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善始善終
紈絝皇子:先創六宮再奪嫡 作者:椒鹽傻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中最重的一個印就是安防用印。
凡是要路經或通過長安城的商隊,路引上是一定要有兵馬司的安防印才能讓其進入長安城。
誰讓“九門提督”賈子虛還兼著“司吏提督”呢。
汜水關是齊國與漢國最重要的通道,征東將軍府的章觀會在那裏派兵駐守。
凡是一切兩國間的貨物也都是需要他的部隊進行安檢查與稽查,也需要提前讓征東將軍府在路引上蓋章。
一般情況下,想要將糧食正大光明地運進來,就必須經章觀一手。
太子聽了劉夢棣的話,卻是有些不放心起來:“六弟你的生意做得這麽大,且在長安城又有威名,你若是有糧食要正常進出汜水關,可以直接派人去征東……”
“你自己也知道正常二字?可問題是我的東西不正常呀!”
“阿?”太子驚了一下。
劉夢棣道:“與你說白了吧,我的貨根本就不從汜水關走,你也別問太多,拿這路引隻是為了應對沿途盤查的!我再與你說得明白一些,我將來要用到的路引上麵稅務及各府衙門的印章也都會是假的,就隻有征東將軍府的印是真的!我根本就不想讓朝堂甚至地方衙門裏的任何人知道我有這批糧食進來!”
“不是!六弟,你這是……”
“走私呀!”
“我知道!六弟你可別為了銀子犯這種傻,在漢齊兩國之間走私貨物,這會犯父皇大忌的!你不知道現在漢齊兩國劍拔弩張麽?”
劉夢棣笑道:“我能不知曉?我若是不省得,還用得著讓你去秘密找章觀?我自己就把他的大印給刻了,何必要假的呢?父皇的大忌不在這裏,而是在私刻征東將軍府的印信!要不然我能叫你幫忙?”
太子更加地疑惑:“做別的假印信讓父皇知道了也不好呀,且還是走私!”
劉夢棣白了太子一眼說:“他要是不知道,我能這麽防著犯他的忌諱?”
“阿?他還知道?他即是知道你何不直接與他說去?直接弄真路引不就好了麽?”
“你真聽不懂還是假聽不懂,這糧食就是父皇要的,且他不想讓別人知道有這個糧食的存在!這事你可以直接去問他,但我提醒你一句,別問太多,問多了他又得訓你了!還有,這事別讓秦相知道太多,更別讓旁人知曉!”
“我知道,父皇不想讓別人知曉此事嘛。”
“這隻是其一!”
“阿?還有別的原因?”
“你可知曉為何洛王謀反那一天你在宮門口候著父皇就是沒讓你進宮與他說洛王之事麽?”
“這是為何?”
劉夢棣解釋道:“因為當時父皇根本不在宮中,不知道你去了宮門口!他人在洛王府呢!”
“阿!”太子驚叫了一聲,臉色顯得極為難看。
劉夢棣接了拉太子的衣袖,不讓他的動靜過大,而後接著說道:“當時洛王世子帶人從洛王府密道裏衝出來要殺父皇,當然了,現在你也知道父皇沒事了。可連你一個太子都不知道父皇進了洛王府,洛王世子是怎麽知道的?”
“哦!當時你也在洛王府裏,所以父皇覺得他的行蹤可能是你泄露的?這才讓你秘密去弄什麽糧食,隻要別人知道這糧食的事情,那極可能就是你將父皇行蹤泄露出去的!畢竟這事隻有你與父皇知道!”
太子不是不聰明,隻是一直被皇帝壓製著,不敢亂想亂做。
此時被劉夢棣各種提醒,他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可此時劉夢棣卻是說了一聲:“不!”
太子疑問道:“那又是什麽?”
劉夢棣笑道:“也有可能是你泄露的,因為你也知道糧食的事情了呀!”
太子一愣,急道:“合著你在這裏等著我呢!六弟呀六弟,你還是把我算計了呀?不過……你若真要算計我,不至於與我說這些吧?弄得我哪裏敢與父皇去說?”
“你與章觀通信還敢背著父皇?我勸你還是老實地與父皇說,順便把父皇對我的猜忌給除了!且你以為你不說父皇他就不知道了麽?你以為章觀身邊就沒有父皇的人?你早說,他對你早放心!你越瞞,他對你越生氣!這事可別與秦相知道,要不然他又得搬弄我的是否了,父皇知道就成。”
劉夢棣之前離間太子與秦相就是為了讓太子別與秦相商量,然後又將太子給牽扯進來以擺脫自己的嫌疑。
隻要照著劉夢棣的意思處理此事,那麽大家都會相安無事。
內宮、朝堂之上的權謀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平平淡淡,相互試探,相互威逼。
大多數的權謀較量都不會有結果的。
一旦有結果,結局往往都會十分慘烈,即使是勝利方自己有時也無法接受。
魏其侯竇嬰的腰斬看上去是田蚡贏了,但田蚡的結局未必就會好。
而且一場遊戲的結束,也意味著另一場遊戲的開始。
劉夢棣自知自己還沒有做好完全所準備,所以他現在是沒有理由去達成結局。
太子細細想了一下劉夢棣的話,還是猶豫著說著:“我現在擔心的是章觀可能不會聽我的。”
劉夢棣直白地罵道:“你傻呀!你的話在秦相麵前都不管用,每次都是你聽秦相的,秦相何時聽過你的?即是這樣,他章觀又如何會完全聽你的?我讓你幫著辦這事,其實是想讓父皇給章觀下一道密旨,讓他幫著我弄,畢竟這是父皇自己的事情!要不是父皇剛訛走了我四萬兩銀,我怕他伸手再跟我要子,抄我產業,我就自己親自去說了!”
太子想了想說道:“行吧,這事我幫你辦了。最後一件什麽事情?不會比這難吧?”
“第四件事倒是更簡單!那文延貞的女兒不是在我五葉莊裏麽?”
“聽說了!四弟氣的不輕呢,原本父皇讓他去的,結果……”
“且不說四哥。我現在隻是想將梅兒收了房,但這就得先解她的心結!她的心結在哪呀?就在她爹的身上!”
“哦!是了,文延貞的屍身還在大理寺呢!”
“所以我現在就要想辦法能幫她把她爹從大理寺裏給弄出來呀!可沒大理寺與刑部那裏用印,這屍身可弄不出來!”
太子言道:“文延貞的案子還掛著呢,父皇好像……好像並不太想理這事。也不是說不想理吧,他就是不想讓別人說這檔子事,最好是大家都能給忘了。”
“別人能忘,你不能忘呀!文延貞可是你的太子黨,你不幫文延貞好好安葬,將來如何讓太子黨們歸心於你?你要是對文延貞有個善始善終,別的太子黨定然會覺得不負你的國士之待,還不得效死以報?”
太子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魏景略也與我有過這個提議,但是我怕觸怒父皇,所以就……”
“此事觸怒父皇的點隻有一個,那就是宣言文延貞之死!魏景略的話你也隻能聽一半,可不能讓太子黨所有人都去吊唁,甚至一個都不許去。隻要讓他們知道是你把他的屍身弄出來就可以了。魏景略自己會去與你那些太子黨門人宣揚你做的這件好事的,你自己就不要四處去說了,特別是地方官吏。”
太子歎道:“還是六弟的你腦子好用。隻是我將文延貞屍身弄出來放到你那裏去以後,怕是我那些門人會找你……可別再惹出點什麽事情來了!”
“放我那裏做甚?我那是五葉莊,不是義莊,更不是墳地!”
“那我給你放哪裏呀!”
“當然是大慈恩寺了!地方上的兇案發生以後,屍體是不能直接領迴去的,一般都是先放的寺廟裏。”
“這事我知道,但大慈恩寺是國家寺廟,就沒放過什麽屍體呀,要拉也是拉到別的小寺裏去的。”
“這不就體現了你對文延貞的重視了麽?傻不傻呀?誰死後不想有這等國禮待遇?且你放一萬個心,父皇他也不會說你的不是,隻要你宣揚引事就行,甚至會覺得你把他的事情處理得很好,還會賞你呢。你該不會覺得我讓你去做這件事情,然後打發人把這事給鬧大,讓父皇難堪而生你的氣吧?”
“怎麽會呢!我要小心也是小心大哥他們,他們最愛做這等文章了。”
“所以這事也要做得秘密一些。君不密則失臣呀,你還是父皇的臣子,做事記得三思而行!”
“今日倒是讓我在六弟你身上又學了不少的東西,但你別像秦相一樣的總與我說這些大道理行不行!這四件事情我全幫你辦了還不成行?”
“好了好了,我不說了就是了。”劉夢棣看了一眼遠處的郭健,而後又問道:“郭侍中如何不在父皇身邊伺候反而跟著你呢?”
太子迴頭看了一眼郭健,然後正過身子這才說道:“父皇在玄武殿裏陪著太後如何也不肯走,他知道太後不放心關在宗人莊裏的洛王世子,所以讓郭健跟著我去一趟宗人府,給洛王世子送些日用的東西。父皇吩咐了,隻要人在宗人府裏,該滿足洛王世子的就滿足他,別苛刻。”
凡是要路經或通過長安城的商隊,路引上是一定要有兵馬司的安防印才能讓其進入長安城。
誰讓“九門提督”賈子虛還兼著“司吏提督”呢。
汜水關是齊國與漢國最重要的通道,征東將軍府的章觀會在那裏派兵駐守。
凡是一切兩國間的貨物也都是需要他的部隊進行安檢查與稽查,也需要提前讓征東將軍府在路引上蓋章。
一般情況下,想要將糧食正大光明地運進來,就必須經章觀一手。
太子聽了劉夢棣的話,卻是有些不放心起來:“六弟你的生意做得這麽大,且在長安城又有威名,你若是有糧食要正常進出汜水關,可以直接派人去征東……”
“你自己也知道正常二字?可問題是我的東西不正常呀!”
“阿?”太子驚了一下。
劉夢棣道:“與你說白了吧,我的貨根本就不從汜水關走,你也別問太多,拿這路引隻是為了應對沿途盤查的!我再與你說得明白一些,我將來要用到的路引上麵稅務及各府衙門的印章也都會是假的,就隻有征東將軍府的印是真的!我根本就不想讓朝堂甚至地方衙門裏的任何人知道我有這批糧食進來!”
“不是!六弟,你這是……”
“走私呀!”
“我知道!六弟你可別為了銀子犯這種傻,在漢齊兩國之間走私貨物,這會犯父皇大忌的!你不知道現在漢齊兩國劍拔弩張麽?”
劉夢棣笑道:“我能不知曉?我若是不省得,還用得著讓你去秘密找章觀?我自己就把他的大印給刻了,何必要假的呢?父皇的大忌不在這裏,而是在私刻征東將軍府的印信!要不然我能叫你幫忙?”
太子更加地疑惑:“做別的假印信讓父皇知道了也不好呀,且還是走私!”
劉夢棣白了太子一眼說:“他要是不知道,我能這麽防著犯他的忌諱?”
“阿?他還知道?他即是知道你何不直接與他說去?直接弄真路引不就好了麽?”
“你真聽不懂還是假聽不懂,這糧食就是父皇要的,且他不想讓別人知道有這個糧食的存在!這事你可以直接去問他,但我提醒你一句,別問太多,問多了他又得訓你了!還有,這事別讓秦相知道太多,更別讓旁人知曉!”
“我知道,父皇不想讓別人知曉此事嘛。”
“這隻是其一!”
“阿?還有別的原因?”
“你可知曉為何洛王謀反那一天你在宮門口候著父皇就是沒讓你進宮與他說洛王之事麽?”
“這是為何?”
劉夢棣解釋道:“因為當時父皇根本不在宮中,不知道你去了宮門口!他人在洛王府呢!”
“阿!”太子驚叫了一聲,臉色顯得極為難看。
劉夢棣接了拉太子的衣袖,不讓他的動靜過大,而後接著說道:“當時洛王世子帶人從洛王府密道裏衝出來要殺父皇,當然了,現在你也知道父皇沒事了。可連你一個太子都不知道父皇進了洛王府,洛王世子是怎麽知道的?”
“哦!當時你也在洛王府裏,所以父皇覺得他的行蹤可能是你泄露的?這才讓你秘密去弄什麽糧食,隻要別人知道這糧食的事情,那極可能就是你將父皇行蹤泄露出去的!畢竟這事隻有你與父皇知道!”
太子不是不聰明,隻是一直被皇帝壓製著,不敢亂想亂做。
此時被劉夢棣各種提醒,他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可此時劉夢棣卻是說了一聲:“不!”
太子疑問道:“那又是什麽?”
劉夢棣笑道:“也有可能是你泄露的,因為你也知道糧食的事情了呀!”
太子一愣,急道:“合著你在這裏等著我呢!六弟呀六弟,你還是把我算計了呀?不過……你若真要算計我,不至於與我說這些吧?弄得我哪裏敢與父皇去說?”
“你與章觀通信還敢背著父皇?我勸你還是老實地與父皇說,順便把父皇對我的猜忌給除了!且你以為你不說父皇他就不知道了麽?你以為章觀身邊就沒有父皇的人?你早說,他對你早放心!你越瞞,他對你越生氣!這事可別與秦相知道,要不然他又得搬弄我的是否了,父皇知道就成。”
劉夢棣之前離間太子與秦相就是為了讓太子別與秦相商量,然後又將太子給牽扯進來以擺脫自己的嫌疑。
隻要照著劉夢棣的意思處理此事,那麽大家都會相安無事。
內宮、朝堂之上的權謀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平平淡淡,相互試探,相互威逼。
大多數的權謀較量都不會有結果的。
一旦有結果,結局往往都會十分慘烈,即使是勝利方自己有時也無法接受。
魏其侯竇嬰的腰斬看上去是田蚡贏了,但田蚡的結局未必就會好。
而且一場遊戲的結束,也意味著另一場遊戲的開始。
劉夢棣自知自己還沒有做好完全所準備,所以他現在是沒有理由去達成結局。
太子細細想了一下劉夢棣的話,還是猶豫著說著:“我現在擔心的是章觀可能不會聽我的。”
劉夢棣直白地罵道:“你傻呀!你的話在秦相麵前都不管用,每次都是你聽秦相的,秦相何時聽過你的?即是這樣,他章觀又如何會完全聽你的?我讓你幫著辦這事,其實是想讓父皇給章觀下一道密旨,讓他幫著我弄,畢竟這是父皇自己的事情!要不是父皇剛訛走了我四萬兩銀,我怕他伸手再跟我要子,抄我產業,我就自己親自去說了!”
太子想了想說道:“行吧,這事我幫你辦了。最後一件什麽事情?不會比這難吧?”
“第四件事倒是更簡單!那文延貞的女兒不是在我五葉莊裏麽?”
“聽說了!四弟氣的不輕呢,原本父皇讓他去的,結果……”
“且不說四哥。我現在隻是想將梅兒收了房,但這就得先解她的心結!她的心結在哪呀?就在她爹的身上!”
“哦!是了,文延貞的屍身還在大理寺呢!”
“所以我現在就要想辦法能幫她把她爹從大理寺裏給弄出來呀!可沒大理寺與刑部那裏用印,這屍身可弄不出來!”
太子言道:“文延貞的案子還掛著呢,父皇好像……好像並不太想理這事。也不是說不想理吧,他就是不想讓別人說這檔子事,最好是大家都能給忘了。”
“別人能忘,你不能忘呀!文延貞可是你的太子黨,你不幫文延貞好好安葬,將來如何讓太子黨們歸心於你?你要是對文延貞有個善始善終,別的太子黨定然會覺得不負你的國士之待,還不得效死以報?”
太子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魏景略也與我有過這個提議,但是我怕觸怒父皇,所以就……”
“此事觸怒父皇的點隻有一個,那就是宣言文延貞之死!魏景略的話你也隻能聽一半,可不能讓太子黨所有人都去吊唁,甚至一個都不許去。隻要讓他們知道是你把他的屍身弄出來就可以了。魏景略自己會去與你那些太子黨門人宣揚你做的這件好事的,你自己就不要四處去說了,特別是地方官吏。”
太子歎道:“還是六弟的你腦子好用。隻是我將文延貞屍身弄出來放到你那裏去以後,怕是我那些門人會找你……可別再惹出點什麽事情來了!”
“放我那裏做甚?我那是五葉莊,不是義莊,更不是墳地!”
“那我給你放哪裏呀!”
“當然是大慈恩寺了!地方上的兇案發生以後,屍體是不能直接領迴去的,一般都是先放的寺廟裏。”
“這事我知道,但大慈恩寺是國家寺廟,就沒放過什麽屍體呀,要拉也是拉到別的小寺裏去的。”
“這不就體現了你對文延貞的重視了麽?傻不傻呀?誰死後不想有這等國禮待遇?且你放一萬個心,父皇他也不會說你的不是,隻要你宣揚引事就行,甚至會覺得你把他的事情處理得很好,還會賞你呢。你該不會覺得我讓你去做這件事情,然後打發人把這事給鬧大,讓父皇難堪而生你的氣吧?”
“怎麽會呢!我要小心也是小心大哥他們,他們最愛做這等文章了。”
“所以這事也要做得秘密一些。君不密則失臣呀,你還是父皇的臣子,做事記得三思而行!”
“今日倒是讓我在六弟你身上又學了不少的東西,但你別像秦相一樣的總與我說這些大道理行不行!這四件事情我全幫你辦了還不成行?”
“好了好了,我不說了就是了。”劉夢棣看了一眼遠處的郭健,而後又問道:“郭侍中如何不在父皇身邊伺候反而跟著你呢?”
太子迴頭看了一眼郭健,然後正過身子這才說道:“父皇在玄武殿裏陪著太後如何也不肯走,他知道太後不放心關在宗人莊裏的洛王世子,所以讓郭健跟著我去一趟宗人府,給洛王世子送些日用的東西。父皇吩咐了,隻要人在宗人府裏,該滿足洛王世子的就滿足他,別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