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意外收獲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 作者:佰夫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噗通。
噗通。
噗通。
賀人龍,田見秀,劉芳亮齊齊下馬跪地求饒。
“陛下,末將糊塗,望陛下嚴懲。”
“望陛下嚴懲。”
見狀,來斯行連忙為賀人龍求情:“陛下,您親臨榆林,百姓情緒前所未有的高漲,又因諸將封侯,青壯對參軍的向往,對陛下的擁護達到窮前絕後的地步,鄉親參軍,諸位侯爺定然難以拒絕。”
練國事以出言說:“陛下,私自募兵是該受到嚴懲,然事出有因,望陛下高抬貴手。”
朱由校麵色頓了頓,賀人龍這廝前期攻必克,戰必勝,後期因未能獲得許諾的官職,所部後期成為驕兵悍將。
劉芳亮,田見秀又夥同起義軍,能戰歸能戰,但該敲打要提前敲打,以免猛將失控遺患無窮。
“無需求情。”
朱由校語氣森然,不容置疑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軍中完善軍法軍規,自然要做到軍令如山,令行禁止,念及事出有因,你們又是初犯,每人罰沒千兩紋銀,這錢朕替你們出,迴京自發去兵部,軍法處記過,都察院彈劾,朕會保你們,這事兒就翻篇了,下不為例。”
啊。
皇帝出罰金。
要在都察院禦史彈劾中保下他們。
雖然賀人龍,田見秀,劉芳亮清楚皇帝在恩威並施,但本該受到嚴懲,皇帝卻親自為他們站台,著實超出他們預料。
“謝陛下隆恩,末將謹記,絕不再犯。”
賀人龍,田見秀,劉芳亮鄭重保證。
三人起身,朱由校視線轉向賀人龍三人帶來的隊伍中,目光陸續掃過眾人,漸漸的,他眼睛捕捉到兩人。
好家夥。
沿途視察,遇到百姓身形消瘦,這群百姓中竟有身形魁梧,相貌英俊的青年。
見狀,賀人龍迅速解釋說:“稟陛下,此人名叫高傑,乃末將同鄉,以前打過幾次交道。”
朱由校目光瞥向旁邊青年詢問:“他呢。”
“陛下,此人叫李過,年少英勇,舅舅犯事下獄,無所依靠,末將憐其艱辛,故破格招募。”
好家夥。
好家夥。
朱由校內心連連驚唿。
你賀人龍以後不要叫賀瘋子了,叫賀牙子算了。
早前拐走李自成帳下猛將田見秀,劉芳亮,現在更喪心病狂,不光拐走高傑,還拐走李自成侄兒。
倘若李自成沒有下獄,你是不是準備把李自成也拐過來。
好啊。
都這麽玩是吧。
李過參軍,以後沒法陪同李自成逃去甘肅參軍,那麽,李自成也不要待在監獄吃免費牢飯了。
招。
全招進軍中。
朱由校沉思中,李過,高傑跪地行禮:“小人高傑,李過,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傑!
米脂人,與李自成同鄉,同起為盜,原為李自成部將,綽號翻山鷂。後來給李自成戴綠帽,被迫投降大明,開始追剿起義軍,升任總兵官。
明亡,高傑在江南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被封為興平伯,與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並稱為江北四鎮。
睢州之變,高傑被許定國誘殺。
高傑是江北四鎮最有才能的統兵大將,因其為李自成戴綠帽的關係,他也是對大明最忠心的那一批將領。
高傑所部的胡茂禎,李本深、李成棟最為驍勇善戰。張勇,王輔臣投靠建奴後皆為名將,李國英、高進庫、馬寶、楊繩武,楊承祖,皆有將才。
史可法聽說高傑被殺,長歎說說:光複華夏無望矣,遂退守揚州,不再提北伐。
然而,高傑跋扈自雄,蠻橫無理,難以製服,其部軍紀敗壞,無惡不作,部將李成棟降清後參加多鐸和張存仁製造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擒殺南明紹武帝,殺害抗清大臣陳子壯、張家玉。
其人品行,戰績,遠不及李過。
李過。
年少驍勇善戰,綽號一隻虎,與李自成同生死共戰鬥十五載,轉戰秦、晉、豫、皖、鄂、川數省,參加戰鬥數百次戰鬥。
在大順軍中封毫侯,地位僅次劉宗敏和田見秀,位居武將中的第三人,其戰功可想而知。
曹文詔號稱明末第一良將,亦稱李過為“極驍勇”。
鎮守陝北時,與阿濟格部作戰三月有餘,阿濟格十萬主力始終沒能占李過多大便宜。氣的阿濟格給朝廷上奏說:一隻虎恃其勇,屢衝我營。
李自成殉難後,李過部與其餘部隊在湖南嶽州會合,改名“忠貞營”,聯合南明大臣何騰蛟、堵胤錫等共同抗清,後隨李定國轉戰湘、桂,堅持鬥爭五年。
直到軍中疫病流行,水土不服,病歿。
死後其養子李來亨繼承他的遺誌,茅麓山上抗清戰鬥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兩相對比,他更親近李過。
現在賀人龍拐來兩人,讓他著實倍感意外。
不過,他為想通透了,年輕人不年輕氣盛還叫年輕人嗎?
賀人龍,田見秀,劉芳亮也好,高傑,李過也罷,均為當世人傑,不說一身反骨卻有自己的傲骨和傲氣。
若他身為皇帝沒法駕馭,讓其日後成為驕兵悍將,隻能說他馭下無方。
旋即,朱由校又陸續詢問兵勇名字,或許是他沒記住,或許是不出名,又或許真的沒有,僅有個熟悉的名字高一功。
嘔吼。
李過來了。
高一功來了。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怎能缺少李自成。
以後出現什麽張自成,王自成,不妨來場李逵大戰李鬼。
朱由校斬釘截鐵說:“田爾耕,派錦衣衛去米脂縣牢房釋放李自成,將其編入京營。”
啊?
高傑,李過,高一功神色愕然。
李自成。
邊塞一驛卒,何時值得皇帝關注了。
田爾耕領命,迅速前去安排。
這時,朱由校視線轉向田見秀,劉芳亮,囑咐說:“田見秀留榆林,劉芳亮快馬加鞭前往西安,他日,募集夠四萬龍武軍,你們領兵迴京。”
“李過,高傑,高一功陪朕去花馬池,其他人協助田見秀募兵。”
諸將領命,各行其是,朱由校沒有在榆林久留,當日,迅速啟程前往花馬池。
噗通。
噗通。
賀人龍,田見秀,劉芳亮齊齊下馬跪地求饒。
“陛下,末將糊塗,望陛下嚴懲。”
“望陛下嚴懲。”
見狀,來斯行連忙為賀人龍求情:“陛下,您親臨榆林,百姓情緒前所未有的高漲,又因諸將封侯,青壯對參軍的向往,對陛下的擁護達到窮前絕後的地步,鄉親參軍,諸位侯爺定然難以拒絕。”
練國事以出言說:“陛下,私自募兵是該受到嚴懲,然事出有因,望陛下高抬貴手。”
朱由校麵色頓了頓,賀人龍這廝前期攻必克,戰必勝,後期因未能獲得許諾的官職,所部後期成為驕兵悍將。
劉芳亮,田見秀又夥同起義軍,能戰歸能戰,但該敲打要提前敲打,以免猛將失控遺患無窮。
“無需求情。”
朱由校語氣森然,不容置疑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軍中完善軍法軍規,自然要做到軍令如山,令行禁止,念及事出有因,你們又是初犯,每人罰沒千兩紋銀,這錢朕替你們出,迴京自發去兵部,軍法處記過,都察院彈劾,朕會保你們,這事兒就翻篇了,下不為例。”
啊。
皇帝出罰金。
要在都察院禦史彈劾中保下他們。
雖然賀人龍,田見秀,劉芳亮清楚皇帝在恩威並施,但本該受到嚴懲,皇帝卻親自為他們站台,著實超出他們預料。
“謝陛下隆恩,末將謹記,絕不再犯。”
賀人龍,田見秀,劉芳亮鄭重保證。
三人起身,朱由校視線轉向賀人龍三人帶來的隊伍中,目光陸續掃過眾人,漸漸的,他眼睛捕捉到兩人。
好家夥。
沿途視察,遇到百姓身形消瘦,這群百姓中竟有身形魁梧,相貌英俊的青年。
見狀,賀人龍迅速解釋說:“稟陛下,此人名叫高傑,乃末將同鄉,以前打過幾次交道。”
朱由校目光瞥向旁邊青年詢問:“他呢。”
“陛下,此人叫李過,年少英勇,舅舅犯事下獄,無所依靠,末將憐其艱辛,故破格招募。”
好家夥。
好家夥。
朱由校內心連連驚唿。
你賀人龍以後不要叫賀瘋子了,叫賀牙子算了。
早前拐走李自成帳下猛將田見秀,劉芳亮,現在更喪心病狂,不光拐走高傑,還拐走李自成侄兒。
倘若李自成沒有下獄,你是不是準備把李自成也拐過來。
好啊。
都這麽玩是吧。
李過參軍,以後沒法陪同李自成逃去甘肅參軍,那麽,李自成也不要待在監獄吃免費牢飯了。
招。
全招進軍中。
朱由校沉思中,李過,高傑跪地行禮:“小人高傑,李過,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傑!
米脂人,與李自成同鄉,同起為盜,原為李自成部將,綽號翻山鷂。後來給李自成戴綠帽,被迫投降大明,開始追剿起義軍,升任總兵官。
明亡,高傑在江南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被封為興平伯,與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並稱為江北四鎮。
睢州之變,高傑被許定國誘殺。
高傑是江北四鎮最有才能的統兵大將,因其為李自成戴綠帽的關係,他也是對大明最忠心的那一批將領。
高傑所部的胡茂禎,李本深、李成棟最為驍勇善戰。張勇,王輔臣投靠建奴後皆為名將,李國英、高進庫、馬寶、楊繩武,楊承祖,皆有將才。
史可法聽說高傑被殺,長歎說說:光複華夏無望矣,遂退守揚州,不再提北伐。
然而,高傑跋扈自雄,蠻橫無理,難以製服,其部軍紀敗壞,無惡不作,部將李成棟降清後參加多鐸和張存仁製造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擒殺南明紹武帝,殺害抗清大臣陳子壯、張家玉。
其人品行,戰績,遠不及李過。
李過。
年少驍勇善戰,綽號一隻虎,與李自成同生死共戰鬥十五載,轉戰秦、晉、豫、皖、鄂、川數省,參加戰鬥數百次戰鬥。
在大順軍中封毫侯,地位僅次劉宗敏和田見秀,位居武將中的第三人,其戰功可想而知。
曹文詔號稱明末第一良將,亦稱李過為“極驍勇”。
鎮守陝北時,與阿濟格部作戰三月有餘,阿濟格十萬主力始終沒能占李過多大便宜。氣的阿濟格給朝廷上奏說:一隻虎恃其勇,屢衝我營。
李自成殉難後,李過部與其餘部隊在湖南嶽州會合,改名“忠貞營”,聯合南明大臣何騰蛟、堵胤錫等共同抗清,後隨李定國轉戰湘、桂,堅持鬥爭五年。
直到軍中疫病流行,水土不服,病歿。
死後其養子李來亨繼承他的遺誌,茅麓山上抗清戰鬥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兩相對比,他更親近李過。
現在賀人龍拐來兩人,讓他著實倍感意外。
不過,他為想通透了,年輕人不年輕氣盛還叫年輕人嗎?
賀人龍,田見秀,劉芳亮也好,高傑,李過也罷,均為當世人傑,不說一身反骨卻有自己的傲骨和傲氣。
若他身為皇帝沒法駕馭,讓其日後成為驕兵悍將,隻能說他馭下無方。
旋即,朱由校又陸續詢問兵勇名字,或許是他沒記住,或許是不出名,又或許真的沒有,僅有個熟悉的名字高一功。
嘔吼。
李過來了。
高一功來了。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怎能缺少李自成。
以後出現什麽張自成,王自成,不妨來場李逵大戰李鬼。
朱由校斬釘截鐵說:“田爾耕,派錦衣衛去米脂縣牢房釋放李自成,將其編入京營。”
啊?
高傑,李過,高一功神色愕然。
李自成。
邊塞一驛卒,何時值得皇帝關注了。
田爾耕領命,迅速前去安排。
這時,朱由校視線轉向田見秀,劉芳亮,囑咐說:“田見秀留榆林,劉芳亮快馬加鞭前往西安,他日,募集夠四萬龍武軍,你們領兵迴京。”
“李過,高傑,高一功陪朕去花馬池,其他人協助田見秀募兵。”
諸將領命,各行其是,朱由校沒有在榆林久留,當日,迅速啟程前往花馬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