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朝貢關係
紈絝皇子:先創六宮再奪嫡 作者:椒鹽傻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劉夢棣來到延英殿門外之時,幾名宮人正在殿外守著。
其中一人一見到劉夢棣便急急地上前:“六爺,您可來了!皇上都在裏麵都等急了!”
“去去去!有你們什麽事!”
劉夢棣說著便向著殿裏闖了進去。
此時延英殿廳室裏的太子正側著身子站在禦案的邊上,低著頭聽著皇帝劉瀧的訓斥。
而皇帝劉瀧則是一邊在案前書寫什麽,一邊用嚴肅的語氣訓著太子。
太子隻得唯唯諾諾,時不時應一聲是。
太子若是哪天真的成了癡呆兒,那也一定是被劉瀧這麽訓罵給罵出來的。
好在太子隻是單純,其實並不癡呆,甚至有時還會有些小聰明。
他見得劉夢棣進來,便向劉夢棣投去了眼色,好似在與他說快些來解自己。
劉夢棣一邊輕點了一下頭,一邊向著案前走去。
他正想行禮說話之時,那皇帝劉瀧卻是把毛筆往筆架上一擱,板著個臉對劉夢棣說道:“你還好意思來?”
劉夢棣愣了一下,馬上說道:“不是您讓張穹傳旨讓兒臣進宮的麽?難道那姓張的假傳聖旨?嗬!兒臣這就去找他麻煩!”
劉夢棣哪裏是要去找張穹,這分明是看到劉瀧的今日的脾氣有些不好,想要先躲一躲。
“迴來!”
劉瀧這一喝,那劉夢棣就像是乖寶寶一樣,馬上就迴過了頭來。
他壯著膽子地說:“父皇放心,張穹假傳聖旨我一定把他治的服服帖帖的,就算是皇後求情也沒用!”
劉瀧壓著火氣說道:“跟朕來這一套?揣著明白裝糊塗?要讓朕打你三十庭杖你才開心?”
劉夢棣連忙說道:“父皇,兒臣最近可都沒進宮!您少了什麽東西應該去問那些宦官宮女,可賴不到兒臣的身上來!”
劉瀧氣道:“誰與你說這個了!就問你,古突部的使者到底怎麽一迴事?”
“這兒臣哪裏知道呀!您把鴻臚寺的官吏找來問一問不就知道麽了?不會是吵起來了吧?大哥這人執拗您也不是不知道,且那些蒙人也都是直腸子,這吵起來也算是正常!您說的是三跪九叩之事?那可不是兒臣讓鴻臚寺辦的,兒臣的人情還使不到盧相的身上去!這您得問大哥和盧相呀!”
劉瀧言道:“那就是朕下的旨意!”
“阿?您下的旨意惹得蒙人不高興,如何把兒臣罵一頓呀?”
“朕沒與你說那些!就問你,你到底給那些蒙人使了什麽好處,弄得他們好像非你不嫁一般!他們對盧相都沒那般禮貌,唯獨對你彬彬有禮?這怎麽一迴事?非得讓你來接待他們?弄得朕好像缺了你就什麽事情都辦不成了?”
劉夢棣腦子一轉,連忙問道:“父皇您見著蔣宗憲了?”
皇帝劉瀧知道的事情要不是從奏疏上獲得,要不是詢問翰林院大儒們所得,要不就是蔣宗憲給他打探出來的。
劉夢棣與古突部的交情絕不是奏疏上會寫的,除了兵部也絕少人會去提遊牧之事。
而翰林院大儒們平日懶散習慣了,皇帝就算是詢件什麽事情,他們也都是就事論事,絕不會節外生枝去說些旁的什麽。
所以劉夢棣一想就想到了這極有可能就是蔣宗憲說的。
劉瀧氣道:“要你多事!就問你,你是不是偷偷地賣他們什麽東西了吧?”
劉夢棣連忙說道:“父皇別聽大哥在那些瞎編排,兒臣可不敢做那等事情!大哥這人就這樣,自己做過的蠢事非得說別人也做過。他即是在誣陷兒臣,那說明他必定是自己做過此事的!”
“你別扯別人!今日你若不說個子醜寅卯出來,看朕怎麽治你!”
劉夢棣此時才知道剛剛太子給自己使眼色不是想讓自己去救他,而是在提醒自己皇帝正在生自己的氣。
劉夢棣連忙說道:“父皇,兒臣與他們是有些交情,但絕不是您想的那樣!”
劉瀧壓著火氣問道:“那是什麽樣?”
“您可大大地冤枉兒臣了!番邦年年都來進貢,為的就是換一些好東西迴去。您不想讓他們做大做強,給的東西算不得豐厚也就算了,還常常以次充好……”
劉夢棣說到這裏停了一下,留意著劉瀧的臉色。
劉瀧隻是板著臉,表情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他應該是沒有生氣,且眼神好似還有一種奸計得逞的笑意。
“繼續說呀,如何不說了?”
“兒臣的意思是……您要是真有東西那也就算了,可有的時候您庫裏根本就沒有這些東西,底下人還得花銀子去掏換!”
劉瀧眉頭一皺,問道:“庫裏沒有?你就算在上任前去過內務府了解過情況,不至於還把手伸到國庫裏吧?你把這話說清楚了!”
外藩朝貢與境內上貢是不一樣的。
境內上貢的東西是入內務府,屬於皇帝私有,迴賞的時候也是拿的內務府的東西賞賜迴去。
但外番朝貢卻是走的國庫的賬,所以賞賜的也是國庫裏的物資。
比如宋朝時給皇帝的生辰綱,那就是皇帝私有的。
而給遼金的所謂歲幣則是由國庫支出。
國庫內戶部管,劉夢棣這個太平王爺是觸及不到的,所以皇帝劉瀧才會這麽一問。
劉夢棣隻得解釋道:“戶部那裏有多少銀子您是門清,都不用問褚戶部您張嘴就能說得出來。可戶部有多少絲綢、多少茶葉您知道麽?這些年戶部為了補那些虧空,是拆東牆補西牆。您一開口就賞出一萬斤茶葉,戶部賬麵上也有一萬斤,可萬一庫裏沒有呢?那且不是得四處掏換去麽?要是拿不出東西來,他們受罰是小事,打了您的臉,那可得出大事!”
劉瀧疑問道:“賬麵上有而庫裏沒有?怎麽?戶部也吃這種貪?你又是從何得知的?又是誰敢貪朕的東西?”
劉夢棣馬上答道:“倉裏一定有,您放心!要真扔了,那賬可就真對不上了。但那此黴變的茶葉與被老鼠啃咬了絲綢是絕不能拿出來賞賜的,您的臉麵即是大漢國的臉麵沒人敢冒這種大不韙。”
“黴變的茶葉?”
“是呀,那些東西若是拿來給官員發俸祿用,別說別人了,戶部那些上官就得把發放俸祿的小吏給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小吏們得罪不起上差,又怕下麵的人鬧事,更怕同僚給自己白眼,最後就隻能堆在倉庫裏,掛在賬麵上了。從前朝到現在,長年累月下來,就算是戶部裏的人也算不出有多少來!”
劉夢棣說著把手往殿門方向一指,說道:“比如現在蒙人來進貢來了,您一口開賞出五千擔茶,三千匹絹!戶部那裏的人隻得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然後東挪西湊,湊出個兩萬兩銀子出來到市麵上買茶葉。平均下來一擔四兩,人家本錢就五兩了,誰願意賣?最後沒有辦法,他們就隻能拖關係求到兒臣的身上來了!”
劉瀧眉頭一皺問道:“你能解決這事?”
“父皇。真正的茶市其實不在西市市集裏,而是在兒臣經營的酒樓青衿堂內!那裏的交易量能嚇死個人,兒臣即是有這個門路,自然也得做一些茶貨生意了!”
劉瀧連忙問道:“不是,朕就問你,兩萬兩銀子怎麽買到五千擔茶?”
“兩萬兩銀子怎麽可能買得到五千擔茶呀!兒臣是六兩二一擔從茶商那裏收來給他戶部的!”
“那你不是還倒貼了?”
“是呀,一擔虧二兩二,五千擔就是一萬一千兩。”
劉瀧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他說道:“不!不對!你絕不是那種會做虧本生意之人!你與戶部及蒙人有何勾搭?”
“父皇您別這麽說,勾當可談不上!就是……”
“是什麽?”
劉夢棣老實地說:“其實也沒什麽。就是地方上要是收上來一些什麽好茶葉,特別是頂級的那一種就必須要拿來跟我換,反正帳裏都是記的擔數,好壞並不太管。兒臣隻要不給他們發黴的老茶,他們一般都會肯的。”
劉瀧疑問道:“就這樁生意,你一年能賺多少銀子?”
劉夢棣連忙說:“賺?怎麽可能有的賺!戶部裏有一個算一個,全是粘上毛比猴都精的玩意,想從他們身上賺到銀子,那比登天還難!他們是把數算準了以後才來跟兒臣換的,別說兒臣賺不到銀子了,就連他們自己都別想能從中貪到一文錢去!”
劉瀧聽了劉夢棣的話馬上放下了心來。
戶部尚書褚文儒可不是看上去那般老實,他心裏的花花腸子多了去了。
他絕不可能真開出一道口子、弄出一個程序漏洞來讓手下人去鑽,但凡出一件弊案出來,戶部必被隴王黨所奪,就好像鹽道那裏一要。
劉瀧雖然寬慰了一下,可又好奇地問道:“你有那麽好心?記得你與褚愛卿也不太合得來吧?”
“兒臣能有什麽辦法呀!那何溯之與臣有點私交想必您聽蔣宗憲說過了吧?他之前就是戶部侍郎,管這個的!且他還是帶著薛采臣一起來的,到了兒臣莊子裏就是一陣軟磨硬泡,兒臣還得管他們酒食,最後是不得答應下來!您不知道薛采臣有多壞……”
其中一人一見到劉夢棣便急急地上前:“六爺,您可來了!皇上都在裏麵都等急了!”
“去去去!有你們什麽事!”
劉夢棣說著便向著殿裏闖了進去。
此時延英殿廳室裏的太子正側著身子站在禦案的邊上,低著頭聽著皇帝劉瀧的訓斥。
而皇帝劉瀧則是一邊在案前書寫什麽,一邊用嚴肅的語氣訓著太子。
太子隻得唯唯諾諾,時不時應一聲是。
太子若是哪天真的成了癡呆兒,那也一定是被劉瀧這麽訓罵給罵出來的。
好在太子隻是單純,其實並不癡呆,甚至有時還會有些小聰明。
他見得劉夢棣進來,便向劉夢棣投去了眼色,好似在與他說快些來解自己。
劉夢棣一邊輕點了一下頭,一邊向著案前走去。
他正想行禮說話之時,那皇帝劉瀧卻是把毛筆往筆架上一擱,板著個臉對劉夢棣說道:“你還好意思來?”
劉夢棣愣了一下,馬上說道:“不是您讓張穹傳旨讓兒臣進宮的麽?難道那姓張的假傳聖旨?嗬!兒臣這就去找他麻煩!”
劉夢棣哪裏是要去找張穹,這分明是看到劉瀧的今日的脾氣有些不好,想要先躲一躲。
“迴來!”
劉瀧這一喝,那劉夢棣就像是乖寶寶一樣,馬上就迴過了頭來。
他壯著膽子地說:“父皇放心,張穹假傳聖旨我一定把他治的服服帖帖的,就算是皇後求情也沒用!”
劉瀧壓著火氣說道:“跟朕來這一套?揣著明白裝糊塗?要讓朕打你三十庭杖你才開心?”
劉夢棣連忙說道:“父皇,兒臣最近可都沒進宮!您少了什麽東西應該去問那些宦官宮女,可賴不到兒臣的身上來!”
劉瀧氣道:“誰與你說這個了!就問你,古突部的使者到底怎麽一迴事?”
“這兒臣哪裏知道呀!您把鴻臚寺的官吏找來問一問不就知道麽了?不會是吵起來了吧?大哥這人執拗您也不是不知道,且那些蒙人也都是直腸子,這吵起來也算是正常!您說的是三跪九叩之事?那可不是兒臣讓鴻臚寺辦的,兒臣的人情還使不到盧相的身上去!這您得問大哥和盧相呀!”
劉瀧言道:“那就是朕下的旨意!”
“阿?您下的旨意惹得蒙人不高興,如何把兒臣罵一頓呀?”
“朕沒與你說那些!就問你,你到底給那些蒙人使了什麽好處,弄得他們好像非你不嫁一般!他們對盧相都沒那般禮貌,唯獨對你彬彬有禮?這怎麽一迴事?非得讓你來接待他們?弄得朕好像缺了你就什麽事情都辦不成了?”
劉夢棣腦子一轉,連忙問道:“父皇您見著蔣宗憲了?”
皇帝劉瀧知道的事情要不是從奏疏上獲得,要不是詢問翰林院大儒們所得,要不就是蔣宗憲給他打探出來的。
劉夢棣與古突部的交情絕不是奏疏上會寫的,除了兵部也絕少人會去提遊牧之事。
而翰林院大儒們平日懶散習慣了,皇帝就算是詢件什麽事情,他們也都是就事論事,絕不會節外生枝去說些旁的什麽。
所以劉夢棣一想就想到了這極有可能就是蔣宗憲說的。
劉瀧氣道:“要你多事!就問你,你是不是偷偷地賣他們什麽東西了吧?”
劉夢棣連忙說道:“父皇別聽大哥在那些瞎編排,兒臣可不敢做那等事情!大哥這人就這樣,自己做過的蠢事非得說別人也做過。他即是在誣陷兒臣,那說明他必定是自己做過此事的!”
“你別扯別人!今日你若不說個子醜寅卯出來,看朕怎麽治你!”
劉夢棣此時才知道剛剛太子給自己使眼色不是想讓自己去救他,而是在提醒自己皇帝正在生自己的氣。
劉夢棣連忙說道:“父皇,兒臣與他們是有些交情,但絕不是您想的那樣!”
劉瀧壓著火氣問道:“那是什麽樣?”
“您可大大地冤枉兒臣了!番邦年年都來進貢,為的就是換一些好東西迴去。您不想讓他們做大做強,給的東西算不得豐厚也就算了,還常常以次充好……”
劉夢棣說到這裏停了一下,留意著劉瀧的臉色。
劉瀧隻是板著臉,表情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他應該是沒有生氣,且眼神好似還有一種奸計得逞的笑意。
“繼續說呀,如何不說了?”
“兒臣的意思是……您要是真有東西那也就算了,可有的時候您庫裏根本就沒有這些東西,底下人還得花銀子去掏換!”
劉瀧眉頭一皺,問道:“庫裏沒有?你就算在上任前去過內務府了解過情況,不至於還把手伸到國庫裏吧?你把這話說清楚了!”
外藩朝貢與境內上貢是不一樣的。
境內上貢的東西是入內務府,屬於皇帝私有,迴賞的時候也是拿的內務府的東西賞賜迴去。
但外番朝貢卻是走的國庫的賬,所以賞賜的也是國庫裏的物資。
比如宋朝時給皇帝的生辰綱,那就是皇帝私有的。
而給遼金的所謂歲幣則是由國庫支出。
國庫內戶部管,劉夢棣這個太平王爺是觸及不到的,所以皇帝劉瀧才會這麽一問。
劉夢棣隻得解釋道:“戶部那裏有多少銀子您是門清,都不用問褚戶部您張嘴就能說得出來。可戶部有多少絲綢、多少茶葉您知道麽?這些年戶部為了補那些虧空,是拆東牆補西牆。您一開口就賞出一萬斤茶葉,戶部賬麵上也有一萬斤,可萬一庫裏沒有呢?那且不是得四處掏換去麽?要是拿不出東西來,他們受罰是小事,打了您的臉,那可得出大事!”
劉瀧疑問道:“賬麵上有而庫裏沒有?怎麽?戶部也吃這種貪?你又是從何得知的?又是誰敢貪朕的東西?”
劉夢棣馬上答道:“倉裏一定有,您放心!要真扔了,那賬可就真對不上了。但那此黴變的茶葉與被老鼠啃咬了絲綢是絕不能拿出來賞賜的,您的臉麵即是大漢國的臉麵沒人敢冒這種大不韙。”
“黴變的茶葉?”
“是呀,那些東西若是拿來給官員發俸祿用,別說別人了,戶部那些上官就得把發放俸祿的小吏給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小吏們得罪不起上差,又怕下麵的人鬧事,更怕同僚給自己白眼,最後就隻能堆在倉庫裏,掛在賬麵上了。從前朝到現在,長年累月下來,就算是戶部裏的人也算不出有多少來!”
劉夢棣說著把手往殿門方向一指,說道:“比如現在蒙人來進貢來了,您一口開賞出五千擔茶,三千匹絹!戶部那裏的人隻得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然後東挪西湊,湊出個兩萬兩銀子出來到市麵上買茶葉。平均下來一擔四兩,人家本錢就五兩了,誰願意賣?最後沒有辦法,他們就隻能拖關係求到兒臣的身上來了!”
劉瀧眉頭一皺問道:“你能解決這事?”
“父皇。真正的茶市其實不在西市市集裏,而是在兒臣經營的酒樓青衿堂內!那裏的交易量能嚇死個人,兒臣即是有這個門路,自然也得做一些茶貨生意了!”
劉瀧連忙問道:“不是,朕就問你,兩萬兩銀子怎麽買到五千擔茶?”
“兩萬兩銀子怎麽可能買得到五千擔茶呀!兒臣是六兩二一擔從茶商那裏收來給他戶部的!”
“那你不是還倒貼了?”
“是呀,一擔虧二兩二,五千擔就是一萬一千兩。”
劉瀧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他說道:“不!不對!你絕不是那種會做虧本生意之人!你與戶部及蒙人有何勾搭?”
“父皇您別這麽說,勾當可談不上!就是……”
“是什麽?”
劉夢棣老實地說:“其實也沒什麽。就是地方上要是收上來一些什麽好茶葉,特別是頂級的那一種就必須要拿來跟我換,反正帳裏都是記的擔數,好壞並不太管。兒臣隻要不給他們發黴的老茶,他們一般都會肯的。”
劉瀧疑問道:“就這樁生意,你一年能賺多少銀子?”
劉夢棣連忙說:“賺?怎麽可能有的賺!戶部裏有一個算一個,全是粘上毛比猴都精的玩意,想從他們身上賺到銀子,那比登天還難!他們是把數算準了以後才來跟兒臣換的,別說兒臣賺不到銀子了,就連他們自己都別想能從中貪到一文錢去!”
劉瀧聽了劉夢棣的話馬上放下了心來。
戶部尚書褚文儒可不是看上去那般老實,他心裏的花花腸子多了去了。
他絕不可能真開出一道口子、弄出一個程序漏洞來讓手下人去鑽,但凡出一件弊案出來,戶部必被隴王黨所奪,就好像鹽道那裏一要。
劉瀧雖然寬慰了一下,可又好奇地問道:“你有那麽好心?記得你與褚愛卿也不太合得來吧?”
“兒臣能有什麽辦法呀!那何溯之與臣有點私交想必您聽蔣宗憲說過了吧?他之前就是戶部侍郎,管這個的!且他還是帶著薛采臣一起來的,到了兒臣莊子裏就是一陣軟磨硬泡,兒臣還得管他們酒食,最後是不得答應下來!您不知道薛采臣有多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