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父皇。”禦花園涼亭之中,曹公公陪著帝皇接見九皇子。這禦花園涼亭,九皇子可是印象天殺的深刻。
當年他還是個孩童之時,就這裏從假山上跌下來一次,摔得昏迷三天。那時娘親還在,娘親急得差點給禦醫下跪,整整三天,娘親不吃不喝,就在床邊守候著他。
直到他醒過來,喊了一聲娘親。時光荏苒,一晃兒自己已是郡王,而娘親早就埋在黃土之下。娘親沒什麽顯赫的身份和地位,就是去世,也不過在帝皇陵墓中一個不起眼的配殿下葬而已。
“起來,賜座。”曹公公親自給他搬來一個繡墩,九皇子低聲謝過,才敢落座。
“多日不見,你氣色看起來,比出京之前要好。或許是經曆戰陣之過,多了那麽一絲殺伐之氣,很好。朕聽聞,你在海天關,堅持親自前往東大營救援。如此做法,值得嘉獎。我皇室男兒,絕無貪生怕死之輩。”
帝皇把手中奏折放下,和顏悅色的看著九皇子。這個兒子,比起其他幾個,不怎麽顯眼。沒想到,這次出行巡視,倒是表現十分亮眼。
“皇兒,汝之奏章,朕已經看過 。按你說法,寧武軍一片欣欣向榮之相。李成海也是精忠報國,兢兢業業。朕想問你,那為何遼東蠻子能夠突襲海天關?這到底是何因由?”
眼見父皇那張臉漸漸變得威嚴起來,九皇子平靜了一下唿吸,開口答道:“李大將軍自然是精忠報國,可惜廉頗老矣。李大將軍府中三十多房小妾,日日操勞房中事,故而精力已是不足。加之大將軍鎮守海天關,統率寧武軍十餘年,偶有鬆懈之處,在所難免。兒臣說寧武軍欣欣向榮,是說其所屬東大營部分,周亞才將軍,林園檔頭所在那邊。”
父子間陷入沉默,唯有清風拂過涼亭,亭角的銅鈴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朕想問你,那西廠檔頭林園,周亞才每次奏折,都會竭力稱讚此人。昨日八百裏加急,更是說此人擊傷遼東王,斬殺遼東王座下大將莽古爾圖。算上以前所說,遼東王所謂八大柱石,他殺了四個。前三次,兵部派人核實,均迴複說是子虛烏有。而且兵部著重強調,此人乃是反賊林河幼子,萬萬不可重用。皇兒,你如何看此人?”
帝皇終於問到重點上來,九皇子對此並不意外,這是遲早的事情。就像林園的軍功,如錐處囊中,遲早都會鋒芒畢露。兵部那群飯桶,還真以為能隻手遮天麽?
“父皇,起初剛到海天關,兒臣對林園此人也是不信的。直到兒臣被龍華會邪教抓走,李成海大將軍和東廠鄭檔頭一籌莫展,是林園到來,迅速破去邪教障眼法,千鈞一發之際,將兒臣自火海中救出。東大營一戰,林園與周將軍率領不足五萬將士,與二十多萬蠻子拚死廝殺,直到兒臣與李大將軍到場。林檔頭親自上陣,血染戰袍,當場斬殺蠻子大將卓玉山。”
九皇子說到此處,頓了一下,並未接著說下去。在他看來,父皇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他隻是嫌棄林園這反賊之後的身份罷了,不願意承認。
畢竟當年林園之父林河有強項令之名,曾經多次頂撞父皇,讓父皇心中不快。林河之所以被打成反賊,全家抄斬,也和父皇不喜他有關。此時若是承認林園軍功,那他父親怎麽辦?要不要翻案,平反昭雪。若是平反昭雪,那樣一來,父皇顏麵何存?
“你如何看待此事?”帝皇把目光投向曹公公。
“迴稟陛下,以老陳愚見。就算那林園功勞都是屬實,也不可能大肆嘉獎。他當年未被斬首,隻是年齡幼小之故。如今立下些許功勞,可算是其為自身將功贖罪。”曹公公畢竟是見慣大風大浪的人,如此說法,先維護住帝皇的顏麵,隨後又可以給林園自身赦免。
果然,曹公公這番話,深得帝皇之心。帝皇點點頭:“確實如此。他畢竟立功,那就赦免他一人便是。此外,賞他黃金五千兩,白銀三萬兩。朕記得那杆綠沉槍,是前朝留下寶物,賜予他就是。朕聽聞他手中那把玄虎劍斷過一次,著工部派遣一位鑄劍名師前去,再幫他把那柄劍重鑄便是。”
帝皇這般賞賜,九皇子心中很是滿意。他就怕帝皇繼續裝聾作啞,那就沒希望了。隻要開始賞賜,以林公公那神鬼莫測之能,再立大功根本不在話下。今日既然開始賞賜,那下迴再有大功,也自然會繼續賞賜。
“皇兒,朕打算封你為長寧親王,你可願意?”帝皇此時心情重新恢複過來,雨過天晴。
“迴稟父皇,兒臣不願意。兒臣想請父皇恩準,兒臣想去海天關。兒臣想為父皇鏟除遼東蠻子,請父皇恩準。”九皇子此言,讓曹公公都吃了一驚。他也沒想到,九皇子竟然拒絕進封親王之位,還想去邊關掌兵。
“邊關生活清苦,且有危險。你此言,可是深思熟慮過?”帝皇看著自己這個兒子,再次確認。
“迴稟父皇,兒臣深思熟慮過。兒臣願為父皇守土開疆,以盡孝道。這京都之中,不缺兒臣一個無用親王。然邊關之上,卻少一分皇家重視之意。若兒臣在邊關,邊關軍卒兒郎,都會知曉陛下看重他們,也願意為國家,為陛下死戰到底。兒臣心意已決,請父皇恩準。”
九皇子心意堅定,他不願意留在帝都之中,這裏門閥林立,根本沒有他施展的地方。
“那好,你有這一番孝心,願意為朕出力,朕心甚慰。朕改封你從三品懷遠將軍,領長寧郡王,統領海天關軍事,邊防一切事務,皆由你定。朕給你三年,若無功績,朕必然要罰你在宗人府監禁十五年,你可願意?”
“迴稟父皇,兒臣願意。”
“陛下,請恕老奴冒昧插言,三年為期過短,五年似乎更為妥當。”曹公公看不過去了,給九皇子多點時間。
“也好,那就五年為期。給你三月時間,在帝都好生修養。隨後便去邊關上任就是,賜你一千禁衛。”
帝皇說完,曹公公命人端上午膳,九皇子和曹公公作陪。與父皇一同用膳,對於九皇子來說,這就是莫大殊榮。要知道,他至少十年,未曾與帝皇一起吃飯。用過午膳之後,九皇子告退。涼亭之中,曹公公陪帝皇用茶。
“陛下,這是南方今年新來的貢品雨前茶,這茶湯顏色清亮,葉片齊整,碧綠無暇,香氣濃淡恰到好處。是近三年來,最好一批雨前茶。請陛下品鑒。”曹公公麵帶微笑,親手給帝皇斟茶。
“嗯,著實不錯。辛苦你來。”帝皇品了一口,放下茶盅。他心思還在遼東蠻子那裏,以最近形勢來看,倒是一片大好。希望自己的這個兒子,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大吹牛皮。
這些年來,帝國四麵楚歌,國土被敵國蠶食鯨吞,可沒少丟。若是能蕩平東北蠻子,也算對宗廟有個交待。
“起奏陛下,昨日,新晉冊封的五位浩命夫人,已經入宮。依老奴看來,那董侍郎的夫人,是少見極品。老奴鬥膽,已經把五位誥命分別安排住處。此時正好無事,陛下可移駕前往,依次暗中欣賞一番。”
曹公公麵帶神秘笑容,帝皇一見自然明白。每個月,都有百官夫人奉旨進宮,名義上是皇後娘娘召見。實際上麽,是帝皇召見。為何召見,自然是欣賞美色。這是本朝慣例,前朝皇後,也偶爾召見百官妻女。但本朝帝皇,每月都見,十分頻繁。
“那還等什麽,朕這就動身。”
“遵旨,陛下,這龍虎丸,是護國真人最新開爐煉製,特意精選數十種百年份藥材,曆經三七二十一天,方才成丹。這裏有四十九粒,行房之前半個時辰,服用一粒。”
曹公公自袖裏取出一個白玉瓶,奉給帝皇。帝皇接過,藏入袖中,笑道:“還是你機靈,所有事情,都辦得妥妥帖帖。上月入宮那個李家孫女,滋味不錯,朕至今難以忘懷。你安排一下,看如何讓她最近入宮一次。”
“老奴遵旨。”曹公公對這些事情,駕輕就熟。這些年來,他親自為陛下不知安排過多少百官妻女入宮之事。其中有幾位命婦,更是在宮中逗留半年之久。能得陛下見招,取悅陛下,是她們三生有幸之事。
話說有幾個親王的女兒,如今出落得如花似玉。東廠送來的畫像上看,值得入宮獻給陛下。隻是,這些都是宗室之女。細論起來,都是帝皇的堂之女。那又如何?這天下女子,都是帝皇手中之物。
前些日子,帝皇醉酒,恰好四公主前來拜見。一時興起,也是在禦書房,成就好事。帝皇並非普通百姓,一切俗禮,於帝皇而言,都無需在意。
當年他還是個孩童之時,就這裏從假山上跌下來一次,摔得昏迷三天。那時娘親還在,娘親急得差點給禦醫下跪,整整三天,娘親不吃不喝,就在床邊守候著他。
直到他醒過來,喊了一聲娘親。時光荏苒,一晃兒自己已是郡王,而娘親早就埋在黃土之下。娘親沒什麽顯赫的身份和地位,就是去世,也不過在帝皇陵墓中一個不起眼的配殿下葬而已。
“起來,賜座。”曹公公親自給他搬來一個繡墩,九皇子低聲謝過,才敢落座。
“多日不見,你氣色看起來,比出京之前要好。或許是經曆戰陣之過,多了那麽一絲殺伐之氣,很好。朕聽聞,你在海天關,堅持親自前往東大營救援。如此做法,值得嘉獎。我皇室男兒,絕無貪生怕死之輩。”
帝皇把手中奏折放下,和顏悅色的看著九皇子。這個兒子,比起其他幾個,不怎麽顯眼。沒想到,這次出行巡視,倒是表現十分亮眼。
“皇兒,汝之奏章,朕已經看過 。按你說法,寧武軍一片欣欣向榮之相。李成海也是精忠報國,兢兢業業。朕想問你,那為何遼東蠻子能夠突襲海天關?這到底是何因由?”
眼見父皇那張臉漸漸變得威嚴起來,九皇子平靜了一下唿吸,開口答道:“李大將軍自然是精忠報國,可惜廉頗老矣。李大將軍府中三十多房小妾,日日操勞房中事,故而精力已是不足。加之大將軍鎮守海天關,統率寧武軍十餘年,偶有鬆懈之處,在所難免。兒臣說寧武軍欣欣向榮,是說其所屬東大營部分,周亞才將軍,林園檔頭所在那邊。”
父子間陷入沉默,唯有清風拂過涼亭,亭角的銅鈴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朕想問你,那西廠檔頭林園,周亞才每次奏折,都會竭力稱讚此人。昨日八百裏加急,更是說此人擊傷遼東王,斬殺遼東王座下大將莽古爾圖。算上以前所說,遼東王所謂八大柱石,他殺了四個。前三次,兵部派人核實,均迴複說是子虛烏有。而且兵部著重強調,此人乃是反賊林河幼子,萬萬不可重用。皇兒,你如何看此人?”
帝皇終於問到重點上來,九皇子對此並不意外,這是遲早的事情。就像林園的軍功,如錐處囊中,遲早都會鋒芒畢露。兵部那群飯桶,還真以為能隻手遮天麽?
“父皇,起初剛到海天關,兒臣對林園此人也是不信的。直到兒臣被龍華會邪教抓走,李成海大將軍和東廠鄭檔頭一籌莫展,是林園到來,迅速破去邪教障眼法,千鈞一發之際,將兒臣自火海中救出。東大營一戰,林園與周將軍率領不足五萬將士,與二十多萬蠻子拚死廝殺,直到兒臣與李大將軍到場。林檔頭親自上陣,血染戰袍,當場斬殺蠻子大將卓玉山。”
九皇子說到此處,頓了一下,並未接著說下去。在他看來,父皇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他隻是嫌棄林園這反賊之後的身份罷了,不願意承認。
畢竟當年林園之父林河有強項令之名,曾經多次頂撞父皇,讓父皇心中不快。林河之所以被打成反賊,全家抄斬,也和父皇不喜他有關。此時若是承認林園軍功,那他父親怎麽辦?要不要翻案,平反昭雪。若是平反昭雪,那樣一來,父皇顏麵何存?
“你如何看待此事?”帝皇把目光投向曹公公。
“迴稟陛下,以老陳愚見。就算那林園功勞都是屬實,也不可能大肆嘉獎。他當年未被斬首,隻是年齡幼小之故。如今立下些許功勞,可算是其為自身將功贖罪。”曹公公畢竟是見慣大風大浪的人,如此說法,先維護住帝皇的顏麵,隨後又可以給林園自身赦免。
果然,曹公公這番話,深得帝皇之心。帝皇點點頭:“確實如此。他畢竟立功,那就赦免他一人便是。此外,賞他黃金五千兩,白銀三萬兩。朕記得那杆綠沉槍,是前朝留下寶物,賜予他就是。朕聽聞他手中那把玄虎劍斷過一次,著工部派遣一位鑄劍名師前去,再幫他把那柄劍重鑄便是。”
帝皇這般賞賜,九皇子心中很是滿意。他就怕帝皇繼續裝聾作啞,那就沒希望了。隻要開始賞賜,以林公公那神鬼莫測之能,再立大功根本不在話下。今日既然開始賞賜,那下迴再有大功,也自然會繼續賞賜。
“皇兒,朕打算封你為長寧親王,你可願意?”帝皇此時心情重新恢複過來,雨過天晴。
“迴稟父皇,兒臣不願意。兒臣想請父皇恩準,兒臣想去海天關。兒臣想為父皇鏟除遼東蠻子,請父皇恩準。”九皇子此言,讓曹公公都吃了一驚。他也沒想到,九皇子竟然拒絕進封親王之位,還想去邊關掌兵。
“邊關生活清苦,且有危險。你此言,可是深思熟慮過?”帝皇看著自己這個兒子,再次確認。
“迴稟父皇,兒臣深思熟慮過。兒臣願為父皇守土開疆,以盡孝道。這京都之中,不缺兒臣一個無用親王。然邊關之上,卻少一分皇家重視之意。若兒臣在邊關,邊關軍卒兒郎,都會知曉陛下看重他們,也願意為國家,為陛下死戰到底。兒臣心意已決,請父皇恩準。”
九皇子心意堅定,他不願意留在帝都之中,這裏門閥林立,根本沒有他施展的地方。
“那好,你有這一番孝心,願意為朕出力,朕心甚慰。朕改封你從三品懷遠將軍,領長寧郡王,統領海天關軍事,邊防一切事務,皆由你定。朕給你三年,若無功績,朕必然要罰你在宗人府監禁十五年,你可願意?”
“迴稟父皇,兒臣願意。”
“陛下,請恕老奴冒昧插言,三年為期過短,五年似乎更為妥當。”曹公公看不過去了,給九皇子多點時間。
“也好,那就五年為期。給你三月時間,在帝都好生修養。隨後便去邊關上任就是,賜你一千禁衛。”
帝皇說完,曹公公命人端上午膳,九皇子和曹公公作陪。與父皇一同用膳,對於九皇子來說,這就是莫大殊榮。要知道,他至少十年,未曾與帝皇一起吃飯。用過午膳之後,九皇子告退。涼亭之中,曹公公陪帝皇用茶。
“陛下,這是南方今年新來的貢品雨前茶,這茶湯顏色清亮,葉片齊整,碧綠無暇,香氣濃淡恰到好處。是近三年來,最好一批雨前茶。請陛下品鑒。”曹公公麵帶微笑,親手給帝皇斟茶。
“嗯,著實不錯。辛苦你來。”帝皇品了一口,放下茶盅。他心思還在遼東蠻子那裏,以最近形勢來看,倒是一片大好。希望自己的這個兒子,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大吹牛皮。
這些年來,帝國四麵楚歌,國土被敵國蠶食鯨吞,可沒少丟。若是能蕩平東北蠻子,也算對宗廟有個交待。
“起奏陛下,昨日,新晉冊封的五位浩命夫人,已經入宮。依老奴看來,那董侍郎的夫人,是少見極品。老奴鬥膽,已經把五位誥命分別安排住處。此時正好無事,陛下可移駕前往,依次暗中欣賞一番。”
曹公公麵帶神秘笑容,帝皇一見自然明白。每個月,都有百官夫人奉旨進宮,名義上是皇後娘娘召見。實際上麽,是帝皇召見。為何召見,自然是欣賞美色。這是本朝慣例,前朝皇後,也偶爾召見百官妻女。但本朝帝皇,每月都見,十分頻繁。
“那還等什麽,朕這就動身。”
“遵旨,陛下,這龍虎丸,是護國真人最新開爐煉製,特意精選數十種百年份藥材,曆經三七二十一天,方才成丹。這裏有四十九粒,行房之前半個時辰,服用一粒。”
曹公公自袖裏取出一個白玉瓶,奉給帝皇。帝皇接過,藏入袖中,笑道:“還是你機靈,所有事情,都辦得妥妥帖帖。上月入宮那個李家孫女,滋味不錯,朕至今難以忘懷。你安排一下,看如何讓她最近入宮一次。”
“老奴遵旨。”曹公公對這些事情,駕輕就熟。這些年來,他親自為陛下不知安排過多少百官妻女入宮之事。其中有幾位命婦,更是在宮中逗留半年之久。能得陛下見招,取悅陛下,是她們三生有幸之事。
話說有幾個親王的女兒,如今出落得如花似玉。東廠送來的畫像上看,值得入宮獻給陛下。隻是,這些都是宗室之女。細論起來,都是帝皇的堂之女。那又如何?這天下女子,都是帝皇手中之物。
前些日子,帝皇醉酒,恰好四公主前來拜見。一時興起,也是在禦書房,成就好事。帝皇並非普通百姓,一切俗禮,於帝皇而言,都無需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