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兩位大人,杜某其實還未入籍,自然也沒有職務在身。”杜凡坦言。
聞聽此言,王知縣和宋典史麵色同時一變。
按照常理,未入籍之人,若是凡人,情況很多,可能是外地產子、域外流民、見不得光的私生子等,但若是修士,基本隻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窮兇極惡的匪類。
杜凡一眼便看出二人心思,啞然失笑道:“二位大人怕是有所誤會,其實杜某是下界之修,剛剛飛升仙界不久,在飛天仙台有幸得護國公看重,並被招入九黎仙王朝,如今杜某正處在百年遊曆階段,一切待定,故,尚未入籍。”
隨後,杜凡將路引置於桌上,進而解釋道:“這是杜某的路引,上麵有開天府的官印,二位大人請過目。”
王知縣和宋典史互看了一眼,便拿起路引仔細觀閱起來。
片刻後,二人皆鬆了一口氣。
“之前隻是聽手下人匯報,說是杜仙師持路引而來,卻未仔細過問,說起來是宋某失職了。”宋典史有些慚愧的說道。
王知縣內心一番措辭後,道:“敢問杜仙師,是從飛天仙台哪座島嶼而來?”
杜凡笑了笑,道:“杜某飛升之時已是真仙。”
王知縣聞言大為震驚,宋典史亦睜大了眼睛。
王知縣站起身來,正色道:“飛升真仙,個個天資絕豔,是仙界各大教派競相爭奪的對象,杜仙師能選擇九黎王朝,是本朝之幸事啊。”
“加入九黎王朝,亦是杜某之幸。”杜凡笑道。
宋典史也起身道:“以杜仙師之資,日後必然在四大天府封官進爵,前途不可限量,以後想來是沒機會再見了。”
“不管身在哪裏,杜某都會以天下蒼生為己任,上報仙王,下守黎民,護好王朝大好河山,不求名垂千古,隻求無愧於心!”杜凡亦起身,開口間,豪氣幹雲,忠義無雙。
杜凡這話說的,多少有些違心,但是經過這些年觀察,他知道這些人就愛聽這個。
此言一出,王知縣瞳孔收縮,宋典史心潮澎湃。
“杜仙師說的好,請受我一拜!”
二人皆肅然起敬,心神激蕩下,齊齊開口,對杜凡躬身一拜。
“二位大人兩袖清風,一心為民,也是杜某敬重之人,不如今日我們把酒言歡,不醉不歸,如何?”杜凡緊握二人手,激動開口。
不知不覺,杜凡入戲已深,他自己都差點信了。
“好!我二人也正有此意!”
當晚,三人宿醉。
翌日,王知縣奮筆疾書,為杜凡奏寫請功文書,另外還洋洋灑灑附上了一篇千字文,字裏行間皆是對杜凡的高度評價,描述如何壯誌豪情、忠肝義膽、心懷天下雲雲……
……
數年後,杜凡告別王知縣、宋典史,一路逆行,從霍縣到石州、伊寧府,最後抵達墨龍道首府。
慶遠府一處驛站,杜凡繳納一定數量仙石,便踏入傳送法陣中。
……
青陽道(行省),為墨龍道西南臨省。
二者同為九黎王朝西部邊境行省,相比之下,墨龍道位置偏北一些,青陽道則是相對正西。
……
泉元府,青陽道首府。
杜凡從驛站走出,照例先在城中轉了幾日,對當地物產、市價、修士層次、民生風俗等進行了一番了解。
無意間,杜凡聽到幾位仙吏在議論匪患。
說是最近幾十年,邊境開始出現荒匪,即從大荒非法流入九黎王朝的匪類(九黎王朝西邊接壤浩瀚無垠的大荒之地),對邊境一帶的州縣頻頻襲擾。
一開始的時候這些匪類還不成氣候,每次襲擾都是零零散散,以劫掠低階靈草藥和靈石為主,搶完就跑,不會刻意傷人,他們修為最多不過合體期,州百戶所就可以輕鬆鎮壓。
隨著事態發展,荒匪數量越來越多,個體實力也越發強大,不但劫掠資源,還會傷人性命,僅其中一役,就被斬殺了數十名仙吏,州百戶所已無力鎮壓,後來調用千戶所的力量才算勉強平息匪亂(數州設立一千戶所,修為最高者達到了大乘期)。
直到最近幾年,千戶所兩位大乘期仙吏接連隕落,終於驚動了青陽道三司。
三司聯名上報樞密院、兵部、內閣,請求出兵剿匪。
朝廷給出的批複是,青陽道三司獲臨時軍事指揮權,可調用一省兵力,權宜行事。
三司合議後決定,由都指揮使司統籌全省軍力,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全力協助,組織一場規模浩大的剿匪行動,不但要清除王朝境內的荒匪,還要揮軍入荒,橫推八千萬裏,震懾大荒萬靈,徹底解決邊境匪患問題。
都指揮使下令,調動二十個衛指揮使司的力量,由兩名都指揮僉事掛帥,兩位天仙坐鎮,兵分兩路。
一路在王朝境內滅殺荒匪餘孽,另一路作為先行軍直入大荒外圍清剿,最終兩路仙兵在大荒匯合,橫推八千萬裏。
算算日子,此時第一路仙兵應該在邊境什縣駐紮,不日就將開拔大荒。
“兩位天仙坐鎮,也就是說,荒匪最高戰力多半為真仙,對我來說倒是風險不大。”
杜凡開始在心中盤算,若是自己跟過去,沒準能混到一些功勳點數,同時還能了解一下大荒的情況,運氣好的話再搞點戰利品,簡直一舉多得,可行!
想到這裏,杜凡立刻動身,直奔最近一處驛站。
……
當杜凡趕到什縣的時候,第一路仙兵已入大荒,另外一路仙兵還在境內剿匪。
擅自離境觸犯王朝律法,時機已過,隻能等第二路仙兵了。
杜凡隨便找了一間客棧,一邊日常修煉,一邊等待仙兵到來。
半年後,正在盤膝打坐的杜凡,倏的一下睜開雙目,爆發出兩束精芒,化為兩道劍氣,穿梭虛空,直入雲霄。
雲巔之上,兩名異常魁梧兇悍的荒匪在仙光包裹中瘋狂遁行,雖然沒有動用空間法則,但是遁速已經突破了肉身極限,一步三千裏,比起虛空穿梭隻快不慢。
聞聽此言,王知縣和宋典史麵色同時一變。
按照常理,未入籍之人,若是凡人,情況很多,可能是外地產子、域外流民、見不得光的私生子等,但若是修士,基本隻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窮兇極惡的匪類。
杜凡一眼便看出二人心思,啞然失笑道:“二位大人怕是有所誤會,其實杜某是下界之修,剛剛飛升仙界不久,在飛天仙台有幸得護國公看重,並被招入九黎仙王朝,如今杜某正處在百年遊曆階段,一切待定,故,尚未入籍。”
隨後,杜凡將路引置於桌上,進而解釋道:“這是杜某的路引,上麵有開天府的官印,二位大人請過目。”
王知縣和宋典史互看了一眼,便拿起路引仔細觀閱起來。
片刻後,二人皆鬆了一口氣。
“之前隻是聽手下人匯報,說是杜仙師持路引而來,卻未仔細過問,說起來是宋某失職了。”宋典史有些慚愧的說道。
王知縣內心一番措辭後,道:“敢問杜仙師,是從飛天仙台哪座島嶼而來?”
杜凡笑了笑,道:“杜某飛升之時已是真仙。”
王知縣聞言大為震驚,宋典史亦睜大了眼睛。
王知縣站起身來,正色道:“飛升真仙,個個天資絕豔,是仙界各大教派競相爭奪的對象,杜仙師能選擇九黎王朝,是本朝之幸事啊。”
“加入九黎王朝,亦是杜某之幸。”杜凡笑道。
宋典史也起身道:“以杜仙師之資,日後必然在四大天府封官進爵,前途不可限量,以後想來是沒機會再見了。”
“不管身在哪裏,杜某都會以天下蒼生為己任,上報仙王,下守黎民,護好王朝大好河山,不求名垂千古,隻求無愧於心!”杜凡亦起身,開口間,豪氣幹雲,忠義無雙。
杜凡這話說的,多少有些違心,但是經過這些年觀察,他知道這些人就愛聽這個。
此言一出,王知縣瞳孔收縮,宋典史心潮澎湃。
“杜仙師說的好,請受我一拜!”
二人皆肅然起敬,心神激蕩下,齊齊開口,對杜凡躬身一拜。
“二位大人兩袖清風,一心為民,也是杜某敬重之人,不如今日我們把酒言歡,不醉不歸,如何?”杜凡緊握二人手,激動開口。
不知不覺,杜凡入戲已深,他自己都差點信了。
“好!我二人也正有此意!”
當晚,三人宿醉。
翌日,王知縣奮筆疾書,為杜凡奏寫請功文書,另外還洋洋灑灑附上了一篇千字文,字裏行間皆是對杜凡的高度評價,描述如何壯誌豪情、忠肝義膽、心懷天下雲雲……
……
數年後,杜凡告別王知縣、宋典史,一路逆行,從霍縣到石州、伊寧府,最後抵達墨龍道首府。
慶遠府一處驛站,杜凡繳納一定數量仙石,便踏入傳送法陣中。
……
青陽道(行省),為墨龍道西南臨省。
二者同為九黎王朝西部邊境行省,相比之下,墨龍道位置偏北一些,青陽道則是相對正西。
……
泉元府,青陽道首府。
杜凡從驛站走出,照例先在城中轉了幾日,對當地物產、市價、修士層次、民生風俗等進行了一番了解。
無意間,杜凡聽到幾位仙吏在議論匪患。
說是最近幾十年,邊境開始出現荒匪,即從大荒非法流入九黎王朝的匪類(九黎王朝西邊接壤浩瀚無垠的大荒之地),對邊境一帶的州縣頻頻襲擾。
一開始的時候這些匪類還不成氣候,每次襲擾都是零零散散,以劫掠低階靈草藥和靈石為主,搶完就跑,不會刻意傷人,他們修為最多不過合體期,州百戶所就可以輕鬆鎮壓。
隨著事態發展,荒匪數量越來越多,個體實力也越發強大,不但劫掠資源,還會傷人性命,僅其中一役,就被斬殺了數十名仙吏,州百戶所已無力鎮壓,後來調用千戶所的力量才算勉強平息匪亂(數州設立一千戶所,修為最高者達到了大乘期)。
直到最近幾年,千戶所兩位大乘期仙吏接連隕落,終於驚動了青陽道三司。
三司聯名上報樞密院、兵部、內閣,請求出兵剿匪。
朝廷給出的批複是,青陽道三司獲臨時軍事指揮權,可調用一省兵力,權宜行事。
三司合議後決定,由都指揮使司統籌全省軍力,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全力協助,組織一場規模浩大的剿匪行動,不但要清除王朝境內的荒匪,還要揮軍入荒,橫推八千萬裏,震懾大荒萬靈,徹底解決邊境匪患問題。
都指揮使下令,調動二十個衛指揮使司的力量,由兩名都指揮僉事掛帥,兩位天仙坐鎮,兵分兩路。
一路在王朝境內滅殺荒匪餘孽,另一路作為先行軍直入大荒外圍清剿,最終兩路仙兵在大荒匯合,橫推八千萬裏。
算算日子,此時第一路仙兵應該在邊境什縣駐紮,不日就將開拔大荒。
“兩位天仙坐鎮,也就是說,荒匪最高戰力多半為真仙,對我來說倒是風險不大。”
杜凡開始在心中盤算,若是自己跟過去,沒準能混到一些功勳點數,同時還能了解一下大荒的情況,運氣好的話再搞點戰利品,簡直一舉多得,可行!
想到這裏,杜凡立刻動身,直奔最近一處驛站。
……
當杜凡趕到什縣的時候,第一路仙兵已入大荒,另外一路仙兵還在境內剿匪。
擅自離境觸犯王朝律法,時機已過,隻能等第二路仙兵了。
杜凡隨便找了一間客棧,一邊日常修煉,一邊等待仙兵到來。
半年後,正在盤膝打坐的杜凡,倏的一下睜開雙目,爆發出兩束精芒,化為兩道劍氣,穿梭虛空,直入雲霄。
雲巔之上,兩名異常魁梧兇悍的荒匪在仙光包裹中瘋狂遁行,雖然沒有動用空間法則,但是遁速已經突破了肉身極限,一步三千裏,比起虛空穿梭隻快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