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陸氏,諸葛氏前往長安
金黃柳影隨風舞,翠綠山川展畫屏。
袁術在心中想了想:“諸葛玄這人走就走了,反正我也是不熟悉。至於陸康,這麽大年紀要是死路上,那才有意思呢。”
想到這裏袁術也懶得再想這些事了,於是又問道:“這朝廷讓華歆做豫章太守,咱們同意嗎!還有華歆此人見利忘義,雖有才學但卻是一個十足的小人!”
“哈哈……主公說的是“割席斷義”的事是吧!”閻象一臉笑意的迴應袁術,並接著說道。
“華歆雖然重利,但他管寧也不是高尚的人,如今大漢飄渺,他管寧空有一身才學,卻不想保國,而是選擇避禍遼東,這樣的人,情節高尚又有何用。”
袁術和閻象說到這裏,也不想再說下去了於是看向閻象:“那閻公的意思是,我們同意不插手這事!”
“嗯!沒錯主公!”閻象摸著胡子迴應袁術。
“那好!來人把朝廷的文書交給諸葛玄,我估計陸康那邊應該也收到了!”
壽春一處普通的宅院內,諸葛玄正襟危坐的看著諸葛家最有才華的三人,滿臉笑意。
“子瑜啊,你的文章寫的越來越不錯了,如今你也快到雙十之年,你可有什麽打算!”
諸葛瑾聽到叔父諸葛玄的問話,立即拱手示意:“叔父,孩兒想去江東四處遊曆,交友拜訪名師。”
諸葛亮內心思索一下,隨即說道:“江東之地文學豐厚,尤其是陸,張,顧,朱四家更是江東數一數二的世家大族。大哥此去可以好好拜訪一下!”
諸葛玄看著諸葛瑾和諸葛家他最滿意的就是諸葛家,他在內心中,一直相信,這個二子,將來就是振興諸葛氏的人。
隨即諸葛玄環視四周輕聲道:“我與荊州刺史劉表有舊,我打算在子瑜離開壽春後,就去南陽拜會他。要是可以到是亮兒和均兒就與我一同前往。”
“我們又要搬家啊!”年幼的諸葛均脆聲說著。
諸葛亮溺愛的摸著諸葛均的頭,輕聲迴應:“我們早點離開這裏也好,畢竟袁公不是長久之人!”
諸葛玄剛想讓諸葛亮謹言慎行,就看見一名袁術府上的小廝走了進來,還沒說話就聽見。
“諸葛先生,遠在長安的朝廷給你下了旨意!”
沒等諸葛玄告謝,小廝放下文書就離開諸葛府。
諸葛瑾三人聽到小廝的話,立即起身走到諸葛玄麵前,看著桌上的文書滿臉疑惑。
“這長安怎麽會給叔父下詔書,莫不是叔父在長安有故友!”諸葛亮一臉不解的問著諸葛玄。
諸葛玄拿起文書,一臉尷尬的對幾人講:“我哪有什麽故友在朝中做官,就是大哥也不曾有啊!”
說完這些,諸葛玄立馬打開文書,仔細看了起來。沒一會大喊喊道。
“快!子瑜趕緊收拾東西。陛下親自下旨讓我去朝中任職,快去收拾東西,這次我們諸葛家終於可以重振門楣!”
諸葛瑾拿過諸葛玄手上的文書後,看了一會,同樣麵色驚喜。
“我現在就去收拾東西,咱們一同前往長安!”
而諸葛亮看了一眼手中的文書,還有正在忙碌的大哥和叔父,滿心疑惑。
“我們諸葛家隻是徐州普通士族,陛下是怎麽會下旨給我們的!”
雖說有些疑惑,但諸葛亮現在也隻是一個,年幼的孩童而已。在想不通後,就加入其中收拾東西。
和諸葛家滿心歡喜的不同,吳郡的陸家卻是愁雲慘淡,畢竟陸家在江東可是士族豪強。其中陸康更是如今江東士族的首領,尤其是現在的大漢環境,放棄一切,前往長安,這路途的危險和到長安之後的不確定因素,這讓誰不害怕啊。
此時天空細雨綿綿,悄無聲息地滋潤著世間萬物。陸府庭院的花朵在雨滴的點綴下更加嬌豔欲滴,那鮮豔的色彩在細雨的映襯下仿佛能滴出水來一般。
花瓣上,雨滴晶瑩剔透,閃爍著迷人的光芒,散發出陣陣芬芳,沁人心脾,讓人心醉神迷。
這樣的美景,讓此時在涼亭中的陸氏眾人卻感到一絲傷感!坐在陸康一旁的陸儁看向幾人,緩緩開口。
“如今兵荒馬亂,父親年紀大了,怎可輕易走動,我看不如上書朝廷,請辭!”
“是啊,叔父,現在陸家不能沒有您啊,我看兄長說的是,還是不去的好!”另一邊的陸駿也在一旁附和。
陸康閉著的眼緩緩睜開,在拿起桌上的茶水一口飲下後,又看了看亭外的風景,這才開口。
“這是陛下親自下旨,你們以為這是兒戲嗎,還敢上書親辭。”
“父親!”
“叔父!”
陸康直接義正言辭的打斷兩人,繼續說道:“我們陸氏,忠於陛下,怎麽能做出這樣的事。再說如今大漢飄渺,正是我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時候!”
陸儁和陸駿聽到陸康這樣說話,兩人隻能相視一眼,隨即無奈歎息,隻能同意。
自從陸康被袁術逼得退出豫章太守的位子後,就帶著家人迴到老家吳郡。迴來之後陸康就病了,陸儁幾人還以為陸康要不行了,結果在聽見劉辯的召令後,又立馬活蹦亂跳的出現在陸績幾人麵前。
坐在一處一直沒有說話的陸議看,大家都不說話了,隨即說道。
“這次是陛下親自下旨,招叔爺去做光祿大夫,這可不是一般的職位!不管是為了陸氏,還是江東叔爺都要去!”
“嘩!”
陸康放下茶杯後,看向自己最滿意的侄孫陸,內心很是滿意 隨即輕聲說道。
“議兒說的不錯,這次前往長安,也是我們陸氏的一個機會。所以這次我打算帶著議兒和績兒一同前往長安,順便再給他們找個老師。”
陸議的父親陸駿內心雖有不舍,但還是同意陸康這個決定,畢竟這也是為了他兒子陸議的好。
“陸議就是陸遜的本名。”
陸康內心中,是想把陸氏如今他認為最有才華的兩人帶上長安,也是想為侄孫陸議和自己的幼子陸績尋個出路。
袁術剛到九江壽春時,陸康帶著陸績前去拜訪。當時袁術設宴款待,臨走時年幼的陸績袖中掉了一顆橘子。袁術不解,陸績迴答。
“橘子很甜,想帶迴去孝順母親!”
當時袁術大喜,而那時陸康也覺得自己這個幼子,很是不錯。所以這次才要帶上他。至於陸議從小就聰明伶俐,陸康自然不會忘記他。
金黃柳影隨風舞,翠綠山川展畫屏。
袁術在心中想了想:“諸葛玄這人走就走了,反正我也是不熟悉。至於陸康,這麽大年紀要是死路上,那才有意思呢。”
想到這裏袁術也懶得再想這些事了,於是又問道:“這朝廷讓華歆做豫章太守,咱們同意嗎!還有華歆此人見利忘義,雖有才學但卻是一個十足的小人!”
“哈哈……主公說的是“割席斷義”的事是吧!”閻象一臉笑意的迴應袁術,並接著說道。
“華歆雖然重利,但他管寧也不是高尚的人,如今大漢飄渺,他管寧空有一身才學,卻不想保國,而是選擇避禍遼東,這樣的人,情節高尚又有何用。”
袁術和閻象說到這裏,也不想再說下去了於是看向閻象:“那閻公的意思是,我們同意不插手這事!”
“嗯!沒錯主公!”閻象摸著胡子迴應袁術。
“那好!來人把朝廷的文書交給諸葛玄,我估計陸康那邊應該也收到了!”
壽春一處普通的宅院內,諸葛玄正襟危坐的看著諸葛家最有才華的三人,滿臉笑意。
“子瑜啊,你的文章寫的越來越不錯了,如今你也快到雙十之年,你可有什麽打算!”
諸葛瑾聽到叔父諸葛玄的問話,立即拱手示意:“叔父,孩兒想去江東四處遊曆,交友拜訪名師。”
諸葛亮內心思索一下,隨即說道:“江東之地文學豐厚,尤其是陸,張,顧,朱四家更是江東數一數二的世家大族。大哥此去可以好好拜訪一下!”
諸葛玄看著諸葛瑾和諸葛家他最滿意的就是諸葛家,他在內心中,一直相信,這個二子,將來就是振興諸葛氏的人。
隨即諸葛玄環視四周輕聲道:“我與荊州刺史劉表有舊,我打算在子瑜離開壽春後,就去南陽拜會他。要是可以到是亮兒和均兒就與我一同前往。”
“我們又要搬家啊!”年幼的諸葛均脆聲說著。
諸葛亮溺愛的摸著諸葛均的頭,輕聲迴應:“我們早點離開這裏也好,畢竟袁公不是長久之人!”
諸葛玄剛想讓諸葛亮謹言慎行,就看見一名袁術府上的小廝走了進來,還沒說話就聽見。
“諸葛先生,遠在長安的朝廷給你下了旨意!”
沒等諸葛玄告謝,小廝放下文書就離開諸葛府。
諸葛瑾三人聽到小廝的話,立即起身走到諸葛玄麵前,看著桌上的文書滿臉疑惑。
“這長安怎麽會給叔父下詔書,莫不是叔父在長安有故友!”諸葛亮一臉不解的問著諸葛玄。
諸葛玄拿起文書,一臉尷尬的對幾人講:“我哪有什麽故友在朝中做官,就是大哥也不曾有啊!”
說完這些,諸葛玄立馬打開文書,仔細看了起來。沒一會大喊喊道。
“快!子瑜趕緊收拾東西。陛下親自下旨讓我去朝中任職,快去收拾東西,這次我們諸葛家終於可以重振門楣!”
諸葛瑾拿過諸葛玄手上的文書後,看了一會,同樣麵色驚喜。
“我現在就去收拾東西,咱們一同前往長安!”
而諸葛亮看了一眼手中的文書,還有正在忙碌的大哥和叔父,滿心疑惑。
“我們諸葛家隻是徐州普通士族,陛下是怎麽會下旨給我們的!”
雖說有些疑惑,但諸葛亮現在也隻是一個,年幼的孩童而已。在想不通後,就加入其中收拾東西。
和諸葛家滿心歡喜的不同,吳郡的陸家卻是愁雲慘淡,畢竟陸家在江東可是士族豪強。其中陸康更是如今江東士族的首領,尤其是現在的大漢環境,放棄一切,前往長安,這路途的危險和到長安之後的不確定因素,這讓誰不害怕啊。
此時天空細雨綿綿,悄無聲息地滋潤著世間萬物。陸府庭院的花朵在雨滴的點綴下更加嬌豔欲滴,那鮮豔的色彩在細雨的映襯下仿佛能滴出水來一般。
花瓣上,雨滴晶瑩剔透,閃爍著迷人的光芒,散發出陣陣芬芳,沁人心脾,讓人心醉神迷。
這樣的美景,讓此時在涼亭中的陸氏眾人卻感到一絲傷感!坐在陸康一旁的陸儁看向幾人,緩緩開口。
“如今兵荒馬亂,父親年紀大了,怎可輕易走動,我看不如上書朝廷,請辭!”
“是啊,叔父,現在陸家不能沒有您啊,我看兄長說的是,還是不去的好!”另一邊的陸駿也在一旁附和。
陸康閉著的眼緩緩睜開,在拿起桌上的茶水一口飲下後,又看了看亭外的風景,這才開口。
“這是陛下親自下旨,你們以為這是兒戲嗎,還敢上書親辭。”
“父親!”
“叔父!”
陸康直接義正言辭的打斷兩人,繼續說道:“我們陸氏,忠於陛下,怎麽能做出這樣的事。再說如今大漢飄渺,正是我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時候!”
陸儁和陸駿聽到陸康這樣說話,兩人隻能相視一眼,隨即無奈歎息,隻能同意。
自從陸康被袁術逼得退出豫章太守的位子後,就帶著家人迴到老家吳郡。迴來之後陸康就病了,陸儁幾人還以為陸康要不行了,結果在聽見劉辯的召令後,又立馬活蹦亂跳的出現在陸績幾人麵前。
坐在一處一直沒有說話的陸議看,大家都不說話了,隨即說道。
“這次是陛下親自下旨,招叔爺去做光祿大夫,這可不是一般的職位!不管是為了陸氏,還是江東叔爺都要去!”
“嘩!”
陸康放下茶杯後,看向自己最滿意的侄孫陸,內心很是滿意 隨即輕聲說道。
“議兒說的不錯,這次前往長安,也是我們陸氏的一個機會。所以這次我打算帶著議兒和績兒一同前往長安,順便再給他們找個老師。”
陸議的父親陸駿內心雖有不舍,但還是同意陸康這個決定,畢竟這也是為了他兒子陸議的好。
“陸議就是陸遜的本名。”
陸康內心中,是想把陸氏如今他認為最有才華的兩人帶上長安,也是想為侄孫陸議和自己的幼子陸績尋個出路。
袁術剛到九江壽春時,陸康帶著陸績前去拜訪。當時袁術設宴款待,臨走時年幼的陸績袖中掉了一顆橘子。袁術不解,陸績迴答。
“橘子很甜,想帶迴去孝順母親!”
當時袁術大喜,而那時陸康也覺得自己這個幼子,很是不錯。所以這次才要帶上他。至於陸議從小就聰明伶俐,陸康自然不會忘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