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生辰八字
紈絝皇子:先創六宮再奪嫡 作者:椒鹽傻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夢棣道:“這隻能說明他一早就調查明了且將事情都安排好了!”
太子心慌地說:“六弟的意思是齊國使者與洛王……”
劉夢棣歎了一聲,繼續說道:“何溯之下出和棋的那天,我與皇叔及裴爵爺在樓閣裏說話。我問他,認不認識一個叫宋雲海的人!”
“宋雲海?那個江洋大盜呀?父皇可沒少為這事生氣。六弟你問他這個做甚?”
“隻是想問問他認不認識而已,結果……結果他說不認識!”
劉夢棣的臉上顯出了一陣惋惜的表情出來。
他此時的心理就好像是身邊的一個老友突然之間變得十分陌生,仿佛換了一個人一樣。
太子劉夢權好似一點也不明白,他說:“這有什麽好奇怪的嗎?皇叔他怎麽可能會認識那等江湖匪類呢?”
“宋雲海是江湖匪類沒錯,但他……但他卻曾做過禦前侍衛,且還是先帝的禦前侍衛!”
“什麽?”
“二哥喲,父皇身邊的禦前侍衛你可曾都叫得出名字來?”
“臉熟歸臉熟,這怎麽可能能叫出名字。”
“可我能!”
太子詫異地看著劉夢棣。
劉夢棣解釋道:“我們這些閑散王爺可與二哥你不同呀。那延英殿、紫宸殿你說進也就進了,可我們哪裏有你那般運氣。也就是我平日裏跋扈慣了,敢隨手賞給禦前侍衛點金瓜子銀豆子什麽的。別人怕父皇誤會什麽,隻能暗暗偷偷地給,讓旁的什麽人在其婚喪嫁娶之時隨個份子什麽的,好在麵聖之前問問他們父皇氣色如何,有沒有發火之類的。”
“原來如此,可那又如何?”
“你猜同是閑散王爺的洛王皇叔,他有沒有賞過先帝身邊的禦前侍衛呢?”
“這……”
劉夢棣苦笑一聲說道:“你是太子自然是不會將那些禦前侍衛放在心上,可我們不一樣呀!禦前侍衛有的時候會幫皇帝做些小事,甚至傳個口諭什麽的也都是常有之事。宋雲海這個名字可不是化名,他在做禦前侍衛、做強盜之時用的都是這個名字!洛王他怎麽可能會不認識!”
劉夢棣話中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阿其那和塞思黑就不可能叫不出圖裏森和張五哥的名字,更不可能不認識。
太子連忙問道:“六弟的意思是……”
“皇叔他一直在說謊呀!”
“六弟,你這是懷疑他……”
劉夢棣搖頭說道:“不是我懷疑,是父皇懷疑!要不然父皇也不會派他去監督何溯之下棋了!他的行動,一早被父皇給猜透了呀!”
“什麽?父皇疑他?不可能呀!冬至之時父皇還讓我派人給他送些過節的東西呢。”
“豫王自刎以後豫王妃便失蹤了,但當時她已生下了一名嬰孩,這事你知道麽?”
“自是知道呀!”
劉夢棣搖頭說道:“你不知道!”
“六弟你就人就這樣,我都說了我知道,你非得說我不知道。”
“你知道那嬰孩出生之時胎毛多長,腳紋幾許麽?”
“這哪裏知道,當時就沒記!豫王妃抱著他失蹤了!”
“那生下的是男是女你可知曉?”
“男的呀!宗族皇冊裏有記載,名為劉夢柘呀!”
劉夢棣再次搖起了頭說:“不,是個女嬰!宗人府的宗譜牒冊是不管男女,在未出生之前就已經按輩份賜名了。即使生的是女子也一樣會有聯名,長大了更換名字也都極正常之事。因為豫王妃抱著其女一起失蹤,所以宗譜牒冊裏並沒有為其改過名字、賜過名號,所以別人就自然而然得誤認為豫王妃所生的是個男嬰。”
字輩雖然在南北朝時就已經出現,但在當時並不流行。
明清以前的皇族宗室是不按字輩取名的,但卻會用相同的偏旁部首取名。
比如趙傭、趙佶、趙似、趙俁,這種起名方式叫作聯名。
這個世界線的字輩則也是源於前朝周世宗柴榮。
但族譜名字與現實使用的名字有時也會出現出入。
比如某人覺得名字影響了自己的氣運,想要改個名字也是可以的。
皇家宗室管理得比較嚴格,但隻要上一份奏疏說明一下,改名字也不是什麽大事。
甚至皇帝親自為某位宗室賜名、改名都是很常見的。
在民間則就沒這麽多的規矩了,即使宗祠裏一早準備好了族名,其父不想用也就不用了。
所以民間宗族族譜裏的族名與身份證上的名字不一樣是極正常之事。
一些曆史名人在自家族譜裏的名字與史書上的名字對不上,其實也沒有什麽好意外的。
劉夢棣接著說道:“這也是最有意思的地方了!”
“什麽?”
“你知道最近在長安城出現的豫王後人是怎麽行騙的嗎?知道為何他能騙得如此成功,還讓那麽多豫王舊部為其隱瞞,並幫著他潛藏?”
“嗯?”
“其實不難,他隻要說出生辰八字就可以了!因為還活著的那一位豫王府謀士是知道孩子生辰八字的。而且父皇那裏也一定是得到了消息,知道豫王舊部為了求證豫王後人身份一定是詢問過對方生辰八字的!隻是那位謀士並不相信那個假貨的話。”
太子疑問道:“六弟意思是說,那位所謂的豫王後人其實連當年豫王妃生下之嬰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但他卻又知道豫王後人的生辰八字?而且……而且洛王他……所以父皇才會問我洛王去沒去過宗人府?呀……但、但這也不能證明就是洛王他……”
“太子黨與隴王黨相互攻伐,隴王黨的白叔達已然被父皇派人軟禁嚴守,太子黨的文延貞身死大理寺,甚至是與太子黨有關係的五哥隻因其母妃是薛氏出身都被奪了內務府。可這裏頭最該被治罪的,不是還沒有證據定其罪的白叔達,也不是什麽都沒做無辜受牽連的五哥,更不是秉正直言的文延貞呀!”
“那是誰?”
“是把持壟斷大漢國鹽貨且在隴西為非作歹的隴西李氏呀!你知道戶部侍郎李蕘為何沒事?因為隴西羌人即將起亂,父皇投鼠忌器不敢在這時候對李家下手!”
“盧相這幾日的確是上疏過關於羌人有行亂之相,可……可與豫王有何關係?”
“洛王派人去過隴西縣,且秘密與羌人聯係過,並且還從那裏帶了一些馬匹迴來!想必蔣宗憲一早就發現了洛王的那些馬,所以才覺得洛王不對勁,最主要的是……”
“是什麽?”
“太子黨與隴王黨的黨爭原本已經落下去了,可是卻因為另一件事情而興起!”
太子問道:“你是說隴西李氏撞傷辛學政之事?”
“不!是鹽貨!洛王被扣的那些鹽貨!洛陽本就是洛王的封地,隻是洛王沒有就番而已,他想在洛陽弄點事情那太簡單不過了。”
“除了隴西那裏他還想弄出什麽事情?”
“還能是什麽時候,當然是讓人把那些鹽貨給查抄了呀,要不然如何讓父皇去關注鹽道?如何讓父皇與起疑隴西李氏?又如何讓隴西起亂?”
太子不解地問:“他派人去舉報自己?”
“對!然後工部的白叔達便被父皇猜疑,調去了吏部。但秦相與盧相對此好似並不在太意,或者說白叔達一定還牽扯了別的事情,讓秦相不敢動他,更讓盧相不敢保他!洛王見事不成,一定就想著拿戶部李蕘開刀。李氏子弟縱馬之事是不是洛王做的暫且不論,但他一定是想過的!”
“六弟的意是這、這一切都是洛王他、他做出來的?可、可這是為什麽呀?”
劉夢棣搖頭說道:“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洛王不是那個幕後黑手,一定還有個什麽人在背後推動這一切!”
劉夢棣之前判斷過,那個幕後黑手一定不會讓自己有機會當麵去問洛王的。
照現在的形勢來看,他的猜測是對的!
太子又問道:“那現在……父皇將金牌令箭拿給我是想讓我們去衛戍軍調兵進京?禁軍十二營數萬人馬不夠麽?”
劉夢棣苦笑一聲說道:“洛王是太後的親兒子,永壽侯他……他是洛王的親舅舅呀!”
“阿?你是說……不可能!絕不可能!舅爺要是想造反他、他……”
“我知道。父皇也覺得不可能,但我相信一定有個人正在幕後推動這一切,逼著舅爺造反!雖然我現在還不知道他是怎麽做到的,又做了些什麽……”
太子有些緊張地說:“你剛剛說我們現在要去衛戍軍?那、那現在那裏且不是很危險?”
劉夢棣看著太子說道:“是很危險,你怕了?”
“不怕!那可是舅爺!舅爺最是疼我的,小時候……倒是你,我可記得你總叫他老不死、老色鬼的!”
劉夢棣笑道:“這就是為什麽父皇讓我們二人去衛戍軍,而不是大哥、三哥他們了!父皇心中一定知道舅爺沒有反心,但同時也知道一定有人正在逼著舅爺去幫洛王造反,所以父皇想讓你去將舅爺給勸迴來!帶去的人多了,舅爺是會不安的。所以父皇讓你帶一個隨從出來,他讓你來找我是因為你嘴皮子不如我厲害,且我與舅交的交情比你深呀!”
太子心慌地說:“六弟的意思是齊國使者與洛王……”
劉夢棣歎了一聲,繼續說道:“何溯之下出和棋的那天,我與皇叔及裴爵爺在樓閣裏說話。我問他,認不認識一個叫宋雲海的人!”
“宋雲海?那個江洋大盜呀?父皇可沒少為這事生氣。六弟你問他這個做甚?”
“隻是想問問他認不認識而已,結果……結果他說不認識!”
劉夢棣的臉上顯出了一陣惋惜的表情出來。
他此時的心理就好像是身邊的一個老友突然之間變得十分陌生,仿佛換了一個人一樣。
太子劉夢權好似一點也不明白,他說:“這有什麽好奇怪的嗎?皇叔他怎麽可能會認識那等江湖匪類呢?”
“宋雲海是江湖匪類沒錯,但他……但他卻曾做過禦前侍衛,且還是先帝的禦前侍衛!”
“什麽?”
“二哥喲,父皇身邊的禦前侍衛你可曾都叫得出名字來?”
“臉熟歸臉熟,這怎麽可能能叫出名字。”
“可我能!”
太子詫異地看著劉夢棣。
劉夢棣解釋道:“我們這些閑散王爺可與二哥你不同呀。那延英殿、紫宸殿你說進也就進了,可我們哪裏有你那般運氣。也就是我平日裏跋扈慣了,敢隨手賞給禦前侍衛點金瓜子銀豆子什麽的。別人怕父皇誤會什麽,隻能暗暗偷偷地給,讓旁的什麽人在其婚喪嫁娶之時隨個份子什麽的,好在麵聖之前問問他們父皇氣色如何,有沒有發火之類的。”
“原來如此,可那又如何?”
“你猜同是閑散王爺的洛王皇叔,他有沒有賞過先帝身邊的禦前侍衛呢?”
“這……”
劉夢棣苦笑一聲說道:“你是太子自然是不會將那些禦前侍衛放在心上,可我們不一樣呀!禦前侍衛有的時候會幫皇帝做些小事,甚至傳個口諭什麽的也都是常有之事。宋雲海這個名字可不是化名,他在做禦前侍衛、做強盜之時用的都是這個名字!洛王他怎麽可能會不認識!”
劉夢棣話中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阿其那和塞思黑就不可能叫不出圖裏森和張五哥的名字,更不可能不認識。
太子連忙問道:“六弟的意思是……”
“皇叔他一直在說謊呀!”
“六弟,你這是懷疑他……”
劉夢棣搖頭說道:“不是我懷疑,是父皇懷疑!要不然父皇也不會派他去監督何溯之下棋了!他的行動,一早被父皇給猜透了呀!”
“什麽?父皇疑他?不可能呀!冬至之時父皇還讓我派人給他送些過節的東西呢。”
“豫王自刎以後豫王妃便失蹤了,但當時她已生下了一名嬰孩,這事你知道麽?”
“自是知道呀!”
劉夢棣搖頭說道:“你不知道!”
“六弟你就人就這樣,我都說了我知道,你非得說我不知道。”
“你知道那嬰孩出生之時胎毛多長,腳紋幾許麽?”
“這哪裏知道,當時就沒記!豫王妃抱著他失蹤了!”
“那生下的是男是女你可知曉?”
“男的呀!宗族皇冊裏有記載,名為劉夢柘呀!”
劉夢棣再次搖起了頭說:“不,是個女嬰!宗人府的宗譜牒冊是不管男女,在未出生之前就已經按輩份賜名了。即使生的是女子也一樣會有聯名,長大了更換名字也都極正常之事。因為豫王妃抱著其女一起失蹤,所以宗譜牒冊裏並沒有為其改過名字、賜過名號,所以別人就自然而然得誤認為豫王妃所生的是個男嬰。”
字輩雖然在南北朝時就已經出現,但在當時並不流行。
明清以前的皇族宗室是不按字輩取名的,但卻會用相同的偏旁部首取名。
比如趙傭、趙佶、趙似、趙俁,這種起名方式叫作聯名。
這個世界線的字輩則也是源於前朝周世宗柴榮。
但族譜名字與現實使用的名字有時也會出現出入。
比如某人覺得名字影響了自己的氣運,想要改個名字也是可以的。
皇家宗室管理得比較嚴格,但隻要上一份奏疏說明一下,改名字也不是什麽大事。
甚至皇帝親自為某位宗室賜名、改名都是很常見的。
在民間則就沒這麽多的規矩了,即使宗祠裏一早準備好了族名,其父不想用也就不用了。
所以民間宗族族譜裏的族名與身份證上的名字不一樣是極正常之事。
一些曆史名人在自家族譜裏的名字與史書上的名字對不上,其實也沒有什麽好意外的。
劉夢棣接著說道:“這也是最有意思的地方了!”
“什麽?”
“你知道最近在長安城出現的豫王後人是怎麽行騙的嗎?知道為何他能騙得如此成功,還讓那麽多豫王舊部為其隱瞞,並幫著他潛藏?”
“嗯?”
“其實不難,他隻要說出生辰八字就可以了!因為還活著的那一位豫王府謀士是知道孩子生辰八字的。而且父皇那裏也一定是得到了消息,知道豫王舊部為了求證豫王後人身份一定是詢問過對方生辰八字的!隻是那位謀士並不相信那個假貨的話。”
太子疑問道:“六弟意思是說,那位所謂的豫王後人其實連當年豫王妃生下之嬰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但他卻又知道豫王後人的生辰八字?而且……而且洛王他……所以父皇才會問我洛王去沒去過宗人府?呀……但、但這也不能證明就是洛王他……”
“太子黨與隴王黨相互攻伐,隴王黨的白叔達已然被父皇派人軟禁嚴守,太子黨的文延貞身死大理寺,甚至是與太子黨有關係的五哥隻因其母妃是薛氏出身都被奪了內務府。可這裏頭最該被治罪的,不是還沒有證據定其罪的白叔達,也不是什麽都沒做無辜受牽連的五哥,更不是秉正直言的文延貞呀!”
“那是誰?”
“是把持壟斷大漢國鹽貨且在隴西為非作歹的隴西李氏呀!你知道戶部侍郎李蕘為何沒事?因為隴西羌人即將起亂,父皇投鼠忌器不敢在這時候對李家下手!”
“盧相這幾日的確是上疏過關於羌人有行亂之相,可……可與豫王有何關係?”
“洛王派人去過隴西縣,且秘密與羌人聯係過,並且還從那裏帶了一些馬匹迴來!想必蔣宗憲一早就發現了洛王的那些馬,所以才覺得洛王不對勁,最主要的是……”
“是什麽?”
“太子黨與隴王黨的黨爭原本已經落下去了,可是卻因為另一件事情而興起!”
太子問道:“你是說隴西李氏撞傷辛學政之事?”
“不!是鹽貨!洛王被扣的那些鹽貨!洛陽本就是洛王的封地,隻是洛王沒有就番而已,他想在洛陽弄點事情那太簡單不過了。”
“除了隴西那裏他還想弄出什麽事情?”
“還能是什麽時候,當然是讓人把那些鹽貨給查抄了呀,要不然如何讓父皇去關注鹽道?如何讓父皇與起疑隴西李氏?又如何讓隴西起亂?”
太子不解地問:“他派人去舉報自己?”
“對!然後工部的白叔達便被父皇猜疑,調去了吏部。但秦相與盧相對此好似並不在太意,或者說白叔達一定還牽扯了別的事情,讓秦相不敢動他,更讓盧相不敢保他!洛王見事不成,一定就想著拿戶部李蕘開刀。李氏子弟縱馬之事是不是洛王做的暫且不論,但他一定是想過的!”
“六弟的意是這、這一切都是洛王他、他做出來的?可、可這是為什麽呀?”
劉夢棣搖頭說道:“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洛王不是那個幕後黑手,一定還有個什麽人在背後推動這一切!”
劉夢棣之前判斷過,那個幕後黑手一定不會讓自己有機會當麵去問洛王的。
照現在的形勢來看,他的猜測是對的!
太子又問道:“那現在……父皇將金牌令箭拿給我是想讓我們去衛戍軍調兵進京?禁軍十二營數萬人馬不夠麽?”
劉夢棣苦笑一聲說道:“洛王是太後的親兒子,永壽侯他……他是洛王的親舅舅呀!”
“阿?你是說……不可能!絕不可能!舅爺要是想造反他、他……”
“我知道。父皇也覺得不可能,但我相信一定有個人正在幕後推動這一切,逼著舅爺造反!雖然我現在還不知道他是怎麽做到的,又做了些什麽……”
太子有些緊張地說:“你剛剛說我們現在要去衛戍軍?那、那現在那裏且不是很危險?”
劉夢棣看著太子說道:“是很危險,你怕了?”
“不怕!那可是舅爺!舅爺最是疼我的,小時候……倒是你,我可記得你總叫他老不死、老色鬼的!”
劉夢棣笑道:“這就是為什麽父皇讓我們二人去衛戍軍,而不是大哥、三哥他們了!父皇心中一定知道舅爺沒有反心,但同時也知道一定有人正在逼著舅爺去幫洛王造反,所以父皇想讓你去將舅爺給勸迴來!帶去的人多了,舅爺是會不安的。所以父皇讓你帶一個隨從出來,他讓你來找我是因為你嘴皮子不如我厲害,且我與舅交的交情比你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