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士兵手中的莫辛納幹步槍的三棱刺刀,在月光地映射下,可以隱約見一些反射出來的光芒。透著陰森林的寒意。
盡管已經非常小心,但當前進的俄軍帶動了半貼著地麵的細棉線的時候,伴著一聲細不可聞的聲響,隨即劇烈的爆炸聲伴著一大團幾乎將夜空照成白晝的橘色火焰,升到了天空之中。
在月光與突如其來的火焰的襯托下,偷襲的俄軍身影輪廓被照的非常清晰,無所遁形。這些俄軍甚至可以看清五十多米外,手持著步槍瞄準著他們的中國士兵。
近衛軍習慣於在夜間休息之前,在陣地前沿布置一些警戒地雷。這樣的地雷不會布置多少,以免第二天拆除的時候麻煩,但在改製的拌線地雷旁埋了一個裝滿了煤油的瓦罐。地雷爆炸後,被炸碎的瓦罐和煤油被引燃後,就變成了一個將四周照的通明的火團。巨大的火團足以照亮數十米範圍內的一切,雖然照明地時間不過隻有十來秒鍾,但是在戰場上,這點時間已經足夠了。
絢爛的火光還沒有熄滅,不遠處中國陣地上的輕重機槍便噴發出了密集的彈雨。間雜著沉悶的而稀落的迫擊炮聲,撕破了寂靜的夜空,在城外的陣地間迴響著。
60迫擊炮炮彈與50毫米榴彈在俄軍中間炸開,陣地前未來的及反應的數百名俄軍,在飛竄的火舌和鑄鐵破片間哀嚎著,成片成片地倒下。一次本該是完美的收場的偷襲,立即變成一邊倒的屠殺。
烏米達夫身邊的一個長滿胡子的上士,被重機槍的子彈撕裂了上半身,半頁肺飛打在烏米達夫的臉上。驚恐的烏米達夫還未來得及反應過來,把這半頁肺從自己臉上扯去,隻感覺到胸前被什麽猛烈撞擊了一下,鮮血從胸口往外飛濺而出,隨後便重重的摔倒在了泥沼之中,胸前一個碗口大小的傷口向外噴湧著鮮血。
薩哈羅夫快要被逼瘋了!
俄國雖然有1.4億人口,相對於歐洲其他國家來說可謂取之不竭的兵源。但那是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絕不是擁有4億人口的中國。
而且,即使快速征召士兵,也需要時間來武裝他們,這還的是有足夠的武器的前提下,否則,那些士兵就隻能使用木棍。
很明顯,當戰事進行到1908年5月份的時候,征募新的士兵並武裝他們肯定來不及。所以薩哈羅夫才不得不從歐洲抽調現役陸軍來支援東方。然而,現在他發現,抽調的三十個步兵師根本不夠用。
那時候伊爾庫茨克還沒有完全陷落,中亞的北路集團軍還在和近衛軍作戰,而思科別列夫手中還有二十餘萬士兵。
一切還有可能挽迴,隻要自己的援軍盡快的部署到前線。
但是俄軍‘無敵’的後勤讓他的希望變成了泡影。現在一個月過去了,自己的援軍剛剛抵達新西伯利亞,戰局已經惡化到難以收拾的地步了。
在北線,中國軍隊已經占領並消化了伊爾庫茨克州。隨時可以沿鐵路向西發動攻擊。在西線,卡姆普夫的兩個軍已經變成了兩個師。而剩餘十幾萬軍隊的思科別列夫則隨時可能被敵人包圍。
甚至於中國人都已經占領了安集延。
現在薩哈羅夫不但要考慮救援思科別列夫,還要考慮怎麽守住土耳其斯坦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尤其是土耳其斯坦,因為和英國人達成的秘密協議,俄國政府幾乎抽空了這裏的軍隊,現在麵對中國人的攻擊,各個城市都在告急。
占領了安集延後,中國人可以沿鐵路一直攻擊到裏海東岸,或者他們高興,也可能直接攻擊到奧倫堡!
薩哈羅夫簡直不敢想象那會是什麽一種情形。
四百年來從未受到過威脅的俄羅斯帝國的腹心,將有可能被來自東方的黃種人占領!
與中國軍隊高歌猛進和國內幾乎一邊倒的輿論支持不同,俄國內部在中國人‘有可能會進攻歐洲’的消息傳來後,高層統治者和國內各階層都瞠目結舌。
6月29日,在彼得堡由沙皇尼古拉二世召開的軍事會議上,阿列克賽大公認為繼續打下去將會危及到裏海和巴爾幹的局勢,認為在歐洲尚未遭到致命打擊之前,應該試探和談地基礎。而未來得及參加戰爭的海軍方麵的將領在海軍上將杜巴索夫的帶領下則堅決主張繼續打下去。
這時,原本在兩年前同為主戰派要人的弗拉基米爾.亞曆山大洛維奇大公突然轉變了立場,堅決主張盡快和談。
他認為‘我們要想將中國軍隊趕迴到他們出發的地點,至少需要再犧牲100萬到150萬俄國士兵的生命,並且還要需要三年的時間和數十億盧布以上的軍事開支……。’
但是因為尼古拉二世的堅持,這次會議沒有任何結果。除了俄國無法承認徹底地失敗之外,最重要地是中國政府根本沒有任何和談的動向。
載湉當然不會先開口要求和談。
盡管有些大臣擔心戰爭繼續進行下去,可能會引來英、法兩國的幹涉,而且和俄國人長期打下去,對國內的經濟也是不利的。不過載湉認為先開價的人總是有些吃虧,最關鍵的是,他真的沒想好要向俄國要些什麽。
對於大臣們的擔心,載湉倒沒有那麽多考慮。現在中國完全不懼俄國的海軍艦隊,而在陸地上,之前兩個階段的戰役已經殲滅了大約二十六萬左右的俄軍,俘虜了大約三十三萬。其中包括了四個上將和兩位數字的中將、少將。
7月4日,這一天是美國的國慶日,載湉應約在中南海會見了來訪的美國國務卿,在會前迴答記者提問的時候他表示:“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國家,但也決不懼怕戰爭。現在,作為已發生的戰爭的勝利者,我們沒有義務也不應該率先提出和議的要求。同樣,中國也決不在意擴大自己的領土直至裏海或者鄂畢河……”
“尊敬的皇帝陛下,您該不會真的命令你的軍隊前往裏海吧?”伊萊休·魯特微笑著對載湉問道。
“嗬嗬……國務卿先生,是否向裏海甚至黑海派遣軍隊,主動權不在我的手上,而是在尼古拉二世的手上。我不止一次的說過,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是,如果有人想要將戰爭強加給我們,那麽,他們也必將付出不能承受之打擊。”
伊萊休想了想載湉的話,隨後道:“尊敬的陛下,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我國總統閣下希望您了解,目前和談地時機已經到了。再這麽拖下去,即使英國不幹涉,法國人迫於合約,也有可能進行幹涉……”
載湉搖搖頭道:“我們並不擔心什麽人的幹涉,但是我們也不會拒絕和平。不過……”說到這兒,載湉頓了一下,“準確地說,現在和談我並沒有做好準備……”
“作為勝利者,您需要準備什麽?”伊萊休詫異的問道。
“第一,我沒有可以和俄國建立可靠的溝通橋梁。原本我以為威廉二世可以是一個不錯的人選的,不過想到俄國和德國最近幾年所發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件,我心中又猶豫了。第二,作為一個勝利者,我還沒有想好讓俄國賠償什麽,不過至少有一點——我的軍隊不會從任何一個占領區撤退!”載湉堅定的道。
伊萊休皺了皺眉頭,他充分考慮到了這次遊說的難度,但是載湉的表示,還是大大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
“我相信貴國總統的好意,不過,我想沙皇的心眼肯定很小。就目前來說,他開的價格我肯定不會接受,而我開出的價碼也足夠讓他去跳樓。這夾在中間受罪的活實在是不好幹。但是國務卿先生,我希望你能將我今天的話記住並帶給你能帶給的任何一位政治領袖。如果現在沙皇能夠接受我的條件,俄國還能成為一個大國,一切還能夠挽迴。但是如果繼續將戰爭進行下去,其結果是任何國家都難以承受的!”
因為要和中國展開關於海軍軍備方麵的談判,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美國政府認為越早結束戰爭對自己越有利。但是載湉卻不想這麽輕易的將主動權交出去。
伊萊休就何談問題對載湉展開的遊說並沒有收到多大成果,但是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這位年輕的皇帝竟然願意在海軍問題上讓步。
“關於海軍,早在羅斯福總統的任期內,我國就曾經向貴國提出過建議。但是當時似乎羅斯福先生不太重視。”載湉打趣道。“不過即使是現在,我國政府的態度依然沒有改變。隻要貴國願意就海軍問題展開談判,那麽無論怎麽談都可以。”
這對伊萊休來說無疑是一個驚喜。“您的意思是,貴國願意在海軍裝備的限製問題上做出一定的承諾?”
載湉點點頭:“我認為,太平洋不應該像地中海那樣,在海軍問題上展開軍備競賽。從曆史上來看,中美兩國之間也沒有發生過什麽不愉快的衝突。而且,在世界的利益糾葛上,我們兩國也幾乎沒有什麽衝突,既然如此,我們完全可以坐下來,就海軍問題達成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協議。甚至我希望,這個有中美兩國發起的協議,能夠同樣影響到歐洲,以便盡可能的消弭目前的戰爭陰霾。”
伊萊休由衷的讚歎道:“你真是一位睿智的皇帝,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我相信中美兩國的友誼一定會繼續下去!”
皇帝陛下定了調子,具體的洽談就交由專門的人去辦理,而且伊萊休來中國的目的也不僅僅於此,他還將代表國內的一些大型企業和中國的一些企業洽談很多領域的合作問題。
相比美國,俄國和法國之間的關係顯然要更為緊密一些。就在伊萊休訪問中國的期間,受俄國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地命令,俄國駐法國大使涅裏多夫將俄國準備和中國停戰達成合約的消息轉達給法國外交部長德爾卡塞。並且就達成條約地俄國底線也做了通報。
俄國雖然在戰場上節節失利,但一次比一次更大的軍事失敗並不能打痛俄國對遠東的野心。拉姆斯多夫提出俄國不會割讓任何一部分國土;伊爾庫茨克和赤塔兩個州必須交還俄國;中國軍隊必須立刻從俄國所有被占領土上撤軍——其中竟然還包含阿穆爾州和濱海省;並且拒絕任何戰爭賠款……
法國外交部長德爾卡塞接見了中國駐法國大使,並將俄國締結合約的條件也做了轉達。但是同時,德爾卡塞對涅利多夫表示,法國拒絕從中調解兩國戰爭。原因就是俄國人的條件過於苛刻。
法國人擔心一旦戰爭繼續下去,俄國將有可能從歐洲抽調更多的軍隊到東方。即使俄國不再從前線抽調陸軍而是采用預備役,也依然會影響到其牽製德國的實力。同時,法國還擔心因為條約的約束,自己也會被卷入這場結果未知的戰爭中去。考慮到虎視眈眈的德國人,法國人絕對不會想要在亞洲投入過多的兵力。至於之前叫囂對中國進行戰爭的將軍們,現在都選擇了集體失聲。
出於自身的目的,法國政府希望戰爭盡快結束。以便俄國將精力重新投入到歐洲。德爾卡塞建議拉姆斯多夫,不妨考慮以第一次中俄戰爭的結果為和談基礎。
清政府的答複理所當然是否定的,作為對尼古拉二世的迴複,7月11日,陸軍總參謀部召開記者會,宣布將在本月內再調集十個師的兵力進入新疆和土耳其斯坦邊境地區。同時,正在塔爾巴哈台休整的陸軍第十六集團軍立即向阿亞古斯方向進攻。而在伊犁已經完成了彈藥和人員補給的第四、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七四個集團軍立即發起對盤踞在伊犁的思科別列夫殘部進行毀滅性打擊。
盡管已經非常小心,但當前進的俄軍帶動了半貼著地麵的細棉線的時候,伴著一聲細不可聞的聲響,隨即劇烈的爆炸聲伴著一大團幾乎將夜空照成白晝的橘色火焰,升到了天空之中。
在月光與突如其來的火焰的襯托下,偷襲的俄軍身影輪廓被照的非常清晰,無所遁形。這些俄軍甚至可以看清五十多米外,手持著步槍瞄準著他們的中國士兵。
近衛軍習慣於在夜間休息之前,在陣地前沿布置一些警戒地雷。這樣的地雷不會布置多少,以免第二天拆除的時候麻煩,但在改製的拌線地雷旁埋了一個裝滿了煤油的瓦罐。地雷爆炸後,被炸碎的瓦罐和煤油被引燃後,就變成了一個將四周照的通明的火團。巨大的火團足以照亮數十米範圍內的一切,雖然照明地時間不過隻有十來秒鍾,但是在戰場上,這點時間已經足夠了。
絢爛的火光還沒有熄滅,不遠處中國陣地上的輕重機槍便噴發出了密集的彈雨。間雜著沉悶的而稀落的迫擊炮聲,撕破了寂靜的夜空,在城外的陣地間迴響著。
60迫擊炮炮彈與50毫米榴彈在俄軍中間炸開,陣地前未來的及反應的數百名俄軍,在飛竄的火舌和鑄鐵破片間哀嚎著,成片成片地倒下。一次本該是完美的收場的偷襲,立即變成一邊倒的屠殺。
烏米達夫身邊的一個長滿胡子的上士,被重機槍的子彈撕裂了上半身,半頁肺飛打在烏米達夫的臉上。驚恐的烏米達夫還未來得及反應過來,把這半頁肺從自己臉上扯去,隻感覺到胸前被什麽猛烈撞擊了一下,鮮血從胸口往外飛濺而出,隨後便重重的摔倒在了泥沼之中,胸前一個碗口大小的傷口向外噴湧著鮮血。
薩哈羅夫快要被逼瘋了!
俄國雖然有1.4億人口,相對於歐洲其他國家來說可謂取之不竭的兵源。但那是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絕不是擁有4億人口的中國。
而且,即使快速征召士兵,也需要時間來武裝他們,這還的是有足夠的武器的前提下,否則,那些士兵就隻能使用木棍。
很明顯,當戰事進行到1908年5月份的時候,征募新的士兵並武裝他們肯定來不及。所以薩哈羅夫才不得不從歐洲抽調現役陸軍來支援東方。然而,現在他發現,抽調的三十個步兵師根本不夠用。
那時候伊爾庫茨克還沒有完全陷落,中亞的北路集團軍還在和近衛軍作戰,而思科別列夫手中還有二十餘萬士兵。
一切還有可能挽迴,隻要自己的援軍盡快的部署到前線。
但是俄軍‘無敵’的後勤讓他的希望變成了泡影。現在一個月過去了,自己的援軍剛剛抵達新西伯利亞,戰局已經惡化到難以收拾的地步了。
在北線,中國軍隊已經占領並消化了伊爾庫茨克州。隨時可以沿鐵路向西發動攻擊。在西線,卡姆普夫的兩個軍已經變成了兩個師。而剩餘十幾萬軍隊的思科別列夫則隨時可能被敵人包圍。
甚至於中國人都已經占領了安集延。
現在薩哈羅夫不但要考慮救援思科別列夫,還要考慮怎麽守住土耳其斯坦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尤其是土耳其斯坦,因為和英國人達成的秘密協議,俄國政府幾乎抽空了這裏的軍隊,現在麵對中國人的攻擊,各個城市都在告急。
占領了安集延後,中國人可以沿鐵路一直攻擊到裏海東岸,或者他們高興,也可能直接攻擊到奧倫堡!
薩哈羅夫簡直不敢想象那會是什麽一種情形。
四百年來從未受到過威脅的俄羅斯帝國的腹心,將有可能被來自東方的黃種人占領!
與中國軍隊高歌猛進和國內幾乎一邊倒的輿論支持不同,俄國內部在中國人‘有可能會進攻歐洲’的消息傳來後,高層統治者和國內各階層都瞠目結舌。
6月29日,在彼得堡由沙皇尼古拉二世召開的軍事會議上,阿列克賽大公認為繼續打下去將會危及到裏海和巴爾幹的局勢,認為在歐洲尚未遭到致命打擊之前,應該試探和談地基礎。而未來得及參加戰爭的海軍方麵的將領在海軍上將杜巴索夫的帶領下則堅決主張繼續打下去。
這時,原本在兩年前同為主戰派要人的弗拉基米爾.亞曆山大洛維奇大公突然轉變了立場,堅決主張盡快和談。
他認為‘我們要想將中國軍隊趕迴到他們出發的地點,至少需要再犧牲100萬到150萬俄國士兵的生命,並且還要需要三年的時間和數十億盧布以上的軍事開支……。’
但是因為尼古拉二世的堅持,這次會議沒有任何結果。除了俄國無法承認徹底地失敗之外,最重要地是中國政府根本沒有任何和談的動向。
載湉當然不會先開口要求和談。
盡管有些大臣擔心戰爭繼續進行下去,可能會引來英、法兩國的幹涉,而且和俄國人長期打下去,對國內的經濟也是不利的。不過載湉認為先開價的人總是有些吃虧,最關鍵的是,他真的沒想好要向俄國要些什麽。
對於大臣們的擔心,載湉倒沒有那麽多考慮。現在中國完全不懼俄國的海軍艦隊,而在陸地上,之前兩個階段的戰役已經殲滅了大約二十六萬左右的俄軍,俘虜了大約三十三萬。其中包括了四個上將和兩位數字的中將、少將。
7月4日,這一天是美國的國慶日,載湉應約在中南海會見了來訪的美國國務卿,在會前迴答記者提問的時候他表示:“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國家,但也決不懼怕戰爭。現在,作為已發生的戰爭的勝利者,我們沒有義務也不應該率先提出和議的要求。同樣,中國也決不在意擴大自己的領土直至裏海或者鄂畢河……”
“尊敬的皇帝陛下,您該不會真的命令你的軍隊前往裏海吧?”伊萊休·魯特微笑著對載湉問道。
“嗬嗬……國務卿先生,是否向裏海甚至黑海派遣軍隊,主動權不在我的手上,而是在尼古拉二世的手上。我不止一次的說過,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是,如果有人想要將戰爭強加給我們,那麽,他們也必將付出不能承受之打擊。”
伊萊休想了想載湉的話,隨後道:“尊敬的陛下,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我國總統閣下希望您了解,目前和談地時機已經到了。再這麽拖下去,即使英國不幹涉,法國人迫於合約,也有可能進行幹涉……”
載湉搖搖頭道:“我們並不擔心什麽人的幹涉,但是我們也不會拒絕和平。不過……”說到這兒,載湉頓了一下,“準確地說,現在和談我並沒有做好準備……”
“作為勝利者,您需要準備什麽?”伊萊休詫異的問道。
“第一,我沒有可以和俄國建立可靠的溝通橋梁。原本我以為威廉二世可以是一個不錯的人選的,不過想到俄國和德國最近幾年所發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件,我心中又猶豫了。第二,作為一個勝利者,我還沒有想好讓俄國賠償什麽,不過至少有一點——我的軍隊不會從任何一個占領區撤退!”載湉堅定的道。
伊萊休皺了皺眉頭,他充分考慮到了這次遊說的難度,但是載湉的表示,還是大大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
“我相信貴國總統的好意,不過,我想沙皇的心眼肯定很小。就目前來說,他開的價格我肯定不會接受,而我開出的價碼也足夠讓他去跳樓。這夾在中間受罪的活實在是不好幹。但是國務卿先生,我希望你能將我今天的話記住並帶給你能帶給的任何一位政治領袖。如果現在沙皇能夠接受我的條件,俄國還能成為一個大國,一切還能夠挽迴。但是如果繼續將戰爭進行下去,其結果是任何國家都難以承受的!”
因為要和中國展開關於海軍軍備方麵的談判,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美國政府認為越早結束戰爭對自己越有利。但是載湉卻不想這麽輕易的將主動權交出去。
伊萊休就何談問題對載湉展開的遊說並沒有收到多大成果,但是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這位年輕的皇帝竟然願意在海軍問題上讓步。
“關於海軍,早在羅斯福總統的任期內,我國就曾經向貴國提出過建議。但是當時似乎羅斯福先生不太重視。”載湉打趣道。“不過即使是現在,我國政府的態度依然沒有改變。隻要貴國願意就海軍問題展開談判,那麽無論怎麽談都可以。”
這對伊萊休來說無疑是一個驚喜。“您的意思是,貴國願意在海軍裝備的限製問題上做出一定的承諾?”
載湉點點頭:“我認為,太平洋不應該像地中海那樣,在海軍問題上展開軍備競賽。從曆史上來看,中美兩國之間也沒有發生過什麽不愉快的衝突。而且,在世界的利益糾葛上,我們兩國也幾乎沒有什麽衝突,既然如此,我們完全可以坐下來,就海軍問題達成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協議。甚至我希望,這個有中美兩國發起的協議,能夠同樣影響到歐洲,以便盡可能的消弭目前的戰爭陰霾。”
伊萊休由衷的讚歎道:“你真是一位睿智的皇帝,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我相信中美兩國的友誼一定會繼續下去!”
皇帝陛下定了調子,具體的洽談就交由專門的人去辦理,而且伊萊休來中國的目的也不僅僅於此,他還將代表國內的一些大型企業和中國的一些企業洽談很多領域的合作問題。
相比美國,俄國和法國之間的關係顯然要更為緊密一些。就在伊萊休訪問中國的期間,受俄國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地命令,俄國駐法國大使涅裏多夫將俄國準備和中國停戰達成合約的消息轉達給法國外交部長德爾卡塞。並且就達成條約地俄國底線也做了通報。
俄國雖然在戰場上節節失利,但一次比一次更大的軍事失敗並不能打痛俄國對遠東的野心。拉姆斯多夫提出俄國不會割讓任何一部分國土;伊爾庫茨克和赤塔兩個州必須交還俄國;中國軍隊必須立刻從俄國所有被占領土上撤軍——其中竟然還包含阿穆爾州和濱海省;並且拒絕任何戰爭賠款……
法國外交部長德爾卡塞接見了中國駐法國大使,並將俄國締結合約的條件也做了轉達。但是同時,德爾卡塞對涅利多夫表示,法國拒絕從中調解兩國戰爭。原因就是俄國人的條件過於苛刻。
法國人擔心一旦戰爭繼續下去,俄國將有可能從歐洲抽調更多的軍隊到東方。即使俄國不再從前線抽調陸軍而是采用預備役,也依然會影響到其牽製德國的實力。同時,法國還擔心因為條約的約束,自己也會被卷入這場結果未知的戰爭中去。考慮到虎視眈眈的德國人,法國人絕對不會想要在亞洲投入過多的兵力。至於之前叫囂對中國進行戰爭的將軍們,現在都選擇了集體失聲。
出於自身的目的,法國政府希望戰爭盡快結束。以便俄國將精力重新投入到歐洲。德爾卡塞建議拉姆斯多夫,不妨考慮以第一次中俄戰爭的結果為和談基礎。
清政府的答複理所當然是否定的,作為對尼古拉二世的迴複,7月11日,陸軍總參謀部召開記者會,宣布將在本月內再調集十個師的兵力進入新疆和土耳其斯坦邊境地區。同時,正在塔爾巴哈台休整的陸軍第十六集團軍立即向阿亞古斯方向進攻。而在伊犁已經完成了彈藥和人員補給的第四、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七四個集團軍立即發起對盤踞在伊犁的思科別列夫殘部進行毀滅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