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黃河秤水
紈絝皇子:先創六宮再奪嫡 作者:椒鹽傻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25章 黃河秤水
太子猶豫著說:“那還是別給父皇送去了吧,我直接往迴退。畢竟……”
劉夢棣笑問道:“是你的人上的這道奏疏吧?”
太子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但馬上就恢複了正常的神情。
他極快地從一邊取過一份奏疏向著劉夢棣遞了上去:“六弟,有件事情你還得教教我!”
“我能教你什麽呀!”
“你這麽聰明一定知道該怎麽辦的。”
劉夢棣雖然接下了那本奏疏,但沒有打開來看,而是直接給扔在了案麵上。
他說:“二哥,我與你不同。這奏疏你作為太子自是看得,我卻是看不得!雖然這裏隻有你我二人,但有些事情,人前人後皆得一至,不作那等父皇的忌諱之事。不過,若是由你直接說,倒是沒什麽事,頂多父皇罰你一個泄露軍機。”
太子馬上說道:“其實也不是什麽軍機,這是河道那裏上的一份催討治河款銀子的奏疏,你知道的,國庫現在是真的沒有銀子了……”
劉夢棣疑問道:“何溯之上任河道了?他的官憑拿著了?”
太子應道:“不是他,是河道上的一名官吏上的。”
劉夢棣笑道:“何溯之要上任河道提督這事朝野還有誰不知曉?想來河道上的那些人一早也得到了消息,前去巴結何溯之。正好,鹽道那裏的事情發了,工部這裏斷了治河款的進項……”
“看來是真的沒有銀子治河了……”
“什麽呀!”劉夢棣笑著說:“二哥!你太天真了,我是真不知道秦相平日裏到底是怎麽教你的!”
太子疑惑地問道:“六弟這是什麽意思?”
劉夢棣言道:“黃河十年一大災,五年一小災。不是河東水患就是河西水澇,這過完了年,天氣一轉暖,桃花汛可就要來了!到時候再淹點什麽東西,父皇那裏必然又要責導河道上的官吏辦事不利!罰俸三月也都是常事!且李蕘是隴王黨,不是太子黨。他要是太子黨定是會與你說,治河款都是提前一年進行申報與核定用度,然後第二年秋收時才會下發。”
“那又如何?”
劉夢棣笑道:“戶部那裏卡著銀子,能撥下來一半那都算是他周元甲的本事了!所以工部是用鹽道、礦場的銀子去補這個不足的。”
太子沒想明白劉夢棣話中的意思,他問道:“這與向朝廷要治河款有什麽關係?”
“你還不明白呢?這定是河道的官吏去巴結何溯之之時,善於河治的河溯之與他們說,今年黃河可能又要泛濫,到時候還不知有多少官吏要遭殃。那些來拜見河溯之的官吏們正愁眉苦臉之時,定又是何溯之讓他們上了這一道奏疏,救了他們一命,讓他們感懷在心,將來何溯之上任以後就不會有什麽人事上的阻礙了!”
太子隻是憨,並不是傻,他被劉夢棣這麽一提點,馬上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他說道:“六弟的意思是,工部在向朝廷抱怨沒有錢河治,將來河道上要是真出了什麽事情,也不能怪他們無所作為?”
“若不是如此,這道奏疏如何會在過年的時候出現在你的手中?河道上的那些人精的意思你還想不明白?就是借著這個空檔把上疏的時間拖長,意思是‘我早說過要出事,可你們戶部就是不給錢,你看現在真出現了吧?’,將來還不知道誰來擔這個責呢!”
太子低頭想了起來。
劉夢棣又說:“秦相其實也挺為難的,戶部是真沒有銀子,河道那裏又提前來了一個免責申明,將來有事的,怕隻有戶部的太子黨!”
太子此時才言道:“去年花了許多銀子在河道上麵,今天想來……”
“河溯之能這麽教河道上的那些官吏,想來他是有把握的!”
“什麽把握?黃河泛濫的把握?這不可能,這種事情從來都是老天爺說了算,誰又能料得到這種天機呢!”
劉夢棣笑道:“你真當何溯之是個廢物點心呀?他要是沒點真本事,當初能做上戶部侍郎?他要是沒點能耐,父皇能這麽舍不得他,將他留在河道裏?且不言河道那裏有數百年的河文檔案可尋,司天監那裏有千年的天時可以演算,就說黃河水吧,隻要將它稱一稱,與往年做一下對比,知道的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哦?稱水?”
“稱水,或者秤水。河道上的官吏會在指定的地方取水,每月一稱。水越重,說明泥沙越多,泥河多則說明水量充沛。水越輕,則說明水量小。正月時稱水是可以預測到桃花汛水情的!”
“哦!”太子點起了頭來表示明白。
可他又疑問道:“六弟怎麽會知道這個?”
劉夢棣笑道:“何溯之雖然是太子黨,卻是與我極為相熟,也曾一起論茶對弈,是他曾與我說過這個。這事你可別與秦相說,要不然秦相會與何溯之生些嫌隙,而影響何溯之將來迴朝,使你太子黨又缺一幹將!反正我是無所謂,我一個閑散王爺開著青樓樂得看你們太子黨自己打起來。”
太子說:“六弟,我不是想說你什麽,青樓這種東西……”
“二哥!我不是要與你說歪理,若是沒有這東西,天災一來還不知有多少女子要餓凍而死呢。等將來你做了皇帝,但百姓豐衣足食不畏災怕病之時,一紙詔書即可除此之害,何必現在言說呢?流民拿著流引都討不得吃食,哪裏還能顧及得上為不為娼的!周工部說得對呀,錦衣玉食不是人該過的,過習慣了,也就忘了民間的苦難了。”
流民的本意並不是流浪的災民,而是持有流引的百姓。
流引是官府下發的一種路引,當天災之時百姓無以為計,朝廷會讓某個地方官府下發流引。
裏長會拿著流引帶著鄉民到指定的州縣去領取食物,等災年過了再迴來。
可很多時候流民即使到了目的地,該地方官吏也會百般阻撓、拖延,甚至直接驅趕不給糧食,因為那樣會造成該縣的糧食虧空。
漸漸的,流引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流民則也變成了真正的流浪災民,成為了一般人認為的“流民”。
劉夢棣看著太子若有所思的樣子,伸了個懶腰,而後站了起來說道:“行了,我也該走了,在這裏多留一會,還不知秦相要起什麽疑心呢!”
太子迴過神來問道:“六弟這就要走麽?反正你也出不得宮去,不如就在這裏與我說說話吧?有你在,我覺得這些奏疏處理起來都簡單多了。”
劉夢棣嗬嗬笑道:“你還不知道我麽?朝廷裏的事情我是真不想碰呀!你處理不來這些奏疏一是怪父皇沒真正的把帝王心術教你,二是你本身就缺那些個心眼,三得怪秦相沒把那些黑的暗的、有的沒的與你說道,使得你隻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隻知其麵而不知其裏,這才會變得如此堅難,其實隻要知道了關節所在,奏疏也不過是神仙打架的工具而已。”
太子點頭說道:“六弟說話就是透徹!”
“你好好地批奏疏吧,我先走了!”
“等等!”
“怎麽了?”
“六弟你心眼多,突然來內閣裏來……”
“唉,剛剛不是說了麽,父皇下了那麽一道離譜的聖旨,弄得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我也沒想到你會在這,還想著大鬧一場,讓父皇把我招去罵一頓,也好知道到底是怎麽了。現在看來,你也比我好不到哪裏去!我還是在侍衛房裏休息一宿,有什麽明日見過父皇再說吧!”
劉夢棣打著哈欠便向著外麵而去,將太子一個人給扔在了內閣值班房裏。
………………………………
劉夢棣的確是跟著常賀迴到了值班房。
常賀叫來親衛給劉夢棣鋪好了炕,劉夢棣這才鑽入其中“唿唿大睡”。
說是在睡覺,其實他是在想事。
至少到現在為止劉夢棣也沒想明白皇帝劉瀧耍的是哪一出。
正當劉夢棣百思不得騎姐,昏昏欲睡之時,外麵卻是傳來了一陣小聲的吵鬧聲。
劉夢棣輕聲喚道:“外麵何事吵鬧?”
常賀走進房中,對劉夢棣說道:“沒什麽事情,六爺您安睡即是了。”
“有事說事!你何時這般不痛快了?”
常賀猶豫了一下隻得說道:“宮中忌諱說這些事情,六爺您就別為難臣了。”
劉夢棣好奇地說:“忌諱?爺我百無禁忌,有什麽便說什麽。”
“其實也不關我們這邊的事情,是含冰殿裏……”
“含冰殿?薛貴妃哪裏呀?她怎麽了?”
“倒也沒別的什麽,就是……就是又聽到了一些不該聽的聲音。”
劉夢棣笑道:“鬧鬼就鬧鬼唄,這有什麽不好說的,從有大明宮的那一天起,哪年沒死過人?這種事情……”
劉夢棣說到這裏卻是停了一下,他好似想起了什麽來。
劉夢棣問道:“父皇現在可在紫宸殿中?”
太子猶豫著說:“那還是別給父皇送去了吧,我直接往迴退。畢竟……”
劉夢棣笑問道:“是你的人上的這道奏疏吧?”
太子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但馬上就恢複了正常的神情。
他極快地從一邊取過一份奏疏向著劉夢棣遞了上去:“六弟,有件事情你還得教教我!”
“我能教你什麽呀!”
“你這麽聰明一定知道該怎麽辦的。”
劉夢棣雖然接下了那本奏疏,但沒有打開來看,而是直接給扔在了案麵上。
他說:“二哥,我與你不同。這奏疏你作為太子自是看得,我卻是看不得!雖然這裏隻有你我二人,但有些事情,人前人後皆得一至,不作那等父皇的忌諱之事。不過,若是由你直接說,倒是沒什麽事,頂多父皇罰你一個泄露軍機。”
太子馬上說道:“其實也不是什麽軍機,這是河道那裏上的一份催討治河款銀子的奏疏,你知道的,國庫現在是真的沒有銀子了……”
劉夢棣疑問道:“何溯之上任河道了?他的官憑拿著了?”
太子應道:“不是他,是河道上的一名官吏上的。”
劉夢棣笑道:“何溯之要上任河道提督這事朝野還有誰不知曉?想來河道上的那些人一早也得到了消息,前去巴結何溯之。正好,鹽道那裏的事情發了,工部這裏斷了治河款的進項……”
“看來是真的沒有銀子治河了……”
“什麽呀!”劉夢棣笑著說:“二哥!你太天真了,我是真不知道秦相平日裏到底是怎麽教你的!”
太子疑惑地問道:“六弟這是什麽意思?”
劉夢棣言道:“黃河十年一大災,五年一小災。不是河東水患就是河西水澇,這過完了年,天氣一轉暖,桃花汛可就要來了!到時候再淹點什麽東西,父皇那裏必然又要責導河道上的官吏辦事不利!罰俸三月也都是常事!且李蕘是隴王黨,不是太子黨。他要是太子黨定是會與你說,治河款都是提前一年進行申報與核定用度,然後第二年秋收時才會下發。”
“那又如何?”
劉夢棣笑道:“戶部那裏卡著銀子,能撥下來一半那都算是他周元甲的本事了!所以工部是用鹽道、礦場的銀子去補這個不足的。”
太子沒想明白劉夢棣話中的意思,他問道:“這與向朝廷要治河款有什麽關係?”
“你還不明白呢?這定是河道的官吏去巴結何溯之之時,善於河治的河溯之與他們說,今年黃河可能又要泛濫,到時候還不知有多少官吏要遭殃。那些來拜見河溯之的官吏們正愁眉苦臉之時,定又是何溯之讓他們上了這一道奏疏,救了他們一命,讓他們感懷在心,將來何溯之上任以後就不會有什麽人事上的阻礙了!”
太子隻是憨,並不是傻,他被劉夢棣這麽一提點,馬上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他說道:“六弟的意思是,工部在向朝廷抱怨沒有錢河治,將來河道上要是真出了什麽事情,也不能怪他們無所作為?”
“若不是如此,這道奏疏如何會在過年的時候出現在你的手中?河道上的那些人精的意思你還想不明白?就是借著這個空檔把上疏的時間拖長,意思是‘我早說過要出事,可你們戶部就是不給錢,你看現在真出現了吧?’,將來還不知道誰來擔這個責呢!”
太子低頭想了起來。
劉夢棣又說:“秦相其實也挺為難的,戶部是真沒有銀子,河道那裏又提前來了一個免責申明,將來有事的,怕隻有戶部的太子黨!”
太子此時才言道:“去年花了許多銀子在河道上麵,今天想來……”
“河溯之能這麽教河道上的那些官吏,想來他是有把握的!”
“什麽把握?黃河泛濫的把握?這不可能,這種事情從來都是老天爺說了算,誰又能料得到這種天機呢!”
劉夢棣笑道:“你真當何溯之是個廢物點心呀?他要是沒點真本事,當初能做上戶部侍郎?他要是沒點能耐,父皇能這麽舍不得他,將他留在河道裏?且不言河道那裏有數百年的河文檔案可尋,司天監那裏有千年的天時可以演算,就說黃河水吧,隻要將它稱一稱,與往年做一下對比,知道的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哦?稱水?”
“稱水,或者秤水。河道上的官吏會在指定的地方取水,每月一稱。水越重,說明泥沙越多,泥河多則說明水量充沛。水越輕,則說明水量小。正月時稱水是可以預測到桃花汛水情的!”
“哦!”太子點起了頭來表示明白。
可他又疑問道:“六弟怎麽會知道這個?”
劉夢棣笑道:“何溯之雖然是太子黨,卻是與我極為相熟,也曾一起論茶對弈,是他曾與我說過這個。這事你可別與秦相說,要不然秦相會與何溯之生些嫌隙,而影響何溯之將來迴朝,使你太子黨又缺一幹將!反正我是無所謂,我一個閑散王爺開著青樓樂得看你們太子黨自己打起來。”
太子說:“六弟,我不是想說你什麽,青樓這種東西……”
“二哥!我不是要與你說歪理,若是沒有這東西,天災一來還不知有多少女子要餓凍而死呢。等將來你做了皇帝,但百姓豐衣足食不畏災怕病之時,一紙詔書即可除此之害,何必現在言說呢?流民拿著流引都討不得吃食,哪裏還能顧及得上為不為娼的!周工部說得對呀,錦衣玉食不是人該過的,過習慣了,也就忘了民間的苦難了。”
流民的本意並不是流浪的災民,而是持有流引的百姓。
流引是官府下發的一種路引,當天災之時百姓無以為計,朝廷會讓某個地方官府下發流引。
裏長會拿著流引帶著鄉民到指定的州縣去領取食物,等災年過了再迴來。
可很多時候流民即使到了目的地,該地方官吏也會百般阻撓、拖延,甚至直接驅趕不給糧食,因為那樣會造成該縣的糧食虧空。
漸漸的,流引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流民則也變成了真正的流浪災民,成為了一般人認為的“流民”。
劉夢棣看著太子若有所思的樣子,伸了個懶腰,而後站了起來說道:“行了,我也該走了,在這裏多留一會,還不知秦相要起什麽疑心呢!”
太子迴過神來問道:“六弟這就要走麽?反正你也出不得宮去,不如就在這裏與我說說話吧?有你在,我覺得這些奏疏處理起來都簡單多了。”
劉夢棣嗬嗬笑道:“你還不知道我麽?朝廷裏的事情我是真不想碰呀!你處理不來這些奏疏一是怪父皇沒真正的把帝王心術教你,二是你本身就缺那些個心眼,三得怪秦相沒把那些黑的暗的、有的沒的與你說道,使得你隻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隻知其麵而不知其裏,這才會變得如此堅難,其實隻要知道了關節所在,奏疏也不過是神仙打架的工具而已。”
太子點頭說道:“六弟說話就是透徹!”
“你好好地批奏疏吧,我先走了!”
“等等!”
“怎麽了?”
“六弟你心眼多,突然來內閣裏來……”
“唉,剛剛不是說了麽,父皇下了那麽一道離譜的聖旨,弄得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我也沒想到你會在這,還想著大鬧一場,讓父皇把我招去罵一頓,也好知道到底是怎麽了。現在看來,你也比我好不到哪裏去!我還是在侍衛房裏休息一宿,有什麽明日見過父皇再說吧!”
劉夢棣打著哈欠便向著外麵而去,將太子一個人給扔在了內閣值班房裏。
………………………………
劉夢棣的確是跟著常賀迴到了值班房。
常賀叫來親衛給劉夢棣鋪好了炕,劉夢棣這才鑽入其中“唿唿大睡”。
說是在睡覺,其實他是在想事。
至少到現在為止劉夢棣也沒想明白皇帝劉瀧耍的是哪一出。
正當劉夢棣百思不得騎姐,昏昏欲睡之時,外麵卻是傳來了一陣小聲的吵鬧聲。
劉夢棣輕聲喚道:“外麵何事吵鬧?”
常賀走進房中,對劉夢棣說道:“沒什麽事情,六爺您安睡即是了。”
“有事說事!你何時這般不痛快了?”
常賀猶豫了一下隻得說道:“宮中忌諱說這些事情,六爺您就別為難臣了。”
劉夢棣好奇地說:“忌諱?爺我百無禁忌,有什麽便說什麽。”
“其實也不關我們這邊的事情,是含冰殿裏……”
“含冰殿?薛貴妃哪裏呀?她怎麽了?”
“倒也沒別的什麽,就是……就是又聽到了一些不該聽的聲音。”
劉夢棣笑道:“鬧鬼就鬧鬼唄,這有什麽不好說的,從有大明宮的那一天起,哪年沒死過人?這種事情……”
劉夢棣說到這裏卻是停了一下,他好似想起了什麽來。
劉夢棣問道:“父皇現在可在紫宸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