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中,聽奕?說完了整個事件的經過,載湉看向左右兩旁,問道:“這件事兒,你們怎麽看?”
奕譞道:“京城之中妄起刀兵,更事涉洋人,劉少卿罪不容誅。不過念其一片忠心,不妨網開一麵,飭責一下也就是了。至於和洋人之間的交涉,還是交總理衙門辦理為好。”
載湉聽了點點頭,又看向李鴻章。
李鴻章想了想道:“臣以為,近年來洋人日漸驕橫,在各地尋釁滋事者不在少數。各地官府因為很少處理涉外事件,不知章程,通常都是睜一眼閉一眼。卻發到縱容洋人更加為所欲為。這樣一來,總會釀成大亂,比如川東洋教事件。倒不如借此機會,敲打一下洋人也好。如果能借機和列國訂下章程,對我朝野上下也不為一件好事。”
額勒和布立刻道:“可是,洋人蠻橫無理,若是不肯讓步,怎麽辦?”
李鴻章道:“我看未必。若是英人、俄人,其驕焰難抑,此事或許難料。但是意大利不過歐洲二流國家,國力不要說比英、俄,就是比之法、德,也遠遠不如。這次的事件,彼國萬萬不敢輕啟兵釁,正是我朝立威的大好機會。”
奕?還要再說,載湉開口製止他道:“這件事情,朕以為李中堂言之有理。不若以此為基調,總理衙門牽頭,李中堂輔助,借此機會和洋人就在華的行為舉止訂下一個章程來。否則搞得市麵上烏煙瘴氣,釀成民憤,還得朝廷解決。”
皇上既然定了,奕?也不好在說什麽,隻能接旨。不過他又道:“皇上,關於劉少卿私自調動軍兵……”
載湉擺擺手,道:“劉少卿有權利自主調動營以下部隊。這是朕賦予他的,所以並非私自調兵。而且這件事兒也需要劉少卿在一旁推波助瀾。隻要不真的開槍打死了人,對你們談判也是一個幫助。我大清就是往常太過示弱,以至於什麽阿貓阿狗都想在朕的頭上拉屎拉尿。你們談判的時候記得,近衛軍代表的是皇家的臉麵,打近衛軍就是在打朕的臉,這件事兒他們必須要給朕一個交代,否則,朕還不打算善罷甘休呢。”
皇上看來是鐵了心的要把這件事兒鬧大,奕?也無話可說,隻得請安告退。
出了宮門,奕?苦著臉看著李鴻章道:“李中堂,你看這事兒怎麽辦?”
李鴻章笑道:“王爺不必心急,你我不如迴去先喝杯茶,先晾他半天再說。”
“這,這行麽?”
“哎呀,沒什麽行不行的,走走走,我可是知道王爺府上剛剛收到了不少好茶,莫非王爺舍不得給我老頭子嚐嚐鮮?”
一邊說著,一邊硬拖著奕?迴恭王府。
不過兩人到底也沒喝成茶,劉少卿在東江米巷搞得事情太大了,英、法、俄、德、美、奧等國公使紛紛來找奕?,想要搞清楚到底是怎麽迴事兒。幾個公使在奕?進宮的時候已經等半天,一見他迴來就圍了上來。
“各位,各位,請聽我說……”
李鴻章趕忙把話攬了過來。
“這件事是因為意大利人無端當街毆打我大清皇帝的侍衛親軍引起的。大家應該知道,皇帝的侍衛代表皇家的顏麵,意大利人的這種做法,無疑是極大的損害了我國的形象,所以皇帝陛下非常生氣,這才派人前去意大利使館,要將肇事者捉拿歸案。但是意大利人據不交出肇事者,以至於鬧成現在這個樣子。眾位公使都是大清的友好人士,這件事的是非曲直大家應該都清楚,所以如有怠慢的地方,還請諸位多加包含。”
大英帝國現在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雖然俄國人不願意承認,但是在這種時候,最先說話的往往還是英國人。
“李大人,我們理解貴國朝廷所提出的要求,也同樣尊重你們的皇帝陛下。但是不可否認,目前這些士兵的行動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各國公使館的正常工作。而且,我們認為對於這樣的事件的處理,應該是通過貴國的總理衙門和意大利人在談判桌上達成和解,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直接訴諸武力。”
“當然。”李鴻章道:“眾所周知,大清帝國是愛好和平的,也非常珍惜和各國之間的友誼。對於今天所發生的事情,我們也感到十分的遺憾。因為這並非是出自我國皇帝陛下的本意。我們並不是不想要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但是華爾身先生,你也看到了,打人的事件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我們在此期間一直在期望意大利使館的官員能夠主動地和我們取得聯係,並妥善的處理肇事者,但是很遺憾,意大利使館並沒有就此事件采取任何措施。由於肇事者遲遲得不到懲罰,被毆打的士兵積憤難消,這才最終釀成今日的局麵。如果因此給各國造成不便,本官深表歉意。但是本官還要提醒華爾身先生,解決這一事件的根本是在意大利使館一方,如果各國公使先生們真的想要事件盡快平息,應該努力的勸說意大利人放下無謂的矜持,盡快和我朝展開談判,並立刻交出肇事者。”
華爾身聽完李鴻章的一番長篇大論,又看了看其他幾國公使,隨後道:“好吧,我們會盡快向意大利人施加壓力,但也請李大人能夠約束你們的士兵,不要因此造成騷亂。”
“這是當然。”
此時的意大利使館,距離維奧蒂托所給出的十分鍾的最後期限早就過去很久了,但是劉少卿依然帶著士兵堵在使館的門前,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而士官的衛隊也沒有絲毫想要以武力驅逐對方的意思——局麵很顯然,自己才是弱勢的一方,這個時候挑起戰鬥,是嫌命長麽?
至於公使先生的命令,讓它見鬼去吧。
辦公室裏,維奧蒂托就像是被困在籠子裏的狼,焦躁不安來迴亂竄。“這些混蛋,竟然敢拒絕執行我的命令,我要把他們通通送迴國內,並送上法庭審判。”
旁邊的托蒂心想,違抗命令最多是被審判,但是執行命令卻會送命,該怎麽選擇,傻子才不知道。
漫無目的的轉了幾圈後,維奧蒂托又將目光投向了托蒂。
感受到公使先生的目光,托蒂連忙道:“抱歉,公使先生,對方的官員已經拒絕和我交流了,即使是您再派我出去,我也無法再見到他們的官員,所以這毫無意義。”
很明顯,托蒂已經厭倦了做一個傳話筒。
“該死!”維奧蒂托詛咒了一句那個他還沒有見過麵的劉少卿,又開始轉圈。這是辦公室的門被敲開,一名工作人員進來道:“公使先生,對方突然在外麵豎起了四麵旗幟,上麵寫了一些侮辱我們的話,大家請示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
維奧蒂托惱火的問道:“他們寫了什麽?”
工作人員道:“清國人用四國語言在旗幟上寫了‘意大利懦夫’幾個字,並且送來了一封書信。”
“信在哪兒?”
工作人員連忙將信遞了過去。
“真見鬼,為什麽不早點兒拿出來!”維奧蒂托一邊發著牢騷,一邊打開了信封。
信是用拉丁文書寫的,很簡短,信裏麵寫道:“尊敬的維奧蒂托公使先生,在幾天前,貴國領事館內的幾名工作人員在酒後無故且傲慢的毆打了我國皇帝陛下的幾名士兵。出於維護兩國和平友好的大局考慮,當時我們的士兵並沒有還手,但是這一善意的舉動卻被誤解為軟弱的表現。因此,我認為十分有必要糾正這一錯誤的看法。所以,我代表我的士兵鄭重的向打人的幾位‘勇士’提出決鬥邀請,讓我們用真正的勇士的行為來結束這場鬧劇吧。”
“真見鬼!”維奧蒂托揮舞著手中的信紙咆哮道:“那幾個混蛋知道這件事了麽?”
事情已經鬧到這一地步,維奧蒂托當然已經知道了全部的緣由。他的本意也是想庇護自己的國民和員工,卻沒想到竟然會鬧到這一地步。
工作人員低頭道:“是的,但是他們拒絕和對方的士兵決鬥。”
這是當然的,一個文職人員去和一名士兵持槍決鬥,除非他喝多了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雖然當天他們幾個確實是在爛醉的時候毆打了幾名不會還手的士兵,但這並不代表在清醒的時候他們還會這麽做,更不可能用生命去冒險決鬥。
“這些懦夫!”——嗬嗬,現在連維奧蒂托也承認了劉少卿賦予他們的這一稱號。
正當維奧蒂托無所適從的時候,又一名工作人員跑了過來。“先生,英、法、俄、德、奧五國公使以及大清國的李鴻章大人求見。”
如同在漆黑的夜晚看到一點篝火,維奧蒂托興奮的大叫:“快請他們進來。”
和意大利的這一次‘打架糾紛’最終以打人者出來鞠躬道歉告終。劉少卿不可能真的逼著人家和自己的士兵‘決鬥’,意大利人也不可能因為這樣一件事兒和大清開戰——那得多少錢?
唯一的好處是李鴻章因此和英、法等國達成了在華洋人的行為規範十四條,一定程度上約束了洋人的行為。同時,因為當天意大利人到底是鞠躬道歉了,這在大清朝四十年來還從未有過。雖然挺起腰杆子的是那些剪了辮子的近衛軍,但是京城留著辮子的那些爺們也覺得與有榮焉,說話的聲音不免大了許多。
奕譞道:“京城之中妄起刀兵,更事涉洋人,劉少卿罪不容誅。不過念其一片忠心,不妨網開一麵,飭責一下也就是了。至於和洋人之間的交涉,還是交總理衙門辦理為好。”
載湉聽了點點頭,又看向李鴻章。
李鴻章想了想道:“臣以為,近年來洋人日漸驕橫,在各地尋釁滋事者不在少數。各地官府因為很少處理涉外事件,不知章程,通常都是睜一眼閉一眼。卻發到縱容洋人更加為所欲為。這樣一來,總會釀成大亂,比如川東洋教事件。倒不如借此機會,敲打一下洋人也好。如果能借機和列國訂下章程,對我朝野上下也不為一件好事。”
額勒和布立刻道:“可是,洋人蠻橫無理,若是不肯讓步,怎麽辦?”
李鴻章道:“我看未必。若是英人、俄人,其驕焰難抑,此事或許難料。但是意大利不過歐洲二流國家,國力不要說比英、俄,就是比之法、德,也遠遠不如。這次的事件,彼國萬萬不敢輕啟兵釁,正是我朝立威的大好機會。”
奕?還要再說,載湉開口製止他道:“這件事情,朕以為李中堂言之有理。不若以此為基調,總理衙門牽頭,李中堂輔助,借此機會和洋人就在華的行為舉止訂下一個章程來。否則搞得市麵上烏煙瘴氣,釀成民憤,還得朝廷解決。”
皇上既然定了,奕?也不好在說什麽,隻能接旨。不過他又道:“皇上,關於劉少卿私自調動軍兵……”
載湉擺擺手,道:“劉少卿有權利自主調動營以下部隊。這是朕賦予他的,所以並非私自調兵。而且這件事兒也需要劉少卿在一旁推波助瀾。隻要不真的開槍打死了人,對你們談判也是一個幫助。我大清就是往常太過示弱,以至於什麽阿貓阿狗都想在朕的頭上拉屎拉尿。你們談判的時候記得,近衛軍代表的是皇家的臉麵,打近衛軍就是在打朕的臉,這件事兒他們必須要給朕一個交代,否則,朕還不打算善罷甘休呢。”
皇上看來是鐵了心的要把這件事兒鬧大,奕?也無話可說,隻得請安告退。
出了宮門,奕?苦著臉看著李鴻章道:“李中堂,你看這事兒怎麽辦?”
李鴻章笑道:“王爺不必心急,你我不如迴去先喝杯茶,先晾他半天再說。”
“這,這行麽?”
“哎呀,沒什麽行不行的,走走走,我可是知道王爺府上剛剛收到了不少好茶,莫非王爺舍不得給我老頭子嚐嚐鮮?”
一邊說著,一邊硬拖著奕?迴恭王府。
不過兩人到底也沒喝成茶,劉少卿在東江米巷搞得事情太大了,英、法、俄、德、美、奧等國公使紛紛來找奕?,想要搞清楚到底是怎麽迴事兒。幾個公使在奕?進宮的時候已經等半天,一見他迴來就圍了上來。
“各位,各位,請聽我說……”
李鴻章趕忙把話攬了過來。
“這件事是因為意大利人無端當街毆打我大清皇帝的侍衛親軍引起的。大家應該知道,皇帝的侍衛代表皇家的顏麵,意大利人的這種做法,無疑是極大的損害了我國的形象,所以皇帝陛下非常生氣,這才派人前去意大利使館,要將肇事者捉拿歸案。但是意大利人據不交出肇事者,以至於鬧成現在這個樣子。眾位公使都是大清的友好人士,這件事的是非曲直大家應該都清楚,所以如有怠慢的地方,還請諸位多加包含。”
大英帝國現在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雖然俄國人不願意承認,但是在這種時候,最先說話的往往還是英國人。
“李大人,我們理解貴國朝廷所提出的要求,也同樣尊重你們的皇帝陛下。但是不可否認,目前這些士兵的行動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各國公使館的正常工作。而且,我們認為對於這樣的事件的處理,應該是通過貴國的總理衙門和意大利人在談判桌上達成和解,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直接訴諸武力。”
“當然。”李鴻章道:“眾所周知,大清帝國是愛好和平的,也非常珍惜和各國之間的友誼。對於今天所發生的事情,我們也感到十分的遺憾。因為這並非是出自我國皇帝陛下的本意。我們並不是不想要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但是華爾身先生,你也看到了,打人的事件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我們在此期間一直在期望意大利使館的官員能夠主動地和我們取得聯係,並妥善的處理肇事者,但是很遺憾,意大利使館並沒有就此事件采取任何措施。由於肇事者遲遲得不到懲罰,被毆打的士兵積憤難消,這才最終釀成今日的局麵。如果因此給各國造成不便,本官深表歉意。但是本官還要提醒華爾身先生,解決這一事件的根本是在意大利使館一方,如果各國公使先生們真的想要事件盡快平息,應該努力的勸說意大利人放下無謂的矜持,盡快和我朝展開談判,並立刻交出肇事者。”
華爾身聽完李鴻章的一番長篇大論,又看了看其他幾國公使,隨後道:“好吧,我們會盡快向意大利人施加壓力,但也請李大人能夠約束你們的士兵,不要因此造成騷亂。”
“這是當然。”
此時的意大利使館,距離維奧蒂托所給出的十分鍾的最後期限早就過去很久了,但是劉少卿依然帶著士兵堵在使館的門前,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而士官的衛隊也沒有絲毫想要以武力驅逐對方的意思——局麵很顯然,自己才是弱勢的一方,這個時候挑起戰鬥,是嫌命長麽?
至於公使先生的命令,讓它見鬼去吧。
辦公室裏,維奧蒂托就像是被困在籠子裏的狼,焦躁不安來迴亂竄。“這些混蛋,竟然敢拒絕執行我的命令,我要把他們通通送迴國內,並送上法庭審判。”
旁邊的托蒂心想,違抗命令最多是被審判,但是執行命令卻會送命,該怎麽選擇,傻子才不知道。
漫無目的的轉了幾圈後,維奧蒂托又將目光投向了托蒂。
感受到公使先生的目光,托蒂連忙道:“抱歉,公使先生,對方的官員已經拒絕和我交流了,即使是您再派我出去,我也無法再見到他們的官員,所以這毫無意義。”
很明顯,托蒂已經厭倦了做一個傳話筒。
“該死!”維奧蒂托詛咒了一句那個他還沒有見過麵的劉少卿,又開始轉圈。這是辦公室的門被敲開,一名工作人員進來道:“公使先生,對方突然在外麵豎起了四麵旗幟,上麵寫了一些侮辱我們的話,大家請示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
維奧蒂托惱火的問道:“他們寫了什麽?”
工作人員道:“清國人用四國語言在旗幟上寫了‘意大利懦夫’幾個字,並且送來了一封書信。”
“信在哪兒?”
工作人員連忙將信遞了過去。
“真見鬼,為什麽不早點兒拿出來!”維奧蒂托一邊發著牢騷,一邊打開了信封。
信是用拉丁文書寫的,很簡短,信裏麵寫道:“尊敬的維奧蒂托公使先生,在幾天前,貴國領事館內的幾名工作人員在酒後無故且傲慢的毆打了我國皇帝陛下的幾名士兵。出於維護兩國和平友好的大局考慮,當時我們的士兵並沒有還手,但是這一善意的舉動卻被誤解為軟弱的表現。因此,我認為十分有必要糾正這一錯誤的看法。所以,我代表我的士兵鄭重的向打人的幾位‘勇士’提出決鬥邀請,讓我們用真正的勇士的行為來結束這場鬧劇吧。”
“真見鬼!”維奧蒂托揮舞著手中的信紙咆哮道:“那幾個混蛋知道這件事了麽?”
事情已經鬧到這一地步,維奧蒂托當然已經知道了全部的緣由。他的本意也是想庇護自己的國民和員工,卻沒想到竟然會鬧到這一地步。
工作人員低頭道:“是的,但是他們拒絕和對方的士兵決鬥。”
這是當然的,一個文職人員去和一名士兵持槍決鬥,除非他喝多了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雖然當天他們幾個確實是在爛醉的時候毆打了幾名不會還手的士兵,但這並不代表在清醒的時候他們還會這麽做,更不可能用生命去冒險決鬥。
“這些懦夫!”——嗬嗬,現在連維奧蒂托也承認了劉少卿賦予他們的這一稱號。
正當維奧蒂托無所適從的時候,又一名工作人員跑了過來。“先生,英、法、俄、德、奧五國公使以及大清國的李鴻章大人求見。”
如同在漆黑的夜晚看到一點篝火,維奧蒂托興奮的大叫:“快請他們進來。”
和意大利的這一次‘打架糾紛’最終以打人者出來鞠躬道歉告終。劉少卿不可能真的逼著人家和自己的士兵‘決鬥’,意大利人也不可能因為這樣一件事兒和大清開戰——那得多少錢?
唯一的好處是李鴻章因此和英、法等國達成了在華洋人的行為規範十四條,一定程度上約束了洋人的行為。同時,因為當天意大利人到底是鞠躬道歉了,這在大清朝四十年來還從未有過。雖然挺起腰杆子的是那些剪了辮子的近衛軍,但是京城留著辮子的那些爺們也覺得與有榮焉,說話的聲音不免大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