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陽斜斜穿透雕花窗欞,將未央宮的金磚映得鎏金般璀璨。
李世民親手揭開食盒,青瓷盤裏的鱸魚裹著琥珀色湯汁,蒸騰的熱氣裹挾著蔥薑香氣:
“玉兒瞧,這魚是今早渭水新捕的,禦膳房特地用荷葉清蒸,快嚐嚐火候。”
他眉眼含笑,全然不見昨日批閱災情奏折時的陰霾,指腹輕輕摩挲著她垂落的發梢。
楊玉環淺笑著執起銀箸,瑩白指尖剛觸到魚肉,忽然臉色驟變。
她猛地別過臉去,玉筷“當啷”墜地,捂住唇的指尖微微發顫。
李世民手中的湯碗應聲落地,瓷片飛濺間已將她穩穩扶住,掌心的溫度燙得驚人:“來人!宣太醫令!李慕,若遲半步朕要你項上人頭!”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殿內激蕩,驚得梁間棲著的白鴿撲棱棱亂飛。
“世民,別慌...”楊玉環倚在他懷中,冷汗浸透了月白襦裙。
李世民顫抖著解開她領口的盤扣,喉結上下滾動:
“是朕的錯...玄武門的罪孽,不該報應在你身上...”他想起昨夜夢中被鮮血浸透的渭水,此刻竟與眼前愛人蒼白的麵容重疊。
“傻話。”她突然輕笑出聲,淚珠子卻簌簌滾落,“虧你還是幾個孩子的父皇,連這點消息都不清楚。”
李世民渾身劇震,攥著她手腕的力道幾乎要捏碎骨骼。待看清她含淚的笑靨,突然將人狠狠摟進懷中,發間的龍涎香混著她身上的梨花白麝香。
“你是說我們有孩子了?”李世民不可思議的問道。
突然,他抱著她在殿中疾走數步,爽朗的笑聲震得琉璃瓦都微微發顫:“傳旨!大赦天下!朕要讓全天下都知道——大唐要有新皇子了!”
兩個月後的承乾宮,七歲的麗質公主攥著褪色的紙鳶,粉雕玉琢的小臉皺成一團:“母後,父皇答應過教我放鳳凰鷂子,可都十五天了...”晶瑩的淚珠砸在茜色裙擺上,洇出深色水痕。
長孫皇後將女兒摟進繡著翟紋的衣襟,指尖輕輕梳理她柔軟的發辮:“陛下近日公務繁忙,父皇最喜歡麗質了,等父皇有時間了,就來和麗質玩耍了。”
話音未落,門外突然傳來木劍摔地的悶響。李承乾黑著臉踢開腳邊的兵器,玄色團龍袍隨動作獵獵作響:
“不過是個貴妃,憑什麽獨占父皇?兒臣才是嫡長子!母後可是父皇唯一的皇後。”
“住口!”鳳冠上的東珠劇烈搖晃,長孫皇後猛地轉身,素來溫柔的眼眸泛起冷芒,“楊貴妃腹中是你的手足!身為太子,不思兄友弟恭,卻在此斤斤計較?”
她疾步上前,指尖幾乎點上兒子胸口,“還記得《孝經》怎麽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這就是你學的治國之道?”
李承乾攥緊腰間玉帶,指節泛白如霜。喉結滾動良久,才悶聲應道:“兒臣知錯。”可垂眸時,眼底翻湧的暗芒卻比未央宮的夜色更濃。
窗外海棠花瓣隨風飄落,悄然覆上少年人緊握的拳,將那些隱秘的不甘,盡數掩埋在紛飛的花雨中。
而這一切都被門口的李泰聽了個一清二楚。
三日後
風卷著海棠殘瓣掠過椒房殿,李承乾捧著描金藥碗穿過朱漆宮門時,簷角銅鈴突然發出細碎的嗡鳴。
他下意識攥緊碗沿,青瓷的涼意透過指尖。
“站住!”
青石板路上突然橫出一道玄色身影。
李泰斜倚著蟠龍柱,腰間蹀躞帶上的玉玨撞出清脆聲響。
這位比李承乾小兩歲的弟弟今日竟著了侍衛的軟甲,晨光在鎖子甲上流淌,將他本就挺拔的身形襯得愈發冷峻。
李承乾挑眉:“二弟,這是演的哪出?”
話音未落,藥碗已被李泰劈手奪過。那少年將碗舉到鼻尖輕嗅,瞳孔驟然縮成針尖——碗中深褐色的藥汁表麵,正浮著層詭異的油光。
“百花蛇舌草配鉤吻?大哥好狠的心!”李泰突然掐住他手腕,鎖子甲的金屬扣硌得他生疼,“楊姐姐晨起剛害喜,你就送來這般催命符?”
少年眼底翻湧著滔天怒火,指節因用力而發白,幾乎要將藥碗捏碎。
李承乾扯出個冷笑,猛地甩開對方桎梏:“李泰,你以為自己是哪路護法天神?”他伸手去奪藥碗,寬大的廣袖掃落滿地海棠,“倒是你,整日圍著貴妃轉,莫不是覬覦太子之位,想借這腹中胎兒討那個女人的歡心。”
“住口!”李泰突然揚手,藥汁潑濺在李承乾月白衣襟上,暈開大片猙獰的汙漬,
“你我同出皇後腹中,竟如此揣測手足?
況且楊姐姐肚子裏的孩子是我們的弟弟妹妹。”少年喉間發出困獸般的低吼,佩劍已出鞘三寸,
“今日這藥,你喝也得喝,不喝...”
“不喝又如何?”李承乾突然搶過藥碗,仰頭將藥汁一飲而盡。苦澀在舌尖炸開的瞬間,他將碎瓷碗狠狠摜在地上,
“我李承乾光明磊落!這藥不過是給楊貴妃開胃的酸梅湯!”
他還沒有蠢到“自投羅網”的地步!
殘瓷在青石板上迸濺,驚起兩隻覓食的麻雀。
李泰望著兄長嘴角殘留的褐色藥漬,握劍的手微微發抖。
他突然想起三日前那個黃昏,自己躲在廊柱後聽到的字字句句——太子的怨憤、母後的訓斥,還有那被海棠花影掩蓋的,兄長轉身時通紅的眼眶。
李承乾拂袖而去時,衣袍獵獵如旗。
他望著遠處太極殿飛簷上的鴟吻,胸中翻湧著難言的委屈。
父皇的寵愛、母後的教誨、臣子的擁戴...這些曾讓他驕傲的一切,此刻都抵不過弟弟眼中的猜忌。
當腳步聲漸漸遠去,李泰彎腰拾起半片碎瓷,指腹摩挲著碗底暗刻的\"太子府製\"字樣,忽然想起幼時兄長背著自己躲避刺客的夜晚。那時的月光,也曾這樣照在兄長顫抖卻堅定的脊背上。
暮色漸濃時,楊玉環倚在窗前輕嗅新折的丁香。藥香散盡的殿內,唯有簷角銅鈴在風中輕響。
她不知,今日宮道上那場對峙,已在兄弟間埋下刺目的裂痕;更不知,這場因新生命而起的風波,終將如驚蟄的春雷,震碎長安城平靜的夜空。
——
長孫府
長孫無忌扒開檀木櫃最底層的錦緞,額角沁出細密汗珠,嘴裏喃喃自語:
“昨日還在這兒,怎麽就不見了?”
“父親,您找什麽呢?”長孫衝抱著一卷《昭明文選》蹦跳著進來,看見父親翻箱倒櫃的模樣,眼睛瞪得溜圓。
“小孩子別瞎問!”長孫無忌頭也不抬,袖口掃落幾封文書,“去去,找你先生背書去。”
話音未落,又踮腳去夠高處的暗格,木梯被踩得吱呀作響。
忽然,一聲驚歎傳來:“這盒子真好看!”長孫衝不知何時蹲在角落,手裏托著個描金漆盒。盒麵用螺鈿鑲嵌著戲水鴛鴦,在夕陽下泛著五彩光暈。
正扶著梯子喘氣的長孫無忌猛然迴頭,臉色瞬間煞白。
他三步並作兩步衝過去,錦袍下擺掃翻了案上硯台,墨汁在青磚上洇出猙獰的痕跡:
“快給我!”
“父親好兇啊!”長孫衝委屈地癟嘴,還未遞出盒子,就被父親劈手奪過。
隻見長孫無忌顫抖著解開鎏金鎖扣,掀開盒蓋的刹那,緊繃的肩膀陡然鬆弛——盒中躺著支尺餘長的人參,根須完整地浸在羊脂玉瓶的雪水之中,泛著溫潤的光澤。
他輕輕合上盒蓋,指尖撫過盒麵鴛鴦的羽翼,低聲呢喃:“還好,還好。”
抬眼望向窗外漸暗的天色,心中盤算著明日早朝後,如何找個由頭將這稀罕物送進宮去。
畢竟,貴妃娘娘有孕在身,這般大補的東西,正是用得著的時候。
李世民親手揭開食盒,青瓷盤裏的鱸魚裹著琥珀色湯汁,蒸騰的熱氣裹挾著蔥薑香氣:
“玉兒瞧,這魚是今早渭水新捕的,禦膳房特地用荷葉清蒸,快嚐嚐火候。”
他眉眼含笑,全然不見昨日批閱災情奏折時的陰霾,指腹輕輕摩挲著她垂落的發梢。
楊玉環淺笑著執起銀箸,瑩白指尖剛觸到魚肉,忽然臉色驟變。
她猛地別過臉去,玉筷“當啷”墜地,捂住唇的指尖微微發顫。
李世民手中的湯碗應聲落地,瓷片飛濺間已將她穩穩扶住,掌心的溫度燙得驚人:“來人!宣太醫令!李慕,若遲半步朕要你項上人頭!”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殿內激蕩,驚得梁間棲著的白鴿撲棱棱亂飛。
“世民,別慌...”楊玉環倚在他懷中,冷汗浸透了月白襦裙。
李世民顫抖著解開她領口的盤扣,喉結上下滾動:
“是朕的錯...玄武門的罪孽,不該報應在你身上...”他想起昨夜夢中被鮮血浸透的渭水,此刻竟與眼前愛人蒼白的麵容重疊。
“傻話。”她突然輕笑出聲,淚珠子卻簌簌滾落,“虧你還是幾個孩子的父皇,連這點消息都不清楚。”
李世民渾身劇震,攥著她手腕的力道幾乎要捏碎骨骼。待看清她含淚的笑靨,突然將人狠狠摟進懷中,發間的龍涎香混著她身上的梨花白麝香。
“你是說我們有孩子了?”李世民不可思議的問道。
突然,他抱著她在殿中疾走數步,爽朗的笑聲震得琉璃瓦都微微發顫:“傳旨!大赦天下!朕要讓全天下都知道——大唐要有新皇子了!”
兩個月後的承乾宮,七歲的麗質公主攥著褪色的紙鳶,粉雕玉琢的小臉皺成一團:“母後,父皇答應過教我放鳳凰鷂子,可都十五天了...”晶瑩的淚珠砸在茜色裙擺上,洇出深色水痕。
長孫皇後將女兒摟進繡著翟紋的衣襟,指尖輕輕梳理她柔軟的發辮:“陛下近日公務繁忙,父皇最喜歡麗質了,等父皇有時間了,就來和麗質玩耍了。”
話音未落,門外突然傳來木劍摔地的悶響。李承乾黑著臉踢開腳邊的兵器,玄色團龍袍隨動作獵獵作響:
“不過是個貴妃,憑什麽獨占父皇?兒臣才是嫡長子!母後可是父皇唯一的皇後。”
“住口!”鳳冠上的東珠劇烈搖晃,長孫皇後猛地轉身,素來溫柔的眼眸泛起冷芒,“楊貴妃腹中是你的手足!身為太子,不思兄友弟恭,卻在此斤斤計較?”
她疾步上前,指尖幾乎點上兒子胸口,“還記得《孝經》怎麽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這就是你學的治國之道?”
李承乾攥緊腰間玉帶,指節泛白如霜。喉結滾動良久,才悶聲應道:“兒臣知錯。”可垂眸時,眼底翻湧的暗芒卻比未央宮的夜色更濃。
窗外海棠花瓣隨風飄落,悄然覆上少年人緊握的拳,將那些隱秘的不甘,盡數掩埋在紛飛的花雨中。
而這一切都被門口的李泰聽了個一清二楚。
三日後
風卷著海棠殘瓣掠過椒房殿,李承乾捧著描金藥碗穿過朱漆宮門時,簷角銅鈴突然發出細碎的嗡鳴。
他下意識攥緊碗沿,青瓷的涼意透過指尖。
“站住!”
青石板路上突然橫出一道玄色身影。
李泰斜倚著蟠龍柱,腰間蹀躞帶上的玉玨撞出清脆聲響。
這位比李承乾小兩歲的弟弟今日竟著了侍衛的軟甲,晨光在鎖子甲上流淌,將他本就挺拔的身形襯得愈發冷峻。
李承乾挑眉:“二弟,這是演的哪出?”
話音未落,藥碗已被李泰劈手奪過。那少年將碗舉到鼻尖輕嗅,瞳孔驟然縮成針尖——碗中深褐色的藥汁表麵,正浮著層詭異的油光。
“百花蛇舌草配鉤吻?大哥好狠的心!”李泰突然掐住他手腕,鎖子甲的金屬扣硌得他生疼,“楊姐姐晨起剛害喜,你就送來這般催命符?”
少年眼底翻湧著滔天怒火,指節因用力而發白,幾乎要將藥碗捏碎。
李承乾扯出個冷笑,猛地甩開對方桎梏:“李泰,你以為自己是哪路護法天神?”他伸手去奪藥碗,寬大的廣袖掃落滿地海棠,“倒是你,整日圍著貴妃轉,莫不是覬覦太子之位,想借這腹中胎兒討那個女人的歡心。”
“住口!”李泰突然揚手,藥汁潑濺在李承乾月白衣襟上,暈開大片猙獰的汙漬,
“你我同出皇後腹中,竟如此揣測手足?
況且楊姐姐肚子裏的孩子是我們的弟弟妹妹。”少年喉間發出困獸般的低吼,佩劍已出鞘三寸,
“今日這藥,你喝也得喝,不喝...”
“不喝又如何?”李承乾突然搶過藥碗,仰頭將藥汁一飲而盡。苦澀在舌尖炸開的瞬間,他將碎瓷碗狠狠摜在地上,
“我李承乾光明磊落!這藥不過是給楊貴妃開胃的酸梅湯!”
他還沒有蠢到“自投羅網”的地步!
殘瓷在青石板上迸濺,驚起兩隻覓食的麻雀。
李泰望著兄長嘴角殘留的褐色藥漬,握劍的手微微發抖。
他突然想起三日前那個黃昏,自己躲在廊柱後聽到的字字句句——太子的怨憤、母後的訓斥,還有那被海棠花影掩蓋的,兄長轉身時通紅的眼眶。
李承乾拂袖而去時,衣袍獵獵如旗。
他望著遠處太極殿飛簷上的鴟吻,胸中翻湧著難言的委屈。
父皇的寵愛、母後的教誨、臣子的擁戴...這些曾讓他驕傲的一切,此刻都抵不過弟弟眼中的猜忌。
當腳步聲漸漸遠去,李泰彎腰拾起半片碎瓷,指腹摩挲著碗底暗刻的\"太子府製\"字樣,忽然想起幼時兄長背著自己躲避刺客的夜晚。那時的月光,也曾這樣照在兄長顫抖卻堅定的脊背上。
暮色漸濃時,楊玉環倚在窗前輕嗅新折的丁香。藥香散盡的殿內,唯有簷角銅鈴在風中輕響。
她不知,今日宮道上那場對峙,已在兄弟間埋下刺目的裂痕;更不知,這場因新生命而起的風波,終將如驚蟄的春雷,震碎長安城平靜的夜空。
——
長孫府
長孫無忌扒開檀木櫃最底層的錦緞,額角沁出細密汗珠,嘴裏喃喃自語:
“昨日還在這兒,怎麽就不見了?”
“父親,您找什麽呢?”長孫衝抱著一卷《昭明文選》蹦跳著進來,看見父親翻箱倒櫃的模樣,眼睛瞪得溜圓。
“小孩子別瞎問!”長孫無忌頭也不抬,袖口掃落幾封文書,“去去,找你先生背書去。”
話音未落,又踮腳去夠高處的暗格,木梯被踩得吱呀作響。
忽然,一聲驚歎傳來:“這盒子真好看!”長孫衝不知何時蹲在角落,手裏托著個描金漆盒。盒麵用螺鈿鑲嵌著戲水鴛鴦,在夕陽下泛著五彩光暈。
正扶著梯子喘氣的長孫無忌猛然迴頭,臉色瞬間煞白。
他三步並作兩步衝過去,錦袍下擺掃翻了案上硯台,墨汁在青磚上洇出猙獰的痕跡:
“快給我!”
“父親好兇啊!”長孫衝委屈地癟嘴,還未遞出盒子,就被父親劈手奪過。
隻見長孫無忌顫抖著解開鎏金鎖扣,掀開盒蓋的刹那,緊繃的肩膀陡然鬆弛——盒中躺著支尺餘長的人參,根須完整地浸在羊脂玉瓶的雪水之中,泛著溫潤的光澤。
他輕輕合上盒蓋,指尖撫過盒麵鴛鴦的羽翼,低聲呢喃:“還好,還好。”
抬眼望向窗外漸暗的天色,心中盤算著明日早朝後,如何找個由頭將這稀罕物送進宮去。
畢竟,貴妃娘娘有孕在身,這般大補的東西,正是用得著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