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下。”杜凡麵無表情,暗中神念一掃,探出對方天仙初期修為。
徐統領聞言明顯神色一緩,他出身行伍,但也是一名修士,對飛升真仙自帶欽佩和好感。
“軍令不可違,鄒府尹不得出府,外人亦不得入府,有什麽事,你們就在這裏說吧。”徐統領在不違背軍令的前提下,做出讓步。
“多謝徐統領。”鄒常興拱手。
“鄒府尹,現在王朝什麽情況?”杜凡皺眉道。
鄒常興歎息一聲,道:“王朝近百餘年來風雨飄搖,強敵環伺,大軍壓境,正值多事之秋,又逢三王子逼宮發難,聯合宰相府以及朝中數十位重臣,陳述天子八宗罪,借此發動政變……”
杜凡心想果然如此,隨即又問道:“王城具體情形如何?”
鄒常興搖了搖頭,道:“具體情形不得而知,四大天府皆被五軍都督府全麵封鎖,不僅切斷了天府四城與王城的官路、水路、傳送陣等,同時也切斷了天府四城與地方行省的通道,現在的中央五城各為孤城,消息無法互通……咦,杜仙師,你是怎麽迴到開天府的?”
“我自有一些手段。”杜凡簡單應付一句,又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五軍都督府應該是直歸天子管轄,他們不進宮平叛,卻在這裏封鎖五城,難道是已經投靠叛軍了?”
此話一出,徐統領麵色一黑,似有不忿,但是並未多言。
鄒常興道:“看來杜仙師隻知其一,正常情況下,五軍都督府確為天子管轄,但如果發生政變,天子就會自動喪失其掌軍權。
在這一特殊時期,五軍都督府的職責就是封鎖中央五城,防止事態升級和內亂外溢,以免傷及九黎百姓,直到政變結束,三王子應該也是算到了這一點。”
“原來如此……等等,你剛才說,宰相府投靠三王子了?”杜凡忽然想起什麽。
“正是。”鄒常興點頭。
“那宰相府所管轄的禁軍南衙十六衛呢?”
“也隨宰相府轉投三王子了。”
“包括左金吾衛?”
“自然。”
杜凡發呆,他被封了左金吾衛大將軍,即刻勤王救駕,但是他的左金吾衛卻成了叛軍,這事怎麽弄?
“杜仙師,你還好吧?”鄒常興滿是關切。
“我沒事。”杜凡深吸一口氣。
鄒常興沉吟了一下,無奈的道:“按照慣例,現在應該為杜仙師啟動入官流程了,但是眼下這個局麵,怕是要延後一些年月了。”
杜凡道:“實不相瞞,在下已被三公之一的太保封官。”
聞聽此言,鄒常興和徐統領同時露出震驚神色,因為在整個九黎王朝曆史中,三公直接封官的情況都不多見。
半晌過後,鄒常興試探道:“敢問太保大人所封何職?”
“左金吾衛大將軍……”
“什麽?”一直緘默不言的徐統領,大感意外之下,終於忍不住開口。
鄒常興亦變色,驚道:“太保大人站隊三王子?”
杜凡苦笑一聲,搖頭道:“我也不清楚,完整的旨意是,封我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命我進宮勤王救駕。”
鄒常興和徐統領皆啞然,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因為這道旨意很奇怪,自相矛盾。
杜凡衝鄒常興一抱拳,道:“鄒府尹,你為官多年,深諳朝堂之道,可否指點一二?”
鄒常興眼中異芒閃動,沉默許久,低語道:“這可能是一個改製信號……”
“什麽意思?”杜凡不解。
鄒常興似在醞釀措辭,過了少傾才道:“杜仙師,或許你不用考慮那麽多,按字麵意思遵旨即可。”
“那左金吾衛十萬人馬我是收服還是……”
“怎麽處理都行,不重要。”
杜凡將諸多疑問生生咽了下去,最後隻道:“王城已被封鎖,進宮怕是不易吧?”
徐統領在這個時候接口道:“杜道友奉三公旨意入宮,不在封鎖之列,隻是現下王城兵亂四起,禁軍一分為二,大戰連天,場麵混亂,刀劍無眼,杜道友明白我的意思吧?”
“多謝徐統領提醒,在下自會小心行事。”
杜凡分別看了二人一眼,道:“二位可知,王朝外部局勢如何?”
“軍事機密,無可奉告。”徐統領如此說道。
“鄒某的主要職責在於行政、民生,對軍事信息掌握不多,隻知道百餘年來樞密院和兵部都在頻繁調兵,仙院、武院的動靜也不小,情況應是不容樂觀。”鄒常興開口,道出所知一切。
“好,那在下就先告辭了。”
“保重。”
……
杜凡徑直來到開天府官方驛站,這裏同樣被五軍都督府封鎖。
在他亮出太保旨意後,此地的統領態度緩和,簡單交代幾句,便予以放行了。
……
九黎王朝以南,毗鄰另一鼎盛仙王朝,名為赤鹿。
上古時期,兩大王朝征伐不斷,最終以九黎王朝大勝結束紛爭,並簽訂了永不互犯條約。
百餘年前,赤鹿王朝陳兵百萬,以拉練為名,步步進逼九黎邊境,並於五十年前,單方麵撕毀上古條約,大舉進犯九黎南疆,一連攻下滇南行省栗元府數州。
滇南行省都指揮使司,調動全省衛所兵力奮起抵抗,奈何雙方實力懸殊,不敵。
後樞密院調來六十萬黎軍(九黎王朝正規軍),與赤鹿軍大戰數十年,輸贏參半,雙方漸漸呈現拉鋸態勢。
……
九黎王朝以北,接壤無邊海域,九黎百姓俗稱之北海。
北海有鰭族,內丹可入藥,皮骨可煉器,精血可育植,仙院常組織門下學子進出北海,一為試煉,二為取材。
仙院每次隻在近海活動,不會深入;鰭族大妖亦不會跑到近海。
故而雙方始終未有大規模衝突,這是人鰭兩族無數年來的默契。
二百年前,仙院試煉隊伍首次遭遇鰭族大妖,損失慘重。
起初,仙院將那次事件判定為意外,並未過多重視。
直到一百年前,鰭族以逆天造化為餌,引數千仙院師生入局,最終全軍覆沒,引朝野震動。
兵王震怒,命七色軍團之一的紫電軍殺入北海,至今未有戰報傳迴。
(本章完)
徐統領聞言明顯神色一緩,他出身行伍,但也是一名修士,對飛升真仙自帶欽佩和好感。
“軍令不可違,鄒府尹不得出府,外人亦不得入府,有什麽事,你們就在這裏說吧。”徐統領在不違背軍令的前提下,做出讓步。
“多謝徐統領。”鄒常興拱手。
“鄒府尹,現在王朝什麽情況?”杜凡皺眉道。
鄒常興歎息一聲,道:“王朝近百餘年來風雨飄搖,強敵環伺,大軍壓境,正值多事之秋,又逢三王子逼宮發難,聯合宰相府以及朝中數十位重臣,陳述天子八宗罪,借此發動政變……”
杜凡心想果然如此,隨即又問道:“王城具體情形如何?”
鄒常興搖了搖頭,道:“具體情形不得而知,四大天府皆被五軍都督府全麵封鎖,不僅切斷了天府四城與王城的官路、水路、傳送陣等,同時也切斷了天府四城與地方行省的通道,現在的中央五城各為孤城,消息無法互通……咦,杜仙師,你是怎麽迴到開天府的?”
“我自有一些手段。”杜凡簡單應付一句,又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五軍都督府應該是直歸天子管轄,他們不進宮平叛,卻在這裏封鎖五城,難道是已經投靠叛軍了?”
此話一出,徐統領麵色一黑,似有不忿,但是並未多言。
鄒常興道:“看來杜仙師隻知其一,正常情況下,五軍都督府確為天子管轄,但如果發生政變,天子就會自動喪失其掌軍權。
在這一特殊時期,五軍都督府的職責就是封鎖中央五城,防止事態升級和內亂外溢,以免傷及九黎百姓,直到政變結束,三王子應該也是算到了這一點。”
“原來如此……等等,你剛才說,宰相府投靠三王子了?”杜凡忽然想起什麽。
“正是。”鄒常興點頭。
“那宰相府所管轄的禁軍南衙十六衛呢?”
“也隨宰相府轉投三王子了。”
“包括左金吾衛?”
“自然。”
杜凡發呆,他被封了左金吾衛大將軍,即刻勤王救駕,但是他的左金吾衛卻成了叛軍,這事怎麽弄?
“杜仙師,你還好吧?”鄒常興滿是關切。
“我沒事。”杜凡深吸一口氣。
鄒常興沉吟了一下,無奈的道:“按照慣例,現在應該為杜仙師啟動入官流程了,但是眼下這個局麵,怕是要延後一些年月了。”
杜凡道:“實不相瞞,在下已被三公之一的太保封官。”
聞聽此言,鄒常興和徐統領同時露出震驚神色,因為在整個九黎王朝曆史中,三公直接封官的情況都不多見。
半晌過後,鄒常興試探道:“敢問太保大人所封何職?”
“左金吾衛大將軍……”
“什麽?”一直緘默不言的徐統領,大感意外之下,終於忍不住開口。
鄒常興亦變色,驚道:“太保大人站隊三王子?”
杜凡苦笑一聲,搖頭道:“我也不清楚,完整的旨意是,封我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命我進宮勤王救駕。”
鄒常興和徐統領皆啞然,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因為這道旨意很奇怪,自相矛盾。
杜凡衝鄒常興一抱拳,道:“鄒府尹,你為官多年,深諳朝堂之道,可否指點一二?”
鄒常興眼中異芒閃動,沉默許久,低語道:“這可能是一個改製信號……”
“什麽意思?”杜凡不解。
鄒常興似在醞釀措辭,過了少傾才道:“杜仙師,或許你不用考慮那麽多,按字麵意思遵旨即可。”
“那左金吾衛十萬人馬我是收服還是……”
“怎麽處理都行,不重要。”
杜凡將諸多疑問生生咽了下去,最後隻道:“王城已被封鎖,進宮怕是不易吧?”
徐統領在這個時候接口道:“杜道友奉三公旨意入宮,不在封鎖之列,隻是現下王城兵亂四起,禁軍一分為二,大戰連天,場麵混亂,刀劍無眼,杜道友明白我的意思吧?”
“多謝徐統領提醒,在下自會小心行事。”
杜凡分別看了二人一眼,道:“二位可知,王朝外部局勢如何?”
“軍事機密,無可奉告。”徐統領如此說道。
“鄒某的主要職責在於行政、民生,對軍事信息掌握不多,隻知道百餘年來樞密院和兵部都在頻繁調兵,仙院、武院的動靜也不小,情況應是不容樂觀。”鄒常興開口,道出所知一切。
“好,那在下就先告辭了。”
“保重。”
……
杜凡徑直來到開天府官方驛站,這裏同樣被五軍都督府封鎖。
在他亮出太保旨意後,此地的統領態度緩和,簡單交代幾句,便予以放行了。
……
九黎王朝以南,毗鄰另一鼎盛仙王朝,名為赤鹿。
上古時期,兩大王朝征伐不斷,最終以九黎王朝大勝結束紛爭,並簽訂了永不互犯條約。
百餘年前,赤鹿王朝陳兵百萬,以拉練為名,步步進逼九黎邊境,並於五十年前,單方麵撕毀上古條約,大舉進犯九黎南疆,一連攻下滇南行省栗元府數州。
滇南行省都指揮使司,調動全省衛所兵力奮起抵抗,奈何雙方實力懸殊,不敵。
後樞密院調來六十萬黎軍(九黎王朝正規軍),與赤鹿軍大戰數十年,輸贏參半,雙方漸漸呈現拉鋸態勢。
……
九黎王朝以北,接壤無邊海域,九黎百姓俗稱之北海。
北海有鰭族,內丹可入藥,皮骨可煉器,精血可育植,仙院常組織門下學子進出北海,一為試煉,二為取材。
仙院每次隻在近海活動,不會深入;鰭族大妖亦不會跑到近海。
故而雙方始終未有大規模衝突,這是人鰭兩族無數年來的默契。
二百年前,仙院試煉隊伍首次遭遇鰭族大妖,損失慘重。
起初,仙院將那次事件判定為意外,並未過多重視。
直到一百年前,鰭族以逆天造化為餌,引數千仙院師生入局,最終全軍覆沒,引朝野震動。
兵王震怒,命七色軍團之一的紫電軍殺入北海,至今未有戰報傳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