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廠的趙宏廠長,主要負責生產工作,同時主管這條生產線的轉移搬遷事宜。他早就得知,馬石俊旗下的聖東方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成立後,得到了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與高度重視,已獲得十幾億元的政府投資和銀行貸款。趙宏趕忙將這一消息告知了廠長李鐵鬆。
直到這時,李鐵鬆才真切意識到,別看馬思俊年輕,卻絕非等閑之輩。之前自己多次嚐試漲價,都被馬思俊成功打壓。這次在不漲價的前提下,能從馬思俊那裏多爭取到幾千萬,也算是不枉費一番心血。
於是,李鐵鬆在自己的辦公室召開了一場小型會議,參會人員包括趙宏、主抓財務的總監,以及生產處的幾位工作人員。趙宏已然察覺到,馬思俊這個年輕人行事風格獨特,出牌總是出人意料。龍江廠不僅沒能從馬思俊身上多撈到一筆錢,原本談好的5億,還少拿了2000萬。雖說趙宏與顧振興是老同學、老朋友,但生意場上也不能這麽隨意。他還得為自己所在的工廠考慮,一心想從馬思俊的盛東方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那裏多爭取些資金,畢竟這個新成立的工廠如今財力雄厚。可他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什麽好辦法。
李鐵鬆向眾人說道:“這段時間,我們出售汽車發動機生產線,不管這事做得對不對,目的就是迴籠一筆資金,彌補其他生產線的虧空,否則,我們整個生產都將陷入困境。雖說汽車發動機生產線已經轉移出去了,但我們還得重新投入汽車生產,這就意味著,我們還得和馬思俊的盛東方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繼續合作。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得想法子多拿些錢,哪怕隻有幾千萬,那也是好的。大家有沒有什麽好主意?”
前來李鐵鬆廠長辦公室開會的,都是前幾次與馬思俊及其團隊交鋒過的人。這些人身上有著國營大廠領導的派頭,可真到了在一些小事甚至是蠅頭小利上斤斤計較的時候,他們還真不太擅長。之前他們看到李鐵鬆試圖提高價格,卻被馬思俊頂了迴來,所以生怕再提漲價,又把事情搞砸。
趙宏開口道:“李廠長,我們都盼著從馬石俊那小子口袋裏多掏出些錢,可這小子做事不按常理,我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財務總監接著說:“李廠長、趙廠長,這可是一筆大收入啊。咱們每年整車銷售迴籠的資金都不到10個億,這次一下子就迴籠4億8千萬,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原本我們想要6個億,沒要到,就我個人而言,哪怕多要100萬,那也是好的呀。”
李鐵鬆點頭迴應:“沒錯,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哪怕多要他1千萬、500萬,對我們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錢。現在咱們整個工廠按70%開支,工人們都頗有怨言。”
這時,生產處長沈東春清了清嗓子,說道:“廠長,總監,我最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沈東春雖隻是生產處處長,尚未進入廠領導班子,但他比李鐵鬆、趙宏等人年輕十幾歲,思維方式也與他們大相徑庭。他做事絕非隻顧眼前利益、撈一把就走,而是有著長遠的考量。要是按他的想法,他根本不會同意賣掉這條發動機生產線。不過他畢竟隻是一個部門負責人,做不了工廠的重大決策。看著領導們在這筆生意上的操作,他覺得實在是有些小家子氣,甚至有點像小孩子過家家。
李鐵鬆說:“沈處長,我把大家叫來,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沈東春迴答道:“就拿咱們過去汽車生產線的整體生產情況來說,問題出在哪大家心裏都清楚吧?不就是發動機一直不過關嗎?爬坡爬不上去,還老是熄火,這些情況大家都有目共睹。也正是因為這個,我們才把這條生產線賣出去了,對吧?”
沈東春這番話雖說時機不太恰當,聽起來也有些刺耳,可李鐵鬆和趙宏心裏都明白,他們賣掉發動機生產線,確實是因為這條生產線拖了整個生產的後腿,想著能挽迴一點損失是一點。隻是他們不明白沈東春為啥在這個時候說這些,李鐵鬆便說道:“沈處長,你要是有想法就直說,這些情況大家心裏都有數,但咱們可千萬不能把這些消息透露出去。”
沈東春說道:“就算我們自己不往外說,問題也都擺在明麵上。關鍵是接下來咱們該怎麽做,不能再為了那點小利益斤斤計較了。當務之急,是協助馬石俊的聖東方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在發動機質量上取得新突破。這對咱們自己的整車製造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要是光想著把生產線賣出去就萬事大吉,對其中隱藏的問題避而不談,也不幫忙解決後續問題,那以後咱們的路隻會越走越窄。”
趙宏清了清嗓子,眼神示意沈東春別再往下說了。然而,沈東春畢竟比在座的領導們年輕十幾歲,在他眼中,這些老領導工作時畏首畏尾,嚴重缺乏創新精神,尤其是沒有自我革新的勇氣。
沈東春沒有理會趙宏的暗示,接著說道:“李廠長,各位領導,大家難道沒發現馬石俊身上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嗎?我們為什麽不利用好這一點,或者說推動馬石俊把汽車發動機生產線的水平提升上去,保障產品質量。如此一來,對我們整車生產會有極大的促進,這才是關乎企業發展的大局。”
這時,李鐵鬆開口問道:“那你具體說說,你有什麽想法?”我們當下要做的,是先把生產線賣給馬石俊,隨後和他建立起穩固的夥伴關係。畢竟他的企業是我們下遊的合作工廠,可不能總盯著眼前這些蠅頭小利。要是馬石俊能提升汽車發動機的質量,實現產能轉型,這對我們而言,絕對是件大好事。
所以,我們現在最該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支持、幫助馬石俊幹事業,這對我們隻有巨大的好處,沒有壞處。我看得出來,馬石俊是個重情重義的人。要是總用些小手段、小陰謀去打壓他,他肯定不會上當、受騙。但要是我們拿出感情與真誠和他交好,馬石俊絕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說不定到時候,我們從他那兒獲得的利益遠不止幾千萬。
“你說馬石俊不是個斤斤計較的人?我要6個億是超出了當初的預估,可我們要5個億時,他居然壓價到4億8千萬,這還不算斤斤計較?他可計較得很呢。”李廠長質疑道。
沈東春連忙解釋:“李廠長,在生意場上,討價還價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了,這並不能說明馬石俊就是個愛計較的人。恰恰相反,這正體現出他是個頭腦清醒、非常機智聰明的企業老板。他看重的是真誠相待,而不是我們出爾反爾的做法。我覺得我們現在得轉變思路,主動和馬石俊達成合作。”
“那你說具體該怎麽和他合作呢?”
沈東春有條不紊地說道:“我們得積極配合他們把這條生產線安裝好,提升產品質量。過去我們在質量方麵總是抓不好、提不上去,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攤子鋪得太大,顧了大的卻丟了小的,一直都沒把發動機當作最重要的生產項目。但馬石俊不一樣,他隻專注攻克發動機這個關鍵難題。現在他又和北方工具廠聯手共同生產,北方工具廠可是我們在軍工行業的合作夥伴,大家都清楚他們的實力。有了北方工具廠的助力,他們在發動機生產質量上肯定會有大幅提升。隻要我們的發動機質量能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把這個優勢宣傳出去,還怕以後生產的整車沒市場嗎?現在國內生產的汽車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說實話,最大的問題不就是發動機嗎? ”
沈東春這一番話,讓李鐵鬆、趙宏以及其他主要廠領導聽得目瞪口呆,想要反駁,卻又無從說起。李鐵鬆心裏雖受到不小的衝擊,但也不得不承認,沈東春所言句句屬實,無懈可擊。他喝了口茶水,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說道:“沈處長,你說的確實有道理,那你說說具體打算怎麽做?”
沈東春迴答道:“我主要負責生產工作,所以一直特別關注汽車發動機生產線。但咱們廠資金一直緊張,很難在質量上實現突破與改革。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全力協助馬石俊他們。畢竟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幫助他們其實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沈東春這番振聾發聵的發言,讓辦公室裏的十幾位主要領導陷入了沉默。他們不得不承認,沈東春的每一句話,既實事求是,又切中要害。工廠攤子鋪得過大,汽車製造本就是極度燒錢的產業,可他們卻沒能合理規劃資源。
大家心裏都清楚,汽車發動機生產線存在質量問題,而這個問題直接導致了汽車銷售困難,產品難以在市場上立足。一直以來,他們對馬石俊多少存在一些欺騙行為,可如今在內部會議上,必須直麵現實,不能再自欺欺人。
李鐵鬆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沈處長,我認同你的觀點。咱們汽車生產曾經也有過輝煌,可後來卻越來越不景氣,這說明了什麽?這確實表明我們生產的汽車質量不過關。而汽車質量提不上去,關鍵就在於汽車發動機生產線存在質量問題。”
李鐵鬆能擔任國企大型工廠的廠長,執掌國家大型企業,絕非泛泛之輩,確實有其過人之處。雖說他偶爾會在一些事情上有些小計較,那也是出於為企業謀求更多利益的考量,實屬無奈之舉。但當下形勢已然不同,那些老辦法恐怕行不通了。唯有轉變工作態度,調整發展方向,才有可能改善工廠的生產狀況,為企業贏得更好的發展前景。
正如沈東春所言,一旦汽車發動機的質量實現重大突破,工廠生產的汽車勢必也會迎來質的飛躍。李鐵鬆轉過身,看向趙宏,問道:“趙廠長,你和盛東方的馬石俊牽的線,對於沈處長剛才說的,你有什麽想法?”
趙宏朝沈東春點了點頭。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和沈東春關係還算密切,可過去兩人之間也存在一些不和諧之處。畢竟沈東春才40歲出頭,在趙宏眼中還是個年輕人,而且這年輕人有時在他這位老領導麵前顯得不夠尊重。但趙宏也不得不承認,沈東春的思維方式、行事作風,和他們這些大型國企的老領導相比,確實大不相同。
他不能再以自己的狹隘想法去評判沈東春的那番話。身為生產副廠長,趙宏對工廠的問題、突破點以及當前麵臨的困境,心裏跟明鏡似的。
趙宏說道:“李廠長,各位領導,實不相瞞,作為主管生產的副廠長,咱廠這麽大攤子、這麽多條生產線,哪兒有問題我心裏門兒清。咱們也得承認,這次賣掉的汽車發動機生產線確實存在問題。之所以能賣出去,一方麵是價格有優勢,另一方麵也是靠我和他們廠副廠長顧振興的關係。顧振興以前是北方鍋爐廠主管生產的老副廠長,這人能力很強,技術方麵更是讓我佩服不已。隻要咱們沉下心來幫他們解決問題,前景應該很樂觀。
就咱們龍江廠而言,要解決的問題又多又棘手,花費也巨大,沒辦法集中精力辦大事。但馬石俊這小夥子頭腦靈活,他隻專注一條生產線,一門心思把它做好、做大、做強,這才是做企業成功的關鍵。所以,我讚同沈處長的提議,咱們得全力以赴協助聖東方把汽車發動機生產線建設好,幫他們提升質量。這對咱們百利而無一害,以後從他們那兒獲得的,可遠不止幾千萬、幾個億的利潤。”
李鐵鬆點了點頭,說道:“好。大家對趙廠長、沈處長說的這番話,有什麽共同看法嗎?”這時,眾人立刻七嘴八舌地談論起來,多半都支持沈東春的說法。畢竟工廠現狀擺在這兒,之所以賣掉汽車發動機生產線,實在是因為廠裏抽不出更多資金來解決技術和質量問題。
直到這時,李鐵鬆才真切意識到,別看馬思俊年輕,卻絕非等閑之輩。之前自己多次嚐試漲價,都被馬思俊成功打壓。這次在不漲價的前提下,能從馬思俊那裏多爭取到幾千萬,也算是不枉費一番心血。
於是,李鐵鬆在自己的辦公室召開了一場小型會議,參會人員包括趙宏、主抓財務的總監,以及生產處的幾位工作人員。趙宏已然察覺到,馬思俊這個年輕人行事風格獨特,出牌總是出人意料。龍江廠不僅沒能從馬思俊身上多撈到一筆錢,原本談好的5億,還少拿了2000萬。雖說趙宏與顧振興是老同學、老朋友,但生意場上也不能這麽隨意。他還得為自己所在的工廠考慮,一心想從馬思俊的盛東方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那裏多爭取些資金,畢竟這個新成立的工廠如今財力雄厚。可他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什麽好辦法。
李鐵鬆向眾人說道:“這段時間,我們出售汽車發動機生產線,不管這事做得對不對,目的就是迴籠一筆資金,彌補其他生產線的虧空,否則,我們整個生產都將陷入困境。雖說汽車發動機生產線已經轉移出去了,但我們還得重新投入汽車生產,這就意味著,我們還得和馬思俊的盛東方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繼續合作。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得想法子多拿些錢,哪怕隻有幾千萬,那也是好的。大家有沒有什麽好主意?”
前來李鐵鬆廠長辦公室開會的,都是前幾次與馬思俊及其團隊交鋒過的人。這些人身上有著國營大廠領導的派頭,可真到了在一些小事甚至是蠅頭小利上斤斤計較的時候,他們還真不太擅長。之前他們看到李鐵鬆試圖提高價格,卻被馬思俊頂了迴來,所以生怕再提漲價,又把事情搞砸。
趙宏開口道:“李廠長,我們都盼著從馬石俊那小子口袋裏多掏出些錢,可這小子做事不按常理,我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財務總監接著說:“李廠長、趙廠長,這可是一筆大收入啊。咱們每年整車銷售迴籠的資金都不到10個億,這次一下子就迴籠4億8千萬,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原本我們想要6個億,沒要到,就我個人而言,哪怕多要100萬,那也是好的呀。”
李鐵鬆點頭迴應:“沒錯,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哪怕多要他1千萬、500萬,對我們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錢。現在咱們整個工廠按70%開支,工人們都頗有怨言。”
這時,生產處長沈東春清了清嗓子,說道:“廠長,總監,我最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沈東春雖隻是生產處處長,尚未進入廠領導班子,但他比李鐵鬆、趙宏等人年輕十幾歲,思維方式也與他們大相徑庭。他做事絕非隻顧眼前利益、撈一把就走,而是有著長遠的考量。要是按他的想法,他根本不會同意賣掉這條發動機生產線。不過他畢竟隻是一個部門負責人,做不了工廠的重大決策。看著領導們在這筆生意上的操作,他覺得實在是有些小家子氣,甚至有點像小孩子過家家。
李鐵鬆說:“沈處長,我把大家叫來,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沈東春迴答道:“就拿咱們過去汽車生產線的整體生產情況來說,問題出在哪大家心裏都清楚吧?不就是發動機一直不過關嗎?爬坡爬不上去,還老是熄火,這些情況大家都有目共睹。也正是因為這個,我們才把這條生產線賣出去了,對吧?”
沈東春這番話雖說時機不太恰當,聽起來也有些刺耳,可李鐵鬆和趙宏心裏都明白,他們賣掉發動機生產線,確實是因為這條生產線拖了整個生產的後腿,想著能挽迴一點損失是一點。隻是他們不明白沈東春為啥在這個時候說這些,李鐵鬆便說道:“沈處長,你要是有想法就直說,這些情況大家心裏都有數,但咱們可千萬不能把這些消息透露出去。”
沈東春說道:“就算我們自己不往外說,問題也都擺在明麵上。關鍵是接下來咱們該怎麽做,不能再為了那點小利益斤斤計較了。當務之急,是協助馬石俊的聖東方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在發動機質量上取得新突破。這對咱們自己的整車製造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要是光想著把生產線賣出去就萬事大吉,對其中隱藏的問題避而不談,也不幫忙解決後續問題,那以後咱們的路隻會越走越窄。”
趙宏清了清嗓子,眼神示意沈東春別再往下說了。然而,沈東春畢竟比在座的領導們年輕十幾歲,在他眼中,這些老領導工作時畏首畏尾,嚴重缺乏創新精神,尤其是沒有自我革新的勇氣。
沈東春沒有理會趙宏的暗示,接著說道:“李廠長,各位領導,大家難道沒發現馬石俊身上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嗎?我們為什麽不利用好這一點,或者說推動馬石俊把汽車發動機生產線的水平提升上去,保障產品質量。如此一來,對我們整車生產會有極大的促進,這才是關乎企業發展的大局。”
這時,李鐵鬆開口問道:“那你具體說說,你有什麽想法?”我們當下要做的,是先把生產線賣給馬石俊,隨後和他建立起穩固的夥伴關係。畢竟他的企業是我們下遊的合作工廠,可不能總盯著眼前這些蠅頭小利。要是馬石俊能提升汽車發動機的質量,實現產能轉型,這對我們而言,絕對是件大好事。
所以,我們現在最該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支持、幫助馬石俊幹事業,這對我們隻有巨大的好處,沒有壞處。我看得出來,馬石俊是個重情重義的人。要是總用些小手段、小陰謀去打壓他,他肯定不會上當、受騙。但要是我們拿出感情與真誠和他交好,馬石俊絕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說不定到時候,我們從他那兒獲得的利益遠不止幾千萬。
“你說馬石俊不是個斤斤計較的人?我要6個億是超出了當初的預估,可我們要5個億時,他居然壓價到4億8千萬,這還不算斤斤計較?他可計較得很呢。”李廠長質疑道。
沈東春連忙解釋:“李廠長,在生意場上,討價還價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了,這並不能說明馬石俊就是個愛計較的人。恰恰相反,這正體現出他是個頭腦清醒、非常機智聰明的企業老板。他看重的是真誠相待,而不是我們出爾反爾的做法。我覺得我們現在得轉變思路,主動和馬石俊達成合作。”
“那你說具體該怎麽和他合作呢?”
沈東春有條不紊地說道:“我們得積極配合他們把這條生產線安裝好,提升產品質量。過去我們在質量方麵總是抓不好、提不上去,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攤子鋪得太大,顧了大的卻丟了小的,一直都沒把發動機當作最重要的生產項目。但馬石俊不一樣,他隻專注攻克發動機這個關鍵難題。現在他又和北方工具廠聯手共同生產,北方工具廠可是我們在軍工行業的合作夥伴,大家都清楚他們的實力。有了北方工具廠的助力,他們在發動機生產質量上肯定會有大幅提升。隻要我們的發動機質量能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把這個優勢宣傳出去,還怕以後生產的整車沒市場嗎?現在國內生產的汽車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說實話,最大的問題不就是發動機嗎? ”
沈東春這一番話,讓李鐵鬆、趙宏以及其他主要廠領導聽得目瞪口呆,想要反駁,卻又無從說起。李鐵鬆心裏雖受到不小的衝擊,但也不得不承認,沈東春所言句句屬實,無懈可擊。他喝了口茶水,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說道:“沈處長,你說的確實有道理,那你說說具體打算怎麽做?”
沈東春迴答道:“我主要負責生產工作,所以一直特別關注汽車發動機生產線。但咱們廠資金一直緊張,很難在質量上實現突破與改革。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全力協助馬石俊他們。畢竟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幫助他們其實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沈東春這番振聾發聵的發言,讓辦公室裏的十幾位主要領導陷入了沉默。他們不得不承認,沈東春的每一句話,既實事求是,又切中要害。工廠攤子鋪得過大,汽車製造本就是極度燒錢的產業,可他們卻沒能合理規劃資源。
大家心裏都清楚,汽車發動機生產線存在質量問題,而這個問題直接導致了汽車銷售困難,產品難以在市場上立足。一直以來,他們對馬石俊多少存在一些欺騙行為,可如今在內部會議上,必須直麵現實,不能再自欺欺人。
李鐵鬆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沈處長,我認同你的觀點。咱們汽車生產曾經也有過輝煌,可後來卻越來越不景氣,這說明了什麽?這確實表明我們生產的汽車質量不過關。而汽車質量提不上去,關鍵就在於汽車發動機生產線存在質量問題。”
李鐵鬆能擔任國企大型工廠的廠長,執掌國家大型企業,絕非泛泛之輩,確實有其過人之處。雖說他偶爾會在一些事情上有些小計較,那也是出於為企業謀求更多利益的考量,實屬無奈之舉。但當下形勢已然不同,那些老辦法恐怕行不通了。唯有轉變工作態度,調整發展方向,才有可能改善工廠的生產狀況,為企業贏得更好的發展前景。
正如沈東春所言,一旦汽車發動機的質量實現重大突破,工廠生產的汽車勢必也會迎來質的飛躍。李鐵鬆轉過身,看向趙宏,問道:“趙廠長,你和盛東方的馬石俊牽的線,對於沈處長剛才說的,你有什麽想法?”
趙宏朝沈東春點了點頭。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和沈東春關係還算密切,可過去兩人之間也存在一些不和諧之處。畢竟沈東春才40歲出頭,在趙宏眼中還是個年輕人,而且這年輕人有時在他這位老領導麵前顯得不夠尊重。但趙宏也不得不承認,沈東春的思維方式、行事作風,和他們這些大型國企的老領導相比,確實大不相同。
他不能再以自己的狹隘想法去評判沈東春的那番話。身為生產副廠長,趙宏對工廠的問題、突破點以及當前麵臨的困境,心裏跟明鏡似的。
趙宏說道:“李廠長,各位領導,實不相瞞,作為主管生產的副廠長,咱廠這麽大攤子、這麽多條生產線,哪兒有問題我心裏門兒清。咱們也得承認,這次賣掉的汽車發動機生產線確實存在問題。之所以能賣出去,一方麵是價格有優勢,另一方麵也是靠我和他們廠副廠長顧振興的關係。顧振興以前是北方鍋爐廠主管生產的老副廠長,這人能力很強,技術方麵更是讓我佩服不已。隻要咱們沉下心來幫他們解決問題,前景應該很樂觀。
就咱們龍江廠而言,要解決的問題又多又棘手,花費也巨大,沒辦法集中精力辦大事。但馬石俊這小夥子頭腦靈活,他隻專注一條生產線,一門心思把它做好、做大、做強,這才是做企業成功的關鍵。所以,我讚同沈處長的提議,咱們得全力以赴協助聖東方把汽車發動機生產線建設好,幫他們提升質量。這對咱們百利而無一害,以後從他們那兒獲得的,可遠不止幾千萬、幾個億的利潤。”
李鐵鬆點了點頭,說道:“好。大家對趙廠長、沈處長說的這番話,有什麽共同看法嗎?”這時,眾人立刻七嘴八舌地談論起來,多半都支持沈東春的說法。畢竟工廠現狀擺在這兒,之所以賣掉汽車發動機生產線,實在是因為廠裏抽不出更多資金來解決技術和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