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師團的師團長隻好忍著怒氣,率領238聯隊跟36師團的222聯隊交替掩護著,慢慢向北撤離。
得理不饒人的宋文星並沒有就此罷休,留下1個機炮營封鎖北門後,率領著2個機炮營,繼續追擊日軍,不斷的用迫擊炮打擊著撤退的日軍,迫使日軍不斷的放棄著自己的傷員,又不斷的在炮擊下增添著新的傷員。
41師團2個聯隊的火炮已經全部留在臨汾城內跟劉貴他們硬拚了,222聯隊的火炮也被迫損壞後放棄掉了。因此,2個已經半殘聯隊的日軍,麵對2個機炮營的迫擊炮,居然沒有反擊的能力和反擊的手段。
敵人僅僅隻有2個營的兵力,兵力遠比他們多的堂堂帝國軍隊,不但無法順利擺脫,而且還有被敵人拖垮的危險。
敵人的彈藥仿佛是無窮無盡的一樣,根本就沒有任何心疼的意思,就是連中央軍也不敢采用這種打法,難道家底都不要了?
但是偏偏敵人就是采取了這種打法,更讓兩個師團長灰心的是,敵人不但占有炮兵的優勢,而且輕重機槍的火力也很強,同樣數量的日軍士兵,火力絕對沒有對方強大。
最關鍵是兩個半殘的聯隊,帶著無數的傷員想要撤退,不敢再延誤在這裏,萬一再有敵人包圍上來,怕是就全軍覆沒了。
41師團和36師團在進攻臨汾的時候,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多田俊告知他們,已經安排了陽泉的1個聯隊和長治的2個大隊過來增援。
36師團還不覺得什麽,41師團的師團長卻嗤之以鼻,雖然沒有反駁多田俊的好心,但是還是對多田俊的多此一舉不滿。在占領了臨汾城北門的時候,多田俊曾經給他致電,問是否戰況激烈,急需援兵,長治的援軍玩一會兒到達是否會延誤戰機?
41師團師團長則驕傲的迴答說,他實際上不需要任何援兵,很快敵人就將崩潰,援兵的作用就是跟隨41師團追擊殘敵。
可是原來他認為根本就沒有必要加派援軍,以3個聯隊的兵力對付敵人綽綽有餘,但是現在他卻焦急的盼望著援兵早點過來,而且還十分疑惑,為什麽說好的援軍遲遲不到?就算拒絕了長治方向的援兵,但是陽泉的援兵呢?
正在這個時候,害怕蟒叢山縱隊還有援軍的41師團師團長終於如願以償,宋文星集結的5個遊擊營趕了上來,對著兩個半殘的聯隊就是一頓猛打。
感覺快要全軍覆沒了的兩個師團長立刻丟下了所有的傷員和除了武器彈藥以外的所有東西,向北迅速的撤退。
不過,兩位師團長剛剛向後撤退大約2公裏,就碰到了陽泉增援的那個聯隊。
兩位師團長根本就沒有反攻的意思,抱頭痛哭了一番,在這個聯隊的掩護下,拜托了遊擊營的騷擾,返迴晉中縣城去了。
宋文星給那些無法救活的日軍俘虜了一個痛快,然後帶著受傷較輕的日軍俘虜,返迴了臨汾縣城。
這時候,劉貴他們得知了援軍到來之後,士氣大振,在機炮營的幫助下,也很快全殲了239聯隊。
正在這時,騎兵通訊員趕來說:“日軍長治方向的援軍正在向臨汾方向趕來,還有20分鍾左右的路程。”
宋文星和劉貴對視了一眼,同時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6個遊擊營和3個機炮營立刻抄了長治援軍的後路,雖然已經非常疲憊,但是在勝利的鼓舞下,5個主力團爭先恐後的撲了上去,把以為已經結束戰鬥的長治援軍啃了個幹淨。
長治城內的日軍警備司令接到長治援軍絕望的報告後,立刻給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多田俊報告,多田俊沒有辦法,隻好安排邯鄲方向的日軍增援空虛的長治,直到邯鄲的援軍到達長治,長治城內的日軍警備司令才鬆了一口氣。
臨汾會戰結束了,臨汾城滿目瘡痍,各主力團,尤其是6團傷亡慘重,彈藥和物資損耗也極為慘重,需要想辦法多方籌措,但是這些都不是宋文星目前所關心的,他最關心的事情是為什麽陽泉和長治的援軍會來的這麽遲?
如果陽泉和長治的守軍,隻要有一支部隊到達臨汾,戰況可能就會發生逆轉,很可能被迫撤退的就是蟒叢山縱隊。到那個時候,不但會失去臨汾,而且還會因為部隊和物資損失,讓聞到虛弱和血腥味的日軍追擊而來,造成更大的損失和極為被動的局麵。
如果長治的守軍能及時的趕到,222聯隊就不會失敗的那麽快,至少能在臨汾縣城城北形成膠著,41師團的239聯隊就能撐得住,即使5個遊擊營趕到了,有兩個大隊的生力軍,也很難快速殲滅已經抱成團了的日軍。
等陽泉的1個聯隊的日軍趕到,那麽最後鎖定勝局的還是日軍,甚至能造成蟒叢山縱隊的連鎖失敗,至少日軍3個聯隊的建製都能較為完整的保留,大量的傷員也能得到及時的救治。
不管是陽泉還是長治,能遲滯這兩個地區日軍前進的隻有八路軍。
難道是八路軍遲滯了日軍的增援?
這不可能啊!八路軍是怎麽遲滯日軍的行動的?這不科學啊!
宋文星戰前就明白,八路軍根本就打不起阻擊戰,難道是.......?
想到這,宋文星給八路軍發電報,詳細的詢問了一下陽泉和長治方麵的情況,這才讓事情的原委浮現了出來。
由自己的警衛連和3個機炮營保護著,宋文星親自來到了八路軍的一個獨立團阻擊日軍的陣地。
宋文星看到阻擊陣地上,無論八路軍的屍體還是日軍的屍體,全部都在陣地前沿50米範圍內,頓時就明白了八路軍的打法。
沒錯,宋文星想的沒有錯,八路軍是用人命為蟒叢山縱隊搶到了足夠的時間。
八路軍獨立團手裏的彈藥少的可憐,根本就不敢進行遠距離阻滯射擊,他們是埋伏在戰壕裏,等到日軍衝到50米範圍內,然後再用手榴彈和子彈殺傷敵人。
得理不饒人的宋文星並沒有就此罷休,留下1個機炮營封鎖北門後,率領著2個機炮營,繼續追擊日軍,不斷的用迫擊炮打擊著撤退的日軍,迫使日軍不斷的放棄著自己的傷員,又不斷的在炮擊下增添著新的傷員。
41師團2個聯隊的火炮已經全部留在臨汾城內跟劉貴他們硬拚了,222聯隊的火炮也被迫損壞後放棄掉了。因此,2個已經半殘聯隊的日軍,麵對2個機炮營的迫擊炮,居然沒有反擊的能力和反擊的手段。
敵人僅僅隻有2個營的兵力,兵力遠比他們多的堂堂帝國軍隊,不但無法順利擺脫,而且還有被敵人拖垮的危險。
敵人的彈藥仿佛是無窮無盡的一樣,根本就沒有任何心疼的意思,就是連中央軍也不敢采用這種打法,難道家底都不要了?
但是偏偏敵人就是采取了這種打法,更讓兩個師團長灰心的是,敵人不但占有炮兵的優勢,而且輕重機槍的火力也很強,同樣數量的日軍士兵,火力絕對沒有對方強大。
最關鍵是兩個半殘的聯隊,帶著無數的傷員想要撤退,不敢再延誤在這裏,萬一再有敵人包圍上來,怕是就全軍覆沒了。
41師團和36師團在進攻臨汾的時候,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多田俊告知他們,已經安排了陽泉的1個聯隊和長治的2個大隊過來增援。
36師團還不覺得什麽,41師團的師團長卻嗤之以鼻,雖然沒有反駁多田俊的好心,但是還是對多田俊的多此一舉不滿。在占領了臨汾城北門的時候,多田俊曾經給他致電,問是否戰況激烈,急需援兵,長治的援軍玩一會兒到達是否會延誤戰機?
41師團師團長則驕傲的迴答說,他實際上不需要任何援兵,很快敵人就將崩潰,援兵的作用就是跟隨41師團追擊殘敵。
可是原來他認為根本就沒有必要加派援軍,以3個聯隊的兵力對付敵人綽綽有餘,但是現在他卻焦急的盼望著援兵早點過來,而且還十分疑惑,為什麽說好的援軍遲遲不到?就算拒絕了長治方向的援兵,但是陽泉的援兵呢?
正在這個時候,害怕蟒叢山縱隊還有援軍的41師團師團長終於如願以償,宋文星集結的5個遊擊營趕了上來,對著兩個半殘的聯隊就是一頓猛打。
感覺快要全軍覆沒了的兩個師團長立刻丟下了所有的傷員和除了武器彈藥以外的所有東西,向北迅速的撤退。
不過,兩位師團長剛剛向後撤退大約2公裏,就碰到了陽泉增援的那個聯隊。
兩位師團長根本就沒有反攻的意思,抱頭痛哭了一番,在這個聯隊的掩護下,拜托了遊擊營的騷擾,返迴晉中縣城去了。
宋文星給那些無法救活的日軍俘虜了一個痛快,然後帶著受傷較輕的日軍俘虜,返迴了臨汾縣城。
這時候,劉貴他們得知了援軍到來之後,士氣大振,在機炮營的幫助下,也很快全殲了239聯隊。
正在這時,騎兵通訊員趕來說:“日軍長治方向的援軍正在向臨汾方向趕來,還有20分鍾左右的路程。”
宋文星和劉貴對視了一眼,同時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6個遊擊營和3個機炮營立刻抄了長治援軍的後路,雖然已經非常疲憊,但是在勝利的鼓舞下,5個主力團爭先恐後的撲了上去,把以為已經結束戰鬥的長治援軍啃了個幹淨。
長治城內的日軍警備司令接到長治援軍絕望的報告後,立刻給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多田俊報告,多田俊沒有辦法,隻好安排邯鄲方向的日軍增援空虛的長治,直到邯鄲的援軍到達長治,長治城內的日軍警備司令才鬆了一口氣。
臨汾會戰結束了,臨汾城滿目瘡痍,各主力團,尤其是6團傷亡慘重,彈藥和物資損耗也極為慘重,需要想辦法多方籌措,但是這些都不是宋文星目前所關心的,他最關心的事情是為什麽陽泉和長治的援軍會來的這麽遲?
如果陽泉和長治的守軍,隻要有一支部隊到達臨汾,戰況可能就會發生逆轉,很可能被迫撤退的就是蟒叢山縱隊。到那個時候,不但會失去臨汾,而且還會因為部隊和物資損失,讓聞到虛弱和血腥味的日軍追擊而來,造成更大的損失和極為被動的局麵。
如果長治的守軍能及時的趕到,222聯隊就不會失敗的那麽快,至少能在臨汾縣城城北形成膠著,41師團的239聯隊就能撐得住,即使5個遊擊營趕到了,有兩個大隊的生力軍,也很難快速殲滅已經抱成團了的日軍。
等陽泉的1個聯隊的日軍趕到,那麽最後鎖定勝局的還是日軍,甚至能造成蟒叢山縱隊的連鎖失敗,至少日軍3個聯隊的建製都能較為完整的保留,大量的傷員也能得到及時的救治。
不管是陽泉還是長治,能遲滯這兩個地區日軍前進的隻有八路軍。
難道是八路軍遲滯了日軍的增援?
這不可能啊!八路軍是怎麽遲滯日軍的行動的?這不科學啊!
宋文星戰前就明白,八路軍根本就打不起阻擊戰,難道是.......?
想到這,宋文星給八路軍發電報,詳細的詢問了一下陽泉和長治方麵的情況,這才讓事情的原委浮現了出來。
由自己的警衛連和3個機炮營保護著,宋文星親自來到了八路軍的一個獨立團阻擊日軍的陣地。
宋文星看到阻擊陣地上,無論八路軍的屍體還是日軍的屍體,全部都在陣地前沿50米範圍內,頓時就明白了八路軍的打法。
沒錯,宋文星想的沒有錯,八路軍是用人命為蟒叢山縱隊搶到了足夠的時間。
八路軍獨立團手裏的彈藥少的可憐,根本就不敢進行遠距離阻滯射擊,他們是埋伏在戰壕裏,等到日軍衝到50米範圍內,然後再用手榴彈和子彈殺傷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