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大周天也分很多層。
更別說徐聞、鐵東這種練氣四百年的相比了。
道士似乎也感應到徐聞、鐵東的氣機。
隨著徐聞的走近,似乎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臉上滲出細汗,忍不住往後退了兩步。
定國公低聲問道:“觀主,怎麽樣?”
道士迴道:“此兩人氣息龐大,如淵如海,遠超大宗師境界。”
“超過大宗師?那豈不是神仙?”
道士搖搖頭:“大宗師與神仙之間,還有地仙一說,可惜貧道沒有見過。”
“眼前兩人,就算不是地仙,應該也差不多了。”
“嘶……”定國公與武將暗吸一口氣。
武將道:“怪不得他們兩人,就能夠全殲五百沙盜,這絕非大宗師所為。”
說話間,徐聞與鐵東已經來到三人近前。
徐聞腳步停下,看了定國公一眼,沒有開口。
定國公心中一凜。
這種姿態,他再熟悉不過了。
這是上位者對下位者常用的態度,等下位者主動開口問好。
眼前兩人,一主一仆,姿態自然,毫無做作之意。
顯然主仆二人,皆理所當然認為自己這個定國公,地位要比他們低。
定國公本意是來招攬兩人的,豈能以下位者姿態主動開口?
強忍著無形的壓力,沉默不語。
但他身旁的道士與武將,感覺要比定國公敏銳,承受的心理壓力更加明顯。
最終,道士率先開口道:“請問兩位大宗師尊姓大名?來自何門何派?”
徐聞一笑,頓時定國公三人如沐春風,壓力消失。
“我們來自中原,姓名不值一提。”
“此次行商經過西域,特來瞻仰上仙聖址。”
定國公道:“既然兩位來自中原,不知如今中原戰況如何?”
“上仙賜福的安朝氣數已盡,誰可承接天命?”
徐聞搖搖頭:“不知,也不必知也。”
徐聞並不知道曆史走向,張天也不會對他說。
在來西域前,天朝接收了小短腿、徐家、蛟奴一族等,很大可能是未來的中原之主。
不過,徐聞懶得探討這種問題。
自己隻需要知道小短腿與徐家安好,朝代如何更替,已經不在意了。
定國公問道:“兩位既是大宗師,為何出走西域,不留在中原輔助明主?”
徐聞身居高位幾十年,豈會看不透定國公的心意。
開門見山道:“你想入主中原?”
定國公眼神精光一閃,躊躇了一會,心念急轉,以為是徐聞的考驗。
咬咬牙道:“正是。”
“我大遼府受上仙冊封,世代為中原守護西域門戶,有累世之功。”
“第一代定國公耶律夷列先祖,與上仙弟子徐聞先賢是結拜兄弟,有名有分。”
“若是安朝氣數已盡,除了徐家,天下沒有第二家比我們更堂堂正正。”
徐聞搖頭一笑。
定國公道:“大宗師為何發笑?”
徐聞道:“我笑你有命長的路不走,非要走命短的。”
“看似雄才大略,實則是將西域一脈,推向深淵。”
定國公臉上怒氣一閃而過,很快克製住了。
“願聞其詳。”
徐聞幽幽道:“你們大遼府,難道忘了上仙四百年前,給你們西域一脈的批語了嗎?”
定國公道:“上仙賜言,我們世代皆要背誦,不敢相忘。”
“上仙曾說:大遼可以作為中原通往西域諸國貿易的門戶。”
“與中原共享國運,至少能有千年命數。”
徐聞點點頭:“你們記得就好。”
“我且問你,你們西域大遼府若是去中原爭霸,最好的結果是什麽?”
“這……”定國公有些奇怪,這還用問嗎?
“自然是承接天命,傳播上仙旨意,成為中原之主。”
徐聞道:“你們隻看到眼前,卻看不到未來。”
“除了上古之時的周朝,名義上有八百年國祚。”
“其餘朝代,最長也不過三四百年。”
“就連有上仙眷顧的安朝,也未能超過五百之數。”
“你們就算成功入主中原,國祚綿長,還能比安朝更長嗎?”
定國公略一思索,沉默不語。
雖然每個皇帝都希望自己的皇權千秋萬代,但隻要讀過曆史,稍稍理性思考,都知道這不太可能。
連有仙人降世、有神龍守國的安朝,也僅僅是保得皇室血脈不滅,撐不過五百年。
徐聞繼續道:“定國公一旦去了中原,就再也沒有迴頭路了。”
“成了,不過是又一個三四百年的王朝。”
“而且,你們沒有帝星庇佑,沒有神龍守國。”
“一旦王朝滅亡,想學柴家那樣保存血脈,恐怕都是奢望。”
“若是不成,當即有滅族之禍。”
“正所謂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你們一旦興兵,自此之後,以後的中原王朝不會再信任你們西域一脈。”
“就算中原王朝沒有馬上派大軍前來攻打,光是西域這動蕩之地。”
“失去了中原這條後路,你們定國公一脈,還能堅持多久?”
“放著千年的路不走,非要走最多三四百年的短命路,將子孫後代的血脈葬送。”
“定國公難道還抉擇不了嗎?”
定國公頓時冷汗涔涔,呆在當場。
如今西域國力強盛,又正值中原戰亂,定國公起了爭霸之心。
原以為進可攻,退可守。
大不了退迴西域做迴定國公。
如今聽徐聞這麽一分析,無論成與不成,都是將整個家族血脈推出來送死呀。
好一會,定國公才迴過神來。
鄭重朝徐聞行了一禮,道:“我險些誤入歧途,謝大宗師救我。”
徐聞點點頭:“孺子可教也。”
“你們西域一脈,若是想更穩固一些,不妨趁著中原混戰不堪,發表宣言。”
“表明無論誰勝誰負,為中原世代守護西域門戶之心不變。”
“等中原大勢明朗,第一時間送上文書稱臣。”
“如此,皆大歡喜。”
定國公大喜:“謝大宗師良言。”
“大宗師之言,我定將錄入族譜,位於上仙賜言之後,以警醒後世子孫。”
“還請大宗師留下名號,好讓子孫後代,銘記提點之恩。”
徐聞笑笑道:“我姓徐。”
“嘶……中原徐家?”
“嗯。”徐聞點點頭,不肯多說。
定國公“恍然大悟”,道:“原來是上仙門下,我家先祖的結拜兄弟。”
“定是徐家算到我西域大遼府有爭霸之心,為免兄弟血脈受難,才派人過來提點我。”
“謝過兩位大宗師。”
“呃……”徐聞無語,好像也可以這麽理解。
自此之後。
西域大遼府,再無爭霸之心。
為中原牢牢地把控著西域門戶,有萬世之功。
直到後世,依然是中原的“西域大遼省”,家族大權在握,延續千年,活得極其滋潤。
而這一切福氣,第一源頭,自然是上仙賜福。
其次是徐聞的提點。
後世子孫,每每翻看族譜記載,都唏噓不已。
對於那位神秘的“徐家人”,感激萬分。
曆朝曆代,都多次派人去拜見徐家,以表達感恩之心,兩家世代交好。
但徐家一臉的懵逼。
到底是哪一代哪一脈的先祖,跑到西域去提點定國公了?
我們主家怎麽不知道?
這麽大的事,無論哪個分支,族譜應該都有記載。
對賬怎麽對不上呀。
這一筆糊塗賬,於國於家,都是好事。
最終也沒有人去尋根問底了。
更別說徐聞、鐵東這種練氣四百年的相比了。
道士似乎也感應到徐聞、鐵東的氣機。
隨著徐聞的走近,似乎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臉上滲出細汗,忍不住往後退了兩步。
定國公低聲問道:“觀主,怎麽樣?”
道士迴道:“此兩人氣息龐大,如淵如海,遠超大宗師境界。”
“超過大宗師?那豈不是神仙?”
道士搖搖頭:“大宗師與神仙之間,還有地仙一說,可惜貧道沒有見過。”
“眼前兩人,就算不是地仙,應該也差不多了。”
“嘶……”定國公與武將暗吸一口氣。
武將道:“怪不得他們兩人,就能夠全殲五百沙盜,這絕非大宗師所為。”
說話間,徐聞與鐵東已經來到三人近前。
徐聞腳步停下,看了定國公一眼,沒有開口。
定國公心中一凜。
這種姿態,他再熟悉不過了。
這是上位者對下位者常用的態度,等下位者主動開口問好。
眼前兩人,一主一仆,姿態自然,毫無做作之意。
顯然主仆二人,皆理所當然認為自己這個定國公,地位要比他們低。
定國公本意是來招攬兩人的,豈能以下位者姿態主動開口?
強忍著無形的壓力,沉默不語。
但他身旁的道士與武將,感覺要比定國公敏銳,承受的心理壓力更加明顯。
最終,道士率先開口道:“請問兩位大宗師尊姓大名?來自何門何派?”
徐聞一笑,頓時定國公三人如沐春風,壓力消失。
“我們來自中原,姓名不值一提。”
“此次行商經過西域,特來瞻仰上仙聖址。”
定國公道:“既然兩位來自中原,不知如今中原戰況如何?”
“上仙賜福的安朝氣數已盡,誰可承接天命?”
徐聞搖搖頭:“不知,也不必知也。”
徐聞並不知道曆史走向,張天也不會對他說。
在來西域前,天朝接收了小短腿、徐家、蛟奴一族等,很大可能是未來的中原之主。
不過,徐聞懶得探討這種問題。
自己隻需要知道小短腿與徐家安好,朝代如何更替,已經不在意了。
定國公問道:“兩位既是大宗師,為何出走西域,不留在中原輔助明主?”
徐聞身居高位幾十年,豈會看不透定國公的心意。
開門見山道:“你想入主中原?”
定國公眼神精光一閃,躊躇了一會,心念急轉,以為是徐聞的考驗。
咬咬牙道:“正是。”
“我大遼府受上仙冊封,世代為中原守護西域門戶,有累世之功。”
“第一代定國公耶律夷列先祖,與上仙弟子徐聞先賢是結拜兄弟,有名有分。”
“若是安朝氣數已盡,除了徐家,天下沒有第二家比我們更堂堂正正。”
徐聞搖頭一笑。
定國公道:“大宗師為何發笑?”
徐聞道:“我笑你有命長的路不走,非要走命短的。”
“看似雄才大略,實則是將西域一脈,推向深淵。”
定國公臉上怒氣一閃而過,很快克製住了。
“願聞其詳。”
徐聞幽幽道:“你們大遼府,難道忘了上仙四百年前,給你們西域一脈的批語了嗎?”
定國公道:“上仙賜言,我們世代皆要背誦,不敢相忘。”
“上仙曾說:大遼可以作為中原通往西域諸國貿易的門戶。”
“與中原共享國運,至少能有千年命數。”
徐聞點點頭:“你們記得就好。”
“我且問你,你們西域大遼府若是去中原爭霸,最好的結果是什麽?”
“這……”定國公有些奇怪,這還用問嗎?
“自然是承接天命,傳播上仙旨意,成為中原之主。”
徐聞道:“你們隻看到眼前,卻看不到未來。”
“除了上古之時的周朝,名義上有八百年國祚。”
“其餘朝代,最長也不過三四百年。”
“就連有上仙眷顧的安朝,也未能超過五百之數。”
“你們就算成功入主中原,國祚綿長,還能比安朝更長嗎?”
定國公略一思索,沉默不語。
雖然每個皇帝都希望自己的皇權千秋萬代,但隻要讀過曆史,稍稍理性思考,都知道這不太可能。
連有仙人降世、有神龍守國的安朝,也僅僅是保得皇室血脈不滅,撐不過五百年。
徐聞繼續道:“定國公一旦去了中原,就再也沒有迴頭路了。”
“成了,不過是又一個三四百年的王朝。”
“而且,你們沒有帝星庇佑,沒有神龍守國。”
“一旦王朝滅亡,想學柴家那樣保存血脈,恐怕都是奢望。”
“若是不成,當即有滅族之禍。”
“正所謂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你們一旦興兵,自此之後,以後的中原王朝不會再信任你們西域一脈。”
“就算中原王朝沒有馬上派大軍前來攻打,光是西域這動蕩之地。”
“失去了中原這條後路,你們定國公一脈,還能堅持多久?”
“放著千年的路不走,非要走最多三四百年的短命路,將子孫後代的血脈葬送。”
“定國公難道還抉擇不了嗎?”
定國公頓時冷汗涔涔,呆在當場。
如今西域國力強盛,又正值中原戰亂,定國公起了爭霸之心。
原以為進可攻,退可守。
大不了退迴西域做迴定國公。
如今聽徐聞這麽一分析,無論成與不成,都是將整個家族血脈推出來送死呀。
好一會,定國公才迴過神來。
鄭重朝徐聞行了一禮,道:“我險些誤入歧途,謝大宗師救我。”
徐聞點點頭:“孺子可教也。”
“你們西域一脈,若是想更穩固一些,不妨趁著中原混戰不堪,發表宣言。”
“表明無論誰勝誰負,為中原世代守護西域門戶之心不變。”
“等中原大勢明朗,第一時間送上文書稱臣。”
“如此,皆大歡喜。”
定國公大喜:“謝大宗師良言。”
“大宗師之言,我定將錄入族譜,位於上仙賜言之後,以警醒後世子孫。”
“還請大宗師留下名號,好讓子孫後代,銘記提點之恩。”
徐聞笑笑道:“我姓徐。”
“嘶……中原徐家?”
“嗯。”徐聞點點頭,不肯多說。
定國公“恍然大悟”,道:“原來是上仙門下,我家先祖的結拜兄弟。”
“定是徐家算到我西域大遼府有爭霸之心,為免兄弟血脈受難,才派人過來提點我。”
“謝過兩位大宗師。”
“呃……”徐聞無語,好像也可以這麽理解。
自此之後。
西域大遼府,再無爭霸之心。
為中原牢牢地把控著西域門戶,有萬世之功。
直到後世,依然是中原的“西域大遼省”,家族大權在握,延續千年,活得極其滋潤。
而這一切福氣,第一源頭,自然是上仙賜福。
其次是徐聞的提點。
後世子孫,每每翻看族譜記載,都唏噓不已。
對於那位神秘的“徐家人”,感激萬分。
曆朝曆代,都多次派人去拜見徐家,以表達感恩之心,兩家世代交好。
但徐家一臉的懵逼。
到底是哪一代哪一脈的先祖,跑到西域去提點定國公了?
我們主家怎麽不知道?
這麽大的事,無論哪個分支,族譜應該都有記載。
對賬怎麽對不上呀。
這一筆糊塗賬,於國於家,都是好事。
最終也沒有人去尋根問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