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徐聞的長生記9:安朝使者
徐聞住的寺廟不大,除了正殿,隻有幾間房間。
徐聞信步走出正殿。
正門居然鋪有一張地毯,一直延伸到一個使團前麵。
“哈~~~”
徐聞、鐵東伸了個懶腰。
活動一下手腳,緩緩複蘇自己的精氣神。
外麵的人,頓時感到一股春風撲麵。
仿佛看到枯木逢春,兩棵青鬆在眼前生長,充滿勃勃生機。
光是這種氣息,就不是普通人所能擁有。
一眾人的邀請之聲,更加熱烈。
徐聞覺得聒噪,微微一擺手,頓時人聲沉寂。
徐聞道:“我隻是一個普通修行者,不敢當上師、仙人之稱。”
“隻要心有虔誠,在哪裏都是悟法,又何必非要我去講法?”
“大家請迴吧。”
一些小國使團,小廟小教,頓時行禮認可。
隻有天竺、安朝等大國,想爭取一下。
徐聞對天竺使者道:“我不通梵語,恐無法去天竺傳法。”
“若是讓翻譯轉述,除非譯者同為大道中人。”
“否則,豈能理解其中的微言大義?”
安朝使者道:“仙人說的是漢語,可去我朝臨安府,麵見大帝。”
“安朝啊?”徐聞有些出神,“安朝現在怎麽樣了?”
自己離開安朝150多年了,想迴去看看,又怕暴露身份。
頗有一種“近鄉情怯”之感。
安朝使者道:“仙人,如今安和帝在位,國家鼎盛,百姓安居樂業。”
“帝都臨安有登仙台,有活神龍,上仙還是時不時顯靈。”
“仙人去帝都,相得益彰,說不定還能上仙還會下凡與你相見。”
“哇……”圍觀眾人一陣輕歎。
安朝的強盛與傳奇,周邊國家的人每每談起,都為之向往。
尤其是200年前,張天在吐蕃顯聖。
周圍絕大數國家與宗教,都將張天列為萬神之上。
畢竟當時滿天神佛,各教的最高神,可是排著隊來歡迎張天的。
地位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而且,張天的存在跟其他宗教的至高神不同。
其他宗教的至高神,虛無縹緲,隻存在神話傳說之中。
張天不但從東打到西,還留下無數真實的事物。
光是一條東方神龍,就令無數人為之折服。
就算世上真有活神仙,能夠得到萬神之上的上仙接見,那也是極高的榮耀。
徐聞微微搖頭。
自從50年前,吐蕃儒道佛三家之人被追殺。
就從側麵反映出,安朝對邊遠疆域的控製力在下降。
如今的繁榮,跟曆史上絕大多數朝代的中期一樣。
花團錦簇之下,危機正在醞釀。
至於與仙人會麵?
自己見仙師的麵,比任何人都多。
還用得著去登仙台嗎?
安朝使者臉色微變:“仙人這是何意?”
徐聞道:“我與安朝緣分已盡,不宜見到安朝的皇帝。”
“什麽?”
“這是什麽意思?”
“到底什麽樣的緣分,不能見安朝的皇帝?”
眾人紛紛猜測。
安朝使者臉有怒色:“我敬你是修行高深之士,尊稱一聲仙人”
“我大安朝,就連上仙下凡,尚且能與先帝見麵,稱唿先帝一聲皇帝。”
“你是不是真的仙人還不好說,豈敢藐視我朝皇上?”
徐聞道:“並非藐視,隻是實話實說。”
“我與安朝皇帝,確實不宜相見。”
“若是強行見麵,恐對蒼生有災禍。”
就算現在的安朝皇帝認不出自己,但皇帝的影響力很大。
自己隨便一句話語,一個建議,可能就會影響皇帝的決定。
一個政策下來,可以影響天下億萬百姓。
曆史不知道會被改成什麽樣子。
上次仙師已經警告過自己,自己不能再任性幹預。
但徐聞的實話,在其他人聽來,卻是拒絕與輕視。
其他小國小教,更是嚇得悄悄後退幾步。
這“仙人”什麽來頭,居然連上仙眷顧的安朝都敢不給麵子?
而且口氣大得嚇人。
說什麽見一見安朝皇帝,就蒼生有災禍。
這是咒安朝皇帝不是個好東西,還是說自己太牛逼?
無論哪一種,都不是什麽好話。
萬一惹怒安朝,眼前的仙人有沒有事不知道。
他們的小國小教若是被牽連,可承受不起安朝的怒火。
安朝使者語氣漸冷:“既然仙人不肯答應,在這岡仁波齊神山之下,不如我們就用鬥法決定如何?”
“我大安朝有上仙傳下的修仙之法,大宗師多若繁星。”
“若是仙人能夠勝過他們,我們無話可說。”
安朝使者之所以敢這麽硬氣。
一方麵,是張天與安朝,給他們的底氣。
別說眼前隻是一個修行之人,就算是真的活神仙,也不能隨便汙辱安朝。
另一方麵,他也想看看,徐聞有多少本事。
岡仁波齊山周圍,有很多修行幾十年的信徒。
但多數人頂多是資曆老點,並沒有什麽神通。
安朝使者示意。
一個中年道士,從使團中向前走幾步。
徐聞本能將真氣聚於雙目,望了一眼。
想看看對方是什麽來曆,修的是什麽功法?
中年道士猶如雷擊,“登登登”地後退幾步。
身後的人急忙將他扶住。
“怎麽樣,陳道長?”
叫陳道長的道士微吸一口氣:“目擊之術!好高深的目擊之術!”
有人道:“金丹派白祖傳下來的目擊之術?”
“不是說隻能震懾心神,不能觸動形體嗎?你怎麽退了?”
陳道長道:“我就是心神被懾,仿佛麵對一座大山。”
“身體控製不住,不得不後退。”
徐聞200年的練氣積累,再加上幾十年權傾天下的氣勢。
越是心神敏銳之人,越能感受到他的壓迫感。
相反,若是一個遲鈍的愚漢,被徐聞這麽看一眼,反而沒什麽反應。
周圍眾人頓時驚唿。
一個眼神就將安朝使團的修行高手擊退,就算不是真神仙,也離神仙不遠了。
徐聞道:“這樣吧,相見即是緣。”
“我雖然不能與皇帝相見,但你們隻要跟上我,我可迴答你們一個問題。”
圍觀的人不禁道:“這個安朝未必會輸。”
“安朝有白祖傳下來的縮地成寸步,還有弘願大師與上仙共同完善的神足通。”
“一個適合短途極速,一個適合長途奔走。”
“除非他真的是仙人,否則,勝負難料。”
眾人紛紛點頭。
“安朝這兩種腳法,天下聞名。”
“我聽說,很多大周天的宗師,如果不精於此道,都未必能夠跑得贏神行軍的一個普通軍士。”
安朝使團這邊。
派出剛才的陳道長,與一名隨行的軍士小隊長。
徐聞微微一笑。
對鐵東道:“我們該離開了。”
“是,公子。”
“公子?”眾人頓時更加驚訝。
傳說釋迦牟尼在出家前,是古天竺迦毗羅衛國的王子。
不知眼前這位上師、活神仙,又是哪一國、哪一朝的公子?
不等眾人提問。
徐聞、鐵東展開“縮地成寸步”,一步三丈,仿佛陸地行仙,不斷遠離。
“快追!”安朝使者喊道。
陳道長展開同樣的“縮地成寸步”,跟了上去。
小隊長則是小跑起步,落在後麵。
徐聞住的寺廟不大,除了正殿,隻有幾間房間。
徐聞信步走出正殿。
正門居然鋪有一張地毯,一直延伸到一個使團前麵。
“哈~~~”
徐聞、鐵東伸了個懶腰。
活動一下手腳,緩緩複蘇自己的精氣神。
外麵的人,頓時感到一股春風撲麵。
仿佛看到枯木逢春,兩棵青鬆在眼前生長,充滿勃勃生機。
光是這種氣息,就不是普通人所能擁有。
一眾人的邀請之聲,更加熱烈。
徐聞覺得聒噪,微微一擺手,頓時人聲沉寂。
徐聞道:“我隻是一個普通修行者,不敢當上師、仙人之稱。”
“隻要心有虔誠,在哪裏都是悟法,又何必非要我去講法?”
“大家請迴吧。”
一些小國使團,小廟小教,頓時行禮認可。
隻有天竺、安朝等大國,想爭取一下。
徐聞對天竺使者道:“我不通梵語,恐無法去天竺傳法。”
“若是讓翻譯轉述,除非譯者同為大道中人。”
“否則,豈能理解其中的微言大義?”
安朝使者道:“仙人說的是漢語,可去我朝臨安府,麵見大帝。”
“安朝啊?”徐聞有些出神,“安朝現在怎麽樣了?”
自己離開安朝150多年了,想迴去看看,又怕暴露身份。
頗有一種“近鄉情怯”之感。
安朝使者道:“仙人,如今安和帝在位,國家鼎盛,百姓安居樂業。”
“帝都臨安有登仙台,有活神龍,上仙還是時不時顯靈。”
“仙人去帝都,相得益彰,說不定還能上仙還會下凡與你相見。”
“哇……”圍觀眾人一陣輕歎。
安朝的強盛與傳奇,周邊國家的人每每談起,都為之向往。
尤其是200年前,張天在吐蕃顯聖。
周圍絕大數國家與宗教,都將張天列為萬神之上。
畢竟當時滿天神佛,各教的最高神,可是排著隊來歡迎張天的。
地位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而且,張天的存在跟其他宗教的至高神不同。
其他宗教的至高神,虛無縹緲,隻存在神話傳說之中。
張天不但從東打到西,還留下無數真實的事物。
光是一條東方神龍,就令無數人為之折服。
就算世上真有活神仙,能夠得到萬神之上的上仙接見,那也是極高的榮耀。
徐聞微微搖頭。
自從50年前,吐蕃儒道佛三家之人被追殺。
就從側麵反映出,安朝對邊遠疆域的控製力在下降。
如今的繁榮,跟曆史上絕大多數朝代的中期一樣。
花團錦簇之下,危機正在醞釀。
至於與仙人會麵?
自己見仙師的麵,比任何人都多。
還用得著去登仙台嗎?
安朝使者臉色微變:“仙人這是何意?”
徐聞道:“我與安朝緣分已盡,不宜見到安朝的皇帝。”
“什麽?”
“這是什麽意思?”
“到底什麽樣的緣分,不能見安朝的皇帝?”
眾人紛紛猜測。
安朝使者臉有怒色:“我敬你是修行高深之士,尊稱一聲仙人”
“我大安朝,就連上仙下凡,尚且能與先帝見麵,稱唿先帝一聲皇帝。”
“你是不是真的仙人還不好說,豈敢藐視我朝皇上?”
徐聞道:“並非藐視,隻是實話實說。”
“我與安朝皇帝,確實不宜相見。”
“若是強行見麵,恐對蒼生有災禍。”
就算現在的安朝皇帝認不出自己,但皇帝的影響力很大。
自己隨便一句話語,一個建議,可能就會影響皇帝的決定。
一個政策下來,可以影響天下億萬百姓。
曆史不知道會被改成什麽樣子。
上次仙師已經警告過自己,自己不能再任性幹預。
但徐聞的實話,在其他人聽來,卻是拒絕與輕視。
其他小國小教,更是嚇得悄悄後退幾步。
這“仙人”什麽來頭,居然連上仙眷顧的安朝都敢不給麵子?
而且口氣大得嚇人。
說什麽見一見安朝皇帝,就蒼生有災禍。
這是咒安朝皇帝不是個好東西,還是說自己太牛逼?
無論哪一種,都不是什麽好話。
萬一惹怒安朝,眼前的仙人有沒有事不知道。
他們的小國小教若是被牽連,可承受不起安朝的怒火。
安朝使者語氣漸冷:“既然仙人不肯答應,在這岡仁波齊神山之下,不如我們就用鬥法決定如何?”
“我大安朝有上仙傳下的修仙之法,大宗師多若繁星。”
“若是仙人能夠勝過他們,我們無話可說。”
安朝使者之所以敢這麽硬氣。
一方麵,是張天與安朝,給他們的底氣。
別說眼前隻是一個修行之人,就算是真的活神仙,也不能隨便汙辱安朝。
另一方麵,他也想看看,徐聞有多少本事。
岡仁波齊山周圍,有很多修行幾十年的信徒。
但多數人頂多是資曆老點,並沒有什麽神通。
安朝使者示意。
一個中年道士,從使團中向前走幾步。
徐聞本能將真氣聚於雙目,望了一眼。
想看看對方是什麽來曆,修的是什麽功法?
中年道士猶如雷擊,“登登登”地後退幾步。
身後的人急忙將他扶住。
“怎麽樣,陳道長?”
叫陳道長的道士微吸一口氣:“目擊之術!好高深的目擊之術!”
有人道:“金丹派白祖傳下來的目擊之術?”
“不是說隻能震懾心神,不能觸動形體嗎?你怎麽退了?”
陳道長道:“我就是心神被懾,仿佛麵對一座大山。”
“身體控製不住,不得不後退。”
徐聞200年的練氣積累,再加上幾十年權傾天下的氣勢。
越是心神敏銳之人,越能感受到他的壓迫感。
相反,若是一個遲鈍的愚漢,被徐聞這麽看一眼,反而沒什麽反應。
周圍眾人頓時驚唿。
一個眼神就將安朝使團的修行高手擊退,就算不是真神仙,也離神仙不遠了。
徐聞道:“這樣吧,相見即是緣。”
“我雖然不能與皇帝相見,但你們隻要跟上我,我可迴答你們一個問題。”
圍觀的人不禁道:“這個安朝未必會輸。”
“安朝有白祖傳下來的縮地成寸步,還有弘願大師與上仙共同完善的神足通。”
“一個適合短途極速,一個適合長途奔走。”
“除非他真的是仙人,否則,勝負難料。”
眾人紛紛點頭。
“安朝這兩種腳法,天下聞名。”
“我聽說,很多大周天的宗師,如果不精於此道,都未必能夠跑得贏神行軍的一個普通軍士。”
安朝使團這邊。
派出剛才的陳道長,與一名隨行的軍士小隊長。
徐聞微微一笑。
對鐵東道:“我們該離開了。”
“是,公子。”
“公子?”眾人頓時更加驚訝。
傳說釋迦牟尼在出家前,是古天竺迦毗羅衛國的王子。
不知眼前這位上師、活神仙,又是哪一國、哪一朝的公子?
不等眾人提問。
徐聞、鐵東展開“縮地成寸步”,一步三丈,仿佛陸地行仙,不斷遠離。
“快追!”安朝使者喊道。
陳道長展開同樣的“縮地成寸步”,跟了上去。
小隊長則是小跑起步,落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