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之時,旎嘯歸來,未曾想駱風雁竟未入眠。她的居室與旎嘯僅一牆之隔,聞聲便輕輕叩響了房門。旎嘯開門之際,一眼便看出她心中諸多疑問,遂邀她入內。
房門輕掩,旎嘯細心地為駱風雁斟上一杯熱茶,示意她直言不諱。
“你與那衛家之人,是否舊識?”駱風雁終於開口,目光中滿是探尋。
旎嘯輕輕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深意:“並非是舊識,他乃是我梅花山莊潛伏於此的暗棋。”
駱風雁的眼眸中閃爍著驚訝與好奇,她瞪大了那雙清澈的眸子,遲疑片刻後,聲音中帶著幾分小心翼翼:“旎嘯,你究竟是何人?為何在大明的廣袤土地上,處處有你的眼線,且各個身份撲朔迷離,神秘莫測?這梅花山莊又是何門何派,我怎麽從未聽說過江湖之中有此山莊之名?”
旎嘯聽罷,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反問道:“莫非,你又要將我比作那外邦的細作,潛入我大明腹地,暗中窺探,圖謀不軌?”
駱風雁輕輕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若非過往種種,此等情形之下,確實容易讓人心生疑慮。你就像那潛藏於暗處的影子,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大明的每一個角落。”
旎嘯輕笑之餘,又不禁輕歎一聲,那歎息中蘊含著幾分悲涼、無奈,以及深邃的感慨。
他溫柔地詢問:“你可曾聽聞‘守村人’之說?”
駱風雁輕輕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敬畏:“自然知曉。‘守村人’,乃是人間苦修之士,他們甘願背負村中一切苦難,將厄運悉數攬於己身,以求來世福報。然則,‘守村人’多遭‘五弊三缺’之苦,命途多舛,孤獨終老,常受世人冷眼相待。”
說到這裏,她仿佛窺見了什麽秘密,目光緊緊鎖定在旎嘯身上,直接問道:“莫非,你與你那些散布四方的手下,便是如同那‘守村人’一般,默默守護著這九州大地,護佑萬民安寧?”
旎嘯嘴角勉強擠出一絲苦笑,點了點頭,隨即緩緩向駱風雁講述了梅花山莊的一些往事。
他深知,是時候讓駱風雁知曉梅花山莊的一些事了,以免日後更多的誤會與不解,且諸多事,駱風雁跟在身邊,想瞞都瞞不住。
隔日晨曦初破,衛和風攜小妾洪醉前來,她亦是山莊弟子,未曾拜會少莊主旎嘯,實為失禮之舉。
旎嘯淡然一笑,寒暄數語間,不想老管家南門遠匆匆而至,稟報扮作田家仆役的田順,攜書童齊巧從,已近山陽縣,僅一日腳程之遙。
聞此訊,旎嘯與駱風雁在江星元的周密安排下,化身為尋常旅人。一山莊弟子扮作車夫,駕馭馬車,二人悄然啟程,直奔山陽縣而去。
臨行前,旎嘯密令江星元再遣二青年弟子,偽裝成田家下人,並囑托江星元籌備舟楫,不日便揚帆離開淮安,順水逆上,直指陝西。
夜幕低垂,山陽縣一客棧內,燭光搖曳,映照著旎嘯與駱風雁的身影,讓有心人瞧得,隻道是田順主仆二人。
次日,二人又一番周密布置,靜待時機。至黃昏時分,一隊田家下人,由一位老練持重者引領而至,田順與齊巧從隱匿其間,難辨真偽。
夜半時分,月隱星沉,旎嘯將田順、齊巧從引入密室,布下奇門遁甲,細述近日之事,而後二人改換裝扮,化作一對中年夫婦,看似西行尋親,實則暗渡陳倉,連夜趕赴清江浦,與一眾風霜門弟子會合。
翌日清晨,田順攜齊巧從,假裝拜訪田家故交江幽安,以此障眼之法,營造出前往山東青州的假象,巧妙避開耳目,使計劃天衣無縫。
這樣,四人各假借身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即便有心人去查,欲窺其秘,亦是難上加難。
午時,天際突變,東南風起,薄霧輕籠,細雨綿綿。
旎嘯與駱風雁踏上一艘巨舟,此舟巍峨壯觀,高數仞,長十數丈,滿載貨物,對外宣稱乃是前往西北探親,且由風霜門高手護航。
風霜門,盤踞洪澤湖畔,江淮之地,以護送押運為業,養活幫派中數十人的生計,此事看上去也太過平常不過了。
待船行過清河之碧波,桃源之幽靜,直至宿遷之境,旎嘯方得長舒一口氣,駱風雁也是麵含春色,數月來懸於心頭的憂慮,終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船上皆是山莊子弟,二人自是無需再如履薄冰,言語行事間多了幾分自如與暢快。
尤其是駱風雁,自大前年冬南華堡夜色中倉皇逃離,便未曾有片刻安寧,不是奔波於逃亡之路,就是隱身於紫林山莊,如同林間驚弓之鳥,每日提心吊膽,望月空歎,淚濕衣襟。
雖駱家已不複往昔輝煌,雙親下落成謎,族人亡散,但有旎嘯相伴左右,那份孤苦與悲涼,終得讓她有一絲慰藉。
憶往昔,駱風雁不禁淚眼婆娑,旎嘯見狀,溫言軟語,細心撫慰,並誓言他日若有機會,必赴京城,麵見聖上,為駱家洗清冤屈,恢複名譽,使駱風雁能堂堂正正立於世間,不再受官府通緝之苦,無需再借他人之名苟活。
舟行逆水,沿途官府盤查頻密,旎嘯故意放緩行程,深知川蜀之地風起雲湧,待時日一長,各方勢力尋人未果,自會漸漸放棄,駱家之事亦將如沸水漸涼,歸於平靜,到那時,和駱風雁去西北取物,自然少了有心人的注意。
及至徐州,已入五月天,河南之地亦是細雨綿綿,連綿不絕,與江南無異。二人被迫困於船艙之內,以閑聊解悶,雖話題瑣碎,卻也溫馨。
幸而船上藏書頗豐,應是江星元之子江安體恤駱風雁出身書香門第,旅途漫長,恐其孤寂,故有此安排。
駱風雁於書卷間尋得一絲慰藉,偶爾,江安更遣風霜門中才情出眾的女弟子上官藝前來作陪,上官藝與駱風雁年紀相仿,聰慧伶俐,總能尋得樂事,讓這漫長的航行時光不再單調乏味。
這一日,風霜門中高手曲華,須發皆白,眉宇間透露著歲月沉澱的沉穩與不羈,步入旎嘯所在船艙。眼下駱風雁不在,應是與上官藝下棋去了。
“稟少莊主,有三老密函給您。”言罷,他手中輕展一紙飛鴻,其上字跡細密如織,遞於旎嘯眼前。
房門輕掩,旎嘯細心地為駱風雁斟上一杯熱茶,示意她直言不諱。
“你與那衛家之人,是否舊識?”駱風雁終於開口,目光中滿是探尋。
旎嘯輕輕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深意:“並非是舊識,他乃是我梅花山莊潛伏於此的暗棋。”
駱風雁的眼眸中閃爍著驚訝與好奇,她瞪大了那雙清澈的眸子,遲疑片刻後,聲音中帶著幾分小心翼翼:“旎嘯,你究竟是何人?為何在大明的廣袤土地上,處處有你的眼線,且各個身份撲朔迷離,神秘莫測?這梅花山莊又是何門何派,我怎麽從未聽說過江湖之中有此山莊之名?”
旎嘯聽罷,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反問道:“莫非,你又要將我比作那外邦的細作,潛入我大明腹地,暗中窺探,圖謀不軌?”
駱風雁輕輕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若非過往種種,此等情形之下,確實容易讓人心生疑慮。你就像那潛藏於暗處的影子,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大明的每一個角落。”
旎嘯輕笑之餘,又不禁輕歎一聲,那歎息中蘊含著幾分悲涼、無奈,以及深邃的感慨。
他溫柔地詢問:“你可曾聽聞‘守村人’之說?”
駱風雁輕輕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敬畏:“自然知曉。‘守村人’,乃是人間苦修之士,他們甘願背負村中一切苦難,將厄運悉數攬於己身,以求來世福報。然則,‘守村人’多遭‘五弊三缺’之苦,命途多舛,孤獨終老,常受世人冷眼相待。”
說到這裏,她仿佛窺見了什麽秘密,目光緊緊鎖定在旎嘯身上,直接問道:“莫非,你與你那些散布四方的手下,便是如同那‘守村人’一般,默默守護著這九州大地,護佑萬民安寧?”
旎嘯嘴角勉強擠出一絲苦笑,點了點頭,隨即緩緩向駱風雁講述了梅花山莊的一些往事。
他深知,是時候讓駱風雁知曉梅花山莊的一些事了,以免日後更多的誤會與不解,且諸多事,駱風雁跟在身邊,想瞞都瞞不住。
隔日晨曦初破,衛和風攜小妾洪醉前來,她亦是山莊弟子,未曾拜會少莊主旎嘯,實為失禮之舉。
旎嘯淡然一笑,寒暄數語間,不想老管家南門遠匆匆而至,稟報扮作田家仆役的田順,攜書童齊巧從,已近山陽縣,僅一日腳程之遙。
聞此訊,旎嘯與駱風雁在江星元的周密安排下,化身為尋常旅人。一山莊弟子扮作車夫,駕馭馬車,二人悄然啟程,直奔山陽縣而去。
臨行前,旎嘯密令江星元再遣二青年弟子,偽裝成田家下人,並囑托江星元籌備舟楫,不日便揚帆離開淮安,順水逆上,直指陝西。
夜幕低垂,山陽縣一客棧內,燭光搖曳,映照著旎嘯與駱風雁的身影,讓有心人瞧得,隻道是田順主仆二人。
次日,二人又一番周密布置,靜待時機。至黃昏時分,一隊田家下人,由一位老練持重者引領而至,田順與齊巧從隱匿其間,難辨真偽。
夜半時分,月隱星沉,旎嘯將田順、齊巧從引入密室,布下奇門遁甲,細述近日之事,而後二人改換裝扮,化作一對中年夫婦,看似西行尋親,實則暗渡陳倉,連夜趕赴清江浦,與一眾風霜門弟子會合。
翌日清晨,田順攜齊巧從,假裝拜訪田家故交江幽安,以此障眼之法,營造出前往山東青州的假象,巧妙避開耳目,使計劃天衣無縫。
這樣,四人各假借身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即便有心人去查,欲窺其秘,亦是難上加難。
午時,天際突變,東南風起,薄霧輕籠,細雨綿綿。
旎嘯與駱風雁踏上一艘巨舟,此舟巍峨壯觀,高數仞,長十數丈,滿載貨物,對外宣稱乃是前往西北探親,且由風霜門高手護航。
風霜門,盤踞洪澤湖畔,江淮之地,以護送押運為業,養活幫派中數十人的生計,此事看上去也太過平常不過了。
待船行過清河之碧波,桃源之幽靜,直至宿遷之境,旎嘯方得長舒一口氣,駱風雁也是麵含春色,數月來懸於心頭的憂慮,終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船上皆是山莊子弟,二人自是無需再如履薄冰,言語行事間多了幾分自如與暢快。
尤其是駱風雁,自大前年冬南華堡夜色中倉皇逃離,便未曾有片刻安寧,不是奔波於逃亡之路,就是隱身於紫林山莊,如同林間驚弓之鳥,每日提心吊膽,望月空歎,淚濕衣襟。
雖駱家已不複往昔輝煌,雙親下落成謎,族人亡散,但有旎嘯相伴左右,那份孤苦與悲涼,終得讓她有一絲慰藉。
憶往昔,駱風雁不禁淚眼婆娑,旎嘯見狀,溫言軟語,細心撫慰,並誓言他日若有機會,必赴京城,麵見聖上,為駱家洗清冤屈,恢複名譽,使駱風雁能堂堂正正立於世間,不再受官府通緝之苦,無需再借他人之名苟活。
舟行逆水,沿途官府盤查頻密,旎嘯故意放緩行程,深知川蜀之地風起雲湧,待時日一長,各方勢力尋人未果,自會漸漸放棄,駱家之事亦將如沸水漸涼,歸於平靜,到那時,和駱風雁去西北取物,自然少了有心人的注意。
及至徐州,已入五月天,河南之地亦是細雨綿綿,連綿不絕,與江南無異。二人被迫困於船艙之內,以閑聊解悶,雖話題瑣碎,卻也溫馨。
幸而船上藏書頗豐,應是江星元之子江安體恤駱風雁出身書香門第,旅途漫長,恐其孤寂,故有此安排。
駱風雁於書卷間尋得一絲慰藉,偶爾,江安更遣風霜門中才情出眾的女弟子上官藝前來作陪,上官藝與駱風雁年紀相仿,聰慧伶俐,總能尋得樂事,讓這漫長的航行時光不再單調乏味。
這一日,風霜門中高手曲華,須發皆白,眉宇間透露著歲月沉澱的沉穩與不羈,步入旎嘯所在船艙。眼下駱風雁不在,應是與上官藝下棋去了。
“稟少莊主,有三老密函給您。”言罷,他手中輕展一紙飛鴻,其上字跡細密如織,遞於旎嘯眼前。