
“就算趕我們走,我們都不敢走。”
收了禮的衙役道:“咳……理是這個理。”
“但是,你們兩個枷鎖,打開很麻煩。”
說著,看向另一個沒收到禮的衙役。
管家看了一眼蘇兒舅舅,蘇兒舅舅微微點頭。
如此又送了一小包東西過去,衙役終於肯鬆開枷鎖。
衙役將枷鎖扔給兩個家丁,喝道:“你們兩個拿好,但凡丟了一個,就是毀損公物,我自會找你們家主賠償。”
嚇得蘇兒舅媽顧不得疼痛,又對兩個家丁一頓喝斥。
沒有了枷鎖的折磨,一路又有管家、家丁的侍候,蘇兒舅媽這一路倒不算太辛苦。
很多行腳商人他們是向各地村莊收、販貨物的,走得比押送團隊快。
這一路來,消息早已在沿途的村莊傳開了。
此時正值冬季,田地沒什麽農活。
很多沿途的村民,聽說襄陽仙人抓了兩個犯人,正在押送去墳墓磕頭。
既有仙人,又有犯人,這精彩程度,簡直是百年難遇。
很多村民早早搬了個小板凳,守在大路口。
經過一些村莊聚集的路段,簡直像是趕集似的。
路人黑壓壓的排滿兩邊,還有販賣零食瓜果。
蘇兒舅舅一家,看到這情形,臉都黑了。
看來自己的名聲,附近一二百裏地的人全都知道了。
終於熬到第三天。
一行人終於來到了蘇氏夫婦墳墓的地段。
蘇氏夫婦凍死的地方雖然是在野外,卻是襄陽與鄂州的必經大道。
如果是平時,過往的行商路人不少。
但蘇氏夫婦被趕走的時候,正巧前後下大雪。
有條件的人家,早早找地方避雪去了。
這才造成蘇氏夫婦求救無門,雙雙遇難。
蘇氏夫婦的墳墓很好找,徐聞早已跟鄂州衙門的人交待過。
衙役甚至看到有路人燒的紙錢香火。
顯然那塊碑文,感動了不少人。
路過的行商旅人,自發地表達自己的敬意。
此時押解小團隊後麵,就跟著不少路人。
他們與衙役同路,有熱鬧可看,自然不會錯過。
兩名衙役上前,仔細對照上麵的碑文。
確認無疑。
頓時臉容一肅,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蘇大同,蘇柳氏,我們受仙人所托,帶著害死你們的柳興家夫婦來給你們磕頭賠罪來了。”
“冤有頭,債有主。”
“你們有什麽事,就去找柳興家他們一家吧。”
說著,上了幾柱香,又燒了些紙錢。
他們親眼看過張天的“流光術”,又被知府大人嚴厲交代,不敢怠慢。
即使無人監督,麵對死者該有的敬意,還是做得足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