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卸掉了炮盾的九二步兵炮很低,跟機槍差不多,隻有一個小觀察孔的日軍不那麽容易發現,打完一炮後馬上轉移陣地,也不是那麽容易被日軍的火炮摧毀。
雖然九二步兵炮不像平射炮一樣彈道直,容易瞄著,但是架不住九二步兵炮的數量多,4個獨立炮兵連有24門之多,差不多一門炮隻要能對付1輛坦克就可以了。
這時候,日軍的步兵終於趕上來了,鬆了一口氣的日軍坦克手還沒來及慶幸,結果一直隱藏了火力的迫擊炮營對著日軍的步兵一頓地毯式的覆蓋轟炸不但打擊著日軍的炮兵,甚至連坦克也時不時的挨上一下子。
迫擊炮的發射速度很快,20多門迫擊炮一字排開,1個6連射下來就已經覆蓋了第一梯隊的日軍步兵,然後再次向日軍的後方延伸。
感覺事情有些不太美妙的日軍坦克開始向後撤退,但是日軍堆放在反坦克壕溝裏的柴堆本來就不多,還有很多被迫擊炮炸碎了,一些慌不擇路的日軍坦克跑到了原來有柴堆的地方,但是由於柴堆已經被炸散了,衝進去的坦克卻再也爬不出來了。
特種旅的突擊手趁機衝了上去,帶著炸藥包或者反坦克手雷,不斷的往慌亂的日軍坦克車底下塞,把為數不多的沒有被擊毀,也沒有開進溝裏去的97式中型坦克給炸毀了。
3個旅的縱深突擊行動給日軍造成了慌亂,當時日軍很快又鎮定了下來,因為他們手裏還有幾十輛坦克,這些坦克足以保證沒有任何步兵敢於衝上前來。
血肉之軀沒有反坦克武器,是幾乎無法擊毀坦克的,再加上擁有步兵的配合和保護,衝上去就隻能遭到坦克的大量屠殺。
不過,4旅也不是真的要進攻擁有坦克支援的日軍,而是在側翼形成夾擊之勢,然後等待1旅和3旅的穿插。
為了讓3個旅都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除了配備的簡易反坦克武器外,還把平射炮營拆開了,1旅、3旅、4旅每個旅分了4門九四式平射炮。
將要形成的三麵進攻態勢,終於讓日軍感覺不妙,準備向後撤退,但是坦克卻遇到了麻煩,原來的反坦克壕溝阻止了日軍坦克的撤退,幾十輛坦克簇擁在一起,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撤退。
另外再準備木柴捆已經來不及了,日軍隻好把各種雜物堆放到壕溝裏,希望坦克能順利的越過反坦克壕溝。
這時候,特種旅的戰士們發動了對日軍的進攻,死死的糾纏住想要撤退的日軍,山炮營也對著想要撤退的日軍進行了炮擊,阻止日軍的撤退。
1旅坐著汽車已經很快迂迴到了日軍的背後,對著日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3旅也加入了戰鬥,再加上正麵的特種旅,4個旅以半包圍之勢對著日軍蓋了過去。
不過,日軍手裏還有幾十輛坦克,不斷地對著進攻的各旅發動反衝鋒,阻止各旅的進攻,但是日軍的坦克卻因為進攻,不斷的被各旅擊毀,持續的消耗著日軍的戰車聯隊。
日軍逐步的後退,向36師團逐步的靠攏,如果讓兩股日軍合攏的話,就不可能在消滅他們了,但是讓宋文星沒有想到的是,日軍的坦克在掩護步兵撤退的時候,很有用處,在日軍步兵的保護下,坦克很難被摧毀。
各旅雖然手裏有平射炮,但是數量太少,而且日軍的坦克也有37mm火炮,一旦蟒叢山縱隊手裏的平射炮一旦被日軍發現,肯定立刻就會被日軍的坦克擊毀。
因此,各旅隻有日軍的坦克反突擊的時候,才拿出來打擊日軍的坦克,從而導致了日軍穩住了陣腳。
不行,不能這樣,田根源這樣想。
不能,不能這樣,宋文星也這麽想。
如果這次不能抓住機會,給日軍的41師團以重創,將來局勢就被動了,日軍的36師團一旦拿下了臨汾,日軍有了一個較為堅固的支撐點和前進基地,而蟒叢山區,僅僅隻有區區2個旅的部隊,根本就擋不住日軍2各師團的強勢推進。
想到這,宋文星讓迫擊炮營和1個機槍營向日軍的右翼迂迴,利用迫擊炮營的強大火力,打擊日軍的側後,而手裏的九二步兵炮不斷的推進,在陣地前沿,不斷的猛烈轟擊日軍的火力點。
與此同時,發了狠的田根源親自帶著一個團,也向日軍的側後迂迴,準備合攏包圍圈。接到宋文星的命令,3旅和4旅也不再顧忌傷亡,在炮兵團的掩護下,強行向日軍的陣地推進。
日軍的炮兵聯隊由於已經離開了防禦工事,因此,一旦發動炮擊,就會被蟒叢山縱隊的炮群壓製。
隨著日軍不斷的後退,為了增強部隊的火力,宋文星命令山炮營立刻前移,撤出原來的炮兵工事,推進到更近的距離打擊日軍後退的部隊。
部隊的前進和轉移的整體速度,不是以最快的部分為標準的,而是以最慢的部分為標準的,相當於日軍撤退的速度就是三八式野炮的撤退速度,除非日軍舍得把幾十門火炮扔掉。
日軍是非常重視火炮的,除非沒有辦法或者全軍覆沒,否則會遭到非常嚴厲的懲罰。另外,如果沒有了炮兵聯隊的火力掩護,日軍很可能會麵臨更大的威脅,這是日軍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盡管日軍知道蟒叢山縱隊正在包圍他們,但是他們自信,因為這畢竟是1個師團,當初武漢會戰的時候,106師團被幾十萬國軍圍困,也隻是傷亡慘重而已。
現在蟒叢山縱隊隻是有包圍的趨勢而已,想要圍殲1個師團的話,恐怕還力有不逮。
事實上卻是如此,4個主力旅的部隊跟日軍的一個師團人數差距並不大,不過蟒叢山縱隊的士兵和武器可不是國軍能比的,不但戰鬥力不一樣,而且輕武器也超過了日軍。
雖然總體火力不如日軍,但是機動火力卻是超過了日軍的。
日軍威力最大的野戰炮因為日軍的撤退而不能發揮威力,而蟒叢山縱隊的步兵炮、山炮、迫擊炮卻能相對較快移動,最重要的是,蟒叢山縱隊的戰士們是用對多次對日軍作戰勝利喂出來的百戰精兵,對日軍根本就沒有畏懼的心理。
雖然九二步兵炮不像平射炮一樣彈道直,容易瞄著,但是架不住九二步兵炮的數量多,4個獨立炮兵連有24門之多,差不多一門炮隻要能對付1輛坦克就可以了。
這時候,日軍的步兵終於趕上來了,鬆了一口氣的日軍坦克手還沒來及慶幸,結果一直隱藏了火力的迫擊炮營對著日軍的步兵一頓地毯式的覆蓋轟炸不但打擊著日軍的炮兵,甚至連坦克也時不時的挨上一下子。
迫擊炮的發射速度很快,20多門迫擊炮一字排開,1個6連射下來就已經覆蓋了第一梯隊的日軍步兵,然後再次向日軍的後方延伸。
感覺事情有些不太美妙的日軍坦克開始向後撤退,但是日軍堆放在反坦克壕溝裏的柴堆本來就不多,還有很多被迫擊炮炸碎了,一些慌不擇路的日軍坦克跑到了原來有柴堆的地方,但是由於柴堆已經被炸散了,衝進去的坦克卻再也爬不出來了。
特種旅的突擊手趁機衝了上去,帶著炸藥包或者反坦克手雷,不斷的往慌亂的日軍坦克車底下塞,把為數不多的沒有被擊毀,也沒有開進溝裏去的97式中型坦克給炸毀了。
3個旅的縱深突擊行動給日軍造成了慌亂,當時日軍很快又鎮定了下來,因為他們手裏還有幾十輛坦克,這些坦克足以保證沒有任何步兵敢於衝上前來。
血肉之軀沒有反坦克武器,是幾乎無法擊毀坦克的,再加上擁有步兵的配合和保護,衝上去就隻能遭到坦克的大量屠殺。
不過,4旅也不是真的要進攻擁有坦克支援的日軍,而是在側翼形成夾擊之勢,然後等待1旅和3旅的穿插。
為了讓3個旅都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除了配備的簡易反坦克武器外,還把平射炮營拆開了,1旅、3旅、4旅每個旅分了4門九四式平射炮。
將要形成的三麵進攻態勢,終於讓日軍感覺不妙,準備向後撤退,但是坦克卻遇到了麻煩,原來的反坦克壕溝阻止了日軍坦克的撤退,幾十輛坦克簇擁在一起,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撤退。
另外再準備木柴捆已經來不及了,日軍隻好把各種雜物堆放到壕溝裏,希望坦克能順利的越過反坦克壕溝。
這時候,特種旅的戰士們發動了對日軍的進攻,死死的糾纏住想要撤退的日軍,山炮營也對著想要撤退的日軍進行了炮擊,阻止日軍的撤退。
1旅坐著汽車已經很快迂迴到了日軍的背後,對著日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3旅也加入了戰鬥,再加上正麵的特種旅,4個旅以半包圍之勢對著日軍蓋了過去。
不過,日軍手裏還有幾十輛坦克,不斷地對著進攻的各旅發動反衝鋒,阻止各旅的進攻,但是日軍的坦克卻因為進攻,不斷的被各旅擊毀,持續的消耗著日軍的戰車聯隊。
日軍逐步的後退,向36師團逐步的靠攏,如果讓兩股日軍合攏的話,就不可能在消滅他們了,但是讓宋文星沒有想到的是,日軍的坦克在掩護步兵撤退的時候,很有用處,在日軍步兵的保護下,坦克很難被摧毀。
各旅雖然手裏有平射炮,但是數量太少,而且日軍的坦克也有37mm火炮,一旦蟒叢山縱隊手裏的平射炮一旦被日軍發現,肯定立刻就會被日軍的坦克擊毀。
因此,各旅隻有日軍的坦克反突擊的時候,才拿出來打擊日軍的坦克,從而導致了日軍穩住了陣腳。
不行,不能這樣,田根源這樣想。
不能,不能這樣,宋文星也這麽想。
如果這次不能抓住機會,給日軍的41師團以重創,將來局勢就被動了,日軍的36師團一旦拿下了臨汾,日軍有了一個較為堅固的支撐點和前進基地,而蟒叢山區,僅僅隻有區區2個旅的部隊,根本就擋不住日軍2各師團的強勢推進。
想到這,宋文星讓迫擊炮營和1個機槍營向日軍的右翼迂迴,利用迫擊炮營的強大火力,打擊日軍的側後,而手裏的九二步兵炮不斷的推進,在陣地前沿,不斷的猛烈轟擊日軍的火力點。
與此同時,發了狠的田根源親自帶著一個團,也向日軍的側後迂迴,準備合攏包圍圈。接到宋文星的命令,3旅和4旅也不再顧忌傷亡,在炮兵團的掩護下,強行向日軍的陣地推進。
日軍的炮兵聯隊由於已經離開了防禦工事,因此,一旦發動炮擊,就會被蟒叢山縱隊的炮群壓製。
隨著日軍不斷的後退,為了增強部隊的火力,宋文星命令山炮營立刻前移,撤出原來的炮兵工事,推進到更近的距離打擊日軍後退的部隊。
部隊的前進和轉移的整體速度,不是以最快的部分為標準的,而是以最慢的部分為標準的,相當於日軍撤退的速度就是三八式野炮的撤退速度,除非日軍舍得把幾十門火炮扔掉。
日軍是非常重視火炮的,除非沒有辦法或者全軍覆沒,否則會遭到非常嚴厲的懲罰。另外,如果沒有了炮兵聯隊的火力掩護,日軍很可能會麵臨更大的威脅,這是日軍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盡管日軍知道蟒叢山縱隊正在包圍他們,但是他們自信,因為這畢竟是1個師團,當初武漢會戰的時候,106師團被幾十萬國軍圍困,也隻是傷亡慘重而已。
現在蟒叢山縱隊隻是有包圍的趨勢而已,想要圍殲1個師團的話,恐怕還力有不逮。
事實上卻是如此,4個主力旅的部隊跟日軍的一個師團人數差距並不大,不過蟒叢山縱隊的士兵和武器可不是國軍能比的,不但戰鬥力不一樣,而且輕武器也超過了日軍。
雖然總體火力不如日軍,但是機動火力卻是超過了日軍的。
日軍威力最大的野戰炮因為日軍的撤退而不能發揮威力,而蟒叢山縱隊的步兵炮、山炮、迫擊炮卻能相對較快移動,最重要的是,蟒叢山縱隊的戰士們是用對多次對日軍作戰勝利喂出來的百戰精兵,對日軍根本就沒有畏懼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