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九霄環佩
紈絝皇子:先創六宮再奪嫡 作者:椒鹽傻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風度翩翩、保養極好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前朝周室周昭宗的三皇子,人稱柴三太子的柴宗禮。
那柴宗禮的坐姿十分端正,像是戶部李蕘那等專門上過禮儀課的世家子弟。
當劉夢棣一行人靠近之時,柴宗禮也是十分有氣質地輕轉過頭來看,而不是像劉夢棣那般沒個正形。
他見得是江劍蘭帶著劉夢棣過來,臉上浮起微微的輕笑,緩緩地從位置上站了起來。
劉夢棣人還沒直接近,他便手持扇子向著對方輕輕地施行起了禮來。
劉夢棣一邊走一邊也十分有禮貌地也持黑骨扇迴了一下禮。
等劉夢棣靠近的時候,那江劍蘭已側身一步,護衛在了柴宗禮的身後。
柴宗禮言道:“冒昧而請,無靜室蘭香相待還請海涵,齊王殿下不要拘謹驚怕,請安坐。”
對於周室柴姓來說,篡位的劉漢朝不隻是亂臣賊子,且還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這柴宗禮能叫一聲“齊王殿下”其實也是破天荒了,這就等於他以柴周子孫的身份承認了劉漢朝的正統。
就這一句話,劉夢棣便已能料定這柴宗禮心裏沒有看上去的那麽鎮定。
若非著急著與劉夢棣合作,他是不會這麽稱唿對方的。
劉夢棣客氣地應道:“柴大官人遠道而來,是我這個做東道主的沒做好安排,讓您在這裏受了委屈,倒是我失禮在先,該賠禮的是我呀!”
劉夢棣可沒有用“柴三太子”稱唿對方,而是用的“柴大官人”這讓柴禮宗臉上有些不好看。
他畢竟是朝廷緝拿的要犯,與朝廷中人接觸本就是有一定的危險性,哪裏還敢讓劉夢棣改口。
且劉夢棣看得出來對方是有求於人,自是不敢讓劉夢棣改口。
二人客氣了一陣,推讓過後這才雙雙坐了下來。
劉夢棣與江劍蘭及柴宗禮的談話宋璉是全程聽到了。
他雖然沒有言語,隻是站在劉夢棣身後觀察著柴宗禮與江劍蘭的動向,但他還是了解到了眼前二人的來路。
柴宗禮見得宋璉嚴肅著臉,江劍蘭也對劉夢棣好似沒有什麽好臉色,怕這兩個護衛誤會什麽,於是先開口笑道:“蘭兒不可如此緊張,齊王殿下即是能隨你而來,必不會害我。”
江劍蘭不客氣地應道:“他的扇子能發暗器!”
“我的扇子也能!”柴宗禮毫不避諱地說了出來,“這不是什麽新鮮玩意,沒什麽好大驚小怪的,別叫齊王殿下看了笑話。”
劉夢棣又看了柴宗禮的扇子一眼。
那把扇子並不像劉夢棣的那麽大,所以他料定裏麵應該是沒有會機關的。
柴宗禮這麽說隻是想讓劉夢棣稍微有些緊張感,好在接下來的談判裏獲勝。
劉夢棣輕笑道:“柴大官人溫儒風雅,與李家崔氏作風一般,皆透著那魏晉之風骨,小王絕不敢蔑笑柴大官人。且小王與蘭兒還有一段因果緣業,曾在佛主舍利麵前有過性命之依、生死之托,心中好感倍至。故剛剛對其有些不良言語,使其生氣,這倒是小王的不是,非是蘭兒之過。”
柴宗禮笑道:“我乃囹圄落魄之人,何來魏晉雅量一說,齊王殿下客氣了。”
劉夢棣問道:“卻不知柴大官人如何知曉小王今日會來寺中上香?”
柴宗禮又笑道:“齊王殿下與蘭兒的那段奇遇機緣她已對我說起,更是說到殿下因憐其孤親出身而決定助其之力。更聽蘭兒說殿下文詞歌賦、撫琴弄簫皆為精通,與市井傳聞之貪財好色截然相反,料想齊王殿下亦與我一般風雅熱腸。又想到文延貞之女文卿梅住進了殿下外宅,如今文延貞又來到了大慈恩寺享用香火,以殿下之熱誠,我料你必會來此!”
柴宗禮有的沒的說了劉夢棣許多好話,甚至連貪財好色都給否了。
這讓劉夢棣感覺到了柴宗禮有些獻媚的意思,但劉夢棣並不說破。
劉夢棣問道:“因與蘭兒在寺中邂逅一事,惹得官府出動了許多差吏。雖過去有些日子了,但這裏依舊密探遍布,真不敢想象柴大官人竟會有此膽量冒險而來!”
劉夢棣即使是在與柴宗禮說話,話中依舊沒少了對江劍蘭的調戲。
這讓江劍蘭又對劉夢棣怒視了幾眼。
柴宗禮笑道:“我絕少現身,一般人也識不得我,況且密探皆於寺中緊要之地,如枯榮禪師禪房左右,並不在此。且我不通佛法,不會與那些僧人相會,又如何會惹上那些密探呢。再者而言,他們現在也沒心思來這裏尋我。”
“哦?這是為何?”
“齊王殿下駕臨之前,大慈恩寺裏來了一人,密探全去了他那裏了。”
“哦?”劉夢棣疑問道:“能比你還重要?”
柴宗禮笑道:“沒什麽比不比的,我是秘密潛入,他們不知我已經入寺,更不知我是誰,自是不會把我放在心上。而那個人卻是極為重要呀!”
劉夢棣摸了摸鼻子,在想了想之後輕聲問道:“可是我朝吏部侍郎白叔達來了?”
柴宗禮笑出了聲來:“陶先生迴來時與我說齊王蓼下機智無雙,勝我十倍有餘,我原本不信,現在看來此言不虛呀!對了,那天在野肆之外放火之人是齊王您的人吧?”
劉夢棣輕笑道:“如柴大官人所料!”
“果是如此呀,洛王身邊早已無人可用,他是派不出來人的,且他也不知道我於那裏埋伏於太子,除了的你,我還真想不到別人。卻沒想到你真是什麽都料到了呀!”
“非是預料到,而是備上一支人馬,防範於未然而已。”
“話說重頭,當時齊王真不怕那把將自己焚於野肆?”
劉夢棣笑道:“有江大俠與陶先生在,必不使、小王我有事,誰讓你們不敢讓小王有事呢!”
柴宗禮疑問道:“你猜出來了?”
“殺太子與柴大官人無益,隻會讓朝廷追捕過甚而使自己疲於逃奔,無力潛休。且你們真要殺他,以江大俠之武功,他也早死了。這一點小王早就在江大俠麵前論證過,不必多言。前有野肆之事,後有江大俠找小王心腹羅先生,使小王心中已明,想來柴大官人最近是在為銀錢苦惱吧?”
柴宗禮苦笑道:“落魄於此,實在汗顏呀。”
“一文錢都能難倒英雄漢,小王亦是有為銀子為難之時,這算不得什麽大事。哦,羅先生已與本王說了三萬兩銀子之事,小王已叫人籌備了,年後必能相與。”
柴宗禮深吸了口氣言道:“我還以為要費此唇舌,畢竟那是我強要的,卻不想齊王殿下竟是會將此事當真,如此誠信卻叫我難為情了。這份人情我必然會還給齊王殿下的。”
“你我即是以朋友相談,就不必如此客氣了,到時候柴大官人派個人過來將馬車開走也即是了。”
“我絕不白拿!”
柴宗禮說著側身看了身邊的江劍蘭一眼。
那江劍蘭點了一下頭,轉身向著身後走去。
因為這裏有些荒廢,所以堆積了一些雜物,甚至還生起了許多野草。
那江劍蘭在雜物野草堆裏翻找了一下之後,從地上抱起了一個長長的盒又走了迴來。
劉夢棣自然是看到江劍蘭的動作,而這個動作對他來說並不陌生。
之前江劍蘭就曾經這麽抱著琴盒,而現在她手上抱著的的確依舊還是個琴盒。
那江劍蘭走上前來,將琴盒放在了石桌之上。
劉夢棣問道:“這是……”
柴宗禮解釋道:“聽蘭兒說齊王殿下乃是好琴之人,故準備了一把九霄環佩,還請齊王收下。”
江劍蘭右手拿著劍,是用左手打開的琴盒。
琴盒蓋子被掀開以後,裏麵果然就放著一把寶琴。
這是一把杉木為主體,梧桐作麵的上等寶琴。
它通身漆著柴漆,因為年久之故,上麵顯出多處人工修補的痕跡,那一條條的蛇腹斷紋更顯出它的古樸、古舊與古典來。
劉夢棣根本就不用翻動它,更不用去看它的琴池上的字便已經認了出來。
正如柴宗禮所言,這把琴即是那九霄環佩真品琴無疑。
劉夢棣喜笑顏開地說:“柴大官人真是太客氣了!真是太客氣!卻不知這把琴您是從何所得?”
柴宗禮歎息了一聲說道:“幾十年前我兄弟五人從宮中出逃之時,四弟行而複返。他原是想迴頭去叫大哥一起逃走,但大哥誓與父皇一同殉國,無奈他隻得獨自而出。但他在逃離之時卻遇上一位忠心的內務府吏員。那吏員帶著一整車的宮庫細軟與之同行,為之護駕。”
“哦?後來呢?”
“四弟因為有馬車,從後麵追趕上了我,並將此琴送我,以作念想。之後我們兄弟分道揚鑣,各自逃命,不想這一別竟已快三十年了……唉。”
“即是有睹思之物,那我是不敢收了!”
柴宗禮言道:“齊王殿下還請笑納!我乃附疏風雅之人,並不會撫琴,此物放在我身上亦是暴殄天物。我原本是想送找到我五弟,並且將此琴送他,他才是撫琴的高手,可這一別之後再也無能相見……”
那柴宗禮的坐姿十分端正,像是戶部李蕘那等專門上過禮儀課的世家子弟。
當劉夢棣一行人靠近之時,柴宗禮也是十分有氣質地輕轉過頭來看,而不是像劉夢棣那般沒個正形。
他見得是江劍蘭帶著劉夢棣過來,臉上浮起微微的輕笑,緩緩地從位置上站了起來。
劉夢棣人還沒直接近,他便手持扇子向著對方輕輕地施行起了禮來。
劉夢棣一邊走一邊也十分有禮貌地也持黑骨扇迴了一下禮。
等劉夢棣靠近的時候,那江劍蘭已側身一步,護衛在了柴宗禮的身後。
柴宗禮言道:“冒昧而請,無靜室蘭香相待還請海涵,齊王殿下不要拘謹驚怕,請安坐。”
對於周室柴姓來說,篡位的劉漢朝不隻是亂臣賊子,且還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這柴宗禮能叫一聲“齊王殿下”其實也是破天荒了,這就等於他以柴周子孫的身份承認了劉漢朝的正統。
就這一句話,劉夢棣便已能料定這柴宗禮心裏沒有看上去的那麽鎮定。
若非著急著與劉夢棣合作,他是不會這麽稱唿對方的。
劉夢棣客氣地應道:“柴大官人遠道而來,是我這個做東道主的沒做好安排,讓您在這裏受了委屈,倒是我失禮在先,該賠禮的是我呀!”
劉夢棣可沒有用“柴三太子”稱唿對方,而是用的“柴大官人”這讓柴禮宗臉上有些不好看。
他畢竟是朝廷緝拿的要犯,與朝廷中人接觸本就是有一定的危險性,哪裏還敢讓劉夢棣改口。
且劉夢棣看得出來對方是有求於人,自是不敢讓劉夢棣改口。
二人客氣了一陣,推讓過後這才雙雙坐了下來。
劉夢棣與江劍蘭及柴宗禮的談話宋璉是全程聽到了。
他雖然沒有言語,隻是站在劉夢棣身後觀察著柴宗禮與江劍蘭的動向,但他還是了解到了眼前二人的來路。
柴宗禮見得宋璉嚴肅著臉,江劍蘭也對劉夢棣好似沒有什麽好臉色,怕這兩個護衛誤會什麽,於是先開口笑道:“蘭兒不可如此緊張,齊王殿下即是能隨你而來,必不會害我。”
江劍蘭不客氣地應道:“他的扇子能發暗器!”
“我的扇子也能!”柴宗禮毫不避諱地說了出來,“這不是什麽新鮮玩意,沒什麽好大驚小怪的,別叫齊王殿下看了笑話。”
劉夢棣又看了柴宗禮的扇子一眼。
那把扇子並不像劉夢棣的那麽大,所以他料定裏麵應該是沒有會機關的。
柴宗禮這麽說隻是想讓劉夢棣稍微有些緊張感,好在接下來的談判裏獲勝。
劉夢棣輕笑道:“柴大官人溫儒風雅,與李家崔氏作風一般,皆透著那魏晉之風骨,小王絕不敢蔑笑柴大官人。且小王與蘭兒還有一段因果緣業,曾在佛主舍利麵前有過性命之依、生死之托,心中好感倍至。故剛剛對其有些不良言語,使其生氣,這倒是小王的不是,非是蘭兒之過。”
柴宗禮笑道:“我乃囹圄落魄之人,何來魏晉雅量一說,齊王殿下客氣了。”
劉夢棣問道:“卻不知柴大官人如何知曉小王今日會來寺中上香?”
柴宗禮又笑道:“齊王殿下與蘭兒的那段奇遇機緣她已對我說起,更是說到殿下因憐其孤親出身而決定助其之力。更聽蘭兒說殿下文詞歌賦、撫琴弄簫皆為精通,與市井傳聞之貪財好色截然相反,料想齊王殿下亦與我一般風雅熱腸。又想到文延貞之女文卿梅住進了殿下外宅,如今文延貞又來到了大慈恩寺享用香火,以殿下之熱誠,我料你必會來此!”
柴宗禮有的沒的說了劉夢棣許多好話,甚至連貪財好色都給否了。
這讓劉夢棣感覺到了柴宗禮有些獻媚的意思,但劉夢棣並不說破。
劉夢棣問道:“因與蘭兒在寺中邂逅一事,惹得官府出動了許多差吏。雖過去有些日子了,但這裏依舊密探遍布,真不敢想象柴大官人竟會有此膽量冒險而來!”
劉夢棣即使是在與柴宗禮說話,話中依舊沒少了對江劍蘭的調戲。
這讓江劍蘭又對劉夢棣怒視了幾眼。
柴宗禮笑道:“我絕少現身,一般人也識不得我,況且密探皆於寺中緊要之地,如枯榮禪師禪房左右,並不在此。且我不通佛法,不會與那些僧人相會,又如何會惹上那些密探呢。再者而言,他們現在也沒心思來這裏尋我。”
“哦?這是為何?”
“齊王殿下駕臨之前,大慈恩寺裏來了一人,密探全去了他那裏了。”
“哦?”劉夢棣疑問道:“能比你還重要?”
柴宗禮笑道:“沒什麽比不比的,我是秘密潛入,他們不知我已經入寺,更不知我是誰,自是不會把我放在心上。而那個人卻是極為重要呀!”
劉夢棣摸了摸鼻子,在想了想之後輕聲問道:“可是我朝吏部侍郎白叔達來了?”
柴宗禮笑出了聲來:“陶先生迴來時與我說齊王蓼下機智無雙,勝我十倍有餘,我原本不信,現在看來此言不虛呀!對了,那天在野肆之外放火之人是齊王您的人吧?”
劉夢棣輕笑道:“如柴大官人所料!”
“果是如此呀,洛王身邊早已無人可用,他是派不出來人的,且他也不知道我於那裏埋伏於太子,除了的你,我還真想不到別人。卻沒想到你真是什麽都料到了呀!”
“非是預料到,而是備上一支人馬,防範於未然而已。”
“話說重頭,當時齊王真不怕那把將自己焚於野肆?”
劉夢棣笑道:“有江大俠與陶先生在,必不使、小王我有事,誰讓你們不敢讓小王有事呢!”
柴宗禮疑問道:“你猜出來了?”
“殺太子與柴大官人無益,隻會讓朝廷追捕過甚而使自己疲於逃奔,無力潛休。且你們真要殺他,以江大俠之武功,他也早死了。這一點小王早就在江大俠麵前論證過,不必多言。前有野肆之事,後有江大俠找小王心腹羅先生,使小王心中已明,想來柴大官人最近是在為銀錢苦惱吧?”
柴宗禮苦笑道:“落魄於此,實在汗顏呀。”
“一文錢都能難倒英雄漢,小王亦是有為銀子為難之時,這算不得什麽大事。哦,羅先生已與本王說了三萬兩銀子之事,小王已叫人籌備了,年後必能相與。”
柴宗禮深吸了口氣言道:“我還以為要費此唇舌,畢竟那是我強要的,卻不想齊王殿下竟是會將此事當真,如此誠信卻叫我難為情了。這份人情我必然會還給齊王殿下的。”
“你我即是以朋友相談,就不必如此客氣了,到時候柴大官人派個人過來將馬車開走也即是了。”
“我絕不白拿!”
柴宗禮說著側身看了身邊的江劍蘭一眼。
那江劍蘭點了一下頭,轉身向著身後走去。
因為這裏有些荒廢,所以堆積了一些雜物,甚至還生起了許多野草。
那江劍蘭在雜物野草堆裏翻找了一下之後,從地上抱起了一個長長的盒又走了迴來。
劉夢棣自然是看到江劍蘭的動作,而這個動作對他來說並不陌生。
之前江劍蘭就曾經這麽抱著琴盒,而現在她手上抱著的的確依舊還是個琴盒。
那江劍蘭走上前來,將琴盒放在了石桌之上。
劉夢棣問道:“這是……”
柴宗禮解釋道:“聽蘭兒說齊王殿下乃是好琴之人,故準備了一把九霄環佩,還請齊王收下。”
江劍蘭右手拿著劍,是用左手打開的琴盒。
琴盒蓋子被掀開以後,裏麵果然就放著一把寶琴。
這是一把杉木為主體,梧桐作麵的上等寶琴。
它通身漆著柴漆,因為年久之故,上麵顯出多處人工修補的痕跡,那一條條的蛇腹斷紋更顯出它的古樸、古舊與古典來。
劉夢棣根本就不用翻動它,更不用去看它的琴池上的字便已經認了出來。
正如柴宗禮所言,這把琴即是那九霄環佩真品琴無疑。
劉夢棣喜笑顏開地說:“柴大官人真是太客氣了!真是太客氣!卻不知這把琴您是從何所得?”
柴宗禮歎息了一聲說道:“幾十年前我兄弟五人從宮中出逃之時,四弟行而複返。他原是想迴頭去叫大哥一起逃走,但大哥誓與父皇一同殉國,無奈他隻得獨自而出。但他在逃離之時卻遇上一位忠心的內務府吏員。那吏員帶著一整車的宮庫細軟與之同行,為之護駕。”
“哦?後來呢?”
“四弟因為有馬車,從後麵追趕上了我,並將此琴送我,以作念想。之後我們兄弟分道揚鑣,各自逃命,不想這一別竟已快三十年了……唉。”
“即是有睹思之物,那我是不敢收了!”
柴宗禮言道:“齊王殿下還請笑納!我乃附疏風雅之人,並不會撫琴,此物放在我身上亦是暴殄天物。我原本是想送找到我五弟,並且將此琴送他,他才是撫琴的高手,可這一別之後再也無能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