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地的隊伍,也出發了。
張文書和趙世清領著小股人馬,走在前頭。
陸沉沉,薛甜甜,小丁,陳成跟隨左右。
人數不是很多,但周圍護衛的,都是精銳。攻城略地有點難度,但遇到小群喪屍,對付起來沒什麽問題。
而且,綜合維修部給了許多好東西。
他們已經開始生產手雷了。
規模不大,但是個好的開始。
手雷分了兩批,一批給了這次護衛的隊伍,一批給了留守的隊伍。
零星也收集到了一些槍支。
除了護衛的隊伍,以及留守的隊伍,還給了北上的犬馬人一些。依然無法大規模配備,隻能作為一種補充。但熱武器的優越性,不是冷兵器可以比擬的。
趙世清專門安排了人,去尋找這些武器彈藥。
自己從零開始製作,大可不必。
也沒那麽簡單,不是綜合維修部的人一拍腦袋,這事就成了。
災變前遺留的武器彈藥,存量應該很大。
隻要能找到,眾多問題迎刃而解。
許多庇護所規模比較小,管理混亂,每天最要緊的,是解決食物的問題。抽不出精力,去做別的事。往往一次大規模的屍潮湧動,就會將其覆滅。
根據地現在已經漸漸穩定。
地盤廣,人手多。
有穩定的食物產出,逐步對周遭喪屍進行清剿。
內部的分工,也越來越細。
譬如趙子善帶領的醫療人員,耿工帶領的工程人員……他們已經不參與日常的生產活動,隻專注於專業上的事。
根據地也終於能派出人手,去尋找災變前那些失落的武器彈藥。
張文書在會議上提過:“有兩樣東西,至關重要。一是抗體藥劑,二是軍火武器。湊齊這兩樣東西,咱們就提前結束戰爭……”
沒有這兩樣東西,張文書依然有信心,帶領大家,取得最後的勝利。
但有了這兩樣……那就不是信心的問題,而是要控製節奏,讓大家不宜推進過快,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災變之初,喪屍隻是小問題。
現代化的武器,用來對付他們,實在是大材小用。
人類大規模死亡和變異,主要是源於病毒感染。看不見,摸不著,殺人於無形。軍隊即便握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無能為力。
而軍隊,工廠,醫院,學校這些人流密集的地方是重災區,從上到下,從裏到外,幾乎全部感染。許多地方都是全軍覆沒,連一個幸存者也沒有。
而這些地方,後來又成了幸存者的噩夢。
湧動的屍潮,淹沒了那些碰巧接近的人。
時至今日,大家也沒搞懂病毒的傳播途徑。
事發之時,有些反應快的人,躲進了單獨的角落。與外界進行了隔離,甚至水源和空氣,都是單獨的。卻依然未能避免感染,最終變成了喪屍。
幸存者,是病毒篩選後的結果。
並不是當時做對了什麽,或有什麽獨特的生存之道。
當時做什麽都是錯的。
幸存者隻是運氣好點而已。
而世界徹底淪陷後,這一切才放緩。
傳播的方式變得單一。
大部分動物,都未受到影響。
就像是在針對人類一般。
幸存者在這支離破碎的世界裏,麵對無窮無盡的怪物,掙紮求存。人類的數量,總體上仍在繼續下滑。大家被分割在各自的角落,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抗。
時間久了,就會逐漸消亡。
大型庇護所的出現,人類才有繁衍下去的希望。
但許多庇護所,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木。
幸存者活下去,完全依賴於災變前人類的“遺產”。
“遺產”雖然豐厚,但每個區域空間裏的物資是有限的,遲早會用完。庇護所的延展能力有限,幸存者每次外出,無法到達太遠的地方。
為了能生存下去,就得變成“遊牧民族”。
一個地方的物資耗盡了,就搬遷去另外一個地方。
一次又一次,一直搬下去。
但末世裏的“草原”,綿延不絕的廢墟,極為危險。
每一次搬遷,都有覆滅的風險。
一次躲過是幸運,兩次躲過是很幸運,三次躲過是非常幸運……但人不可能一直幸運的,搬遷的次數多了,就會變成概率問題,而非運氣問題。
也有比較安全的手段,就像安全城的操作,自己不搬遷,但想方設法將幸存者引來。然後把幸存者劫掠一空,以維持自己的損耗。還能驅使著幸存者前往危險的區域,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自己在其中倒買倒賣,強取豪奪,當個霸道的中間商。
很缺德,也很有效。
而大部分庇護所,從開始將位置選在城市的時候,就注定無法長久。
首領們也沒有那樣長遠的眼光。
能考慮眼下的生存,已經是他們極限。
人民廣場庇護所,演變為“新人類人民政府”,是有原因的。陸市長尋不到生存的路徑,表麵再怎麽淡定,對未來卻是充滿絕望得,內心脆弱,才會被怪物所趁。
根據地起於微末,論開始時的實力,很難與別處比。
但抓地牢,根基穩。
有明確的發展路線,有清晰的抗戰口號。
還有相對廣闊的空間縱深。
時間越長,發展越快。
到了如今,已經不是普通大型庇護所能比的了。
根據地現在是個身強體壯的漢子。
趙世清要為這個漢子,尋一柄利劍,好去屠龍。
災變前的武器彈藥就是這柄利劍。
他抽調了一批人手,都是當兵出身,組建了特別的搜集小隊。這些人比起普通幸存者,找到熱武器的概率更大。
尋到之後,能立即使用,活著迴來的概率也大。
留守根據地的是張強,協助他的是王桐。
戰鬥主力,則全被抽調走了。
靳霖親自領隊,率領這些人馬,跟在了張文書和趙世清的後麵。而葉玄,王川,汪久長,東東……這些大小統領,也盡數開拔,離開了鎮子。
規模很大,浩浩蕩蕩。
聽說是準備與城鎮周圍的屍群激戰,將其一舉消滅,連通周圍的幾個城鎮。
根據地的人聽了,倒不怎麽意外。
表現的歡欣鼓舞。
當初將周圍的村連起來,也經曆了這種戰鬥。
張文書在前麵走,靳霖在後麵跟著。
剛開始還能遙遙看見隊伍。
走著走著,隊伍就消失了。
那麽多人,竟然一個人影都看不見了。
張文書疑惑,說道:“小丁,迴去看看,靳阿姨是不是迷路了……”
趙世清擺擺手,笑道:“不用,我們談我們的,他們又不參與。靳阿姨估計去鎮子邊緣了,他們要處理喪屍的事。”
這事是之前定好的。
張文書聞言,說道:“好吧,靳阿姨越來越個性了,走了也不打聲招唿……”
張文書和趙世清領著小股人馬,走在前頭。
陸沉沉,薛甜甜,小丁,陳成跟隨左右。
人數不是很多,但周圍護衛的,都是精銳。攻城略地有點難度,但遇到小群喪屍,對付起來沒什麽問題。
而且,綜合維修部給了許多好東西。
他們已經開始生產手雷了。
規模不大,但是個好的開始。
手雷分了兩批,一批給了這次護衛的隊伍,一批給了留守的隊伍。
零星也收集到了一些槍支。
除了護衛的隊伍,以及留守的隊伍,還給了北上的犬馬人一些。依然無法大規模配備,隻能作為一種補充。但熱武器的優越性,不是冷兵器可以比擬的。
趙世清專門安排了人,去尋找這些武器彈藥。
自己從零開始製作,大可不必。
也沒那麽簡單,不是綜合維修部的人一拍腦袋,這事就成了。
災變前遺留的武器彈藥,存量應該很大。
隻要能找到,眾多問題迎刃而解。
許多庇護所規模比較小,管理混亂,每天最要緊的,是解決食物的問題。抽不出精力,去做別的事。往往一次大規模的屍潮湧動,就會將其覆滅。
根據地現在已經漸漸穩定。
地盤廣,人手多。
有穩定的食物產出,逐步對周遭喪屍進行清剿。
內部的分工,也越來越細。
譬如趙子善帶領的醫療人員,耿工帶領的工程人員……他們已經不參與日常的生產活動,隻專注於專業上的事。
根據地也終於能派出人手,去尋找災變前那些失落的武器彈藥。
張文書在會議上提過:“有兩樣東西,至關重要。一是抗體藥劑,二是軍火武器。湊齊這兩樣東西,咱們就提前結束戰爭……”
沒有這兩樣東西,張文書依然有信心,帶領大家,取得最後的勝利。
但有了這兩樣……那就不是信心的問題,而是要控製節奏,讓大家不宜推進過快,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災變之初,喪屍隻是小問題。
現代化的武器,用來對付他們,實在是大材小用。
人類大規模死亡和變異,主要是源於病毒感染。看不見,摸不著,殺人於無形。軍隊即便握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無能為力。
而軍隊,工廠,醫院,學校這些人流密集的地方是重災區,從上到下,從裏到外,幾乎全部感染。許多地方都是全軍覆沒,連一個幸存者也沒有。
而這些地方,後來又成了幸存者的噩夢。
湧動的屍潮,淹沒了那些碰巧接近的人。
時至今日,大家也沒搞懂病毒的傳播途徑。
事發之時,有些反應快的人,躲進了單獨的角落。與外界進行了隔離,甚至水源和空氣,都是單獨的。卻依然未能避免感染,最終變成了喪屍。
幸存者,是病毒篩選後的結果。
並不是當時做對了什麽,或有什麽獨特的生存之道。
當時做什麽都是錯的。
幸存者隻是運氣好點而已。
而世界徹底淪陷後,這一切才放緩。
傳播的方式變得單一。
大部分動物,都未受到影響。
就像是在針對人類一般。
幸存者在這支離破碎的世界裏,麵對無窮無盡的怪物,掙紮求存。人類的數量,總體上仍在繼續下滑。大家被分割在各自的角落,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抗。
時間久了,就會逐漸消亡。
大型庇護所的出現,人類才有繁衍下去的希望。
但許多庇護所,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木。
幸存者活下去,完全依賴於災變前人類的“遺產”。
“遺產”雖然豐厚,但每個區域空間裏的物資是有限的,遲早會用完。庇護所的延展能力有限,幸存者每次外出,無法到達太遠的地方。
為了能生存下去,就得變成“遊牧民族”。
一個地方的物資耗盡了,就搬遷去另外一個地方。
一次又一次,一直搬下去。
但末世裏的“草原”,綿延不絕的廢墟,極為危險。
每一次搬遷,都有覆滅的風險。
一次躲過是幸運,兩次躲過是很幸運,三次躲過是非常幸運……但人不可能一直幸運的,搬遷的次數多了,就會變成概率問題,而非運氣問題。
也有比較安全的手段,就像安全城的操作,自己不搬遷,但想方設法將幸存者引來。然後把幸存者劫掠一空,以維持自己的損耗。還能驅使著幸存者前往危險的區域,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自己在其中倒買倒賣,強取豪奪,當個霸道的中間商。
很缺德,也很有效。
而大部分庇護所,從開始將位置選在城市的時候,就注定無法長久。
首領們也沒有那樣長遠的眼光。
能考慮眼下的生存,已經是他們極限。
人民廣場庇護所,演變為“新人類人民政府”,是有原因的。陸市長尋不到生存的路徑,表麵再怎麽淡定,對未來卻是充滿絕望得,內心脆弱,才會被怪物所趁。
根據地起於微末,論開始時的實力,很難與別處比。
但抓地牢,根基穩。
有明確的發展路線,有清晰的抗戰口號。
還有相對廣闊的空間縱深。
時間越長,發展越快。
到了如今,已經不是普通大型庇護所能比的了。
根據地現在是個身強體壯的漢子。
趙世清要為這個漢子,尋一柄利劍,好去屠龍。
災變前的武器彈藥就是這柄利劍。
他抽調了一批人手,都是當兵出身,組建了特別的搜集小隊。這些人比起普通幸存者,找到熱武器的概率更大。
尋到之後,能立即使用,活著迴來的概率也大。
留守根據地的是張強,協助他的是王桐。
戰鬥主力,則全被抽調走了。
靳霖親自領隊,率領這些人馬,跟在了張文書和趙世清的後麵。而葉玄,王川,汪久長,東東……這些大小統領,也盡數開拔,離開了鎮子。
規模很大,浩浩蕩蕩。
聽說是準備與城鎮周圍的屍群激戰,將其一舉消滅,連通周圍的幾個城鎮。
根據地的人聽了,倒不怎麽意外。
表現的歡欣鼓舞。
當初將周圍的村連起來,也經曆了這種戰鬥。
張文書在前麵走,靳霖在後麵跟著。
剛開始還能遙遙看見隊伍。
走著走著,隊伍就消失了。
那麽多人,竟然一個人影都看不見了。
張文書疑惑,說道:“小丁,迴去看看,靳阿姨是不是迷路了……”
趙世清擺擺手,笑道:“不用,我們談我們的,他們又不參與。靳阿姨估計去鎮子邊緣了,他們要處理喪屍的事。”
這事是之前定好的。
張文書聞言,說道:“好吧,靳阿姨越來越個性了,走了也不打聲招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