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文官彈劾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 作者:佰夫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阿敏意氣風發。
皇太極繼承汗位以來,他從來沒有這麽高興過。
阿敏不知皇太極的通盤謀劃,隻覺得皇太極突然鬆口,準許列土封疆,著實是巨大突破口。
他不管皇太極何意,背後有何安排,他隻知道皇太極讓他負責廣寧防禦,他有機會領兵攻伐建功,又能在征戰中肆意搶奪,擴充自身實力。
即使秦軍驍勇善戰,鑲藍旗麾下有八旗漢軍,八旗蒙古,八旗朝鮮,逢戰完全能作為炮灰消耗秦軍。
隻要他攻城掠地,奪取城池,掠奪百姓,鑲藍旗實力會持續增長。
良久,阿敏按捺歡喜的情況,難得對皇太極表現出恭敬之色:“大汗,你將廣寧城交給我,戰場斬獲歸鑲藍旗,那麽,攻城略地收獲如何分配,還是鑲藍旗內部自身分配嗎?”
皇太極不假思索說:“阿敏,你負責廣寧成軍務,盛京將全權支持你,除非八旗聯合作戰,八旗按照功勞分配,若鑲藍旗單獨作戰,斬獲兩成交給八旗,剩餘戰火鑲藍旗內部分配。
同時,盛京不會輕易插手鑲藍旗內部軍務,將來你在廣寧何時作戰,怎麽作戰自身全權負責,所以,鑲藍旗最終有多少收獲,能奪取多少城池,人口,全靠你和鑲藍旗自身努力。”
呃。
阿敏越發驚愕。
是他聽錯了,還是皇太極說錯了,放權力度這麽大。
阿敏躬身斬釘截鐵說:“謝大汗信任,我絕不辜負大汗信任。”
旁邊,代善,嶽讬等麵孔露出羨慕的眼神。
獨立發展是壯大自身實力的最好機會,他們支持皇太極繼承汗位,卻更要維護兩紅旗地位。
何況,這半年來,嶽讬率領鑲紅旗長期駐紮廣寧,比阿敏更熟悉廣寧軍務。
代善不甘心的說:“大汗,嶽讬率領鑲紅旗駐紮廣寧,何不讓他留下來繼續協助阿敏,以防秦軍,關寧鐵騎做大。”
“不。”
“鑲白旗,鑲紅旗需要修整。”
皇太極態度堅定的否決,當即,吩咐阿濟格,嶽讬和阿敏換防,命令代善迅速返迴西境,以防大寧行都司的明軍攻伐,濟爾哈朗則率軍撤迴盛京。
代善,嶽讬互相對視,心有不甘,又無可奈何。
大淩河南岸。
高傑,劉宗敏率軍列陣,目送皇太極等率軍撤去,這才領兵迅速領兵返迴大淩城。
劉宗敏欲設宴答謝李過,高傑,李過謝絕劉宗敏好意,善意提醒說:“劉參將,奴酋奸猾,將領驍勇,兵勇不惜命,朝廷將大淩城軍務交給你,切勿讓陛下失望。”
他們出身陝西,卻分別隸屬秦軍和龍武軍,戰前素未謀麵,更沒有任何交集,所以,僅是單純的軍事交流。
劉宗敏輕輕頷首,剛剛經曆苦戰,未能殲滅圖爾格部,他方才清楚李過,高傑麵對怎樣的敵人,對常年戍邊,待在遼東前線抵抗建奴的李過,高傑和龍武軍將士肅然起敬。
這時,堵胤錫亦善意提醒說:“劉參將,你初來乍到,八旗急不可耐試探,此番戰敗必然不甘心。
建奴驍勇善戰,起兵勇猛彪悍,然而,卻非不可戰勝。
劉參將領兵戍邊,既莫要輕視八旗,也不要高估八旗,隻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相信劉參將會建立不世功勳。”
劉宗敏抱拳作揖迴禮:“謝李總兵,堵參政提醒,劉某斷不會輕敵,更不會辜負陛下信任。”
京城。
漫長冬季,朝廷政務銳減。
南北方奏折多為賑災救濟寒冬中缺衣少糧的貧苦百姓。
然而,堵胤錫,李過尚未請命,擅自伏擊建奴的消息傳迴京城,即刻引起朝廷朝野許多文官彈劾。
不少文官奏折中認為堵胤錫,李過身為朝廷重要將領,參政,在前線私自調兵,輕視朝堂,輕視皇帝,容易造成養寇自重,請求罷免堵胤錫,李過,高傑等,交由刑部嚴加審訊。
朱由校收到各處文官彈劾的奏折,氣的暴跳如雷,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絕。
朱由校對堵胤錫,李過擅自調兵,欲伏擊建奴的做法非常滿意。
且不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單單以前前線武將被限製的太死,被迫在朝廷規定的條條框框內做事,導致前線將領畏畏縮縮,經常錯失不少戰機,或上奏請示貽誤戰機。
導致邊軍將領出擊受罰,兵敗受罰,最終喪失進取之心。
堵胤錫,李過,高傑率領的龍武軍乃京師衛戍的禁軍,懂得有機會,抓機會;沒有機會,創造機會。逢戰計劃伏擊建奴,無論勝敗初衷非常好。
幾日間,文官上書的奏折統統被扣留。
京城,北郊。
獵獵風雪中,楊肇基率領少量護衛在涼亭內踱步徘徊。
今日,堵胤錫,李過,高傑在前線建功,結果朝廷滿是彈劾幾人的奏折,將李過,堵胤錫推到危險的地步。
他身為北部戰區大都督,李過,堵胤錫的頂頭上司,凱旋日親自迎接龍武軍諸將,自然是要保護對方。
何況,堵胤錫,李過,高傑等在強度烈度奇高的遼東戰場表現不俗,擋住所向披靡的鑲白旗,鑲紅旗,實乃朝廷中流砥柱。
朝廷難得出現少年統帥,若他不出麵保護,李過,高傑,堵胤錫很容易像熊廷弼一樣死於文官彈劾。
少頃,李過,高傑等率軍凱旋,遠遠瞧見官道內楊肇基踱步徘徊,高傑興高采烈說:“將軍,是楊大都督,莫非是陛下派人迎接?”
堵胤錫瞧見楊肇基身邊僅有稀稀拉拉數人,神色微微蹙眉說:“或許不是迎接,而是調查我等不聽調兵,私自伏擊的過錯。”
李過沒有言語,快馬加鞭向楊肇基趕去。
不久,李過抵達楊肇基身邊,迅速跳下戰馬行禮:“末將李過,參見大都督。”
高傑,高一功,堵胤錫等快速下馬,紛紛恭恭敬敬行禮。
“哈哈哈,快起來,快起來。”楊肇基神色歡喜,快步上前攙扶李過,堵胤錫,高傑,高一功,拍著李過肩膀道:“好好好,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愧是少年英雄。”
皇太極繼承汗位以來,他從來沒有這麽高興過。
阿敏不知皇太極的通盤謀劃,隻覺得皇太極突然鬆口,準許列土封疆,著實是巨大突破口。
他不管皇太極何意,背後有何安排,他隻知道皇太極讓他負責廣寧防禦,他有機會領兵攻伐建功,又能在征戰中肆意搶奪,擴充自身實力。
即使秦軍驍勇善戰,鑲藍旗麾下有八旗漢軍,八旗蒙古,八旗朝鮮,逢戰完全能作為炮灰消耗秦軍。
隻要他攻城掠地,奪取城池,掠奪百姓,鑲藍旗實力會持續增長。
良久,阿敏按捺歡喜的情況,難得對皇太極表現出恭敬之色:“大汗,你將廣寧城交給我,戰場斬獲歸鑲藍旗,那麽,攻城略地收獲如何分配,還是鑲藍旗內部自身分配嗎?”
皇太極不假思索說:“阿敏,你負責廣寧成軍務,盛京將全權支持你,除非八旗聯合作戰,八旗按照功勞分配,若鑲藍旗單獨作戰,斬獲兩成交給八旗,剩餘戰火鑲藍旗內部分配。
同時,盛京不會輕易插手鑲藍旗內部軍務,將來你在廣寧何時作戰,怎麽作戰自身全權負責,所以,鑲藍旗最終有多少收獲,能奪取多少城池,人口,全靠你和鑲藍旗自身努力。”
呃。
阿敏越發驚愕。
是他聽錯了,還是皇太極說錯了,放權力度這麽大。
阿敏躬身斬釘截鐵說:“謝大汗信任,我絕不辜負大汗信任。”
旁邊,代善,嶽讬等麵孔露出羨慕的眼神。
獨立發展是壯大自身實力的最好機會,他們支持皇太極繼承汗位,卻更要維護兩紅旗地位。
何況,這半年來,嶽讬率領鑲紅旗長期駐紮廣寧,比阿敏更熟悉廣寧軍務。
代善不甘心的說:“大汗,嶽讬率領鑲紅旗駐紮廣寧,何不讓他留下來繼續協助阿敏,以防秦軍,關寧鐵騎做大。”
“不。”
“鑲白旗,鑲紅旗需要修整。”
皇太極態度堅定的否決,當即,吩咐阿濟格,嶽讬和阿敏換防,命令代善迅速返迴西境,以防大寧行都司的明軍攻伐,濟爾哈朗則率軍撤迴盛京。
代善,嶽讬互相對視,心有不甘,又無可奈何。
大淩河南岸。
高傑,劉宗敏率軍列陣,目送皇太極等率軍撤去,這才領兵迅速領兵返迴大淩城。
劉宗敏欲設宴答謝李過,高傑,李過謝絕劉宗敏好意,善意提醒說:“劉參將,奴酋奸猾,將領驍勇,兵勇不惜命,朝廷將大淩城軍務交給你,切勿讓陛下失望。”
他們出身陝西,卻分別隸屬秦軍和龍武軍,戰前素未謀麵,更沒有任何交集,所以,僅是單純的軍事交流。
劉宗敏輕輕頷首,剛剛經曆苦戰,未能殲滅圖爾格部,他方才清楚李過,高傑麵對怎樣的敵人,對常年戍邊,待在遼東前線抵抗建奴的李過,高傑和龍武軍將士肅然起敬。
這時,堵胤錫亦善意提醒說:“劉參將,你初來乍到,八旗急不可耐試探,此番戰敗必然不甘心。
建奴驍勇善戰,起兵勇猛彪悍,然而,卻非不可戰勝。
劉參將領兵戍邊,既莫要輕視八旗,也不要高估八旗,隻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相信劉參將會建立不世功勳。”
劉宗敏抱拳作揖迴禮:“謝李總兵,堵參政提醒,劉某斷不會輕敵,更不會辜負陛下信任。”
京城。
漫長冬季,朝廷政務銳減。
南北方奏折多為賑災救濟寒冬中缺衣少糧的貧苦百姓。
然而,堵胤錫,李過尚未請命,擅自伏擊建奴的消息傳迴京城,即刻引起朝廷朝野許多文官彈劾。
不少文官奏折中認為堵胤錫,李過身為朝廷重要將領,參政,在前線私自調兵,輕視朝堂,輕視皇帝,容易造成養寇自重,請求罷免堵胤錫,李過,高傑等,交由刑部嚴加審訊。
朱由校收到各處文官彈劾的奏折,氣的暴跳如雷,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絕。
朱由校對堵胤錫,李過擅自調兵,欲伏擊建奴的做法非常滿意。
且不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單單以前前線武將被限製的太死,被迫在朝廷規定的條條框框內做事,導致前線將領畏畏縮縮,經常錯失不少戰機,或上奏請示貽誤戰機。
導致邊軍將領出擊受罰,兵敗受罰,最終喪失進取之心。
堵胤錫,李過,高傑率領的龍武軍乃京師衛戍的禁軍,懂得有機會,抓機會;沒有機會,創造機會。逢戰計劃伏擊建奴,無論勝敗初衷非常好。
幾日間,文官上書的奏折統統被扣留。
京城,北郊。
獵獵風雪中,楊肇基率領少量護衛在涼亭內踱步徘徊。
今日,堵胤錫,李過,高傑在前線建功,結果朝廷滿是彈劾幾人的奏折,將李過,堵胤錫推到危險的地步。
他身為北部戰區大都督,李過,堵胤錫的頂頭上司,凱旋日親自迎接龍武軍諸將,自然是要保護對方。
何況,堵胤錫,李過,高傑等在強度烈度奇高的遼東戰場表現不俗,擋住所向披靡的鑲白旗,鑲紅旗,實乃朝廷中流砥柱。
朝廷難得出現少年統帥,若他不出麵保護,李過,高傑,堵胤錫很容易像熊廷弼一樣死於文官彈劾。
少頃,李過,高傑等率軍凱旋,遠遠瞧見官道內楊肇基踱步徘徊,高傑興高采烈說:“將軍,是楊大都督,莫非是陛下派人迎接?”
堵胤錫瞧見楊肇基身邊僅有稀稀拉拉數人,神色微微蹙眉說:“或許不是迎接,而是調查我等不聽調兵,私自伏擊的過錯。”
李過沒有言語,快馬加鞭向楊肇基趕去。
不久,李過抵達楊肇基身邊,迅速跳下戰馬行禮:“末將李過,參見大都督。”
高傑,高一功,堵胤錫等快速下馬,紛紛恭恭敬敬行禮。
“哈哈哈,快起來,快起來。”楊肇基神色歡喜,快步上前攙扶李過,堵胤錫,高傑,高一功,拍著李過肩膀道:“好好好,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愧是少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